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孟氏裂头蚴病是由孟氏双槽绦虫的蚴虫双槽蚴所引起的猪的一种肌肉寄生虫病。除猪外,双槽蚴尚可见于鸡、鸭、泥秋、蛙、蛇的肌肉中,或寄生于狗、猫等哺乳动物的小肠中。猪多因吞食了染有双槽蚴的蛙类和鱼类而感染,人也可以感染本病。各地都发生过人的病例。主要是吃进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双槽蚴的病畜肉而染病。鉴于该蚴虫为人畜共患寄生虫性传染病,在肉检中又多次被检出,为此,我认为对该病有进行认识探讨及卫生评价的必要。1 寄生部位及病理变化1.1 在肉检工作中,检出大量的病例,所见孟氏裂头蚴常迂回寄生,数量一般为1~7…  相似文献   

2.
猪孟氏裂头蚴间接血凝虫体抗原冻干试验王宏(辽宁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室·辽阳市·111000)孟氏裂头蚴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们所曾研究应用间接血凝反应诊断此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抗原致红细胞保证时间较短,所以进行了冷冻干燥(以下为冻干)试验...  相似文献   

3.
猪孟氏裂头蚴病是由孟氏双槽绦虫的蚴虫双槽蚴所引起的猪的一种肌肉寄生虫病,也是人畜共患寄生虫性传染病。在动物检疫工作中多次大量的检出此病,因此,笔者认为有对本病有进行认真探讨及卫生评价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裂头蚴病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各种蛙、蛇、鸟类及散养猪均有很高的感染率,随着人们食用上述动物的日益增多,人类感染裂头蚴病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裂头蚴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本文从该病的病原学、生活史、流行病学、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方面概述了裂头蚴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孟氏裂头蚴病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人兽共患病.蛙类是孟氏裂头绦虫的中间宿主之一.近年来,在广东、福建等地均有因食用蛙肉或用蛙肉作为外敷药而发生本病的报告.为了解蛙类感染孟氏裂头蚴的情况,我们对在上饶地区三个县、市捕捉的148只蛙作了剖检,共检出带虫蛙114只,检出率高达77.0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谈谈猪肉裂头蚴检查黄英贵州农学院(550025)裂头蚴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遍及世界各国。我国猪裂头蚴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感染率为0.65-3.32%,检出率高于旋毛虫,仅次于肉抱子虫。人的裂头蚴病,北自延边,南至海南,东自台湾.西至新疆均有报道...  相似文献   

7.
<正> 据资料介绍:裂头蚴 Sparganum 是假叶目绦虫的中绦期,寄生在鱼、蛇、蛙、鸟以及一些哺乳动物(包括人)。成虫则寄生在犬、狼、猫等肉食兽或其它动物的小肠里(人偶能感染)。1985年7月9日,我们在剖检自然感染的孟松氏迭宫绦虫病狗的过程中,同时检出裂头蚴一例,报导如下:宰前简况:我们为调查猪体裂头蚴病,于1983年3月,在裂头蚴病疫区,江西省德安县邹桥乡,购买家养公狗一条。据畜主反  相似文献   

8.
<正>蛇曼氏裂头蚴病(Spirometra mansoni,又称孟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曼氏裂头蚴(plerocercoid)侵入蛇类动物身体引起的疾病。我国目前已发现人和61种动物寄生曼氏裂头蚴,它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布在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17个省市。此蚴虫可在蛇体内移行,寄生部位多变,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寄居部位以皮下、肌肉组织内居多。寄生数量少时一般对蛇类的健康危害不大,症状也不明显,被寄  相似文献   

9.
猪体感染孟氏裂头蚴据了解已有安徽,湖北、辽宁、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福建、山东等地肉类联合加工厂发现。我们于一九七七年对该虫在猪体的寄生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虫体引起的病变进行了观察,对肉品检验的适宜检验部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裂头蚴病是由于裂头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为了对福建省养殖蛇类的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鉴定虫种,对采自福建省三明市、漳州市和南平市等地蛇场的蛇类进行剖检,分离得到了裂头蚴,记录寄生部位和数量.提取裂头蚴虫体基因组,采用PCR对虫体ITS、NAD4和COX3基因进行了扩增.同时,将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EASY...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丽江高原猪孟氏裂头蚴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丽江高原猪孟氏裂头蚴的初步调查兰国祥(云南省丽江地区畜牧兽医站,674100)高若壁(云南省丽江具畜牧局)和伟凤,尹钟恒,和国忠(云南省丽江县畜牧兽医站)李志宏(云南省丽江县鲁甸乡畜牧兽医站)1987年丽江地区医院先后从丽江县安乐行政村的两名患者...  相似文献   

12.
狗除了能引起人畜共患的棘球蚴病外,还能引起家畜(主要是牛、羊)的细颈囊尾蚴病、脑多头蚴病(此病除感染家畜外、人也偶尔感染此病)、羊尾蚴病、山羊的斯氏多头蚴病以及人的裂头蚴病。  相似文献   

13.
裂头蚴病与裂头绦虫病在国际上被列为食品生物污染源,为人畜共患病。早在1964年我市就曾从屠宰猪体肌肉中检到裂头蚴,以后每年都有检出,近几年来检出率增高。现将我们检出裂头蚴的情况,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肉品检验中裂头蚴的检出主要在股部肌肉检验时发现。常卷曲在一起,外观似脂肪,绿豆至黄豆粒大小,多呈乳白色,或略带黄色,因此往往不被注意。将虫体抽长,呈扁平的长带状,体表富横纹,但不分节,前端较宽,具有略膨大头节,头节上具有一个裂缝状的吸沟,虫体向后逐  相似文献   

14.
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蛇蛙是曼氏迭宫绦虫重要的第二中间宿主,是人裂头蚴病的重要感染源。论文综述了人体曼氏裂头蚴病诊断方法,并重点阐述了该诊断方法在蛇蛙上的应用,以期为蛇蛙曼氏裂头蚴病诊断技术的发展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5.
假叶目(Pseudophy uldea Carus,1863)双槽头科(Dibothriocepha Lidae Luehe,1902)旋宫属(Spirometra)孟氏旋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的突尾蚴(Pleurocercoid Larva)即裂头蚴或双槽蚴,能生活于许多脊椎动物体内,在两栖类、蛇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腔和肌肉间均能生存,并能寄生于人体。在我国多报导寄生于猪体或人体,而寄生于鸡体内少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郴州市黑斑蛙裂头蚴的感染情况,控制该虫在郴州市的流行,从郴州五个地方的菜市场购买428只黑斑蛙,利用寄生虫学调查方法对郴州市黑斑蛙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感染强度,计算感染率.检测结果显示,有126只感染裂头蚴,感染率为29.44%.其中,郴州安仁黑斑蛙裂头蚴感染率最高为43.75%,感染强度为1~15条.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毕节地区猪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和粪便检查法,对毕节地区所辖的7县1市所饲养的猪进行了猪寄生虫区系调查.共剖检猪161头,粪便检查4 758头,粪检面积涉及77个乡、665个村、3 770户饲养户;检出虫体21种,其中线虫8种、绦虫(蚴)5种、棘头虫1种、吸虫2种、原虫3种、蜘蛛昆虫2种,隶属6纲、8目、12科、13属.查明优势寄生虫有猪蛔虫、蛭形巨吻棘头虫、食道口线虫3种;属于人畜共患的寄生虫有姜片吸虫、肝片吸虫、克氏伪裸头绦虫、猪囊虫、棘球蚴、孟氏裂头蚴、细颈囊尾蚴、弓形虫、猪蛔虫、蛭形巨吻棘头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11种.  相似文献   

18.
<正> 裂头蚴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其成虫及蚴虫危害剑水蛋、鱼、蛙、蛇、鼠、刺猬、黄鼠狼、灵猫、鸡、猪、狗和猫等多种动物和人。该虫遍布世界各地,在我国流行十七个省、市。鉴于目前人畜感染该虫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江西省科委一九八四年将《猪裂头蚴病的研究》列为二级重点科研项目,下达给本省商业系统食品公司。在省内外教学、科研等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现已圆满完成,并于86年11月9日在江西省德安县通过鉴定。省科委、九江市科委主持了鉴定会。德安县政府、中商部食品局以及各级食品公司的有关领导出席了鉴定会。会上,省内外27位专家,教授对该项科研成果进行了评议,一致认  相似文献   

19.
乌兰县猪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费延梅(乌兰县畜牧兽医站,817100)1994年9月到1995年元月,笔者利用市场检疫之机,对乌兰县农贸市场的上市猪进行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检查方法:对上市猪的肝、肺等部位的包囊记数登记。调查结果:在324头猪中,阳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正>蛇绦虫病是由绦虫的幼体孟氏裂头蚴寄生于蛇的皮下、肌肉、体腔内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蛇寄生虫病。寄生数量少时一般对蛇类的健康危害不大,症状也不明显,被寄生的蛇主要表现为体表粗糙,鳞片翘起,具有小疙瘩;寄生数量大时,常引起营养不良,活动不便,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