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磺胺草醚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氟磺胺草醚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药后的38d内,氟磺胺草醚263g/hm2和525g/hm2施药一次对光合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3.72%~18.164%和8.13%~23.41%,对固氮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3.93%~73.97%和44.44%~79.43%,且第38天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抑制率最高。氟磺胺草醚263+263g/hm2和525+525g/hm2施药两次对光合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5.07%~42.574%和7.30%~44.50%,对固氮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4.66%~65.77%和22.08%~70.96%,第23天对固氮酶活性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减轻夏大豆发生荚而不实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产量水平为2400kg/hm2左右的豫东平原夏大豆产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及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豆单株空荚发生率相对降低7.7%~45.6%,单株粒重提高1.2~2.7g;既有效减少大豆荚而不实又显著增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三十烷醇、784-1和ABT生根粉5号。这3种调节剂减轻荚而不实并显著增产的生理生化生态效应为:根系健壮发达,根系吸收力增强;根瘤数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固氮酶活性分别提高66.2%~89.3%和29.0%~39.9%;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81~3.08mg/g,光合速率(CO2)增强25.2~27.3 mg/(dm2·h),大豆增产12.3%~14.7%。  相似文献   

3.
氟磺胺草醚对大豆根瘤固氮和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氟磺胺草醚茎叶处理对大豆根瘤固氮酶和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氟磺胺草醚茎叶处理对大豆根瘤生长无影响。氟磺胺草醚525g a.i./hm2用量下,根瘤固氮酶活性在施药后的38d内始终受到显著抑制,叶片和根中蔗糖合成酶活性受到长时间的抑制,同时叶片、茎、根系和根瘤中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263g a.i./hm2用量下,根瘤固氮酶活性在施药后的24d内显著降低,对叶片和根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抑制作用最高值分别出现施药后的第10天和第18天,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15.22%和11.76%。氟磺胺草醚茎叶处理后,叶片、茎、根系和根瘤中蔗糖含量显著降低,蔗糖向根瘤中的供应不足是造成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香青兰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温度及浸种时间对香青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香青兰种子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能萌发,但光照条件可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势;香青兰种子的发芽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发芽温度为25℃;浸种可促进香青兰种子的萌发,6~12 h为适宜浸种时间.其中,浸种6 h发芽势最高,为70.0%;浸种12 h,发芽率达最高,为94.O%.  相似文献   

5.
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框栽试验研究了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大豆根瘤形成、生长和固氮能力有显著影响,随着N用量的增加,根瘤干质量、根瘤数量呈现先逐渐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而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则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适量施氮对根瘤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氮素供应不足时则会抑制根瘤的生长,但当氮素供应过量时也会抑制根瘤的形成.从根瘤干质量和根瘤数量来看,各处理间表现为N100>N200>N50>N25>NO,以N100处理下根瘤干质量最大,根瘤数量最多,显著高于不施氮(N0)和其他施氮处理,从不同生育时期来看,根瘤干质量表现为从苗期到花期再到鼓粒期,大豆根瘤的数量呈现出先明显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高峰出现在花期,而根瘤数量表现为花期>苗期.施氮显著抑制了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表现为NO>N25>N50>N100>N200,表明施氮使大豆根瘤的固氮效率显著降低,因此,从大豆固氮效率来讲,施氮对大豆根瘤固氮具有抑制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氮和不施氮处理间均达到了5%的差异显著水平.因此,从大豆固氮和氮肥施用平衡的角度来看,应适量施用氮肥,既可以充分利用大豆的固氮功能,节约氮肥,又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醋糟厌氧发酵制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选取有机负荷(Food/Microbe,F/M)、固液比、初始pH值和发酵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醋糟厌氧发酵制氢工艺优化试验。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醋糟厌氧发酵制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F/M1.65,固液比16.90g/200mL,初始pH值6.02,发酵温度37.66℃;各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初始pH值>F/M>固液比>发酵温度。建立的产氢量数学模型为Y=26.63+1.34x1+1.27x-6.74x-2.44x-6x-1.7x2x-22233432.35x3x4,该模型能解释91.60%的响应值变化,产氢量的预测值为32.91mL/gTS,验证值为33.73mL/gTS。理论值与验证值的复相关系数为0.9780,证明此模型是合理可靠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前,松褐天牛是国内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一个难题,基于松褐天牛为食木昆虫,具有自身固氮能力,通过筛选出对松褐天牛固氮活性具有较大影响的药剂,来破坏其固氮能力导致松褐天牛缺乏氮素营养而死亡,从而来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采用乙炔还原法及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了不同药剂处理下的松褐天牛肠道固氮菌和不同生长阶段(成虫、幼虫及卵)虫体的固氮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NH4Cl处理对松褐天牛成虫固氮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在药剂处理下的固氮活性仅为0.1 IU/g和0.08 IU/g,与对照相比固氮酶活性分别减少1.82 IU/g和1.85 IU/g;而固氮活性最强的菌株EH在NH4Cl处理下的固氮活性仅为1.2 nmol/(mL·h),比正常情况下的固氮活性减少了50.9 nmol/(mL·h)。因此,理论上NH4Cl可应用于林间防治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8.
浸种和光照处理对中间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不同温度的浸种处理及光照条件下对中间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在4℃低温条件下浸种48h,中间鹅观草种子发芽率最高.同温度下浸种24h。种子发芽指数最高。25℃恒温条件下,当光照处理为12h光照/12h黑暗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9.
田间施加AM菌剂对大豆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揭示在大田条件下施加丛枝菌根(AM)菌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田间播种时分别施加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2种AM菌剂,以施加化肥处理(F)和既不施加菌剂也不施加化肥(CK)做为对照,研究AM菌剂对大豆生物量、根瘤数和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AM真菌在田间条件下都能侵染大豆根系形成菌根,GM处理的大豆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86.6%,GI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78.3%。施加2种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植株的生物量,GM、GI处理的大豆产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7.38%和3.88%。施加AM菌剂的大豆根瘤数显著高于CK处理,说明AM真菌能促进大豆根瘤的形成,从而提高大豆的固氮能力。施加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且在大豆分枝期酶活性达到最大。另外,施加化肥能抑制脲酶的活性,使土壤中脲酶活性降低,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AM菌剂在田间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解溥  李鹏  穆娟微 《种子世界》2011,(10):30-31
本实验从温度、pH值、光照和相对湿度等4个方面研究环境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5~32℃,在30℃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适宜pH值范围为6.03~7.94,在pH值6.90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光照与黑暗处理对分生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相对湿度低于93%,分生孢子不能萌发,在水滴中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