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保护地蔬菜生产,在我国北方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种发展势头依然旺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生产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的现象已日益显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对此加以改造,对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1.1发展概况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特别是东北,在60~70年代就有一定数量种植,真正形成生产规模供应寻常百姓,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体…  相似文献   

2.
华南蔬菜工厂化栽培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华南地区蔬菜工厂化栽培的现状 蔬菜工厂化生产是通过可控条件下营养液栽培为蔬菜良好生长提供必需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周年均衡生产。它是蔬菜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九五”工厂化高效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蔬菜工厂化技术方面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工作进展很快。广东省的蔬菜工厂化栽培从80年代初开始发展,90年代中是发展的高潮。早期的模式主要以引进外国的设备技术为主,如江门市1988年从荷兰引进5 000 m2番茄工厂,深圳粮油…  相似文献   

3.
1 冬春早菜生产现状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蔬菜产销体制的深入改革,我省冬春早菜迅速发展,目前种植区域已扩大到了16个地、州的80余个县市;销售区域从京、津、沪三市扩大到以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本市的蔬菜产销体制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解放初期至5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当时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郊区和外地分散自由种植,自行上市。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为第二阶段,蔬菜产销纳入了计划生产、计划上市的轨道,建立了集体生产、国家统购包销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蔬菜商品现代化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蔬菜产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蔬菜生产面积和数量迅速发展,蔬菜市场空前繁荣,从而促使我国的蔬菜产业进入了大变革、大发展、大竞争的历程。作为生鲜食品的蔬菜,从初级农产品形式直接进入市场,发展到应用采后处理技术,形成现代化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 蔬菜商品的特点及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蔬菜商品的现代化不是孤立地自我发展,而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不断提高的。追溯发达国家蔬菜商品化的发展过程,大都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经济条件较差时,蔬菜产品主要以…  相似文献   

6.
《长江蔬菜》1987,(6):23-23
农牧渔业部蔬菜专家顾问组,于6月10日至19日对北京、沈阳两市进行了蔬菜综合考察。重点考察了蔬菜地的布局与建设问题。随着城建和郊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商品菜地的布局正在由城市近郊向中、远郊县发展。北京市从1986年以来,调整了菜地布局。做到一线、二线、三线基地并举,对郊区菜田制定了保护规章,实行依法管理。同时着手建立亩投资5千元的高标准菜田,计划在“七五”  相似文献   

7.
一北京市蔬菜保护地生产,80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面积速度加快以近郊为例,70年代末全市有蔬菜保护地13600亩,进入80年代,每年增加2000—3000亩,1984年达28300亩,占菜地面积2.4%,1986年发展到31000亩,占菜田面积18.20%,其中温室  相似文献   

8.
芦笋是重要的加工蔬菜之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台湾省开始推广芦笋栽培,70年代中期大陆东南沿海各省引进种植。陕西省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渭河、洛河沿岸的周至、大荔、华县等少数地区零星种植。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芦笋生产迅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加工大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芦笋产业从东南沿海主产区向北方内陆地区迅速转移,此时,陕西省芦笋生产规模得到快速扩大。  相似文献   

9.
蔬菜是营养物质的“绿色仓库”,是人们维持生命的主要滋养来源。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来说,产销境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这对国际化的特大城市上海来说尤为重要。 一、上海蔬菜产销现状和存在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的全面实施,上海的蔬菜产销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生产基地由近郊向中远郊转移。90年代以来,随着中心城区的扩展,近郊菜地也逐步转移到中远郊。90年代以前,全市17万亩常年菜地主要集中在离市中心方圆20公里范围内,近郊占90%以上。到1996年,13万亩菜地已转移至中远郊,所占全市比重上升至75%。今后,除因都市型农业需要,镶嵌式地保留不到全市菜地总量10%的面积外,其余菜  相似文献   

10.
扶沟县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蔬菜,其间先后经历了露地生产、普通大栅、日光温室、无公害生产几个阶段,蔬菜种植面积也从发展初期不足万亩的“星星之火”发展到如今全县复种面积33.3万亩,惠及20多万农民,年产蔬菜126万吨,总产值10.73亿元。该县健全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体系,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标准、生产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