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在乡镇配电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配电网规划未能与乡镇规划有效结合、规划深度不够、配电网项目建设时序不确定等原因,形成乡镇配电网建设落地难、项目精准性不足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乡镇区域经济和乡镇配电网的发展。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需要从源头上革新规划思路,把网格化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乡镇配电网规划中,以乡镇的政府规划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小区建设的蓬勃发展,小区配电网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该文针对小区配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得到了较好的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镇配电网中按电压等级选择同一截面导线的不合理性,基本算法的罚函数处理约束稳定性不强和寻优运算差等问题,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概念、多目标规划理论和遗传算法,研究实数编码并行优化、动态罚函数约束、配电网路径与潮流自识别解码等方法,提出了配电网络多目标经济性优化模型及其算法。通过10kV配电网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提高解的搜索精度,实现规划线路长度和导线截面策略因子并行优化,得到最小投资费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镇配电网中按电压等级选择同一截面导线的不合理性,基本算法的罚函数处理约束稳定性不强和寻优运算差等问题,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概念、多目标规划理论和遗传算法,研究实数编码并行优化、动态罚函数约束、配电网路径与潮流自识别解码等方法,提出了配电网络多目标经济性优化模型及其算法。通过10kV配电网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提高解的搜索精度,实现规划线路长度和导线截面策略因子并行优化,得到最小投资费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从珠海香洲配电网现状出发,提出了适合于珠海配电网发展的“配电网分块规划”研究思路,介绍了分块划分方式、分块负荷预测、供电分块优化,并对分块规划中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说明。“配电网分块规划”的研究对珠海电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有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翔安区是2003年10月新设立的行政区,辖新圩、马巷、内厝、新店、大嶝、大帽山农场等5镇1场,辖区面积350km^2,人口26万人.厦门舫山供水有限公司作为厦门市翔安区的主要供水单位负责翔安中心区的马巷镇、内厝镇和新店镇的翔安新城区、文教区以及火炬翔安产业区、巷北工业区等城镇及开发区的生活、生产供水保障任务。公司净水厂规划用地7.55万m^2,规划日供水规模23万t,目前第一期供水工程占地面积1.5万m^2,已建成运行日供水能力2.5万t的净水设施;第二期占地1.8万m^2,扩建日供水能力至5.5万t的工程正在实施中,将于2006年12月建成通水运行.  相似文献   

7.
正1"网格化"规划总体思路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将一张完整配电网划分为多个配电分区,将每个配电分区划分为多个用电网格,根据收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不同用地性质和开发程度的地块,开展空间电力负荷预测,明确各用电网格的空间负荷分布。针对各用电网格的差异性,分别选取与之对应的典型接线模式作为目标网架,以用电网格作为配网项目和用户接入的最小单元,逐年制定过渡方案,使得复杂网络清晰化、简单化,为今后的配网自动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区配电网的建设因多种原因,缺少整体的规划与布局,所以普遍存在线路混乱、脆弱,设备陈旧、落后,配网自动化水平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已极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以郑州市上街区城区配电网为例,就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针对缺乏完善的配电网管理体系和对电力需求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的问题,提出"网格化"供电组网方式匹配模型,规划"网格化"的农村智能配电网,并以江西镇新村坡为例,在"网格化"布局、变电站布点、明晰网架层级、确定目标网架、完善配网自动化规划、优化配网通信规划等方面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的配电网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0.
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在"美丽浙江""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城乡建设项目推进的背景下,提供适应区域发展的配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配电网规划面临的新环境,本文提出了紧密结合城乡相关规划而编制配电网空间布局规划的方法,并以浙江某地为例,从负荷的空间预测热力分布、市政项目的空间推进、配电工程及设施的空间布局等多方面、多角度,介绍着眼全局、立足围观的配电网空间布局规划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管出流灌溉系统的设计方法步骤与滴灌系统大致相同。但由于小管灌水器的出流量比滴头大得多,系统设计的许多问题又具有特殊性。本文论述了设计均匀度的确定,适宜毛管直径和长度的确定,以及田间管网水力学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城镇配电网规划设计中遇到的负荷调查预测、负荷调整、网络主干布局、负荷分配、主干分段、方案优化选择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供农网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管出流灌溉系统的设计方法步骤与滴灌系统大致相同。但由于小管灌水器的出流量比滴头大得多,系统设计的许多问题又具有特殊性。本文论述了设计均匀度的确定,适宜毛管直径和长度的确定,以及田间管网水力学计算等问题。[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三大经济指标之一。研究降损措施始终是供电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线损问题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用电管理过程的降损措施往往是降低线损的关键。这些降损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业扩过程八项降损措施,计量管理过程八项降损措施和抄收管理过程八项降损措施。简称“三八措施”’。1业扩管理过程八项降报措施(1)供电电压的确定。应根据用电容量、送电距离、电网规划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与用户协商确定。从降低线报的角度考虑,应尽量采用高一级的电压供电。(2)配电网布局和供电半径的确定。10kV电网应尽量构…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县域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芳  毕如田  王瑾  郭永龙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5):169-180,208
基于人地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低效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山西省106个县为研究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山西省城镇低效用地的空间分异格局,定量探测了城镇低效用地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揭示县域城镇低效用地与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构建“低效-自然-经济-社会”分析框架,分析城镇低效用地与空间要素之间作用路径和表现形式,总体上包括“人”、“地”2类要素和自然、经济、社会3个维度,其中自然要素在低效用地空间分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要素起决定性作用,社会要素具有强化放大效应。山西省89.09%的县域城镇低效用地规模低于265.86 hm2,整体偏向低值集聚,具有较弱的同质集聚特征;从空间分布上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城镇低效用地规模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域,平原地区县域的城镇低效用地规模高于山区丘陵地区。常住人口规模、GDP、对外交通枢纽数、地均GDP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是山西省城镇低效用地规模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但各因子在县域内驱动力有明显差异;因子交互作用类型以非线性增强为主,双因子增强为辅,其中常住人口规模对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最强,凸显了...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了一种根据负荷分布状况规划配电网的简单实用方法——网格法,把整个供电区分成若干负荷小区,小区内的负荷集中为一负荷点,按负荷点的分布情况来设计电网。在做出多个可行的方案后模拟运行,计算出各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从中选出一个综合效果最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自"三集五大"体系实施以来,国网陕西商洛供电公司以电网发展为支撑,顺利完成了"十二五"配电网相关规划,对电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还存在电网规划深度不够,与政府发展规划不协调等问题。在电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面对电网规划建设越来越突出的用地和空间的矛盾,实现电网规划与政府发展规划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加快电网建设、推进电网发展的当务之急。商洛供电公司在总结"十二五"电网规划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超前谋划,  相似文献   

18.
绝缘导线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采用绝缘导线代替裸导线是城镇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中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地埋电缆的一系列优点,又能克服架空裸线的许多缺点,能解决常规裸导线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且价格较地埋电缆便宜得多。。因此在城镇配电网的建设中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GIS全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借助GIS技术,可将地理信息、属性信息、几何信息、时间信息等多维空间数据整合,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综合管理应用。探索GIS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融合应用,有助于解决配电网管理中存在的数据抽象、电网问题隐晦难找、全局性不足等问题,进而显著提升配电网规划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城镇地籍调查是城镇建设过程中的基础任务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城镇地籍调查对城镇的土地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从而判断城镇的土地规划是否合理。为了更好实现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有必要在城镇地籍测绘中应用先进的测绘方法,强化城镇地籍调查的效果。本文从当前城镇地籍调查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入手,全面展开城镇地籍调查中地籍测绘方法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