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鸡痘 鸡痘由鸽痘病毒引起,一般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等经过创伤及黏膜感染,以夏、秋季节多发。皮肤型鸡痘主要在鸡眼睑、喙、脚趾上形成灰白色的小结节,以后形成痘痂,如不及时诊治,可继发化脓,痘痂下有脓性分泌物,4天后痘痂自行脱落,留下疤痕。黏膜型鸡痘主要发生在鸡喉部,病鸡表现采食困难,张口呼吸,开口后可见黏膜上有白色假膜形成,有恶臭,严重者喉部肿胀,致使呼吸困难,数天后因窒息或饥饿而死。剖检可见患为黏膜型鸡痘的病鸡在喉部可见到灰白色结节,病程长的可见融合性白色、淡黄色假膜,剥落后可见到出血性溃疡面。  相似文献   

2.
1鸡痘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产蛋鸡发生鸡痘时,产蛋量下降,若其同时并发其他疾病,则常出现死亡。本病秋冬季节多发,夏季蚊、蝇等是造成皮肤型鸡痘多发的传播媒介。1.1症状鸡痘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三种类型。1.1.1皮肤型。鸡体无毛或少毛部位产生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小结节,以后灰白色小结节变为红色小丘疹,后期丘疹干燥,形成褐色结痂。病鸡病情一般较轻,无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3.
三、鸡痘。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不同性别、年龄、品种的鸡都易感,雏鸡和中雏鸡最易感,常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临床上以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鸡痘较常见,败血型鸡痘较少。皮肤型鸡痘主要是头部皮肤形成痘疹。冠髯、喙角、眼皮和耳球上,有黄灰色豌豆大突出皮肤表面凸凹不平的干硬结节。结节多时,融合成厚痂。有时腿、脚、泄殖腔和翅内侧也发生痘  相似文献   

4.
鸡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引起上皮组织增生变形,形成痘斑。病鸡是主要传染来源。鸡痘痂皮内含毒量最高,痂皮脱落的痘痂,是病毒散布的主要媒介。本病主要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感染,鸡互相啄斗、咬破伤口也可造成传染。当鸡舍内有蚊虫叮咬吸血后,咬破伤口也可造成传染。蚊子叮咬病鸡后带毒长达数月,是传播鸡痘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鸡痘是蛋鸡养殖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但一般秋季发病较多。该病是由病毒引起,通过皮肤黏膜伤口感染,吸血昆虫(如蚊子等)易传播该病。因此入秋时节,对该病应引起足够重视。症状患该病的鸡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该病一般可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2种类型。皮肤型。典型症状是发痘,多见鸡冠、肉髯、眼角、口角和鸡爪等处,先发生灰白色小丘疹,后形成大小不一的痘痂。一般3~5d达到高峰,10d后脱落。黏膜型。主要见于口腔、咽喉部黏膜,开始是白黄色小疖,迅速增大发生坏死,形成黄白色假膜,最终可导致呼吸、吞咽困难,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6.
鸡痘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秋冬季节易流行,尤其潮湿环境下,蚊子较多,从而加速了传染。一般来说,秋季易发生皮肤型,冬季白喉型较多。 皮肤型鸡痘:病变发生在无毛和少毛区,如鸡冠,内垂,脸部,鼻孔和眼围等处。病毒在细胞内繁殖,组织变性增生后形成红色或灰黄色小痘疮,以后逐渐增大,破溃结痂,约7日后痂皮脱离。若痘长在眼上,则眼流泪,怕光,眼睑粘连甚  相似文献   

7.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根据机体的发病情况可分为2种类型,皮肤型(干燥型),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疱疹及痂皮;黏膜型(潮湿型),主要感染口腔和喉头黏膜,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黏膜型鸡痘的死亡率较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8.
鸡痘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秋冬季最容易流行,秋季发生皮肤型较多,冬季以白喉型较多。 皮肤型鸡痘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无毛部分,特别是鸡冠、由髯和眼皮等处,生成肉瘤,互相融合,形成大疙瘩,病痂可以存在3~4周之久,以后逐渐脱落。皮肤型鸡痘一般没有全身症状,但雏鸡和幼鸡常可见到精神萎顿,食欲大减,体重减轻,重者可引起单  相似文献   

9.
1 类型 干燥型(皮肤型)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疱疹及痂皮.潮湿型感染口腔和喉头黏膜,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潮湿型鸡痘死亡率可达50%,但通常不会这么高.2种类型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出现;任何日龄都可受鸡痘的侵袭,但通常于夏秋季侵袭成鸡及育成鸡.本病可持续2~4星期.通常死亡率并不高,但患病后产卵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鸽痘可发生于各种日龄的鸽子,对雏鸽与青年鸽危害更大,有皮肤型和黏膜型两种类型。皮肤型鸽痘,在口角、眼脸、肛门、脚及脚趾、少羽毛的皮肤处长出黄豆般大小的结节,内含液体,3~4周后,痂皮脱落,留下灰白色疤痕,死亡率不高。另一种是黏膜型痘,口腔、咽喉黏膜红肿,形成一层黄白色假膜,导致采食、吞咽与呼吸的障碍,死亡率较高,多发于秋冬季节。  相似文献   

11.
蛋鸡皮肤型鸡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根据发病部位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中以皮肤型多见。患皮肤型鸡痘的病鸡以无毛部位发生增生性病理变化,形成肿疣样病变、结痂、脱皮等为特征。本病可使蛋鸡产蛋率下降,甚至停产。1临床症状鸡群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产蛋率由85%~90%下降到60%~65%或停产。鸡的冠、肉髯、耳边等无毛部位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初为白色,后变成棕褐色的结痂,并与临近的结节互相融合,形成大的痘疣。痘疣表面凹凸不平,内含黄色脂状物,剥去痘痂,形成一个出血的凹陷。痘疣…  相似文献   

12.
FOWL POX     
鸡痘(Fowl pox,FP)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可感染母鸡、火鸡和其他许多家禽,其特征是羽毛稀少处皮肤出现损害,和/或上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出现白喉性病变.鸡痘经常以皮肤型和/或白喉型出现.在大多数病例中,以皮肤型较为流行.病变因疾病所处发生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如丘疹、水疱、脓疱或痂皮.病变通常出现在头部区域[图1(a.h)].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禽》2000,22(1):33-33
编者按:应张万灵先生1999年8月17日来信(1999年第11期已刊出)倡议,就“鸡痘疫苗可以饮水免疫吗?”议题,禽病学专家刘学贤副研究员发表意见如下:鸡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节最为流行。病的潜伏期4~8d,因临床症状及受侵害的部位不同而异。在病鸡少羽毛或无羽毛部位的皮肤、羽囊上皮发生痘疹、结痂、脱落为特征的称“皮肤型”;仅在病鸡的口腔、咽喉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病变的为“粘膜型”(也称“鸡白喉”);也有的病鸡可以同时在皮肤和口、咽粘膜均出现病变,称“混合型”。粘膜型和混合型病鸡,以及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禽痘是家禽和鸟类的一种缓慢扩散的病毒病,禽痘病毒通常存在于禽落下的皮屑、粪便、喷嚏或咳嗽等排泄物中,传染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某些吸血昆虫,特别是蚊子能够携带病毒。临床以皮肤型和白喉型最为常见。我们曾接诊过一例母鸵鸟头部发生痘疹样皮肤病,经实验室检验和动物试验,确诊为皮肤型禽痘。1 临床症状1999年10月,某鸵鸟场1号栏一只种鸟头部无羽毛部,眼睑、口角和耳孔周围发生一种灰黄色绿豆大小的痘痂,有的结节数目较多互相融合,形成大的痘痂,痂呈棕黑色、干燥、表面粗糙不平。剥去痘痂,露出一种出血的陷凹。痂皮…  相似文献   

15.
1鸽痘1.1病原与特征鸽痘是一种由鸽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以表皮炎性增生,形成痂皮和痂皮脱落为特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分皮肤型和黏膜型两种。1.2症状皮肤型表现为在无毛的皮肤上,如眼睑、鼻、嘴角、肛门周围等处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痘疹初为红色小点,后长成灰白色小结节,随病情的发展,结节变黄,表面变干燥、坚硬,并突出表皮。黏膜型又称白喉型,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发生痘疹,以后发展融合成干酪样坏死物,坏死物不易脱落,呈假膜状。1.3防治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鸽体抵抗力。发病后一般可自行康复,严重时…  相似文献   

16.
1流行特点鸽痘由鸽痘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染,一般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灰尘经过创伤及黏膜感染。以夏秋季节多发,主要通过蚊蝇叮咬而感染发病。该病各种鸽及各年龄的鸽都可感染。鸽痘病的发生分为皮肤型鸽痘和黏膜型鸽痘,一般皮肤型鸽痘多呈良性经过,而黏膜型鸽痘发生严重,多因黏膜肿胀及痘痂阻塞咽喉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2发病症状潜伏期一般为4~10d,典型性感染的病鸽,其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表现有差异。皮肤型的鸽痘容易看到,主要在眼睑、喙、脚趾上形成灰白色的小结节,以后形成痘痂,如不及时诊治,多因细菌感染而继发化脓,痘…  相似文献   

17.
鸡痘de防制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喉型)及混合型鸡痘。1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各年龄、性别、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以雏鸡、中鸡最易感,雏鸡患鸡痘死亡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季最易流行,一般规律是秋季和初冬季节多发生皮肤型鸡痘,深冬黏膜型多发。病鸡脱落和散落的痘痂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通过损伤皮肤和黏膜感染,不能经健康皮肤感染,也不能经口感染。吸血昆虫如蚊虫等在传播本病上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夏秋季节流行鸡痘的原因,其次是当鸡互相打斗,啄毛,交配,金属用具(笼网)引起创伤,…  相似文献   

18.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发生的临床特点是在鸡的无毛皮肤粘膜上形成痘痂,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下降,并能引起一定的死亡率。鸡痘在夏、秋、冬季多发,任何年龄的鸡皆易感。1.鸡痘的传播该病病毒主要通过啮血昆虫(以蚊子为主)叮咬注入健康鸡体内造成...  相似文献   

19.
一、流行特点 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以产蛋鸡最为严重。雏鸡最早可在6~7日龄发病.肉鸡一般在4-6周龄发病。本病秋冬季节最易流行.一般在秋季和冬初(8~10月份)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在冬季则以黏膜型(白喉型)鸡痘为多。病鸡脱离和碎散的痘痂是主要污染物,主要通过皮肤和黏膜伤口感染.一般不经健康皮肤和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在接诊蛋鸡病例中,鸡痘病例明显增多,与往年相比,高发季节提前30~50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据痘状、病变、侵害部位的不同而有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之分。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尤以3~4月份更为严重;成鸡以皮肤型为主,雏鸡、青年鸡则易患黏膜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