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滚刀齿形铲磨的啮合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了滚刀齿形的不可径向铲磨性。根据反共轭原理,提出了分段折线逼近砂轮廓形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解决修形ZI蜗轮滚刀铲磨砂轮轴向廓形设计问题,而且在微形机上就能实现。本文还从理论上分析了滚刀设计参数和铲磨工艺参数对滚刀齿形重磨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变砂轮中心高铲磨新工艺,为增加滚刀齿形合格长度开辟了新途径,最后提出了检查滚刀重磨截面齿形误差的方法,试制出了较为满意的修形ZI蜗轮滚刀。  相似文献   

2.
小四轮拖拉机转向器蜗轮室一般是靠一次性加入润滑脂进行润滑,平时不加油,定期加以更换,更换周期一般为1000h.由于蜗轮室润滑条件不好,蜗轮、蜗杆常常损坏,导致转向器不能正常工作.经对损坏的转向器进行检查,发现损坏主要表现在蜗轮、蜗杆或轴承严重磨损或变形,以及蜗轮、蜗杆齿廓表面龟裂.显然,这都是由于润滑不良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蜗轮-蜗杆的可靠性设计,利用模糊综合评定的方法来处理蜗轮蜗杆设计中出现的一些模糊参数,从而达到蜗轮蜗杆系统的精确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4.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修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新的啮合分析数学模型。对修形传动类型进行了分类,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综合修形的Ⅱ形传动可得到较好的啮合质量,引入△b修形量可以扩大蜗轮齿面接触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节距制同步带轮齿形的特点,推导出齿形及滚刀的设计方法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分析了圆弧拟合非渐开线齿轮滚刀理论齿形的误差情况,阐述了圆弧拟合最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并用复合形法对圆弧拟合非渐开线齿轮滚刀进行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蜗轮蜗杆减速机是一种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锁功能的传动机械。其中中空轴式蜗齿减速机不仅具有以上特点,而且安装方便、结构合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空轴式蜗齿减速机,是在蜗轮蜗杆减速器输入端加装一个斜齿轮减速器构成的多级减速器,可获得非常低的输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齿轮啮合理论,对滚万齿形铲磨的啮合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了滚刀齿形的不可径向铲磨性。  相似文献   

9.
直刃斜装滚刀式切碎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碎器是切碎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其设计与使用得好坏,对切碎机的工作性能影响极大.本文研究了直刃斜装滚刀式切碎器切碎饲草所需功率,提出了一种功耗最低的优化方法,能够选择合理的参数.以达到较好的切碎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甜高粱茎秆切割装置的研究,对于提高其割茬整齐度和糖份利用率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滚刀式切割器切割原理,基于ANSYS/LS-DYNA软件建立甜高粱茎秆切割装置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结果显示,刀片的固有频率为1 908.7 Hz,能够避免滚刀高速旋转情况下动刀片共振情况的发生。研究甜高粱切割过程中刀片的受力情况与动刀片参数的关系,以整机前进速度、刀片安装角度和滚刀转速为3个因素,以切割力为试验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得出当刀片切割力最小时,刀片安装角度为140°,滚刀转速为1 400 r/min,整机前进速度为4 km/h,为甜高粱茎秆切割装置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酚醛树脂的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DSC分析技术研究了改性树脂的固化过程,确定了最佳固化温度。且发现随甲醛/苯酚的用量摩尔比增加。固化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对改性树脂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同时与普通酚醛树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验合成的改性树脂的粘结性及柔性性较普通酚醛树脂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滚刀式秸秆粉碎装置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一种混合型栅格导入滚刀式秸秆粉碎装置,以解决现有完全无支撑切割机具动力消耗大、扬尘大、机手工作环境差等突出问题,有利于秸秆还田或下游产业的发展.[方法]对机具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及参数设计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影响机具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较优的工作参数,以此参数设计的机型经田间测试,验证设计的合理性.[结果]经田间测试,当机具前进速度为5 km/h,滚刀转速1100 r/min,滚刀倾斜角30°,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93;,留茬高度103 mm,完全满足设计需求.[结论]该种机型的研制对促进棉花秸秆合理有效利用,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其他秸秆作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Y型甩刀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棉花秸秆是棉花收获后的作物残体。为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棉花收获后必须把秸秆及时粉碎还田,否则直接影响来年复耕播种。本文针对目前水平旋转式秸秆还田机秸秆粉碎长度不均匀、留茬高度过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Y型甩刀式秸秆粉碎还田机。通过对整机的结构配置、Y型甩刀的加工工艺、排列形式、刀轴转速及动平衡校核等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其最佳结构及排列形式。通过对影响机具作业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了工作参数的较优组合。经田间测试,当机具前进速度为9 km/h,滚刀转速为2 400 r/min,刀片离地间隙为10 cm时,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7.5%,留茬平均高度为9.5 cm,完全满足设计需求。该机型对促进棉花秸秆合理有效利用,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饲用苎麻收获机工作中纤维缠绕切碎系统以及喂料不均匀导致标准草长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喂料间隙自适应的饲用苎麻收获机切碎系统,由喂入压辊部件和切碎部件组成。该切碎系统的喂入压辊部件采用浮动压辊实现喂料间隙随喂入量变化自适应调节,饲用苎麻在喂入压辊部件的夹持推送作用下,由高速旋转的平板型滚刀式切碎器(动刀)切碎。分析得到了影响标准草长率的主要因素有喂入压辊转速、切碎器转速、动定刀间隙。试制了切碎系统性能考核试验台并进行了多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切碎系统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喂入压辊转速 159.16 r·min-1、切碎器转速 848.11 r·min-1、动定刀间隙 0.65 mm。优化模型与验证试验所得的标准草长率分别为 93.18%、92.96%,二者的相对偏差为 0.24%,满足饲用苎麻收获机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5.
枸杞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宁杞2号”枸杞离体组织培养的研究,进行了丛生芽诱导,试管母本的建立,嫩梢增殖,生根状况分析及其移栽等方面的探讨,进而探索了组培快速繁殖以及生产上适用的组培技术,结果表明:改良MS+BA0.2+KT0.3+NAA0.5和改良MS+BA0.75+NAA1+IBA0.1交替使用,可加快增殖速度;以较短的根系移栽试管苗,既省工、省力,又能提高成活率,从而确立了一套较为理想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饲用苎麻收获机工作中纤维缠绕切碎系统以及喂料不均匀导致标准草长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喂料间隙自适应的饲用苎麻收获机切碎系统,由喂入压辊部件和切碎部件组成。该切碎系统的喂入压辊部件采用浮动压辊实现喂料间隙随喂入量变化自适应调节,饲用苎麻在喂入压辊部件的夹持推送作用下,由高速旋转的平板型滚刀式切碎器(动刀)切碎。分析得到了影响标准草长率的主要因素有喂入压辊转速、切碎器转速、动定刀间隙。试制了切碎系统性能考核试验台并进行了多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切碎系统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喂入压辊转速 159.16 r·min-1、切碎器转速 848.11 r·min-1、动定刀间隙 0.65 mm。优化模型与验证试验所得的标准草长率分别为 93.18%、92.96%,二者的相对偏差为 0.24%,满足饲用苎麻收获机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豆等植物材料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其干扰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良的大豆DNA纯化方法。该法能更有效地避免蛋白质和其他干扰化合物的污染,分离提取到天然双链高分子量的大豆DNA,且有机溶剂用量可节约三分之一左右。分析鉴定表明所得DNA已符合遗传学转化实验要求。该法也适用于其他植物材料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蛋白改性胶用作纸板胶粘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光  耿玮蔚  杨波  袁超  李维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38-5340,5362
[目的]为大豆蛋白改性胶用作纸板胶粘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SDS对其进行化学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SDS浓度、SPI含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蛋白胶粘度及胶合强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蛋白改性胶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SDS可提高蛋白胶的粘接性能,降低其反应焓变;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改性SPI胶粘接强度的影响依次为:SPI含量〉SDS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正交试验结果表明,SDS改性SPI的最佳工艺为:SDS浓度2.5%,SPI含量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此条件下得到的蛋白胶的胶合强度为80.51N/cm3。[结论]该研究确定了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的最佳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9.
图象平滑滤波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大均匀性平滑算法对图象的平滑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的执行效率较低,速度较慢。对此,本文对最大均匀性平滑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使改进后的最大均匀性平滑算法在效果和速度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