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孔发泡麦秸/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麦秸粉和聚乙烯中加入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以挤出成型的方式制备麦秸/聚乙烯微孔发泡复合材料.研究麦秸粉、AC发泡剂用量及麦秸粉粒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发泡能有效降低材料的密度;当聚乙烯、麦秸粉及AC发泡剂的质量比为100:30:2,麦秸粒度为80~120目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分析了木塑复合材料中高密度聚乙烯含量与老化性能的关系,阐述了老化性对木塑复合材料各种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法制备杉木/TiO_2复合材料及其抗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杉木/TiO_2复合材料小样品。经微生物抗菌检测实验结果证实,所制备的杉木/TiO_2复合材料具有显著而广谱的抗菌性,且抗菌性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久性。复合材料抗菌性受光源和温度影响。在木材工业中引进现代光催化杀菌剂TiO_2纳米技术,将促进木材的改性和多功能木材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木/塑纤维复合式程材料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材工业》1998,12(4):15-17,14
木纤维形态、合成纤维及其预处理、胶粘剂品种、卷材的均匀性、热压工艺对复合材料模压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适当的制浆工艺、纤维预处理剂、专用胶粘剂和热压工艺,且板坯制造工艺合理,复合材料模压制品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可以达到一汽大众TL-VW494标准。  相似文献   

5.
不同改性剂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民  才智 《林业研究》2004,15(1):77-79
采用木材纤维分别与PE、PS、ABS、SAN四种塑料制成木塑复合材料,根据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研究了不同改性剂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改性剂能改善木材纤维与所用塑料交接性能,改性剂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不同的改性剂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异氰酸酯胶改性效果比较好。木塑复合材料既保持了木质材料原来的优良品质,又具有塑料的一些特性,其防水性、尺寸稳定性、力学强度等指标均有较大改善。图5参6。  相似文献   

6.
木/塑纤维复合工程材料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木纤维形态、合成纤维及其预处理、胶粘剂品种、卷材的均匀性、热压工艺对复合材料模压制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适当的制浆工艺、纤维预处理剂、专用胶粘剂和热压工艺,且板坯制造工艺合理,复合材料模压制品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可以达到一汽大众TLVW494标准  相似文献   

7.
不同树种木粉/PVC复合材料天然耐腐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不同树种木粉与PVC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通过人工模拟加速试验对比研究不同组别复合材料对采绒革盖菌和绵腐卧孔菌的天然耐腐性差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水分吸附测试深入分析腐朽菌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及界面结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别复合材料对彩绒革盖菌耐腐性排序为:杉木/PVC马尾松/PVC白千层/PVC枫香/PVC尾巨桉/PVC复合材料;对绵腐卧孔菌耐腐性排序为:杉木/PVC尾巨桉/PVC、白千层/PVC、马尾松/PVC枫香/PVC复合材料。腐朽菌菌丝可通过木粉和PVC树脂界面结合空隙处进入试样内部进行侵蚀,从而降低复合材料间的界面结合,使其水分吸附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样品易于准备、适合实际生产在线检测等优点,在木材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阐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纤维素、木质素和抽提物等化学属性预测,生长特性及物理力学特征等物理属性预测,以及在木质复合材料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木材材性分析及木质复合材料生产中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三种塑料与木纤维复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为原料,以2种比率与木纤维复合,用热压法制备了3种木塑复合材料,分析了塑料种类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与木纤维的复合性能最好,其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好,但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低;PS与木纤维的复合性最差,其复合材料抗冲击性很差,但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高;木纤维与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由此提出用LLDPE与PS共混改性制造木/塑复合材料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之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木塑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龙超 《国际木业》2009,(9):50-50
美国:预计木塑复合材料和塑合材将以年9.2%的速率增长,到2013年可达53亿元,消费者对这种可以取代传统木材的木塑复合材料和塑合板材的接受程度持续增加,并带动了收益不断增长。木塑复合材料和塑合材具有可再生性及环境友好性,都将促进其需求量的增加。住宅建筑行业的反弹也将有助于木塑复合材料收益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木质复合材料是木材工业的发展重点.,通过分析木质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材料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对今后木质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展望,进一步推动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走向21世纪的木质复合材料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用新技术创造和发展高性能、多功能和高附加值的新型木质复合材料将是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加工和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也可缓解由于我国现有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和森林资源质量不高而形成的资源危机。本文举例描述了由3种复合类型加工制得复合材料的方法,产品性及及应用价值,作者认为,木质复合材料将是21世纪世人关注并取得创新和发展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梁月慧  王欣 《林产工业》2023,(6):83-86+92
木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是现阶段我国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开发和研究的主要对象。首先根据不同的组合形式和应用总结出3种木基复合材料,即木塑复合材料、木基陶瓷材料和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同时,梳理了其在生物可降解材料、新型环保材料、新型阻燃材料、生物基热塑性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现有木基复合材料制备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展望其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木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具备环境友好性以及良好性能的复合材料。开发具备电磁功能的木塑复合材料有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并进一步拓宽产品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文中在概述常用电磁功能助剂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其电磁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导电型、电磁屏蔽型和抗静电型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电磁功能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及行业现状;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助剂分散性差、导电机理不明确、界面结合受影响、产业化难推广等问题,展望电磁功能型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电磁功能型木塑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溶胶-凝胶法在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因素、溶胶-凝胶法在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上的应用、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 能等方面加以评述,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姜征 《木材工业》1992,6(3):52-55,51
前言复合材料(composites)是指一种具有相互胶合共性的材料,木质复合材料不仅包括各种人造板、模压制品、复合锯材、大型成材、木结构及其它一些木质材料,也包括各种胶粘剂、树脂及其它胶粘材料。尽管现今世界人口增长,森林资源枯竭趋势加速,使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然而,科学技术也在发展。主要表现在愈来愈多的低  相似文献   

18.
CMC-g-PMMA改性稻壳碎料-水泥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共聚物(CMC-g-PMMA)作为改性剂对稻壳碎料进行表面处理,制成不同稻壳碎料含量的稻壳碎料-水泥复合材料(RHPC).对RHPC复合材料的密度、抗折性能、断面表面形貌、吸声性能、保温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CMC-g-PMMA可大幅度提高RHPC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模量,当稻壳碎料含量为20%,CMC-g-PMMA添加量为1%时,抗折强度和模量分别为未添加助剂试样的2.27和2.71倍;声波频率为2 000 Hz以下,提高稻壳碎料含量后,水泥复合材料的吸声系数明显提高,1 000 Hz时,稻壳碎料含量为40%的试样的吸声系数高达0.67;制备的稻壳碎料-水泥复合材料为不燃性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林产品杂志》2007年3月报道:近10年来,一个新兴的木塑复合材料(WPC)工业在美国出现。这是一种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工业,目前,其年销售额已接近10亿美元。原来,木塑复合材料主要是用于住宅建设的外层结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论述和分析木质剩余物复合材料老化的原因,主要有木质剩余物的老化、胶粘剂的老化、木质剩余物的回弹和膨胀—收缩应力。综合论述木质剩余物复合材料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指出木质剩余物复合材料在加速老化试验方面的研究,适宜采用ASTM D1037六循环加速老化法和老化仪检侧法。分析木质剩余物复合材料老化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试件尺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