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林祝生 《农技服务》2014,31(7):171-17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变异株引发的急性和高致死性的传染病.本文分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等内容,提出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有效方法.期望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亓加梅 《当代农业》2009,(14):42-43
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以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积极探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原因与防控对策。方法:结合知网文献库中关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文献以及大量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探究。结果:环境因素、意识问题、管理因素及病毒因素等是导致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因素,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的疫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和育肥猪的严重呼吸道症状为特征,并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的归属及生物学特性、感染途径、采取科学饲养管理模式,免疫接种、药物预防、消毒灭源、规范补栏、疫情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推荐免疫方案及免疫注意事项等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变异毒株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做一综述,以期为提高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综合防控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解剖学病变和病理组织变化。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诊断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患仔猪进行临床研究,按照解剖学病理学要求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呈现出临床症状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两个部分,需要对病情进行详细分析。结论:患猪的器官系统会出现出血、充血和炎性细胞病变和坏死等现象。结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造成仔猪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死亡率比较高,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病理学检查工作,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一种猪群里面的传染性疾病,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影响范围很广,猪场一旦传染到该疫情,其危害是很大的,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近些年来,很多地区的猪场都不可避免地传染到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各个养猪场场主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苦不堪言。本文主要探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分析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特点和对猪群的影响,从而提出几点关于如何预防与控制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该病2007年6月传入施甸县,以高热、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被专家称为猪的灾难性疫病。本文针对2007年7月某养猪户一群育肥猪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诊断和控制,介绍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有效的防控措施,为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冀鲁豫三省交接地区不同规模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情况,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强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2012—2014年3年间,通过ELISA方法对冀鲁豫三省交接地区不同猪场的2 829份血清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不同饲养阶段、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年份猪的免疫抗体水平均存在一定差异。这说明这一地区猪群还有待加强定期抗体检测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传播迅速,分布广泛,能引起严重经济损失.在总结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法:增强生猪的特异性抗病力;加强母猪、断乳仔猪、保育仔猪、育肥猪的保健:提高猪场的管理水平.在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还需预防继发感染并对症治疗;减少应激并正确使用各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区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几年新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病发生情况和流行趋势.[方法]对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病进行摸底调查,选择规模养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随机采样,共采集848个场点的血清样品6 687份,组织样品6 181份,用RT-PCR方法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规模猪场阳性检出率为4.32;;散养户阳性检出率为6.4;;屠宰场阳性检出率为3.33;;总的平均阳性率为0.65;.[结论]散养户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高于规模猪场,屠宰场也存在隐性感染.总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潘国林  程萍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03-203,205
目前“高热病”普遍被认为是高致病性蓝耳病,可致使猪死亡。其它因素如猪瘟、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等都是“帮凶”。根据对生猪“高热病”发病和诊治情况的调查,总结了针对“高热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通过相同饲养条件下的35日龄仔猪分别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苗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免,并分别在首免当日、28日、58日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结果发现,使用弱毒疫苗免疫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上升速度和抗体水平均优于使用灭活苗的猪。试验结果表明弱毒灭活苗可在接种后21-28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的地区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弱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15.
张建忠 《河南农业》2007,(20):22-23
一种被称为“猪无名高热病“的疾病在我国由南向北大规模爆发流行,实际上,“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的发生、传播途径、流行特点以及临床症状与危害,并阐述了综合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8~14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举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控中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检测试剂盒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两项科技成果入选参展,充分展现了疫控中心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入选的两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科  相似文献   

18.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PRRSV变异株引起,是对养猪业能形成毁灭性打击的一种严重传染病。推行周密、有效的防控措施,对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科学免疫方法,确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畜牧兽医工作站在第三师四十四团某规模养殖场开展了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不同的组合同时分点免疫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猪瘟、猪O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同时分点免疫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在猪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可行经验,为综合防控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人工感染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察猪肺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学变化.将14头健康猪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用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感染试验组10头猪.组织病理学变化表明,攻毒猪在第9天以渗出性炎症为主,第14天出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变化,第28天肺脏间质性肺炎病变基本消失.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攻毒猪第9天肺泡壁破坏严重,肺泡腔内有大量细胞成分;第14天肺泡壁增厚,肺泡间隔出现大量增生的细胞成分,肺泡内壁粗糙并粘附着许多细胞成分.结合组织病理学和扫描电镜同步观察猪高致病性PRRS肺组织的结构变化为研究高致病性PRRSV侵害肺脏组织的机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