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古代园林人居环境与生态健康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古代园林人居环境与人类生态健康的相关性,对改善现代人居环境,提高生态健康质量有较高的史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健康的人居环境是人类社会一切发展的重要基石,但全球气候变化却使之深陷危机,“人类世”概念的提出为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风景园林作为连接人、场地和环境的一门学科,对激励和领导人居环境相关学科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为应对人类世时代风景园林的挑战,本文梳理了人类世风景园林的特征,指出作为人类世首要表征的气候变化给风景园林学带来的广泛影响,通过在气候变化、人类世和风景园林三者之间建立逻辑联系,深入归纳应对气候变化风景园林需要明确的主要目标,并总结出一些可行的解决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动物健康养殖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陕西省咸阳市推广“AM生物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动物健康养殖创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AM生物菌”通过动物饮水掺入、拌饲料和及饲养器具、动物圈舍喷洒的环境消毒,促进了动物生长,抑制了动物疾病,改善了畜产品品质,治理了环境污染。不仅保护了动物的健康生长,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优质安全的畜产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北部的环县为例,通过对该区域农村人居环境制约因素分析,探究其农村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路径。针对该区域发展现状,提出以安全、便利、丰富、健康、文明等为基本考量要素,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5.
绿色住宅——一种新的建筑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人居环境与自然关系、绿色住宅的功能性与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和社区发展趋势;并对海南现阶段的农村与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初步探讨,提出海南自然环境下绿色住宅的建设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人居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基本条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1997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就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村镇建设的决定”,把发展小城镇当作农村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项目来抓,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整治乡村环境,改善人居条件,这不仅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乡村形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甘肃河西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整治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人居环境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因子进行处理,分析河西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生态环境、住房条件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因子。针对河西地区农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利用整治、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整治、住宅建筑整治、农业环境卫生整治、环境综合整治五大整治机制,促进河西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庆元县新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庆元县20个村庄的农民住宅、环境状况、社会经济、人口、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和防灾等方面的详细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在人居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人居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开展山西省乡村人居环境健康发展评价与区域规划分类,以山西11个地级市为评价单元,从经济发展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生态宜居环境、社会保障环境、文化旅游环境视角构建乡村人居环境健康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分别确定指标权重和功能分值,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系统协调度指数评价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采用K-means聚类分析获取乡村人居环境健康发展水平的集聚情况,并进行规划分类与管理。研究表明: 2006—2021年山西省乡村人居环境健康发展水平先上升后略微下降,功能分值由2006年的0.286 2上升至2018年的0.696 5,再下降至2021年的0.611 3,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 2015—2021年,太原市、晋中市和长治市乡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变化趋稳,大同市总体向好;运城市略有回落;其他6市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2018年为转折点,2006—2021年山西省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协调度指数先升后降,由2006年的1.708 7上升至2018年的2.126 8,再下降至2021年的1.950 2。经济发展环境与生产生活环境子系统、经济发展环境与生态宜居环境子系统、生产生活环境与生态宜居环境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持续上升,经济发展环境与社会保障环境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先升后降,其余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呈“M”形波动发展。依据K-means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将2021年山西省各市乡村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程度划分为相对较差、中等、相对较好三类,并针对不同健康发展程度提出相应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文 《油气储运》2006,(8):28-28
我国是畜禽产品的生产大国和重要的出口国。然而,多年来我国畜禽产品屡受国外的“规定疫病”、“药物残留”、“动物福利”等技术和贸易壁垒的限制,出口量大幅度下滑。同时,国内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不断,如猪链球菌病、苏丹红、孔雀石绿等。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产生的健康养殖模式正向落后的传统农业养殖模式挑战。健康养殖就是通过健康的动物生产有利于人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养殖方式。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在养殖过程中保障饲养动物的健康。二是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安全、优质,有利于人类健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室内环境中氯苯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苯是1种典型的有机污染物,不仅存在于农药和化工产品中,而且在室内环境中也广泛存在。对室内环境中氯苯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指出防止室内环境中氯苯污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3种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2 mg/m3甲醛对皱叶薄荷、吊兰、蟹爪兰3种室内观赏植物进行不同时间熏蒸后,通过其外部形态和气孔的观察来研究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形态学、细胞学响应。结果显示,3种植物中皱叶薄荷受甲醛的影响较重,其次是吊兰,受甲醛影响最小的是蟹爪兰。说明皱叶薄荷最适合作室内检测甲醛的植物。  相似文献   

13.
对室内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盆栽植物应用于室内绿化美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要营造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室内植物景观,今后研究应侧重盆栽植物降温增湿,固氮释氧,抑菌作用等方面的定量研究,进而探索盆栽植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西昌地区室内环境干燥、负离子含量较少的问题,进行耐阴植物和景天酸代谢植物的组合选配,提出室内干燥环境植物选配功能互补性方案,增加了室内环境的湿度、氧气和负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豫西地区地坑窑的热舒适性及影响成因,在冬季和夏季对河南三门峡市曲村的生土地坑窑进行室内外热环境监测,选取相同位置的地上普通砖房建筑作为对照,利用人体热舒适模型对两者室内外热环境和舒适度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冬季地坑窑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地面普通建筑4.16℃,黑球温度高于地面建筑5.17℃,夏季窑室内平均空气温度低于地面建筑3.1℃,黑球温度低4.06℃;冬夏两季地坑窑室内热舒适均优于地上普通建筑,测量期间夏季和冬季窑室内分别有100%和44%的时间处于舒适范围,地面砖房建筑内分别有22%和11%的时间处于舒适范围,其中,夏季热舒适优于冬季;空气温度是影响窑洞室内热舒适的首要因素,黑球温度是影响室外院落热舒适的首要因素;但冬季窑洞内部保温性能较低,夏季通风不畅,室内湿度高达71.97%,冬季窑洞室内温度是更加急需改善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光照强度对室内水培叶用蔬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光照强度分别为室外6%和23%的两种室内环境下7种叶用蔬菜的成活率、单株鲜重、株高和根长的差异,并探讨了适宜种植蔬菜的室内环境。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光照强度的室内环境下,蔬菜的成活率、单株鲜重、根长存在显著差异,室内适宜蔬菜种植的光照强度应为室外的23%。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虚拟技术在智能化室内环境中的作用,提出了规划智能化室内环境,设计虚拟漫游平台的方案,探讨了建模与编程过程中的常用方法,通过实例阐述了编程思想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现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是以自然人文和谐为指导思想,采取艺术化的空间处理手法塑造富有地域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内涵的原生态室内物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居住环境与室内空气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住环境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本文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就室内外污染空气含量的比较值进行了讨论。从热量收支差额的角度对居室小气候与生活的舒适性、空气污染物在室内的生成、残留及调控关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海拔高寒地区住房温湿度变化监测分析成为广大专业人士研究的热点。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人民居住地区位置偏远,数据传输困难,为了更有效的解决高海拔高寒地区的住房条件,对室内温湿度进行监测分析,研发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的高寒地区农村室内温湿度监测系统。本文采用GPRS无线通信网针对研究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建立了有效地检测和分析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掌握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的实际数据,开发数据的分析方法,建立一整套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的检测分析系统,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温湿度调控措施,为改善高寒地区的居住环境提供了帮助,为后续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