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尽管我国部分种子企业沿袭了世界上通用的种子质量认证制度、管理体系,但目前我国作物品种种子质量内容不全、指标单一;加之有些种子质量事故与非种子质量事故间界定极易混淆,一些明摆着的欺骗消费者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的为害农民的案件,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规维权难。 ,  相似文献   

2.
对实施种子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产业化是1995年4月农业部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农业种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4a来,全国各级种子部门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建设,在品种的选育、生产、加工和推广等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从全国种子部门实施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情况看,“优势更优,劣势更劣”的不平衡现象比较普遍。为此,就实施种子产业化问题,笔者作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汪新国 《种子世界》2000,(12):13-13
我国的种子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在品种选育、示范推广体系,种子质量控制体系,种子繁育生产加工能力以及宏观调控和管理手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为实现种子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对外开放,我国种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种子科研和生产脱节,育繁销分属两个系统运作,种子企业科研能力低下,原始积累少,专业化程度低,按行政区划设置“小全散”,没有形成规模,难以与国外一些大中型种子企业相抗衡,因此在科技创新中,对于种子产业化建设的发展,首要是解决种子产业目前所面临的这些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杜新海 《种子科技》2007,25(2):25-26
种子生产基地是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是品种选育到经营推广的桥梁,是现代种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基础,是保证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对生产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和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执行生产技术规程及检验、检疫规程都作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商品种子生产者要建立种子生产档案。这些规定,为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此,基层种子生产基地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保证生产种子质量,发挥品种增产增收潜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伟栋  沈雪林 《种子科技》2002,20(5):256-257
种子质量监督是种子管理部门一项重要职能,切实加强这项工作对维护良好的种子市场秩序和农业安全生产意义深远。加快推进种子检验室认证制度是与国际种子市场接轨,规范自身行为,建立种子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权威的有效手段,符合法律要求和实际需要。但是由于工作经费不足,思想认识偏差,不知如何认证等原因,导致此项工作明显滞后。为此,各级应在资金和导向上大力支持,同时种子管理部门也要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为强化种子质量监督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粮食作物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浙江省粮食作物生产特点,特别是水稻种子产业化现状,剖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骨干种子龙头企业为载体、以专业化生产为手段,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稳定水稻制种基地;运用"黄箱"政策,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建立风险基金,保障粮食种子生产安全;加强科研育种(自育品种)的扶持力度;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子加工业,积极推进粮食作物种子产业化进程,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现代高效农业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种子系列化、产业化、规范化和工程化.种子系列化,就是要求种子科研育种单位在一定的时间内选育出不同熟期和不同类型高科技含量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系列品种,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种子产业化,就是以科技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建立作物种子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规模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种子规范化,就是种子生产过程每个环节都要在种子管理部门行政管理参与下进行,包括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种子工程化,就是在精量播种、田间管理、拔杂去劣、人工去雄、剥皮晾晒、人工挑杂、脱粒清选、药剂处理、包装入库等种子生产各个环节中,必须严格要求,因为这一系列工作对于保证种子的质量十分重要.目前世界玉米种子产业化总的发展趋势是按照市场经济和产业化发展规律,建立玉米良种产业化体系,实现玉米生产、科研、推广一体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胡晋 《种子》2000,(3):74-75,78
本文对欧洲的种子认证工作以英国为例子结合其他国家作了简要的介绍。种子认证(Seed Certification)可以理解为是保持和生产高质量和遗传稳定的作物品种种子和繁殖材料的一种方案,是种子质量的保证体系。在欧美等国家种子认证被列入国家的种子法规,对种子质量的控制,处子的生产和贸易起到了很好的保证和监督作用。在此,根据自己在国外的学习和掌握的资料,对欧洲的种子认证工作以英国为例子结合其他国家作一简要的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13,(1):36-36
用手机对准包装袋上的二维码,种子企业的基础信息、生产信息、校验信息、销售信息立刻显示在屏幕上。近日,“甘肃种子质量全程跟踪与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该项成果将二维码溯源技术应用于种子质量管理,为制种业实现召回制度建立了物理基础,对促进种业质量安全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农作物良种的推广现状和需求在农民认知、良种推广和种子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对良种的认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建立服务农民的高效作物良种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技能和农作物生产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赟文  韩建国 《种子》2005,24(10):77-79
本文总结了我国牧草种子繁育检验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此提出我国牧草种子繁育检验体系的改进措施,包括:(1)完善有关的法规和行业标准,全面实施牧草新品种保护制度和牧草种子生产认证制度;(2)发挥现有的牧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作用;(3)加强牧草种子专业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搞好种子认证提高种子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 《种子科技》2002,20(6):321-322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制胜战略将是新世纪的必然抉择。同其他产品一样 ,种子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发展为以质量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全方位的竞争。因此 ,提高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已成当务之急。为了满足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应对加入 WTO的挑战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 ,推行种子认证制度。1 种子认证概述种子认证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一种制度 ,是“依据种子认证方案 ,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种子认证主要是通过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来确认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实施现代种子工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种子工程是一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系统工程。现代种子工程建设应包括品种选育与引进,种子生产的经营,良种推广与应用等基本环节,以及这些环节的有机结合。根据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种子工作现状,加速培育突破性品种,加快种子产业化进程和实现良种科学化栽培是实施现代种子工程的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通过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可提高种子整体水平,促进种子产业化发展,为我国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证。开展种子包衣推广工作,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扩大推广范围,促进种子包衣技术发展 目前种子包衣推广发展不平衡,部分地方还局限于试验阶段,且试验点次少,没有起到宣传与辐射作用,一部分农民对这项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国有种子公司面临改制的过渡时期,原有的推广体系被打破,种子包衣技术推广骨干分流或改行,新兴的种子股份公司或民营种子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重经营轻加工,还没有建立起种子包衣技术推广体系,没有列入日程和配备专人来抓。因此,虽然种子包衣近几年面积逐年扩大,但通过种子公司利用种子包衣机械加工包衣的种子却逐年减少,导致农民购买种衣剂利用自留种子自行包衣,由于市场上种衣剂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农民对操作规程掌握不准,没有充分发挥包衣种子的优越性。因此,随着种子产业化工程的进展,要逐步完善推广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保证种子包衣技术的安全推广,更大地发挥其增产增收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辛景树 《种子》1997,(5):47-50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是种子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子产业化链条上起着严把种子质量关的作用。加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是实施“种子工程”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种子工程”向纵深发展,努力提高种子质量,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服务。l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现状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是由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公正性检验机构,依照标准对在我国境内生产、经销的农作物种子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并出具公正性检测数据的过程。通过监督…  相似文献   

16.
开放型小麦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平 《中国种业》2009,(12):10-12
目前我国现行的小麦良种生产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农业生产需求,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类型多样等特点.积极探索并建立适合我国小麦种子生产的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多区域的开放型小麦种子生产新体系。这对于实现种子生产产业化,建立现代种子生产体系及与国际种业市场接轨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也为实现农业科研成果向产业化快速转化及加快小麦新品种推广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各主要甘薯产区路易斯安那州、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等地相关种子质量认证体系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甘薯普通种薯和脱毒苗两类种子认证体系,内容包括甘薯薯块和薯苗的种子分类及来源介绍、种子纯度标准、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温室、田块标准及采收后贮藏标准等贯穿于整个甘薯种子生产过程的质量认证程序,以期为我国甘薯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 ,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两高一优”农业 ,不仅要增强种子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 ,而且要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 ,尤其要不断提高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尽快与国际接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种子质量已成为占有和保持市场份额的首要因素。开展种子质量认证工作 ,不仅可以强化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的全过程预防管理 ,为实施无公害优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的安全奠定基础 ,而且可以有效地增强种子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 ,调动种子企业自身的积极性 ,…  相似文献   

19.
自本世纪初,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先后推行了种子认证制度,即由第三方对种子质量进行监控、评价。其实践证明,推行种子认证制度是提高种子质量,保护用种者利益,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我国推行种子认证制度在目前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下面就此问题谈谈一点看法。1在我国推行种子认证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何利于学习国际种子质量控制技术与信息;1.2加强国家对种子质量的监督;1.3节约大量社会种子检验费用;1.4指导农民购买良种,保护用种者利益;1.5增加育种人员积极性,促进育种单位选育出在抗性、品质、丰产性等综合性状上表现更加优良的品种;1.6促进种子生产单位完善生产条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7有利于“种于工程”的实施1.8提高种子质量在国内外的信誉,增加出口。2我国推行种子认证制度的条件正逐步具备,时机日趋成熟2.1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2.1.1目前我国种子管理机构正日趋健全,管理队伍的威信正逐步提高,力量也在不断壮大,部分省级种子管理站与公司已经分设,各省都成立了品种审定委员会,省、地、县都建立了种子质检站,有些质检站已经通过双认证。2.1.2当前为保证‘种子工程”顺利实施,各级政府都准备安排专项资金,组织专门力量,为...  相似文献   

20.
庞莉萍  朱小秋 《种子》1997,(2):68-69
建立和发展新的种子生产体系是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三元三级种子生产体系是合肥市种子公司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国内外种子生产的先进经验,总结和发展的新型种子生产体系。该体系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同时作者认为种子生产体系应是动态和发展的,应根据各地农业发展情况,及公司自身特点加以制定,逐步发展以适应和推动种子工程的实施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