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得好不如卖得好 农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种得好不如卖得好。仔细琢磨,这实际上是农民在饱受农产品价低、卖难之苦后的无奈叹息。因此,要逐步掌握对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预测。 农民要“耳聪目明” 要解决好这种“卖的找不着买的,买的找不着卖的”问题,就要求农民要做有心人,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用来指导生产、销售,有条件的可以上互联网,以得到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的农产品购销信息。  相似文献   

2.
<正>抓住重点,解决卖难针对近年多次出现的农产品卖难现象,陕西省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及所办的《新农村建设》杂志、《领导干部网》、"一线视频"等,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卖难做努力。多次召开专家会议,分析农村形势,提出了培训重点。一是宣传好中央涉农惠农文件和政策;二是把农民增收放在重点,尤其是解决好急需解决的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多方合作,为农民办好事、实事。于是,从春节后起,先后与省科协、省老科协、省继续教育大学和  相似文献   

3.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近年来,"互联网+"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对于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农民增收的困惑,容易想到农产品"卖难"。但随着高效农业规模化推进,农民增收的瓶颈正逐渐由产品"卖难"转向良种"买忧"。一些地方的情形表明,高效农业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增长,顺应农民的"良种期盼"成为一道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强化农产品营销促销,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大蒜滞销、土豆烂在地里、香蕉用来喂猪……2011年,国内反复出现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一方面农民损失惨重,另一方面市民直呼物价上涨过快。如何解决这种窘境?2月1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农业部定点市场工作会议开出了"药方"——"三个对接",即生产、销售、消费三个环节对接。会议提出今年农产品  相似文献   

6.
佚名 《新农村》2010,(11):36-37
农民最发愁的是辛辛苦苦栽种出来的农产品砸在手里、烂在地里、卖不出好价钱。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问题,让农民种得放心,是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农副产品"卖难"让农民大伤脑筋。本以为能挣钱的东西,等到上市时却变得不值钱。在一片"卖难"声中,怎样科学安排农业生产,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笔者认为,必须要走出三大误区。走出"滞销农产品就不能再生产"的误区。当前,一些农民认为,凡是去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互联网和通信工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拿起了手机。种植、物流、销售……依靠一部手机,农产品的产、供、销通过农民的指尖串联在了一起,优质特色农产品不仅卖得出,更能卖得好、卖出好价钱。近日,笔者来到安徽省合肥市的果园里,近距离感受农业信息化为农业产业链带来的变化。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笔者看到,手机不仅成了农业生产的"好帮手",还在农产品流通、销售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手机等"新  相似文献   

9.
<正>7月6日,黑龙江召开全"互联网+农业"电视电话会议。省长陆昊提出,农业是黑龙江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互联网+"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再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使全省更多农产品实现绿色、有机,进一步促进全省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在谈到"互联网+农业"加什么、怎么加时,陆昊说,一是"互联网+经营主体"。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0.
如今,还有很多农民在丰收之后却无法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常常为打开产品销路发愁。究其原因,除了有些农产品不适销对路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农产品没有响亮的品牌。即使能销售出去,也很难卖上好价钱。这就要求农民必须加快培育农产品自主品牌,强化标准意识。因此,近几年农民给农产品"上户口"、注商标的现象纷纷涌现,原先默默无闻的农产品都有了自己的响亮称号。农产品的商标品牌已成为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这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深入、竞争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3日上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会议研究了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规划问题。会议指出,规划要体现指导性、市场化的原则,把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规划建设任务尽快落地,发挥好产地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维护农户利益、活跃地方经济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大力推动农产品流通和营销,推动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等问题。要充分发挥市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产品卖难"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的9亿农民。农产品缘何难卖,农民为何难以走出"年丰农贫"的困境,究其根源,有农产品营销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营销模式与农业市场化进程不相适应等诸多原因。但毫无疑问,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农民实现从农产品到货币"惊险跳跃"的关键一环,为此,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了当前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民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的重要途径,其核心是将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现阶段加快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把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的大事来抓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些年来,农村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农产品供给由生产约束转为消费约束,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农产品消费由数量约束转为品种、质量约束。在这些“约束转换”中,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农业结构调整难,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而解开这两道难题,尽快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3月25日,江苏新沂农民黄建把他的100多箱农产品五彩瓶装车发往泰国。黄建说,五彩瓶里装的都是普通的大米、绿豆、黄豆等农产品,这么卖出去,价格就不一样了。他直言:"靠一个好创意,土得掉渣的稻谷,照样卖大钱。"农民种地卖粮,再平常不过。黄建却把粮食卖出了新花样,一个个普通的农产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农业面临着许多风险,成为制约效益农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努力探索让农民多得实惠少担风险的效益农业之路,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产品已步入买方市场,传统农产品卖难问题日益突出。政府有关部门号召农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7日,平谷区召开"互联网+大桃"工作专题会。区委副书记、区长汪明浩指出,要进一步推进"三农"数字化建设,加强农业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做强"平谷大桃"品牌。汪明浩指出,"互联网+大桃"工程基于农民实际需求和农业发展形势应运而生,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民本工程,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基层治理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仍有许多优质农产品还是"提篮叫卖",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的情况依然存在。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仓储、物流、营销,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补上冷链物流等短板,确保农产品既产得出、产得优,也卖得出、卖得好、卖个好价钱,是当前农产品流通与销售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江苏省新沂市农民黄建把他的100多箱农产品五彩瓶装车发往泰国。黄建说,五彩瓶里装的都是普通的大米、绿豆、黄豆等农产品,但这么卖出去,价格就不一样了。他直言:"靠一个好创意,土得掉渣的稻谷,照样卖大钱。"农民种地卖粮,再平常不过。黄建却把粮食卖出了新花样,一个个普通的农产品变身俏销的工艺品。在加工厂车间里,年近50岁的农民杜学花分别抓上一把大米、高粱、玉米和绿豆,把它们按比例分层装进一个玻  相似文献   

20.
正本报讯为实现今年农民增收9.5%的目标,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决定建立农民增收考核机制。自治区要求,各市、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进一步拓宽外销渠道,组织全国各地重点农产品销售商走进来,引导产地生产企业、产销合作社、营销大户等销售主体走出去,开展洽谈衔接、产销合作。建立促进农民增收联席会议制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主席为召集人,主要负责综合协调、政策研究、情况调度汇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