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宁县实施了《紫苏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紫苏种植面积1万hm2,2014年紫苏总产量达到1.7 255万t,实现产值2.1亿元,创税680万元,农民人均紫苏收入达到1 012元。在发挥正宁县产业优势、积极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特别是提升紫苏种植和加工技术水平、基地建设、无公害生产、产业化提升建设等方面,超额完成了技术经济指标,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武山县是闻名全国的蔬菜大县,2009年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了21.98万亩,其中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8.68万亩,总产量7.32亿千克,总产值达4.66亿元。保护地蔬菜栽培占种植面积的53.7%以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是蔬菜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武山县的支柱产业。在生产上也暴露出了诸如应用新型农药成本高、生产规程操作不便等问题,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姚安县依托农业资源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夏秋反季蔬菜发展,在加快无公害认证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提高效益等方面成效明显。2005年,全年种植蔬菜8.1万亩,产值8400万元,其中:夏秋反季蔬菜种植3.14万亩,产值27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8元。  相似文献   

4.
新郑市蔬菜产业发展方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郑市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一)产业现状全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8000公顷,总产量40万吨,实现产值4亿元。其中以和庄镇为中心的东部沙区“井水莲藕”种植面积2000公顷以上(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标”认证),以海林公司、八干蔬菜园区等为代表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1000公顷以上(466公顷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以幸和公司日本萝卜、紫苏、薤菜等和大叶公司叶菜类为主的出口创汇蔬菜面积680公顷  相似文献   

5.
大蒜是苍山出口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67万公顷,产量20多万吨。为使大蒜生产达到无公害要求,增加绿色食品的出口数量,近几年来,我县植保站对大蒜无公害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大蒜是苍山出口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20多万t。为使大蒜生产达到无公害要求,增加绿色食品的出口数量,近几年来,我县植保站对大蒜无公害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紫苏育苗及茬后移栽复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紫苏主产区紫苏及其食用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紫苏比较效益的逐步提升,特别是陇东地区紫苏种植面积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传统春播长期因受春旱制约,影响了出苗和生长发育,产量低而不稳。结合紫苏主产区作物种植及紫苏栽培实际,采用目前主推的先进栽培技术,可提高紫苏产量及品质,对提升其种植比较效益及种植户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近年研究基础上,总结并介绍紫苏育苗、茬后移栽复种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土地与品种选择、整地与施肥措施、种子处理及育苗方法、移栽及种植密度、病虫草害防治等,并从全耕与少免耕及茬口选择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在促进麦油轮作倒茬,调整了粮经结构比例的基础上,为紫苏主产区紫苏栽培效益提升及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吴清德 《现代农业科技》2008,(3):164-164,166
介绍了无公害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包括茶园建设、品种选择及种植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无公害茶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乐亭县是一个蔬菜生产大县,近几年蔬菜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蔬菜占地面积达35万亩,年播种面积达60万亩,实现了周年生产,四季常青,年产蔬菜总量230多万吨,创收13亿元,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该县通过推广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促进了无公害蔬菜产品的开发,减少了蔬菜中农药残留,提升了蔬菜商品质量,经2003年、2004年省有关部门多次抽样检测,所生产的10余个蔬菜品种基本上达到了无公害质量标准,促进了销售,提高了价格,增加了全县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推动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郝嘉忻 《吉林农业》2011,(17):94-94
小孤山镇囤丰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现有成员7人,种植面积600亩,以种植玉米、小豆为主,计划到2012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合作社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努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因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将投资100万左右购置收割机、悬垄机等农机具,建储粮点一...  相似文献   

11.
广安市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确定以优质柑桔、优质蔬菜、设施农业为重点的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促农增收长效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预计总产22万t,产值可达6.0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53元;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3.5万亩,总产量可达227万t,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05元;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6300亩,工厂化育苗3000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形成了适合平泉县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高效益种植模式—"黄瓜西红柿轮作"模式。最近3年平均亩产值4.1万元,2009年平均亩产值达到4.5万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无公害西红柿的充足供给,无公害西红柿高产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非常重要。该文根据西红柿的生长特点,从幼苗培育、定植管理、播前准备、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方面对无公害西红柿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为无公害西红柿生产效益的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 蔬菜农药残留的基本现状 新世纪以来,青海省蔬菜产业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人的主要内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55万公顷,其中,日光温室种植蔬菜0.24万公顷,蔬菜总产量达到82万千克。随着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在提高蔬菜质量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无公害生产卫生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张维信 《吉林农业》2007,(10):20-21
利用生态温室和沼肥种植无公害番茄是桦甸市永吉街道党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实施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特别是沼气池的建造和种植无公害番茄的面积发展迅速。在集厂子村新农村社李荣兰家的240m^2生态温室中种养结合,沼肥种菜,年收入超过1.5万元;沼气用于生活能源,年节省资金1200元。利用生态温室生产反季节番茄不但价格高,而且用沼肥种植的番茄全是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沼肥是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有机肥,不但营养比较全面,而且无污染、无残毒。沼肥还具有化肥的速效性,农肥的长效性。是生产无公害番茄最理想的肥料。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6.
合浦县地处美丽的北部湾畔,是广西第一个经产地认定的无公害油料生产基地,常年种植花生1万hm^2以上。近年来,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作为我县农作物主推技术之一,花生生产通过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有效地促进了花生大面积持续丰产、稳产,每667m^2产量达到270kg左右,高产田块达到450kg以上。现将有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和保健意识的增强,过去经济困难时期作为主粮的甘薯,由于其具有抗癌、保健等多种功效,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山东邹城市种植鲜食甘薯面积达到620hm2,涌现出了十一个鲜食甘薯种植专业村,通过采取无公害化生产、贮藏保鲜、淡季出售等措施,每667m2产值达到1 800元,增加收益近千元.现将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6年全县完成5.28万亩,蔬菜总产量4 485万千克,其中产业化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完成1.55万亩,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29.40%。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2007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在2006年基础上增加1.20万亩,达到6.50万亩,进行"局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建设的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0.30万亩,麦后复种菜瓜、架豆王面积0.50万亩,葫芦河川道区复种无公害大白菜0.50万亩,清水河川道区辣椒基地0.30万亩、韭菜基地0.20万亩,西川镇复种芫荽0.20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07万亩,新增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定面积1万亩。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我县东、北部低山丘陵地带农村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世纪70-80年代种植面积曾达到2万公顷,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有的地块被种植水稻等作物所取代,现在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667公顷左右。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广大农技人员的总结,为我县花生的无公害生产奠定了基础,现就我县花生的主要病虫发生种类及无公害植保技术要点简叙如下:  相似文献   

20.
紫苏(Perillafrutescens L.)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荏、赤苏、白苏、香苏、鸡冠苏、回回苏、苏叶等。其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辽东地区这几年进行紫苏的出口栽培,我们从中总结出了紫苏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