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求一种生长发育快、周期短、耗费精料少、成本低、肉质好、经济效益高的畜禽品种及其饲养方式应是每个畜牧工作经营者的最大愿望。尤其在目前我国精饲料尚不能满足的条件下,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火鸡因有较发达的盲肠,对青饲料及牧草则具有一定的消化利用能力,其生长发育快、合群性强、易于管理、适宜放牧,且肉质营养丰富、胴体中脂肪含量少,胆固醇含量低、尤为老年人及幼儿营养佳品,国外在70年代就已重视发展。为探讨火鸡的放牧饲养,我所于1987年9月12日至11月11日曾利用100羽80日龄的贝蒂纳火鸡(法国的中型品型),分为4组(第4组为以舍饲精料为主,补喂少量青料的对照组;第1、2,3组为以放牧为主的试验组, 分别补喂精料30%、50%和70%),进行了为期,60天的秋季放牧试验。结果(表1)试终第1至4组公母平均体重依次分别为:2.850±0.446、3.025±0.791、3.197±0.678和3.866±0.786公斤。各组每羽依次分别增重:1.4541.672、1.839和2.474公斤。经统计分析,放牧各组的增重均极显著(P<0.01)低于舍饲组。在放牧各组之间第2组与第1、3组的增重差异都不显著(P>0.05),第3组的则显著高于第1组(0.01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限时放牧对苏尼特羔羊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30只体重相近的4月龄苏尼特去势公羔作为试验动物,将其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试验第Ⅰ组完全舍饲,不放牧,补饲精料500g;Ⅱ、Ⅲ、Ⅳ组放牧加补饲,放牧时间分别为2、4、8h,分别补饲精料500、250、250g;第Ⅴ组为全天放牧,放牧12h,不补饲。试验结束后羔羊全部屠宰,取相应组织样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放牧加补饲有利于提高日增重,但放牧时间过长日增重反而降低(第Ⅳ组);第Ⅲ组羔羊的小肠长度、四胃总重量和四胃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各组,且四胃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第Ⅰ组(P<0.05),其中瘤胃的发育好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在舍饲育肥肉牛精料中找到合适的紫花苜蓿草粉替代量,降低饲养成本。[方法]将20%、15%、10%的紫花苜蓿草粉分别替代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中等量的精料,Ⅳ组(对照组)不添加苜蓿草粉,舍饲育肥肉牛。[结果]表明:在相同量的精料饲喂条件下,Ⅰ、Ⅱ、Ⅲ、Ⅳ组(对照组)日采食粗料的量分别为3.65kg、3.62kg、3.51kg和3.54kg,日采食粗料量Ⅰ组Ⅱ组Ⅳ组(对照组)Ⅲ组;经过50d的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对照组)增重分别为60.5kg、59.5kg、56.5kg和57.5kg,Ⅰ组、Ⅱ组、Ⅲ组比Ⅳ组对照组分别提高3.3%、2.4%和-1.6%;育肥牛每增重1kg体重,Ⅰ、Ⅱ、Ⅲ和Ⅳ组(对照组)饲料成本总计分别为7.33元、7.49元、7.87元和7.99元。[结论]用15%~20%的紫花苜蓿草粉来替代等同量的精料舍饲育肥肉牛,可以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王尚荣 《当代畜牧》2012,(10):28-30
采用黑麦草与精料的不同配比对西杂育肥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进行饲喂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补精料组比不补精料组的日增重有明显提高。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Ⅴ分别比处理Ⅰ(对照组)多增重45.76%、58.02%、68.71%、70.27%,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Ⅳ、处理Ⅴ与处理Ⅱ、处理Ⅲ之间的差异亦显著(P<0.05)。但处理Ⅳ与处理Ⅴ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中其他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试验结果还表明,采用黑麦草对西杂肉牛进行育肥,与精料的配合比例以4%~5%比较适宜,该比例可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粪中大肠杆菌数量和总氮、总磷含量的影响。选择1日龄五龙鹅21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鹅。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未添加植酸酶);Ⅱ组为负对照组,饲喂降低0.1%有效磷水平的低磷饲粮(未添加植酸酶);Ⅲ~Ⅵ组分别饲喂在低磷饲粮基础上添加300、600、900、1 200 IU/kg植酸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1~4周龄,Ⅳ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Ⅰ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Ⅰ组(P<0.05),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F/G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Ⅴ组ADG显著高于Ⅱ组(P<0.05),F/G显著低于Ⅱ组(P<0.05)。5~16周龄,Ⅳ、Ⅴ、Ⅵ组ADG和ADFI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Ⅴ组F/G显著低于Ⅱ组(P<0.05)。2)Ⅲ、Ⅳ、Ⅵ组钙、磷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Ⅴ组钙、磷表观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Ⅳ、Ⅴ组干物质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Ⅲ、Ⅳ、Ⅴ、Ⅵ组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Ⅳ、Ⅴ、Ⅵ组粪中总磷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以生长性能作为衡量指标,1~4周龄五龙鹅饲粮植酸酶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IU/kg,5~16周龄为900 IU/kg;以排泄物总磷含量为衡量指标,1~16周龄植酸酶适宜添加水平为900 IU/kg。  相似文献   

6.
特克塞尔、杜泊羊及其杂交一代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特克塞尔(Ⅰ组)、杜泊(Ⅱ组)、特克塞尔与小尾寒羊杂一代(Ⅲ组)、杜泊与小尾寒羊杂一代(Ⅳ组)和小尾寒羊的羔羊(Ⅴ组)共125只,在饲喂相同的颗粒饲料和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测定各种羊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表明,Ⅰ组羔羊的平均初生重为5.10kg,极显著高于Ⅲ组、Ⅳ组和Ⅴ组(P<0.01),且Ⅲ组的平均初生重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Ⅲ组、Ⅳ组0~3月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Ⅲ组、Ⅳ组3~6月龄和0~6月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Ⅴ组(P<0.01)。  相似文献   

7.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乳鸽生长后期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300只14日龄乳鸽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组进行试验,分别饲喂代谢能恒定为12.94MJ/kg,粗蛋白为16%、18%、20%、22%、24%五个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水平对乳鸽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乳鸽增重呈上升的趋势。Ⅰ组乳鸽的日增重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或P<0.01),Ⅱ组低于Ⅲ组、Ⅳ组,差异显著(P<0.05),但Ⅱ组与Ⅴ组、Ⅲ组与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的饲料转化率低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40头体重为16kg左右的努隆杂一代黑山羊,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8只,组Ⅰ[精料(60%)+杂交臂形草粉(40%)]为对照组,组Ⅱ[(精料(60%)+木薯秸秆粉(10%)+杂交臂形草粉(30%)]、组Ⅲ[(精料(60%)+木薯秸秆粉(20%)+杂交臂形草粉(20%)]、组Ⅳ[(精料(60%)+木薯秸秆粉(30%)+杂交臂形草粉(10%)]和组Ⅴ[(精料(60%)+木薯秸秆粉(40%)]为试验组,试验期为60d。采用协方差分析来校正受试山羊始重差异,通过测定木薯秸秆粉代替不同比例杂交臂形草粉对舍饲努隆杂一代黑山羊育肥饲喂效果的影响,确定木薯秸秆粉代替杂交臂形草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Lsmeans程序处理后,试验各组的增重和日平均增重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间增重和日平均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试验各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木薯秸秆粉作为部分粗料饲喂舍饲努隆杂一代黑山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特克塞尔羊(Ⅰ组)、杜泊羊(Ⅱ组)、特克塞尔羊与小尾寒羊杂一代(Ⅲ组)、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一代(Ⅳ组)和小尾寒羊的羔羊(Ⅴ组),共125只.在饲喂相同的颗粒饲料和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测定各种羊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表明Ⅰ组羔羊的平均初生重为5.10 kg,显著高于Ⅲ组、Ⅳ组和Ⅴ组,且Ⅲ组的平均初生重显著高于Ⅴ组.Ⅲ组、Ⅳ组0~3月龄日增重显著高于Ⅴ组;Ⅲ组、Ⅳ组3~6月龄和0~6月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Ⅴ组.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冷季精料补饲量对欧拉型藏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9月龄欧拉型藏羊羯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Ⅰ组(放牧)、Ⅱ组(放牧+0.1 kg混合精料)、Ⅲ组(放牧+0.2 kg混合精料)、Ⅳ组(放牧+0.3 kg混合精料),试验期210 d(2017年10月中旬—2018年5月中旬)。每30天测定试验羊体重、体尺及其所在草场牧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牧草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随枯草期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代谢能、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随着枯草季节的延长逐月下降。(2)所有试验动物平均日增重10—12月份增加,1—4月份增重放缓(其中I组动物平均日增重为负值),4—5月份动物平均日增重缓慢回升;整个试验期平均日增重为Ⅳ组Ⅲ组Ⅱ组Ⅰ组(P0.05)。(3)至试验结束各处理组试验动物体尺(除胸围外)变化均为Ⅳ组Ⅲ组Ⅱ组Ⅰ组。(4)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加大,枯草期羊的平均日增重、精饲料成本和利润均在增大。整个试验期,IV组每只羊利润较I组高出约1倍(77.10元);III组每只羊的利润较I组增加45.90元。结论:随枯草季节的延长,牧草营养成分明显降低,4月份牧草营养成分降至一年中最低水平;冷季补饲精饲料,可显著增加欧拉型藏羊过冬度春的能力,增加经济效益;在该试验条件下,冷季精料补饲量越高,羊的日增重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8周龄平均体重为(2.21±0.49)kg的健康蓝狐90只,分成5组,通过方差分析调整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每组18只,公母各占1/2。各组饲粮锌水平分别为39.75(Ⅰ组)、60.00(Ⅱ组)、80.00(Ⅲ组)、100.00(Ⅳ组)、120.00 mg/kg(Ⅴ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公狐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狐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2)公狐干物质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和Ⅴ组(P<0.05);脂肪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1);蛋白质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Ⅳ组和Ⅴ组(P<0.01)。3)公狐食入氮Ⅰ组和Ⅳ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粪氮Ⅰ组、Ⅳ组和Ⅴ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母狐尿氮Ⅲ组和Ⅴ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氮沉积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蛋白质生物学价值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Ⅰ组和Ⅱ组显著高于Ⅲ组和Ⅴ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得出,育成期蓝狐饲粮锌水平为60.00 mg/kg时,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有效减少粪氮和尿氮的排出量。  相似文献   

12.
放牧条件下苏尼特羔羊补偿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经同期发情且同期受孕,在妊娠90d时健康的苏尼特母羊27只,以4种营养水平(ME0.2,0.33,0.44,0.86MJ/kgW0.75/d)分组饲养。分娩后,在原来四组的基础上又将各组分为补草补料组(Ⅰ、Ⅲ、Ⅴ、Ⅶ组)和补草组(Ⅱ、Ⅳ、Ⅵ、Ⅷ组),共8组,对所生27只羔羊进行补偿生长实验。结果表明:Ⅰ、Ⅱ组羔羊初生质量低于Ⅶ、Ⅷ,差异极显著(P<0.01)。在16周龄时,补草补料的Ⅰ、Ⅲ、Ⅴ、Ⅶ组体质量分别高于补草的Ⅱ、Ⅳ、Ⅵ、Ⅷ组。在26周龄时,Ⅲ、Ⅴ组体质量分别与对照组Ⅶ无显著差异(P>0.05),达到了完全补偿。6~16周,补饲精料及草的Ⅰ、Ⅲ、Ⅴ、Ⅶ组羔羊的生长速率都较补草的Ⅱ、Ⅳ、Ⅵ、Ⅷ组快,并且限制组Ⅳ、Ⅵ的平均生长速率高于对照组Ⅷ,限制组Ⅰ、Ⅲ、Ⅴ的代谢体质量日增高于对照组Ⅶ,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Ⅱ、Ⅳ、Ⅵ组的代谢体质量日增明显高于对照组Ⅷ(P<0.05)。16~26周,限制组Ⅰ、Ⅲ、Ⅴ的平均生长速率高于对照组Ⅶ,但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在6~16周龄期间额外补饲精料对羔羊的生长速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粗饲料(燕麦草、青贮玉米和苜蓿,其中苜蓿添加比例恒定为10%,青贮玉米+燕麦草添加比例恒定为60%)饲喂斯布牦牛的组合效应,并对不同组合饲粮进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测定,筛选出适宜斯布牦牛采食的组合饲粮。选用体重相近的干奶期斯布牦牛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牦牛,进行消化试验。配制5种试验饲粮,其组成如下:Ⅰ组,60%燕麦+10%苜蓿+30%精料;Ⅱ组,45%燕麦+1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Ⅲ组,30%燕麦+3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Ⅳ组,15%燕麦+4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Ⅴ组,6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结果显示:Ⅲ组的采食量、总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Ⅰ、Ⅱ、Ⅲ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Ⅴ组(P0.05);Ⅳ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Ⅲ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Ⅳ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Ⅴ组(P0.05)。以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作为自变量(X),以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作为因变量(Y)去拟合模型,得到三次方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均呈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7和0.937。由此得出,燕麦草与青贮玉米的混合饲喂对斯布牦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具有组合效应,当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为30%、燕麦草添加比例为30%时,斯布牦牛的料重比、增重及饲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达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蛋白质和纤维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德州驴育肥期精饲料饲喂水平对其育肥效果和对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25头12月龄体重相近的德州驴公驴,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处理组(每组5头),分别按照体重的1.00%、1.25%、1.50%、1.75%、2.00%饲喂精补料,粗饲料均为花生秧,自由采食,试验期4个月。结果显示,Ⅰ、Ⅱ、Ⅲ、Ⅳ和Ⅴ组驴的日增重分别为0.42、0.46、0.54、0.55和0.54 kg,组间差异显著(P0.05);精料水平低于1.50%时,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日增重有增大趋势;Ⅲ组的料重比和价肉比最低,而日增重利润最高。说明德州公驴育肥期最适宜的精饲料饲喂量为其体重的1.50%。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250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杆菌肽锌200 mg/kg和10%硫酸粘杆菌素60 mg/kg;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部分普通豆粕,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Ⅳ、Ⅴ组体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3.87%、4.38%(P<0.05);Ⅳ、Ⅴ组料重比分别降低了4.57%(P>0.05)、5.71%(P<0.05);Ⅴ组成活率极显著提高了6.38%(P<0.01)。2)Ⅱ、Ⅴ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血清尿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Ⅴ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Ⅱ、Ⅲ、Ⅳ、Ⅴ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其中Ⅴ组最高;Ⅴ组肥大细胞数量最低,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Ⅱ、Ⅲ、Ⅳ、Ⅴ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其中Ⅴ组最高。4)Ⅱ、Ⅴ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Ⅲ、Ⅳ组(P<0.05),Ⅴ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可见,在黄羽肉鸡生长前期用9%发酵豆粕替代部分普通豆粕能够提高体增重,改善料重比,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并降低尿酸含量,同时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稳定肥大细胞和sIgA阳性细胞数量,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并降低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数量,改善肠道微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期精料补饲量对藏母羊子宫复旧的影响。选择3岁、第2胎次、体况相近的泌乳期藏母羊160只,Ⅰ组、Ⅱ组、Ⅲ组藏母羊全舍饲饲养,每组40只,分别饲喂精料0.50、0.75和1.00 kg/(d·只),Ⅳ组为对照组,为40只,以传统方式放牧饲养。预试期6 d,正试期35 d。测定母羊体重,子宫重量、三径之和、子叶面积、子叶高度和子宫壁厚度。结果表明:Ⅱ组和Ⅲ组母羊分娩后34 d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Ⅰ组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随着泌乳期精料饲喂量的提高,母羊子宫重量、三径之和、子叶面积和子叶高度也随之降低,而子宫壁厚度随之增加;Ⅱ组和Ⅲ组母羊分娩后34 d已完成子宫复旧。结果提示,补饲精料0.75 kg/(d·只)能够促进藏母羊子宫在分娩后34 d内复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色氨酸添加水平对育成期白水貂生长性能、氮代谢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取60只健康、体重[(0.83±0.09)kg]相近的(60±5)日龄雄性白水貂,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负对照组(Ⅰ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4%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2%),试验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Ⅱ组)、0.3%(Ⅲ组)、0.5%(Ⅳ组)和0.7%色氨酸(Ⅴ组)的试验饲粮,正对照组(Ⅵ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6%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2%)。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水貂60~12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Ⅳ组、Ⅵ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其他各组。2)Ⅰ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Ⅳ组、Ⅵ组(P0.05)。Ⅴ组、Ⅵ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Ⅳ组、Ⅴ组、Ⅵ组尿氮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Ⅲ组氮沉积显著高于Ⅳ组(P0.05)。Ⅲ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Ⅳ组、Ⅴ组、Ⅵ组(P0.05)。3)Ⅰ组谷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脯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Ⅵ组异亮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Ⅵ组亮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Ⅴ组丙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Ⅵ组蛋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组、Ⅳ组、Ⅴ组蛋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P0.05)。Ⅰ组、Ⅴ组、Ⅵ组酪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Ⅳ组(P0.05)。Ⅰ组、Ⅴ组、Ⅵ组半胱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Ⅴ组组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P0.05)。Ⅰ组、Ⅲ组、Ⅵ组色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Ⅴ组、Ⅵ组精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P0.05)。Ⅰ组总氨基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由此得出,综合生长性能、氮代谢及氨基酸消化率指标,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34%时,水貂饲粮色氨酸适宜添加水平为0.3%(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52%)。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3周龄体况相近的种鹅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Ⅰ~Ⅵ组)饲粮铜添加水平分别为0、4、6、8、10、12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Ⅲ、Ⅳ和Ⅴ组的周产蛋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的产蛋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Ⅳ、Ⅴ和Ⅵ组(P <0.05或P <0.01),Ⅴ和Ⅵ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和Ⅵ组的料蛋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和Ⅳ组(P<0.05或P<0.01)。2)Ⅲ、Ⅳ和Ⅴ组的种蛋合格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Ⅵ组(P <0.05或P <0.01),Ⅲ、Ⅳ、Ⅴ和Ⅵ组的种蛋受精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P<0.01),Ⅲ、Ⅳ和Ⅴ组的种蛋孵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P<0.01),Ⅲ、Ⅳ和Ⅴ组的健雏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Ⅵ组(P<0.05或P<0.01)。3)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蛋重、蛋形指数、蛋比重、蛋壳厚度、蛋黄比率、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影响不显著(P>0.05)。Ⅱ、Ⅲ、Ⅳ、Ⅴ、Ⅵ组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4)Ⅲ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和Ⅵ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和Ⅳ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铜对产蛋期种鹅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蛋壳强度有显著影响,建议产蛋期种鹅饲粮铜添加水平5.75~7.17 mg/kg。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抗菌肽及益生菌复合添加剂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7日龄初始体重相近的青脚麻鸡46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3羽,分别饲喂5种不同的日粮:Ⅰ组饲喂基础日粮+150 mg/kg金霉素(对照组),Ⅱ、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600和800 mg/kg添加剂。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①前期Ⅲ、Ⅳ和Ⅴ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有提高,其中Ⅳ、Ⅴ组与Ⅰ组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Ⅱ、Ⅲ、Ⅳ和Ⅴ组平均日增重均有提高,其中Ⅳ组与Ⅰ组相比达到显著水平(P < 0.05);Ⅱ、Ⅲ和Ⅳ组平均料重比均有降低,其中Ⅱ、Ⅳ组与Ⅰ组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后期和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料重比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 > 0.05)。②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 > 0.05)。③与对照组相比,Ⅲ、Ⅳ和Ⅴ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18%、12.11%和29.28%;Ⅲ、Ⅳ和Ⅴ组血清白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3.87%、22.28%和23.05%(P < 0.05);Ⅲ、Ⅳ和Ⅴ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07%、13.17%和29.67%;Ⅱ、Ⅲ、Ⅳ和Ⅴ组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提高了0.95%、16.22%、92.95%和137.94%,其中Ⅳ和Ⅴ组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结果表明,在青脚麻鸡日粮中添加抗菌肽和益生菌复合添加剂,可提高青脚麻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促进青脚麻鸡营养物质代谢,从而提高青脚麻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果胶寡糖螯合锌(zinc-pectic oligosaccharide chelate,Zn-POS)对爱拔益加(AA)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体况较一致的AA肉仔鸡480只(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其中Ⅰ组为基础饲粮组;Ⅱ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2.5 mg/kg黄霉素;Ⅲ、Ⅳ和Ⅴ组为Zn-POS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00、600和900 mg/kg Zn-POS。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21日龄,与Ⅰ组相比,Ⅲ、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组体重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与Ⅰ组相比,Ⅲ、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1~42日龄,与Ⅰ组相比,Ⅳ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Ⅲ、Ⅴ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2)Ⅱ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Ⅱ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5)。3)Ⅲ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Ⅴ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Ⅴ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Ⅲ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Zn-POS能改善1~42日龄AA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清抗氧化功能,以600 mg/kg添加水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