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收1 1 采收时期 日本鲜食葡萄以“完熟”(即着色一致、糖度高、口感好 )为标准采收。但品种栽培方式不同 ,采收时期各异。如Delaware ,加温大棚自 7月初开始采收 ,糖度 2 0度 ,遮雨大棚自 7月底开始收获。巨峰 ,加温大棚自 7月上旬开始采收 ,糖度 17 4度 ,遮雨大棚 8月下旬开始采收。加温大棚的红瑞宝 9月上旬采收。遮雨大棚的Hailey A于 9月上旬开始采收。1 2 采收工具 塑料筐、背带、采果剪、运输车等。1 3 采收技术 多在早晨 5~ 8时进行采收。采收前先整理道路 ,例如把垂下的葡萄新梢 (左、中、右 ) 5~ 6条…  相似文献   

2.
蔬菜产品采收中采收标准、采收时期和采收方法等环节的确定,可使蔬菜产品便于运输,延长产品质量和寿命,增加蔬菜产品价值。  相似文献   

3.
甜瓜采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永梅  陈勇 《蔬菜》2009,(4):26-27
一、采收 1.适时采收 甜瓜采收成熟度过生或过熟均不相宜。即食甜瓜或上市距离很近的甜瓜可以采收九成熟以上的瓜,运输距离较短和就近立即上市的宜采收九成熟的瓜,而长途运输的瓜则以采收八成熟的为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准确判断软枣猕猴桃果实采收期,以‘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品种为试材,在常规采收日(盛花后110 d)前0、5、10、15、20、25、30 d采收,测定了软枣猕猴桃果实成熟过程中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并探讨了细胞壁成分和相关降解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常规采收日前20d开始单果重增重幅度较小,在常规采收日前15d总果胶、半纤维素含量大幅下降,水溶性果胶含量在常规采收日前10 d以后缓慢增加,而其他可溶性果胶成分则在常规采收日前5 d以后迅速增加,纤维素含量在常规采收日前20 d至15 d缓慢下降,在常规采收日前5 d迅速增加然后下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常规采收日前15 d迅速增加然后保持平稳,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在常规采收日前10 d开始缓慢增加,纤维素酶活性则一直缓慢增加,在常规采收日前5 d以后迅速增加。由此建议,软枣猕猴桃果实如需长时间运输或贮藏,宜在常规采收日前20 d(盛花后90 d左右)采收;直接上市则宜在常规采收日前5 d采收。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双孢蘑菇的采收时机、采收卫生要求、采收方法、采收后管理、采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分级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遵义朝天椒最适合的采收方式,设计了1天一次采收、7天一次采收及一次性采收3种处理方式,通过测定农艺性状、产量、收益和用工成本,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采收方式显著影响遵义朝天椒鲜重和株幅,但对其干质量以及直径、株高、叶数、单株结果数、单果干质量、单株干椒质量6个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小。7天一次采收的鲜椒产量较高、成本较低、收益最好,是生产鲜椒最适宜的采收方式;一次性采收的干椒产量虽相对较低,但成本低、收益最好,是生产干椒最适宜的采收方式。  相似文献   

7.
辛学 《辣椒杂志》2011,(3):41-41
1适时采收 辣椒可连续结果多次采收,青果、老果均能食用,故采收时期不严格,一般在花凋谢20~25d后可采收青果。为了提高产量,有利于上层多结果及果实膨大,应及时采收。第一层、第二层果宜早采收,  相似文献   

8.
多年生水果的成功机械采收要求高效、经济的采收系统,不能减少树体的生长结果年限,降低果实品质。目前全世界大部分柑桔采用人工采收,不过,在未来几年内,高效、低成本的机械采收技术的使用有望增加,尤其是在美国佛州和巴西的大型柑桔园。美国佛州柑桔业正在努力将柑桔采收期推迟至6月以后,这样.来年的柑桔果实就可以承受机械采收而不易落果:晚季节采收技术可以将机械采收对来年产量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菊花脑的采收及商品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菊花脑的采收及商品化处理。阐述了菊花脑的采收,包括其采收标准、采收方法及采收时的注意事项;说明了采后会产生的可能损失及其原因分析;阐述菊花脑的采后处理,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确定采后处理的方法,以及商品化处理中预冷、清洗、分级、包装及运输等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药食兼用红花新株系‘3-10'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35、40、45、50 d)对红花苗菜产量、黄酮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以确定红花苗菜的最佳采收时期.结果表明:50 d采收时红花苗菜净菜重达最高值,50和35 d采收结果有显著差异,但与采收时间为40、45 d的处理无显著差异;黄酮含量在采收时间为50 d时达最高值,采收时间为50、40、45 d的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分别与采收时间35 d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在45 d时,其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22.43mg/100g.因此红花苗菜采收时间为40~45 d较为适合,既保证了红花苗菜的产量,又提高了其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苹果采收是苹果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采收的早晚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及贮藏性,若采收过早,果实发育不完全,果个小、外观色泽差,含糖量低、品质差,早采收一个月,产量至少会减少20%左右。若采收过晚,果肉发绵快,不耐贮藏,抗病能力低,易诱发水心病和虎皮病等。适期采收,才能保证果实的品质佳,贮藏寿命长,经济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12.
1采收 1.1适时采收当栗蓬由绿转黄并自动开裂成“十字形”,栗果呈棕褐色、有光泽,全树有1/3球果开裂时采收。采收应避开雨天、雨后初晴或晨露未干时,否则易造成严重腐烂。最好在连续几个晴天后采收。  相似文献   

13.
王迪轩 《蔬菜》2009,(8):27
一、采收   豇豆采收-般在开花后10~15 d,嫩荚发育充分饱满,荚肉充实、脆嫩,荚条粗细均匀,种子显露而微鼓,荚果由深绿色变为淡绿色,并略有光泽时采收.采收过早,荚太嫩产量太低,采收过晚,豆荚里籽粒已充分发育,豆荚纤维化、变坚韧,食用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14.
酥梨采收     
酥梨果实如果采收不当,不仅降低产量,而且还影响果实的品质及耐贮性,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对采收工作给予足够重视。 1 采收时期 梨果的采收主要依据种类、品种的特性、果实的成熟度和用途,以及气候情况而定。若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产量低、品质差,且不耐贮藏;若采收过晚,西洋梨  相似文献   

15.
张尚嘉  张勇 《西北园艺》2003,(10):48-49
1 葡萄的采收,预处理和包装1.1 采收 葡葡是个无后熟期的浆果,因此必须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或尽可能地延后采收。即在果实表现出固有的风味,色艳、味浓、果皮厚而韧,果粉均匀,含糖高时采收。  相似文献   

16.
施书星 《浙江柑橘》2005,22(3):45-46
1柑橘 1.1适期采收鲜食用的果实,要贯彻选黄留青、分批采收的原则,采收的成熟度应在9成以上,直至完熟.即要求达到该品种成熟时的固有指标充分体现.加工贮藏用的果实,一般适当地早采,通常成熟度达到8成左右采收.若过早地采收,果皮蜡质尚未形成,不易贮藏;过迟采收,易发生浮皮和枯水,亦会影响贮藏和加工的质量.采收时要认真执行"采收十大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正>1采收采收是黑木耳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确保黑木耳采收质量和产量,应掌握适当采收标准,确定适宜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采收过早,黑木耳大小及重量达不到标准,影响黑木耳产量;采收过晚黑木耳已经成熟,并大量释放孢子,影响黑木耳的品质及色泽,并且降低产量。黑木耳采收有很强的时间性,一定要及时采收。因为采收后黑木耳子实体仍是活的有机体,表面  相似文献   

18.
<正>采收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苹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关系着苹果的商品价值。采收过早,果实成熟度差,果个小,含糖量低,风味淡;采收过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虽有增加,但果肉发绵,抗病能力低,不耐贮运;只有适期采收,才能达到果实外观性状最好、内在品质最佳、贮藏寿命最长,从而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苹果采收指标的测定,确定采收时期是提高苹果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1.采收时间 苹果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各异,要正确确定果实成熟度,适时采收,确保高产优质。 2.采收顺序 采收苹果按照先树冠下部后上部、先树外后树里的顺序依次采摘,以免碰掉其它果实,出现不应有的次果。  相似文献   

20.
何永梅 《蔬菜》2007,(8):29-29
一、采收南瓜的嫩瓜和老熟瓜均可采收,早熟种南瓜在花谢后10~15d可采收嫩瓜;中晚熟种在花谢后35~60d采收充分老熟的瓜。采收嫩瓜要注意不损伤叶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