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2a生小叶黄杨"爱密挺"扦插苗为试材,于冬前田间喷施及喷施+灌根,采用质膜透性-电导法测定小叶黄杨苗木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各浓度梯度在不同应用时期、不同施用方法对小叶黄杨苗木抗寒性的影响,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在绿化苗木上应用的最佳浓度、施用时期及方法,为提高小叶黄杨苗木抗寒性、扩大引种区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增强小叶黄杨抗寒性的最佳施用时期为灌冬水前20d,最佳浓度是100mg/L,最佳施用方法是喷施+灌根。  相似文献   

2.
艾佳音  何明莉  才丰  陈瑶  张琪静 《中国果树》2023,(11):96-98+107
甜樱桃展叶后通过调查叶片形态指标和测定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揭示甜樱桃叶片光合特性的生理机制,探索叶片生长衰老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甜樱桃展叶18~65 d为功能期,净光合速率(Pn)达到最大值,为12.51μmol·m-2·s-1,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也均处于较高水平;展叶73~84 d进入衰老阶段,此时叶片Pn、Gs和Tr等光合生理指标均低于功能叶和幼叶,胞间CO2浓度(Ci)则相反。美早甜樱桃叶片初展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低,之后逐渐增加,至衰老阶段开始下降。确定了温室甜樱桃幼叶、功能叶和衰老叶的时间点与生长期,为不同叶龄叶片功能时间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提高甜樱桃果实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易静态熏气装置对3 a生盆栽东北红豆杉进行熏气处理,研究不同浓度SO2对东北红豆杉叶片膜脂过氧化、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O2浓度的增加,东北红豆杉叶片的叶片膜透性增大,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又上升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显著降低,且叶绿素a/b比值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除POD在21 mg/m3处理下增幅较小外,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SO2浓度处理对东北红豆杉造成了氧化胁迫,但东北红豆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提高对SO2的抗性,是抗性较强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小叶蚊母树3个不同品种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提取、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丽玫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是3种小叶蚊母树中含量最高的。在春季试验期间,丽玫品种质体色素含量都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细叶蚊母和丽金,说明该品种在春季光合作用表现较强,光合产物积累较多,生长速度在3个品种中最快。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珠美海棠和山定子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实验以耐盐种珠美海棠(MaluszumiMats)和盐敏感种山定子[Malusbaccata(L.)Borkh]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盐胁迫下叶片质膜透性、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根质膜透性的变化,为探索苹果属植物耐盐机制提供素材。结果表明,盐胁迫对根质膜透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导致叶片质膜透性增加,盐敏感种山定子的质膜透性高于耐盐的珠美海棠。随盐胁迫加重,叶绿素a、b含量降低,叶绿素a/b比值增加,类胡萝卜素变化不明显。MDA含量随盐胁迫而升高,但珠美海棠低于山定子。山定子叶片中SOD、POD、CAT活性随盐胁迫加重而降低,而珠美海棠SOD活性在盐胁迫下保持稳定,POD、CAT活性增高。由此可见珠美海棠在盐胁迫条件下有活性较高的膜保护酶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茼蒿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SPAD-520叶绿素计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小叶茼蒿"与"大叶茼蒿"两种茼蒿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分析其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小叶茼蒿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含量的相关性为极显著,而大叶茼蒿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含量的相关性则较差。就SPAD值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而言,"小叶茼蒿"的最佳函数模型为y=0.0349e0.0571x(r=0.961**),"大叶茼蒿"的最佳函数模型为y=0.3103e0.0087x(r=0.161),两者均为指数函数。就SPAD值与叶绿素b含量的相关性而言,"小叶茼蒿"的最佳函数模型为y=0.5596Ln(x)-1.8316(r=0.845**),"大叶茼蒿"的最佳函数模型为y=0.0009x+0.2058(r=0.065)。就SPAD值与叶绿素总含量的相关性而言,"小叶茼蒿"的最佳函数模型为y=0.0355x-0.8439(r=0.943**),"大叶茼蒿"的最佳函数模型则为y=0.5196e00068x(r=0.133)。  相似文献   

7.
韩阳 《北方园艺》2010,(7):88-90
以紫鸭跖草为试材,研究了室内常见有毒气体二甲苯对观叶植物的毒性影响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二甲苯处理浓度与叶片损伤程度成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下降的程度与二甲苯的胁迫浓度成正比,叶绿素a/b比值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相对膜透性与二甲苯浓度呈正相关;脯氨酸的含量呈明显升高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现先逐渐升高后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紫叶小檗、大叶黄杨、丁香、连翘、小叶女贞、月季、石榴7种园林中常见的灌木为试材,采用离体枝条水插法,研究了自然失水胁迫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Chl a+b)、细胞膜透性(REC)、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失水条件下,7种园林灌木的5个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胁迫程度加强,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不同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通过进行叶面喷施硅酸钠对红地球葡萄叶片生理效应的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 ,5 0mg/L、1 0 0mg/L硅酸钠处理可使葡萄叶片质膜透性下降 ,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 1 0 0mg/L处理的质膜透性效果最好 ,平均比对照下降了 2 1 .1 6% ;5 0mg/L处理成龄叶POD活性平均增加最高 ,比对照增加了 2 .97倍 ;1 0 0mg/L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效果最好。 2 0 0mg/L的处理 ,质膜透性比5 0mg/L、1 0 0mg/L处理上升 ,而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3年生北海道黄杨、胶州卫矛及其杂交子代为试材,研究了越冬期间3个黄杨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果糖、葡萄糖)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3个黄杨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均是降低-升高-降低,淀粉含量与之相反。杂交黄杨及其母本北海道黄杨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高于胶东卫矛;但在单糖含量中,果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含量,这在杂交黄杨中表现更加明显。北海道黄杨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3个黄杨品种抗寒生理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杂交黄杨抗寒性优于父母本,为以后的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然低温胁迫下腰果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腰果FL30幼苗为试材,测定在自然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生理指标,探索腰果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腰果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持续上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变化规律,而下降所持续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2.
持续低温胁迫下甜樱桃枝条电导率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导法测定了5个甜樱桃和1个酸樱桃的枝条细胞在经历持续低温胁迫的过程中电解质渗出率(即电导率)的变化,研究了5个甜樱桃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所有樱桃品系的枝条细胞在接受持续-20℃低温胁迫处理过程中,细胞电解质渗出率先升高后降低,即细胞在接受临界致死温度附近的低温胁迫过程中,在一定的较短时间内细胞的自身恢复能力会快速提高。比较各品种之间电解渗出率的相对大小与分析细胞自身恢复能力情况得出,酸樱桃CAB、红艳和龙冠的抗寒力相对较强,是抗寒性较强品系、品种,红蜜、红灯和茉莉抗寒力相对较弱,是抗寒性较弱品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硝酸钙溶液浇施和喷施对甜瓜幼苗生长及低温胁迫下抗冷性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钙浇施和喷施处理均有助于提高甜瓜幼苗在冷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POD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提高幼苗抗冷性,延缓冷害症状的发生。10~15mmol/L浇施和10mmol/L喷施处理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不同品种耐冷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6个蝴蝶兰( Phalaenopsis spp. ) 品种为试材, 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及温度回升过程中叶绿素含量、Fv/Fm、MDA含量及SOD活性等变化。结果表明: 在11℃/6℃条件下, NK1和GL14两个品种受冷害程度最轻, 温度回升10 d时两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Fv/Fm恢复为处理前的84.9%、43.3%和91.3%、24.8% , 恢复能力较强, 为耐冷品种; GL11和JT944受冷害严重, 温度回升10 d时, 上述指标分别为处理前的2.3%、6.3%和0、0, 难以恢复正常水平, 为不耐冷品种; 其余两个品种为中等耐冷品种。在14℃/9℃条件下, 只有GL11受到严重伤害, 表明大部分蝴蝶兰品种的耐受极限夜温为9℃以下。叶绿素含量、Fv/Fm及SOD活性对温度变化敏感, 能够及时反应出蝴蝶兰在低温胁迫下的变化状况, 可作为鉴定蝴蝶兰耐冷性强弱的指标。MDA含量变化较复杂, 规律性不强, 不宜作为蝴蝶兰耐冷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盐分胁迫对不同番茄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无土栽培条件下,以1/2MS营养液及含NaCl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mM的营养液对3个番茄品种“红润156”、“早冠二号”和“黄圣女”处理一周,研究盐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盐分浓度的增加,植株伤害加重.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番茄品种不同而异.在盐胁迫下,“黄圣女”的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都明显高于另外两品种,“早冠二号”最低.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则是“早冠二号”最高,“红润156”居中,“黄圣女”最低.  相似文献   

16.
早熟梨"新梨7号"不同枝条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研究了早熟梨“新梨7号”在南疆立地条件下不同枝条叶片叶绿素a b含量及a/b值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无果短枝叶叶绿素a b含量最高,其次为有果短枝叶,营养枝中部叶最低;三类枝叶绿素a b含量年周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一单峰曲线。有果短枝、无果短枝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而营养枝出现在6月中旬。各类枝叶片9月中旬后开始衰老。有果短枝和无果短枝叶绿素a/b值变化呈高-低-高变化,营养枝叶序叶片叶绿素a/b值变化比较平稳,下部叶片的叶绿素a b含量比上部叶片略高。  相似文献   

17.
葫芦砧木低温处理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具有低温抗性差异的葫芦砧木A12、A05及西瓜TRM进行低温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葫芦幼苗(0.43~0.71)的低温抗性显著高于西瓜(1.0),4℃条件下A12的耐低温性高于A05,6℃条件下相反;3叶期2个砧木间冷害指数差异显著,且叶绿素含量变化均达极显著,叶绿素含量变化程度与冷害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R2=0.65),因此,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耐低温葫芦砧木材料选择的一个标准,且3叶1心期6℃为相对较好的低温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8.
茄子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不同品种耐冷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台湾大龙茄、94-1早长茄、济农世纪星长茄3个茄子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处理9 d时,济农世纪星长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最低,SOD、POD、CAT活性最高,表观量子效率(AQY)下降幅度最小,光合速率最高,Fv/Fm降幅最小,说明济农世纪星长茄对低温的耐受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