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吉庆  赵月平  乔保健 《种子》2006,25(1):90-91
在春季露地栽培条件下,以优良番茄杂交组合“9906”的母本“016”、父本“96—3”为试材,研究了贮藏花粉和授粉时期对番茄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蕾期采用干燥器贮藏24h的花粉授粉与当天新鲜花粉相比,番茄平均坐果率相近,平均单果结籽数,平均单果产种量均有所减少,但二者差异不显著;蕾期采用贮藏花粉在上午气温低于28℃的时段进行授粉最为有利;采用贮藏花粉于开花当天上午进行授粉,其平均单果结籽教、平均单果产种量均显著高于蕾期授粉。在番茄杂交种生产中,可采用干燥器贮藏24h的花粉,在开花前1d去雄,开花当天上午进行授粉,以提高制种产量,减少制种用工。  相似文献   

2.
对烟草同一组合不同DH系的结实性和种子质量进行了研究,发现DH系间成果率、单果结实种子数、产量等结实性状与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种子质量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表明,产生结实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差异,结实性很可能是受加性效应的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种子质量差异主要是烟草种子检验标准的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美味猕猴桃控制授粉对果实性状的影响,选取生产上重要的美味猕猴桃代表品种海沃德、徐香和米良为试材,采用剪留花柱控制授粉,利用人工授粉法和自然授粉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减去花柱,3种品种坐果率均为0%,授粉柱头≤8时,3种品种平均坐果率在47%~81.3%之间;授粉柱头>11时,3种品种平均坐果率在86.0%~89.0%之间,与对照全部柱头授粉坐果率87.0%相近;单果重测定结果:授粉柱头在1~14范围内随授粉柱头数量增加,其重量增加,由21.9 g增至85.0 g.当授粉柱头≥17时,单果重在83.6~92.7 g之间,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果形指数测算结果:授粉柱头在1~17之间,果形指数在0.85~1.14之间,低于对照1.17;当授粉柱头≥22时,果形指数在1.13~1.21之间,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果实种子数量与单果重趋势一致,即授粉柱头在1~17之间,随授粉柱头增加果实种子数增加,当≥17时其种子数量基本稳定在700~900之间.从产量因素和商品性3项指标及果实种子数量综合看,美味猕猴桃人工充分授粉的数量指标为17,授粉柱头低于11,其坐果率、单果重和果型指数均比对照低,或造成减产、商品性下降等不利影响,但过度授粉也会造成花粉浪费,果园雄株配置比例大,不利于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烤烟不育系杂交制种的最适授粉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金仙 《种子》2006,25(8):104-105,107
为提高烤烟不育系杂交制种的结实率和种子活力,对烤烟不育系MS云烟85不同时期的花朵进行授粉留种。结果表明:不同花期授粉对杂交结实率和种子的活力有显著的影响。处理间相比,以花长4.43~5.84cm、花冠膨大至松散、花色泛红至红的植株杂交结实率较高,种子活力较强。因此,此花期是烤烟不育系杂交制种的最适授粉期,此期授粉能保证有较高的结实率和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5.
榨菜雄性不育系最佳授粉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晗  戈加欣 《种子科技》2004,22(6):346-347
为了提高榨菜雄性不育系的繁种质量与产量,进行了不同栽培条件、授粉时间以及花朵寿命的试验.结果表明,花期授粉较蕾期授粉具有更高的结荚率及单荚种子数;栽培在大棚内的结荚率和单荚种子数也较露地高;一天中的最佳授粉时间,大棚栽培中午(12:30)达到最高结荚率和单荚种子数,而露地栽培最佳授粉时间在10:30~14:30.  相似文献   

6.
对海南特定气候特点下影响甜椒杂交制种的几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以开花前1d去雄、第2d早上授粉单果饱满种子数最多;摄子去雄、不去花瓣,摄子去雄、去部分花瓣,徒手去雄3种去雄方法对座果率、种子数差异不显著;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温度25~30℃花粉发芽率较高;完全转色种果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后熟作用对发芽率影响不大,而始转色果和绿熟果随着后熟时间的增加,发芽率逐渐升高;完熟果种子在常温保存200d后发芽率几乎不变,而绿熟果和始转色果则下降较快。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提高制种纯度和产量的相关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回交转育得到8个苜蓿雄性不育株(系)和3个优良苜蓿品种为亲本,分别在开放授粉和人工控制下进行杂交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切叶蜂辅助授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苜蓿雄性不育株(系)的制种产量.综合2种授粉方式下的制种产量,其中2号不育株(系)单株种子产量最高(3.16g/株);通过苜蓿雄性不育株(系)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明确了每株生殖枝数对不育株(系)单株种子产量作用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地区气候条件为背景,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收获期,研究密度和收获期对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704玉米制种试验中,密度为6500株/667 m2时种子产量最高;在收获期试验中,在授粉后65 d收获,种子产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许琨  舒昆 《种子》1997,(1):17-20
杂交水稻制种不同于水稻栽培、其结实由柱头外露结实和非柱头外露结实两部分构成;空壳中90%以上是由于没有授粉受精造成的:90%以上的受精拉都能正常发育结实。柱头外露率和受精率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后期施肥、父本大龄秧和机械授粉能有效地提高柱头外露率、花遇优度和结实率及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0.
陈银 《种子》2007,26(9):70-73
通过对花毛茛4种不同授粉方式的研究发现:自然授粉下的结实量极显著高于自花授粉和风媒传粉的结实量,而自花授粉与风媒传粉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自花授粉与风媒传粉方式下花毛茛的结实数和结实率几乎为0,而相同条件下,风媒传粉和蜜蜂传粉相结合的自然授粉无论是胚囊数目、种子数目、还是优良种子数目都比自花授粉和风媒传粉的明显增加。各品种种子数量的方差分析证明,品种间种子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由T测验看出,4、6号和8号品种的单花胚囊数目、单花种子数目和单花优良种子数目显著比5、7、9号和10号品种多,属于高产类型。  相似文献   

11.
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杂种优势利用最充分、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其杂种优势利用最主要的体现是利用人工去雄进行杂交制种,其制种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维系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只有严格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确保所制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种子质量,更好地保护制种单位和用种者的利益。本文就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的产量和种子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玉米杂交制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瓜是异花授粉作物.在人工杂交制种时,要力求在保证品种纯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种子产量.本试验对单花花粉及混合花粉分别进行人工授粉和对母本摘除雄花令其自然授粉的结籽率进行比较,为提高杂交黄瓜制种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邹辉  张丽  路一珍 《种子科技》2002,20(6):358-358
人工辅助授粉是西瓜杂交制种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 ,正确的授粉方法不仅能提高种子的产量 ,而且能确保种子的纯度。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1 早播父本父本要比母本早播种 15~ 2 0 d,必要时父本可加拱棚保护 ,并增施肥水 ,促其生长 ,以便在授粉前可准确看清果型和颜色 ,以利于去杂除劣 ,并有充足的雄花供授粉使用。2 严格除杂授粉前要逐株对亲本进行认真考察 ,看其叶型、叶色、瓜蔓、茸毛、幼果形状及颜色是否符合本品种的标准 ,及时带根整棵拔除杂株、劣株。尤其是对父本瓜株更要仔细 ,须反复观察后方可采花使用 ,并且摘除将要膨大的果实 ,…  相似文献   

14.
肉苁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构成肉苁蓉种子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其对种子产量的影响,采用相关、通径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肉苁蓉花部主要形态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与种子产量显著相关的7个构成因子为有效果数(X1)、总果数(X2)、单果种子数(X3)、花序长(X4)、大苞片长(X5)、结实率(X6)和花数(X7);其中有效果数(X1)对种子产量(Y)的直接效应最大,最优回归方程为:Y=-8.721+0.0919X2+0.00954X3。结果表明,肉苁蓉单株种子产量可以通过果数和单果种子数进行预测,打顶、增加授粉量以及选育种子高产品种等措施有助于种子产量的提高。研究结果为制定肉苁蓉的育种目标和栽培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军  郑孝平 《种子科技》2006,24(4):52-53
1茄子通过保护地栽培,已成为四季家常菜。属雌雄同花茄科白花授粉作物,杂交制种比其它蔬菜优势强,必须采用人工去雄授粉方法才能得到杂交种。茄子生长最适温度25℃左右,生产制种要选择耐热、耐涝、结实高的自交系为母本。为保证花期相遇和间隔距离,父本一般比母本提前10~15d育苗,使父本提前3~5d开花,以保证母本开花时有足够的花粉量。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属于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6.4℃,≥10℃活动积温3184℃,无霜期150d左右,多年平均降水399.1mm左右。常年气候条件下,玉米制种于4月末5月初播种,正值春季地温低,雨水稀少,土壤含水量不足,影响了种子出苗和苗期发育。7月中旬至8月初的高温多雨易造成父本花粉发育不良,对授粉不利,影响母本结实。9月份的早霜冻又影响了种子成熟度,降低了种子芽率。  相似文献   

17.
2005年,辽宁省杂交玉米制种普遍结实不好,平均结实率为70%-80%,平均制种产量不足3000kg/hm^2,较2004年减产15%。为了探讨制种产量下降的原因,我们通过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种子田实地调查鉴定,认为玉米开花授粉期阴雨多湿、光照不足是导致制种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是从四倍体果实中获得的。三倍体西瓜采种量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四倍体本身孕性的高低和双亲性细胞的亲和力。此外 ,自然和栽培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孕性的高低。河南省地处中原 ,许多无籽西瓜种子都在新疆等西北地区繁制 ,虽产量较高 ,但成本也十分昂贵。现就如何提高河南无籽西瓜种子制种产量谈几点意见。1 选育多籽的四倍体品种四倍体西瓜本身孕性的高低 ,对于配制的三倍体采种量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单瓜种子数是一个可遗传的数量性状 ,多籽个体的后代种子也多 ,这是通过连续选择提高结子率的根据。但是在隔离区…  相似文献   

19.
采用蕾期人工徒手去雄授粉法,在贵阳及三亚两地对黔椒3号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黔椒3号在三亚的制种产量比贵阳高87.7%.制种时父本比母本早播5-10d,种植比例1:3,对亲本植株适当调整,蕾期人工重复授粉.浇水保持田间适宜湿度,可提高辣椒授粉坐果率,增加单果结籽数.大面积制种运用记号笔标记授粉果,果实变红及时采收取种,通风条件下晾晒,可避免种子人工混杂,提高种子商品质量,降低种子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主要针对雄性不育系杂交菜心在南北方制种时南北气候的差异性和雄性不育特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从耕种的播种时间地点的选择、播种方式和花期调整,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授粉时的多个方法提高授粉率,种子的收获方式和验收标准等多个方面对雄性不育杂交菜心的制种规程进行了总结,为杂交菜心的种子生产作简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