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平管段塞流液塞长度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径为50mm的水平管中,对空气,水段塞流下的液塞长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流态下的液塞长度呈对数正态分布,平均液塞长度与气液相混合速度具有典型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当折算流速较小时,反映液塞长度波动长程相关性的Hurst指数与气液相混合速度具有递增的线性关系,液塞长度分布遵循分形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2.
重力驱动下的水滴入渗是多孔介质特别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一个基本问题,理论研究中常常用毛细管内的液塞(slug)运动来模拟。考虑前端液面的动态接触角效应,建立包含接触角参数的描述液塞非稳态运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应用该模型,研究多孔介质物理性质如斥水性、毛细管内径和液塞初始长度等参数对液塞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角的增加能显著影响毛管内液塞的下落速度,表明斥水性增加将显著降低土壤等多孔介质的导渗率;液塞在大管径毛管中平均速度较大,但能够到达的最终深度较小;相反地,液塞在小管径毛管中的平均下落速度较小,但能到达的最终深度较大。综合得出,在考虑孔隙结构统计分布的基础上,该模型可用于宏观入渗过程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3.
苏里格气田已进入水平井整体开发模式,为减少水平井投资,同时给后期储层改造提供更多先进技术工艺,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逐渐由三开水平井向二开水平井转变,而二开水平井固井过程中留塞情况将严重影响后续施工质量和进度。详细分析了二开水平井固井的难点及改进措施、二开水平井固井留塞的原因,提出了通过优化固井工艺,优选水泥浆体系、压塞液、顶替液等措施解决二开水平井固井留塞的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现场应用效果,丰富完善了二开水平井固井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含液率高压天然气节流过程易发生节流阀堵塞进而引发连锁关井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低含液率高压天然气节流过程的三维模型,分析液塞长度、持液率及液相黏度对节流阀压差和超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塞长度、持液率及液相黏度均对气液两相流场产生较大影响;在低含液率高压天然气节流过程中形成的液塞会极大地阻碍气相的运动,造成节流阀两端压差迅速升高,压差峰值随液塞长度和持液率的增大呈指数增长,随液相黏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超压时间随液塞长度和液相黏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苏里格气田井间串接、井口带液计量模式下无法计量单井产液量的问题,在孔板差压噪音测量气液两相流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计量模型中经验常数关系数据库,结合锥形孔板及整流器的应用情况,研制了锥形孔板气液两相流量计。流量计由锥形孔板、整流器、一体化仪表、温度传感器、计量直管段等组成,通过测量50次/s差压波动信号的相对方差,利用差压噪音测量模型及经验常数关系数据库,得出气液两相流量。石油工业计量测试研究所实流测试与气田现场比对试验结果表明:该流量计气相计量误差小于5%,液相计量误差小于20%,计量精度满足现场生产需求,已在长庆气田应用150余套。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准确、快捷地追踪目标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并提供在不同植物中基因表达的研究基础,优化了水稻RNA原位杂交体系。以卡诺固定液处理材料,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细胞边界清楚,标本背景清晰,检测信号强。设置了0、15、25、35和45 min 5个消化时间梯度,消化时间是25 min的试验结果显示:杂交信号分布于整个受检表面,信号可检测性强,并在不同组织结构中信号强弱不同。以根尖为材料,杂交液A的检测信号符合分布规律,杂交液B验证反义探针检测信号较弱,杂交液C验证反义探针检测信号进一步减弱,并伴随着验证正义探针信号增强。以叶片为试验材料,杂交液A和B的原位杂交结果差异不大,而杂交液C验证反义探针信号减弱,验证正义探针信号增强。结论:水稻RNA原位杂交体系的固定液为卡诺固定液,最佳消化时间为25 min,杂交液为杂交液A。  相似文献   

7.
水平管中段塞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水平管中段塞流的研究进展情况,论述了水平管中段塞流的形成机理和特征参数(液塞长度、空隙率、压降以及液塞速度等),对当前水平管段塞流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全面揭示水平管段塞流流动的内在规律,以期有效地指导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润刚  宋华 《油气储运》2006,25(5):36-39
阐述了气液联动阀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操作程序、过滤器的清洗与更换、气源管和检测管的检查与吹扫、气液罐液压油及油位的检查、电池电压的检查等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要点以及冬季运行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GOV阀在压力正常情况下异常关断、Lineguard通信功能失灵、气源管及检测管接口处漏气、液联动阀关阀不到位、现场与远传信号不同步等一些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首先引进了CKJ函数列的定义。然后推出了此函数列的一系列性质,并建立了CKJ公式。最后,作者给出了求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流型下压力降与持液率的特点,以及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与持液率、气、液相流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分层流动的持液率值最高,平均压降最低;环状流动持液率值最低,平均压降值最高;段塞流动位于两者之间.分层流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很小,随气、液量和持液率的变化小;段塞流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最大,随气相流量和持液率的变化而变化较大,在相同气量下,方差随持液率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持液率下,方差也随气量的增大而增大;环状流的方差在分层流和段塞流之间,气相流量的变化对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的影响小,但液相流量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大,随着液相流量和持液率的增大,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会增大.  相似文献   

11.
李小红  庞军峰 《油气储运》1999,18(11):16-19
段塞捕集器是由多根管径和长度相同的钢管并排连接而成的管道系统,由于其钢斜放置,其内液体的计算比较困难。采用微积分方法推导了出不同情况下倾斜管内液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利用给出了的公式,对国外某一段塞捕集器不同液位下的体积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2.
多相管路的工艺计算包括流型判别,持液率和压降,温降的计算,PIPEPHASE多相流软件和西安交通大学段塞流软件都存在不足,在这两种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具有较好的用户界面且可在Windows平台下操作的软件,该软件可以从始端开始计算,也可以从终端开始计算,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计算模型和油气水多相管路沿线的压降,温降和持液率曲线图,软件具有较高的计算粗度,可以计算所有的段塞流特笥参数数值。  相似文献   

13.
改进的段塞流特性参数理论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武  张鹏  武玉双  李闽 《油气储运》2003,22(6):40-43
段塞流特性参数的计算是油气混输管道工艺计算的基础。诸多研究成果表明,用平衡液膜简化法计算段塞流流动参数,其计算结果明显比试验数据的偏差大。在液膜高度渐变物理模型的基础上,用两相流水力学方程,推导了一个段塞流液膜区完全耦合的流动参数计算模型。在计算液塞区参数时,采用了一组综合流体物性、倾角、管径等因素的经验计算式,其中部分关系式经过Tulsa大学TUFFP数据资料分析,与现有半经验半理论的计算式相比,统计误差较小,准确度较高。利用改进的计算模型对某油田一段混输管道的段塞流特性参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改进后的段塞流跟踪模型对水平管道气量瞬变空气-水段塞流场中的压力波传播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压力波沿管道的变化规律以及入口初始液相流量和气相流量的变化量对压力波速的影响,并将模型模拟结果与大型多相流试验环道上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气量瞬变段塞流场中压力波的传播特性;压力波速沿管道具有衰减特性;气量增加过程中的增压波速沿管道的衰减速率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15.
地形起伏多相管流段塞流流动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起伏多相管流中常出现段塞流。段塞流流动特性参数的计算只能采用经验或半经验关系式。现场实践表明,段塞长度不仅与管径有关,而且还与气液相速度和气液相粘度等有关。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了一种计算起伏多相管流中段塞流流动特性参数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多相流管道输送中,柱塞流是常见的一种流动形式。为了给油气分离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柱塞流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石油—天然气管道混合输送现场实测结果,综合柱塞流在水平管段、垂直管段和形状起伏的管段中的形成及发展模型,提出了适合于大口径、长距离管道的柱塞流运动规律。介绍了在多相流中柱塞流的模拟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全地貌的管道输送分析,扩展了其应用范围,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柱塞的发展变化不仅与柱塞大小和速度有关,而且还与管道倾斜度有关,并且指出该计算方法能较好地预测柱塞的最大值及分布,同时说明模拟计算方法仍需完善,计算模型有待修正。  相似文献   

17.
陈振瑜  何利民 《油气储运》2000,19(12):32-38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较著名的多相流试验环道,综述了段塞流一些主要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设备。通过对流量稳态和流量瞬态的段塞流的试验研究,得出了一些独特的段塞流试验研究方法及其结论。  相似文献   

18.
孟荣章 《油气储运》1999,18(6):12-14,50
应用HYSYS和PIPESYS软件分析了凝析气集气管道运行状态,结果表明,凝析气在较低的压力下的气-液两相流,在较高的压力下,为单相流(气相),继续增大时,则同时瞳充和两相流,并有段塞流产生。借助HYSYS软件得到凝析气的相平衡图,并以此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在运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起点温度来避免段塞流的形成,保证管道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