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单家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2014~2017年的综合治理效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研究表明:单家店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发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其中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指数分别增加了71.0%、25.6%、16.8%,相对于项目实施前综合效益指数提高了39.2%;可为单家店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对滇中地区典型小流域农业环境全面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采取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荒坡地植树种草,坡耕地种植草带,作物等高种植、覆盖薄膜及秸秆等措施,并辅之以适当的工程措施,对王家箐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开发。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土壤侵蚀模数由1998年的29 428 t/km2下降到2002年的919t/km2,全流域每年可减少氮、磷、钾流失39.1 t;等高盖膜种植的玉米比传统顺坡种植的产量提高42%,随着经济林效益的发挥,群众的收入将持续增加,当地干部群众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和措施有了充分的认识。滇中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持续健康发展还需国家财政的支持和配套政策的刺激。  相似文献   

3.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刍议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结合实例分析了国内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主要定量方法的原理,适应性及其局限性。分析表明:3种方法的评价结论基本一致,加乘法比加权法有较高的灵敏度。认为应用GIS技术,从定量和定位两方面评价治理措施及其功能将成为今后治理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六家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案例,从社会、经济和水保生态3个方面选取16项典型指标建立评价体系。考虑规划目标要求和土壤侵蚀特征,将AHP法和模糊数学法相结合构建评价模型,以实例工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朝阳县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中评价方法具有良好适用性,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效应变化;2013-2018年六家子小流域三大治理效益的提升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济效益的变化幅度最明显;在朝阳县小流域效益评价中提出的方法和评价体系具有科学合理性,可为改善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提高综合治理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1 流域的基本状况和治理依据1.1自然概况该流域位于建平县奎德素乡十二华里,该流域总面积是三万一千一百六十六亩,水土流失面积是二万零七百四十三亩.  相似文献   

6.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动态监测与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与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动态监测的基本内容,回顾了动态监测的发展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并重点研究讨论了手工调查,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及各自的优缺点,同时较详尽地分析,论述了国内外各种动态监测模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比,讨论了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研究中的指标,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动态监测和效益评价等研究存在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海城市石头寨小流域为案例,通过对项目区治理情况的整体分析,选用层次分析模型定量评价了2015-2018年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以期为完善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和整治措施的适宜性分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系统内部效益的变化能够利用各子系统指标值的大小反映,石头寨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可大大降低土壤流失量和控制水土流失危害,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密云县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云县长期以来坚持以水源保护为中心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小流域治理效益的数量化评价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41条小流域1 700余个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小流域治理效益的数量化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小流域治理效益得分可以通过不同措施的工程量进行回归计算,计算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可以根据小流域治理中采取不同措施的工程量初步预测治理效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路符合北京市小流域治理工作需要,能够带来更大的蓄水和保土效益。  相似文献   

9.
耤河示范区闫家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专家咨询、理论分析和频度分析3种方法,并使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法等方法,对天水市耤河示范区闫家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进行了计算与评价。闫家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年生态效益总价值为7 684.48万元,其中水圈生态效益501.02万元、土圈生态效益1 655.15万元、气圈生态效益5 322.02万元、生物圈生态效益206.29万元;社会效益大部分仅局限在定性评价方面,这方面评价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流域基本概况 黑龙江省海伦县东风镇小流域,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土壤为黑土。1971年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1%,其中坡耕地流失面积35.13平方公里,占总耕地面积的47.9%。全流域年流失土壤量为29.3万立方米,坡耕地上年剥蚀土层厚度为0.55厘米。粮食亩产由初耕期的150~200公斤下降到50~100公斤,有的年份不足50公斤。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覆被率下降为3.4%,野生禽兽几乎绝迹。  相似文献   

11.
浅谈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和保障。彭阳县积极探索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采取"生态促经济,经济保生态"的做法,既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目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茶巴朗小流域在西藏高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其综合治理模式进行研究可为西藏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借鉴。以茶巴朗小流域为典型代表,研究西藏高原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小流域分为3个治理区,并结合每个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布设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具有独特的生态地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水土保持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介绍了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泾源县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了综合治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典型带动,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土石山区的开发治理模式;组建专职技术队伍,加强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服务;实行项目捆绑,突出实施效益;提高管理水平,依法管护,巩固治理成果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区环县、华池、崆峒、静宁4县(区)内示范小流域综合效益的多年连续监测与评价,分析了项目执行阶段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综合评价的有效性、科学性、敏感性,对我国未来水土保持综合效益长期监测与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参与式小流域综合管理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经历了几十年不断发展、总结、提高的过程,总结出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经验。随着水土保持工作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水土保持投资不断增加,但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以及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下,如何更好地总结、创新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模式,是广大水土保持工作者和业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挑战。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通过在示范小流域中引进参与式方法和推行社区主导式的项目实施管理,开展了"参与式小流域综合管理"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小流域是一个开放的单元,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活力就在于其开放性。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型的治理理念并未改变,如育目要求小流域达到粮食自给等,限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良性发展。较深入全面地论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开放性,指出了转变治理理念是当务之急,并提出了建立“绿色希望工程”等开放型的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8.
20多年来,固原市共开展综合治理小流域283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 658.8 km2,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还存在投资少、前期工作质量不高、"三制"执行不严、监管不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措施是:创新投资机制、强化对项目前期工作的领导、加强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健全奖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系统控制论”原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针对沂蒙山区水源地上游人口密集、农业开发活动剧烈且经济基础差的现实,从小流域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运用生态控制论原理去促进小流域生态系统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通过建立小流域水土生态防护系统、农—沼—畜复合生态系统、水—沼—畜—农复合生态系统、多层分级防护系统,利用稳定的生态系统的协调自生调节功能、物质循环再生功能达到减少投入、综合利用、发挥长效防护机制,保持水土生态资源、保证清洁水源入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