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耕牛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引起本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导致耕牛泄泻的因素是感受外邪,如风、寒、暑、湿,其中以寒湿暑热为多见;其次,如饮食所伤、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等多种因素均能导致脾胃功能障碍,形成泄泻。该证若采用单一对症疗法,难以奏效,如单用中药治疗寒湿急性泄泻,药效较缓,易出现体液紊乱,酸中毒等,单用西药治疗暑热引起的泄泻,难以祛除病因。因此,笔者认为采用中西药结合辩证施治,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病理分型1.1寒湿、湿热泄泻主要是湿气入侵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最易伤脾,寒湿、湿热下注,至胃运…  相似文献   

2.
<正>泄泻是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会导致牛消化机能紊乱和脱水或合并其他症状,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1病因春节气候多变,风邪易发,天气由寒转热,昼夜温差大,以致牛的体质不适应,导致外感风湿或风寒郁热,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障碍,而引起泄泻,但仍多与湿邪有关。2临床症状大便带血或黑便质,水样泻,稀薄,下痢  相似文献   

3.
五苓散加味治疗水牛寒湿泄泻赵永通(江苏省高邮市东墩乡畜牧兽医站225603)寒湿泄泻是牛的常发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患结症后期经用大剂量的寒凉滑利药物后,导致剧烈的腹泻症较多。近年来笔者用五芩散加味治疗水牛寒湿泄泻34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泄泻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之症,俗称"拉稀",是耕牛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道。临床上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劳伤泄泻、肾虚泄泻和脾虚泄泻以及其它如寄生虫病引起泄泻等。  相似文献   

5.
声明     
泄泻首见于《司牧安骥集》,是一种因外感内伤导致胃肠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病证。其病因有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消化机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仔猪常发生,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粪便稀薄、恶臭,泻泄如水,腹痛,间或抽搐,精神倦怠,臀部及尾根有稀粪粘裹等。仔猪泄泻按病的虚实、新旧、寒热分为伤食泄泻、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三种。笔者共收治各类泄泻仔猪52头,其中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3头,湿热泄泻10头,治愈46头(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1头,湿热泄泻6头),治愈率88.46%,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 河北省沧县近年来奶牛存栏数量增多,奶牛场时有腹泻病发生,笔者近年来治疗80余例,主要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和肾虚泄泻等,现将主要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寒湿泄泻病因:天气突然变冷,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饲喂冰冻饲料,空腹饮冷水等,以至寒湿内侵,脾阳不振,影响消化,致成泄泻。症状:以肠鸣泄泻,鼻镜发凉,口色淡白,脉象沉迟为主,精神倦怠,食欲减退,粪便稀薄,无特殊气味,有时带白沫,或粪泄如水,完谷不化,小变短赤,肠鸣腹痛等。治疗:温中燥湿、健脾利水。可用二苓平胃散:猪苓90克、茯苓90克、苍术90克、厚朴  相似文献   

7.
<正>牛的泄泻在临床上颇为多见,特别是长期持久的顽固性腹泻,病程延长,愈后不良,虽同是泄泻,但由于病因病机不相同,表现症状亦不尽同,治疗方法也各有差异。泄泻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大约有五种:即寒湿泄泻、积热泄泻、停滞泄、脾虚泄泻、肾虚泄泻。本地因气候较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在临床上寒湿泄泻比较常见。笔者,谈一下寒湿泄泻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猪寒湿泄泻是我国北方寒冷季节的一种多发病,轻者由于食欲大减严重泄泻使猪生长发育受阻;重者因食欲废绝、粪失禁引起猪脱水而死亡。笔者用丁香二苓平胃散加味治疗猪寒湿泄泻,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9.
杨胜波 《北方牧业》2006,(23):17-17
<正>泄泻首见于《司牧安骥集》。是一种因外感内伤导致胃肠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病症。其病因有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消化机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仔猪常发生此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粪便稀薄、恶臭,泻泄如水,腹痛,间或抽搐,精神倦怠,臀部及尾根有稀粪粘裹等。仔猪泄泻按病的虚实、新旧、寒热分为伤食泄泻、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三种。笔者共收治各类泄泻仔猪52头。其中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3头,湿热泄泻10头,治愈46头(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1头,湿热泄泻6头),治愈率88.46%,效果明显。1病因病机仔猪发生此病多因过食以致食积胃肠,运化失司,损伤脾胃,病走大肠而发;或寒湿内盛,中阳失运,多因外寒邪内侵或久食寒凉料水,致脏冷气虚,清浊不分而发;或因久食霉料污水,天气炎热,劳役过度,使湿热郁结胃肠,致使脾胃失调,传导失职,清浊不分造成泄泻。  相似文献   

10.
泄泻又称腹泻,是牛常见的一种以消化障碍为主的疾病。临床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为主证。泄泻类型甚多,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伤食泄泻、劳伤泄泻等。其病因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饮喂不节、劳役过度,或体质虚弱,或寒湿、湿热内侵所致。发生泄泻的牛往往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脱水、贫血等症状,轻者使役能力下降、重者终因营养缺乏而毙命。  相似文献   

11.
寒湿泄泻是马属动物常发病之一,特别在结症后期经用大剂量的寒凉滑利药物,导致剧烈的腹泻症较多,多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加减胃苓散治疗马属动物寒湿泄泻43例,收到较为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牛泄泻病的病因、病机非常的复杂,如果采用西药抗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则可能会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以致于胃肠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瘤胃微生物种群平衡被打乱,进而造成二重感染或者顽固性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用中药进行治疗比较可取。1寒湿型泄泻及其治疗寒湿型泄泻疾病,主要表现为泻粪稀薄、肠鸣腹痛、粪便臭味小或者后肢踢腹等。寒冷条件下,泄泻严重;暖和条件下,泄泻则相对较轻。该种病牛,其耳、鼻镜以及四肢等,会非  相似文献   

13.
牛拉稀主要是因牛脾胃虚弱,如采食了大量发霉变质的饲草,或饲草中混有大量的泥沙等杂物,牛的饮水不洁,或因保暖不善,采食了过冷的饲草或饮用了过冷的饮水,导致风寒内浸寒湿伤脾,致使牛脾胃运化无力,水湿困扰脾胃,因而脾胃虚寒引起牛拉稀。  相似文献   

14.
泄者漏下之意,谓大便溏薄、时时溏泄,其势缓者为泄;泻者倾泻之意,大便清稀,若如水注而其势急者为泻。二者仅缓急之差,故临床习惯称为泄泻。1 病因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病情比较复杂。饲养管理不善,饲喂不规律,久则伤及胃肠,使脾胃运化失衡,小肠清浊不分是基本原因。可因外感寒湿,过食生冷,致使脏冷气虚而致寒泻;或者外感暑热,多食热草料;或者采食了霉变饲料,或饮污浊之水等,使湿热内郁而成热泻;也有脾胃受损,消化无力而成为伤食泻;又因长期喂养不善,造成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而为脾虚泄泻;还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胃腐熟水草而造成肾虚泄泻。  相似文献   

15.
猪寒湿泄泻是我国北方寒冷季节的一种多发病。轻者由于食欲大减以及严重的水泻而使猪生长发育受阻;重者,因食欲废绝,排粪失禁引起脱水而死亡。笔者用丁香二苓平胃散加味治疗寒湿泄泻,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家畜寒湿泄泻,系指粪便清稀,甚至粪稀如水,有时带白沫的一类病证。近年来,我们应用丁桂散加654-2穴位注射治疗患畜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中,牛22例,驴38例;对照组60例中,牛24例,驴36例。所有病例粪便清稀  相似文献   

17.
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有的呈喷射状水泻的病症。它多因脾为寒湿所侵,误食霉烂、冷冻草料,或者继发于某些传染性肠道疾病例如传染性胃肠炎等。笔者使用单方缬草,治疗牛泄泻尤其是喷射状水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家兔泄泻症是指兔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带有酸臭味,一般病兔体温不高,仍保持一定的食欲。但如果泄泻时间延长,很易继发胃肠炎,造成家兔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引起死亡。本病多发生在每年5~8月间。 引起家兔泄泻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受感寒湿,热积胃肠,食宿停滞,造成脾胃虚弱,加之家兔特别  相似文献   

19.
牛翻胃吐草多是老龄瘦弱牲畜由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病。牛多发于经产多胎母牛,因其生产过度加之饲养失调而引起脾衰胃弱。如久渴失饮而突然饮水过多,或常喂冰冻饲料加之外受寒湿或雨淋,导致外感风寒,内伤阴冷而成患。  相似文献   

20.
寒湿泄泻在高寒阴湿环境下较为多见,轻者易造成家畜体质下降,重者脱水死亡,经多年临床实践,探索出治疗寒湿泄泻的方法,为今后治疗本病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