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猪梭菌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主要感染3日龄以内的仔猪,临床特征为患病仔猪出现红痢、肠道坏死,病程短,死亡迅速,病死率极高。本文对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特征、致病机理和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仔猪红痢是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仔猪的肠毒血症,又称为仔猪梭菌性肠炎或者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主要的感染群体为仔猪,尤其是3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极高,发病仔猪以血便为主要症状。1流行病学仔猪红痢的感染目标主要是仔猪,大多为3日龄以内的仔猪,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极少见,无明显的的季节性、性别和品种性,一年四  相似文献   

3.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症.其特征是腹泻(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1998年4月,某猪场突然发生一种初生仔猪以排红色稀便、很快死亡、解剖可见肠粘膜及肠粘膜下层广泛性出血、肠内容物呈暗红色液状、肠系膜淋巴结呈深红色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为猪梭菌性肠炎.  相似文献   

4.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症,C型魏氏梭菌引起仔猪的高度致死性肠炎。其特征是排红色粪便,肠性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5.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据资料记载,凡仔猪有此病史者,以后该场(户)母猪产下的仔猪多有红痢病发生,有的用更新母猪的办法也难免有仔猪红痢病的感染。该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其特征是排红色粪便,小肠黏膜出血、坏死;病程短促,死亡率高,一般来不及治疗就已死去;同窝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6.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为引起广大养殖户对该病的足够重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仔猪梭菌性肠炎也叫仔猪红痢。为乙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传染性病。但猪场暴发此病并不多见。而我市某猪场由于管理差,于去年春季有一批初生3d内仔猪突然拉血痢,并迅速死亡。经现场调查,解剖病死仔猪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仔猪梭菌性肠炎。后经采取...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腹泻是生猪疫病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因素性引起的一种急慢性经过疾病。该病是目前最常见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全面做好防控工作,笔者对仔猪腹泻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结合实际制定综合防治措施。1仔猪腹泻病的发病机理1.1细菌性因素1.1.1仔猪红痢仔猪红痢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病原为C型魏氏梭菌,常发生于7日  相似文献   

9.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广大养殖户对该病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仔猪红痢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亦称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高度坏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发病,死亡率很高。笔者曾诊治过一起仔猪红痢,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徐宁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198-198
猪梭菌性肠炎也称为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肠毒血症。本病主要侵害出生3日龄以内的仔猪,大于3日龄的仔猪很少感染发病。仔猪出生后10小时即可发病,下红痢,气味腥臭,肠坏死,病程短,死亡迅速,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猪梭菌性肠炎也称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曾称魏氏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3.
仔猪红痢病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由 C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急性肠毒血症。该病主要发生在1~3日龄的仔猪,一般染病后2~3日死亡,最长病程不超过7天,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达70%,是发病率、死亡  相似文献   

14.
梭菌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主要见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以发病急、病程短、血性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2005年3月,笔者诊治了一起二月龄左右仔猪的梭菌性肠炎病,使同圈(原有34头)仔猪相继发生猝死,并祸及邻圈的一头小母猪发生死亡,共死亡猪16头。此幢舍中猪发病率为45.7%,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红痢又称出血性肠炎,也叫梭菌性肠炎,或称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1周内仔猪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在小肠后段有弥漫性出血或坏死病变;病程短,病死率很高,常常造成"全窝端"。当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时,仔猪发病较多,不但损失巨大,而且不易清除,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6.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为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一种高度致死性的坏死性肠炎。主要侵害生后3日龄以内的仔猪,大于3日龄仔猪则很少感染。仔猪生后10小时即可发病。临诊表现为腹泻(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 本病的病原体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ans C),它是梭菌属(clostridium)成员,广泛存在于自然  相似文献   

17.
猪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又名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8.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新生仔猪。2009年12月我区某猪场饲养的断奶仔猪于5天内死亡36头,最多l天死亡15头,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是一种高度致病性传染病,主要危害1周龄以内的仔猪,对养猪业危害极大。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致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对热力、干燥和消毒剂的抵抗力强,一般80P需要15-30 min或100 t需要几分钟即可杀灭病菌。猪梭菌性肠炎病在我国目前呈散发状态或区域性流行,病猪主要以病程短、病死率高、肠坏死、肠血性下痢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1周内的仔猪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高死亡率、具有传染性、小肠后段出血或坏死为特点,俗称仔猪红痢。1病例2018年11月27日上午,泾川县丰台镇某猪场主告知,该场9头仔猪持续腹泻,以水样灰色和黄白色稀粪为主,26日晚上突然死亡1头仔猪,病猪虚弱。经临床诊断,该批仔猪患仔猪红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