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佯黄竹特性及利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为研究对象,准确掌握该竹种特性,了解其纤维素含量、纤维形态和制浆性能,开拓佯黄竹在制浆造纸、板材加工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同时为四川省竹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地竹类品种选择。研究表明:佯黄竹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52.54%),纤维平均长度2.52 mm,宽度22.52μm,有较大的纤维长宽比(131.5),有较高的制浆得率(52.6%),佯黄竹用于造纸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佯黄竹也是竹编、竹板材加工、竹纤维纺织等的优良原料。佯黄竹竹笋味甜、细嫩,可鲜食或加工竹笋制品。  相似文献   

2.
景洪市沧江新区生态植被恢复中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实地调查分析,按适地适树、选树适地等树种选择原则,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景观功能出发,选择了望天树、榕树、羊蹄甲、菩提树、黄竹等30多个主要树种及备选树种作为景洪市沧江新区生态植被恢复树种,并拟定了黄竹纯林型、望天树+干果榄仁+番龙眼混交型等11个树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3.
‘花叶青丝’Bambusa eutuldoides ‘Huayqingsi’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箣竹属Bambusa Retz.corr.Schreber的大眼竹B.eutuldoides McClure,发现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望江楼公园和泸州市纳西区白节镇的大旺竹海。零星分布于大眼竹另一品种‘青丝黄竹’B.eutuldoides ‘Viridi-vittata’的栽培居群中,是‘青丝黄竹’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花叶青丝’与‘青丝黄竹’特征近似,关键区别在于其叶绿色,但部分叶片具宽窄不等的黄白色纵条纹,因而更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竹截杆育苗是将黄竹截成若干段 ,通过生根处理 ,定植于苗床 ,使其生根萌芽成苗的育苗方法。近年来 ,赣县森林苗圃采用截杆育苗技术培育黄竹苗 1 0万多株 ,成苗率达 97%。其技术主要是把好以下四关 :1 圃地选择关圃地要选择地势平坦 ,不积水 ,水源较充足的地段 ,土壤要选择土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黄竹的林学特性及三大效益,分析黄竹生产的现状和形势,提出在“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发展黄竹生产的技术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佯黄竹的纤维素含量、纤维形态和制浆性能。结果显示:佯黄竹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52.54%)、较大的纤维长宽比(111.9)和较高的制浆得率(52.6%)。研究结果表明,佯黄竹可用于制浆造纸,制浆性能优于四川大多数造纸竹种。  相似文献   

7.
为给蓬勃发展的丛生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川南地区人工栽培的3种丛生竹材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全长、秆高、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径与竹秆高度、秆质量、总节数等因子相关性显著,拟合的模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相同胸径下,全长方面,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秆质量方面,硬头黄竹秆质量最大,梁山慈竹和撑绿竹相当,约70%的秆质量都集中在中下部。随着竹秆相对高度上升,相对壁厚的下降速度依次为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相对直径大小为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撑绿竹,但在相同胸径下,硬头黄竹胸径处的竹壁最厚。  相似文献   

8.
黄竹俗称篁竹,具有竹篾坚韧、拉力强、伸缩小和成林快、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可用于编缆、打索、搭棚、围篱、造纸和编织工艺品及日常用品等,是集用材、观赏、防风、固堤于一身的首选竹种。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要选好造林地。溪河沿岸的冲积土是种黄竹的最好去处,其次是房前屋后的荒土荒坡荒地荒坝,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谷、山坡中下部也是黄竹理想的安家之地。二要选准造林时间。黄竹种植并非越早越好,以母竹 (种竹 )竹蔸新生嫩根长约 3厘米时最好,赣南种植黄竹的最佳季节在清明前 3天至清明后 5天。三要…  相似文献   

9.
黄竹俗称篁竹 ,是青皮竹的一个变种。它具有竹蔑坚韧、拉力强、伸缩小和成林快、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 ,可用于编缆、打索 ,搭棚、围篱、造纸和编织工艺品及日常用品等 ,是集用材、观赏、防风、固堤于一身的首选竹种。一要选好造林地。黄竹的适应性强 ,但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容易成林。溪河沿岸的冲积土种黄竹的最好 ,其次是房前屋后的荒坡、荒地、荒坝 ,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谷、山坡中下部也是黄竹理想的安家之地。二要选准造林时间。黄竹种植并非越早越好 ,以母竹 (种竹 )竹蔸新生嫩根长约 3cm时最好 ,赣南种植黄竹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10.
黄竹地上部分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竹Dendrocalamus membranceus地上部分各器官进行研究,为黄竹的林地养分管理和培育提供基础数据。选取不同年龄标准株各1株,分别采集叶、枝、秆,用于分析不同年龄(1~4 a)和不同器官(叶、枝、秆)的植株样品N、K、P、Ca、Mg、Fe、Mn、Zn、Cu等9种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黄竹地上部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次序表现为:K、P、Mg、Zn元素为叶秆枝,其它5种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叶枝秆。黄竹地上部分营养元素积累量为453.59 kg·hm-2,不同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秆叶枝,各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大小顺序为NKCaPMgFeMnZnCu。黄竹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5种大量营养元素的总重量为9.91 kg,其中N、K的吸收量明显大于其他三种元素。因此,在黄竹生产过程中应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可以促进黄竹的生长,增加竹秆产量,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