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建立高效的银中杨(Populus alba×P. berolinensis)茎段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了TDZ,基本培养基和光质对银中杨茎段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附加0.02-mg·L-1NAA的MS培养基分别添加0.1,0.3,0.5和1.0mg·L-1TDZ来研究不同的TDZ浓度对银中杨不定芽分化的影响。采用MS,WPM和B5培养基来研究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三年生银中杨树苗茎段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利用绿光,红光,蓝光,黄光和正常光来研究不同的光质对茎段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DZ的浓度对不定芽分化有重要影响,较低浓度的TDZ有利于不定芽分化。较高浓度的TDZ(>0.1mg·L-1)抑制了不定芽的分化。在不同的培养基中,MS培养基最有利于不定芽分化,其次是WPM培养基,而B5培养基对不定芽分化有抑制作用。与其它光质条件相比,正常光和黄光有利于银中杨茎段不定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以MS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蓝莓当年生的幼嫩枝条为实验材料,研究在不同pH值(5.0,5.1,5.2,5.3,5.4,5.5)和不同活性炭浓度(0.01%,0.03%,0.05%,0.1%,0.2%)下对蓝莓不定芽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蓝莓不定芽分化最佳的pH值条件为5.0,最适宜的活性炭浓度为0.1%。  相似文献   

3.
与白杨派树种相比,黑杨派树种一直因组培再生困难而限制了其在林木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本文以欧美杨优良新品种——渤丰1号为试验材料,以其再生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铜离子浓度、光照强度、卡那霉素选择压等方面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建立了渤丰1号杨高效组培再生体系.使用该再生体系时,外植体的分化率和生根率均达100%,叶片的平均分化芽数多达20个以上,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可达98%,40 mg· 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渤丰1号杨叶片的诱导与分化,20 mg· 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渤丰1号杨不定芽的生根;同时发现铜(Cu)元素是渤丰1号杨外植体分化再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增加Cu2+浓度能显著促进不定芽的诱导和分化.  相似文献   

4.
三抗杨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抗杨为试材,建立了三抗杨叶片外植体高效再生系统,为三抗杨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三抗杨无菌苗叶片作外植体,接种干附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NAA,IAA)和细胞分裂素(6-BA)的MS培养基上,筛选出叶片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6.0 g/L,pH值5.8,不定芽分化率为83.3%.将不定芽接种干附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NAA,IBA)的MS培养基上,筛选出三抗杨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1 mg/L NAA 0.1 mg/L,蔗糖15 g/L,琼脂6.0 g/L,pH值5.8.生根率为91.7%.  相似文献   

5.
京2杨组培条件的优化及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京2杨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影响其组培苗生长的关键因子及组培苗生长的最佳条件,并为其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京2杨组织培养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不定芽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 NAA 0.08 mg·L-1 IBA 0.08 mg·L-1;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碳不利于京2杨生长;光周期对京2杨的生长影响较小,但光照强度和继代培养基pH值对其生长影响显著,最适光照强度为2500 lx,最适pH值为6.5;无菌苗叶片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BA 1.0 mg·L-1 NAA 0.1 mg·L-1,叶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BA 1.0 mg·L-1 NAAO.2 mg·L-1.  相似文献   

6.
与白杨派树种相比,黑杨派树种一直因组培再生困难而限制了其在林木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本文以欧美杨优良新品种——渤丰1号为试验材料,以其再生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铜离子浓度、光照强度、卡那霉素选择压等方面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建立了渤丰1号杨高效组培再生体系。使用该再生体系时,外植体的分化率和生根率均达100%,叶片的平均分化芽数多达20个以上,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可达98%,40 mg·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渤丰1号杨叶片的诱导与分化,20 mg·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渤丰1号杨不定芽的生根;同时发现铜(Cu)元素是渤丰1号杨外植体分化再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增加Cu2+浓度能显著促进不定芽的诱导和分化。  相似文献   

7.
野漆树是插条生根非常困难的树种,作者曾对野漆树、松类、日本柳杉、日本扁柏等进行试管繁殖试验,但有关主要培养基组成和植物激素灭菌法的进一步确定尚处于摸索阶段。这里对野漆树采用外植体培育实验,使萌芽的胚轴发生不定芽,这种生根、驯化大体处于连续状态。首先对野漆树种子用酒精和氯化汞作灭菌处理,使发芽表面无菌,萌芽的胚轴长到5毫米大小时调整 MS 基本培养基(添加0.5ppm 6—苄基嘌呤),使芽分化。分化苗长到10—20毫米时移植到生根培养基(MS 基本培养基添加2 ppm 吲哚乙酸),约10天左右可看到生根。室温始终保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西藏地区银白杨组培苗的生根率,筛选出银白杨不定芽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以前期银白杨组培中获得的不定芽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光照周期、蔗糖浓度、琼脂粉含量、不同激素配比及不同pH值等培养条件,筛选出最优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1/2MS为银白杨的最佳基本培养基,最佳激素为IBA浓度0.4mg/L,最适pH值5.7±0.1;光照12h/d、琼脂6g/L、蔗糖15g/L时银白杨不定芽生根率最高且生长态势良好;综合各影响因子,最终确定银白杨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0.4mg/L+琼脂6g/L+蔗糖15g/L,pH 5.7±0.1。  相似文献   

9.
桑树侧芽组织快速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桑树侧芽的离体培养和繁殖 ,探讨了桑侧芽萌发、分化、不定芽生长分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适宜侧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 3.0mg/L 6 BA 0 .3mg/LIAA ,诱导率达 80 % ;适宜分化出的芽生长点分离及培养的培养基为MS 2 .0mg/L 6 BA 0 .15mg/LIAA ,其分化率可达 10 0 % ;在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比例较高时 ,对桑新生不定芽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试验还对桑枝的灭菌和褐变条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以银腺杨无性系HYS-1组培苗叶片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L16(45),探究不同浓度TDZ、6-BA以及不同生长素种类对银腺杨无性系HYS-1叶片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并筛选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定芽主茎高于1cm的芽占总芽数的比率随TDZ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定芽再生频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TDZ(0.05~0.10)mg/L+6-BA(0.50~1.50)mg/L的范围内,叶片通过愈伤组织间接诱导大量不定芽,无明显主茎;只有6-BA(0.50~1.50)mg/L时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且主茎明显。叶片基部是最佳不定芽诱导位置;TDZ0.05mg/L+6-BA0.30mg/L+NAA0.05mg/L处理15d后即出现不定芽,且主茎较高,是银腺杨无性系HYS-1叶片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再生不定芽在1/2MS+0.50mg/LIBA生根培养基上,5d开始生根,生根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灭菌程序对杉木外植体污染的效果和不同培养基对杉木不定芽的诱导,寻求最佳灭菌程序和诱导培养基,为杉木组培快繁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以采穗圃当年生杉木穗条为试材,进行不同的灭菌试验处理;以MS、1/2MS、GD、WPM、DCR、N6等6种针叶树常用培养基,并且用NAA、6-BA筛选杉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统计不定芽的情况。结果表明最适合的灭菌程序是穗条清水冲洗3小时后,用吐温无菌水清洗1分钟,然后用70%乙醇浸泡10秒钟,接着用0.1%的HgCl2浸4.5分钟,最后再用无菌水洗5遍;最佳杉木诱导培养基是1/2MS+6-BA(0.1~0.5mg/L)+NAA(0.1~0.3mg/L)。该研究为杉木组织培养中选择合适的灭菌程序和诱导培养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给黄精规模化栽培提供可行的关键技术,利用江西分宜大岗山山区选育出的优良野生多花黄精嫩茎和根茎芽为试验材料,开展芽增殖离体组织培养试验,研究多花黄精的最佳灭菌方法、最佳外植体取材部位、最适基本培养基和最佳激素及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先用75%的酒精表面灭菌30 s,再用0.1%的氯化汞深层灭菌10 min,灭菌效果较好,外植体材料无菌保存率可达73.2%;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外植体选材部位为带芽根茎;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NAA1.5 mg/L+KT1.5 mg/L,平均每个根茎芽能诱导6.6个不定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美国红栌传统方法繁殖系数低的问题,以其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美国红栌组培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红栌带芽茎段经0.1%HgCl2体表灭菌5min,在MS+30.0g/L蔗糖+6.0g/L琼脂初代培养基中可获得高质量无菌材料。经过对不同基本培养基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确定WPM+1.0mg/L 6-BA+0.1mg/L NAA+30.0g/L蔗糖+6.0g/L琼脂为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可达92%;最佳不定根分化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0.1mg/L IBA+15.0g/L蔗糖+6.0g/L琼脂,不定根分化率可达100%。该体系可直接用于美国红栌的苗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以西黄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在GD 9.85~19.70 μmol·L'-1 6-BA 0.0~14.42 μmol·L-1 NAA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65.8%,平均增殖率为7,最大增殖率达10;不定芽形成有2种途径,即子叶直接形成不定芽和子叶组织再分化形成不定芽;NAA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的生长和扩繁采用不加生长调节剂的1/2 GD和1/2 SH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有利于不定芽和根的生长.不定嫩梢在1/2 GD和1/2 SH附加不同浓度NAA和GA,3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试验结果表明:NAA对不定根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在1/2 GD 28.84 μmol·L'-1 NAA 4.17 μmol·L'-1 GA,3培养基中不定梢的生根率为16.7%.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西黄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5.
以四倍体刺槐和二乔刺槐的不定芽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培养前后的芽伸长量、增殖率和生物量等指标,研究了激素、通气状况(封口材料)、培养基pH值对刺槐离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A0.5mg/L、NAA0.1mg/L时,四倍体刺槐不定芽的生物量最大;在BA0.5mg/L、NAA0.5mg/L时,二乔刺槐不定芽的生物量最大.在湿度为35%±5%环境条件下,四倍体刺槐封口材料以耐高温塑料最好,二乔刺槐以棉塞最好;在湿度为55%±5%条件下,四倍体刺槐和二乔刺槐均以棉塞最好.在pH值为5.6、5.8和6.0时四倍体刺槐的增殖系数大,二乔刺槐在pH为6.4时的增殖系数大,而两品种在不同pH下的质量增量百分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紫娇花种子经灭菌处理后,于试管内培养基中萌发,取幼苗的下胚轴、子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分化及试管苗生根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紫娇花种子最佳灭菌方式为0.1%升汞浸泡10 min,污染率可控制在37.0%,萌芽率达到86.3%;愈伤组织最适诱导部位为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 6-BA+2.0 mg/L 2,4-D,诱导率达到83.7%;紫娇花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不定芽分化率为48.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 MS+0.1 mg/L NAA+0.5%AC,生根率可接近100%。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黄松离体胚培养条件下不定芽的形成与根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国黄松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GD、SH和N6 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 ,试验结果表明 ,基本培养基的种类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起主要作用 ,GD最好 ,SH次之 ,MS和N6 最差。GD 0 5mg·L- 1 6 BA ,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率达 5 5 % ,平均增殖率为 6 ,最大增殖率达 10 ;NAA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 ;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和生长。对不定芽在GD、SH和 1 2SH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 ,试验结果表明 ,基本培养基的种类对不定芽形成根起主要作用 ,GD、SH不能诱导不定芽生根 ,1 2SH可以使不定芽生根 ,其对不定芽的诱导率为 2 2 % ,1 2SH NAA 0 5mg·L- 1 对不定芽生根的诱导率为 3 3% ;NAA对不定芽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以美国黄松种胚为外植体获得了再生小植株  相似文献   

18.
以欧美杨111号叶片为外植体,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NAA、6-BA和IBA,观察不定芽诱导和生根情况,确定欧美杨111号植株再生体系。结果显示:欧美杨111号叶片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pH值6.5,不定芽分化率为96.6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3 mg·L~(-1)+蔗糖20 g·L~(-1)+琼脂6 g·L~(-1),pH值6.0,全部生根,平均根数13.2条。  相似文献   

19.
以花药培养选育的富士品种"华富"组培苗的叶片为试材,研究了离体叶片诱导再生不定芽过程中不同激素种类与组合、暗处理时间等因素对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继代培养3~4代,取顶部嫩叶3~4片,剪除叶片边缘,叶片以近轴面接种到最佳诱导再生培养基MS+TDZ 2.0mg/L+IAA 0.75mg/L+蔗糖30g/L,pH值5.8,黑暗培养10~15d后,转入光照培养条件下,再生率达83.3%~86.7%。再生不定芽分化15~20d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MS+BA 0.5mg/L+IBA 0.1mg/L上,当不定芽长度约2cm时再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IAA 1.0mg/L+蔗糖2%,15d后,生根率可达9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3个非洲菊品种的叶柄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非洲菊离体培养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柄在含单一细胞分裂素6-BA的培养基上培养时都不能被诱导出愈伤组织;而在仅含生长素NAA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均可被诱导出愈伤组织,并且在其愈伤组织发生部位都有不定根发生,但只有品种6267能从不定根发生部位直接分化出不定芽;当在含NAA的培养基上再附加6-BA时也可被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无不定根发生。所产生的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时只有由品种Ⅱ叶柄在同时含有NAA和6-BA的诱导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才可以分化出不定芽。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不定芽和不定根的发生与品种及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