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蚕业》2016,(1):23-25
大丰市2015年春季"育71-1"桑树遭受晚霜为害,草庙镇在市、镇蚕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下,在春季霜害来临前后,采取多种技术防范补救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晚霜对春季桑树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浅谈桑树春季发生冻害后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卫虹  缪华  许才铨 《中国蚕业》2009,30(4):109-110
分析了春季晚霜危害桑树造成冻害的表现症状,对冻害严重的桑树进行2次剪梢试验与探讨,并采取了稳定蚕农情绪、切实加强桑园的肥培管理、对受害桑树实施2次剪梢、推迟春蚕发种时间等应对措施,以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春季晚霜危害桑树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江苏蚕业》2013,(4):21-22
春季晚霜近几年在我区频繁发生,影响桑树正常生长,不利春蚕常规布局,对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本文探讨桑树霜害发生因素、症状及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4年春季的晚霜给桑园造成冻害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桑树的冻害程度与桑品种、树龄、剪梢时间、剪梢(留条)长 度、施肥品种、植被覆盖和地势条件等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从而提出防止和减轻晚霜对桑树冻害的措施:正确选用桑品种;加强桑园丰产方建 设;科学合理翦梢;推行配方施肥;推广桑田覆草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江苏蚕业》2013,(3):45-46
2013年春季海安县桑树萌发后遭遇多次晚霜危害,新萌发芽叶普遍受害,因桑树品种、树龄、树势、枝条成熟度、立地条件、管理水平、是否夹作绿肥等原因,受害程度有所不同,给春蚕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今年晚霜给桑树造成的危害的调查,提出了一些较为切实、科学和易于操作的防灾减灾措施,为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桑园一年中可能遭受春季晚霜和晚秋早霜的危害。春季桑树萌发后,如遇霜害,能使新萌发的芽叶受害,轻者局部坏死变褐,重者芽叶全部冻死,因此桑树霜害以春季晚霜为害最重。 1 霜害的预测。预测霜害主要是收听天气预报,但也应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进行观察。一般寒流来临时,傍晚晴朗无风,就有发生霜冻的可能。晚上9时左右测得桑园离地面150cm处的气温为10℃,半夜很快降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镇现有桑园面积567 hm2。20世纪90年代初,该镇逐年更新湖桑32号,推广"育71-1"早生桑,到2012年"育71-1"约占桑园总面积的85%。根据大丰市春季气候特点,自2001年以来,有些年份的4月总会遇到晚霜袭击,早生桑容易造成冻害。为了尽量减轻损失,近几年,我们蚕技人员根据"育71-1"桑树的品种特性,针对本地春季的气候特点,经过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指导蚕农,应对晚霜对桑树的为害。笔者将本地晚霜受灾情况和采取的防范措施报告于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桑树遭受晚霜冻害后,立即进行剪梢或开叶后喷施叶面肥,能显著提高桑树产量。而同时进行剪梢和喷施叶面肥处理,效果更佳,不失为桑树遭受晚霜冻害后有效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霜冻是一种短时间的冻害,对桑树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主要是春季桑树萌芽后的晚霜,虽然有时仅仅几个小时,但危害极大。今年4月4日凌晨我市6700hm2桑园普受霜冻袭击,造成已萌发的桑芽枯干冻死,其危害为近40年不遇,我市广大蚕桑技术干部深入到田间调查研究,动员蚕农积极应对,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桑树遭受冻害多发生在春季气温回升较早的年份,桑芽萌发较早。2016年3月10日浙北地区遭遇倒春寒低温袭击,导致桑树遭受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特别是发芽早的育7-11、育2号、农桑系列品种,刚好处于脱苞至雀口期,轻的,局部变色或幼芽冻枯后,副芽萌发,影响桑树正常生长,延长生长时间;重的,造成刚萌发后的幼芽变色焦枯,叶柄、托叶、幼叶干枯,枝条上部副芽不长,枝条基部新芽萌发,降低春季桑叶产、质量,影响春蚕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1.
顾光银 《中国蚕业》2007,28(3):45-45,47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暖冬现象时有发生,开春后桑树发育提前,生产上常出现晚霜危害,严重影响了春叶产量和质量。2004年4月12日,东台市遭受晚霜危害,全市90%桑园受灾,桑树枝条中上部桑  相似文献   

12.
早中生桑树品种,易遭受晚霜的危害,给春蚕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只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轻晚霜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阳城地区发展蚕桑产业提供气象数据支撑,降低晚霜冻对桑树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运用统计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阳城县1958—2018年早春气候、地形地理等对晚霜冻发生和早春桑树发育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60年中,阳城县历年平均终霜日出现在4月15日,较桑树鹊口期历年平均初始日期4月9日晚6.0 d;气候有变暖趋势,终霜日平均每10年提早1.8 d,桑树鹊口期平均每10年提早1.5 d,两者相遇的可能性加大,将导致桑树遭受晚霜冻害的风险增大;桑芽脱苞后,当最低气温3.0℃,最低地面温度≤-1.0℃时,不可避免地发生晚霜冻且桑树遭受晚霜冻害的程度明显加重;当降温幅度5.0℃、连续5.0 d以上无降水或连续2.0 d以上出现晚霜冻时,或桑树处于谷底洼地、背风山地、阴面山坡以及向阳背风地时,都会加重晚霜冻对桑树的危害。科学利用气候资源,正确选择立地条件,加强监测预报,为预防桑树晚霜冻害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对保障蚕桑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戎世芳 《江苏蚕业》2019,41(3):20-21
夏季桑树幼苗带叶移栽一步成园是一种针对春季缺少苗木、错过春季桑树栽植时间而又急需栽植桑树的一种建园技术。相比传统的大苗栽植和春季嫁接体一步成园方法建设桑园技术,具有快捷、省本、高效的特点,在最短时间内做到当年栽桑、当年成园,当年投产。  相似文献   

15.
霜冻是一种短时间的冻害,在如皋对桑树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春季3月底4月初的晚霜,此时桑树的桑芽正处于脱苞期至大雀口期.虽然仅仅是几个小时,但危害极大.2004年4月4日凌晨如皋市6667 hm2桑园遭受晚霜袭击,湖桑32、197、199号等中晚生桑处于脱苞期,而育71-1,农桑14、12号等早生桑处于大雀口期,其受灾面积和程度为40年不遇.为了确保春蚕生产正常进行,经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采取了相应措施,全市春蚕生产仍取得了理想成绩,春蚕发种仅比去年同期减少8.2%,张产达到44.42 kg,比去年还增1.2 kg.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晚霜持续发生,但轻重不一,采取的处理措施亦因方法不当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笔者根据今年晚霜发生的特点,分析了晚霜对桑树的影响,并提出善后处理的意见,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突发性天气变化特别是早春霜冻时有发生.对早生桑树的正常生长和全年蚕桑生产都有很大影响,本文以盐城市及周 边地区2004年4月4日遭受晚霜侵袭对育71-1品种桑树的影响为例,探讨了育71-1品种桑遭晚霜冻害后的补救措施及其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桑树霜害预防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桑树在春期发芽生长初期遭到晚霜侵袭,是桑树的重要自然灾害。如何避免或减少其危害程度,作者对此提出一些探讨意见。 一、新桑园布局选点时要考虑桑树霜害问题 桑树霜害的发生是与当地的气象条件相关的。在桑树发芽前后,如果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的地区,往往桑树发芽后易遭霜冻侵袭。根据当地桑树发芽期的调查与气象资料中终霜期的分析,大致可以预测当地桑树遭受晚霜侵袭的频率。一般而言,桑芽在露青至脱苞期,对霜冻的侵袭尚有较强的抵御能力,而雀口期后幼叶开始展开,则对霜冻的侵袭十分敏感。在苏州地区湖桑32号等晚生桑品种的雀口期一般在4月上旬,而常年的终霜期在3月中旬。因此,这个地区桑树遭受霜冻危害的情况是不多的。当然,例外  相似文献   

19.
植物防冻剂在果树、花卉及园林植物养护使用较为广泛,本文对桑树晚霜危害的防效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0.
桑园受晚霜危害的程度,因是否及时熏烟、桑园周围小环境以及上年秋季桑园肥水状况的不同而异,上年肥水充足、桑树枝条充实,可减轻危害。桑树遭受霜害后,采取及时抹去霜害桑芽、二次剪梢、增施肥料等技术措施,有利于促进桑树生长,可显提高霜害桑园的产叶量,是有效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