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宁夏南部山区山杏林、沙棘林、山杏×沙棘混交林3种典型植被为试材,采用野外定位监测法,对3种植被0~100 cm不同深度土壤水分进行连续1年定位观测,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时间变化和垂直变化规律,以期了解宁南山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状况及耗水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储水量在年内变化趋势整体呈“M”型,土壤储水量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山杏林(158.35 mm)>山杏×沙棘混交林(139.72 mm)>沙棘林(123.24 mm)。不同植被类型日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动态相似,其变化趋势与降雨量密切相关,9月山杏林、沙棘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地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是8月的1.56、1.41、1.49倍;3种植被类型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均在10月,最小值均在8月。在垂直方向上,3种植被土壤水分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沙棘林土壤含水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山杏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土壤含水量呈波形变化趋势;3种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沙棘林各土层变异系数的均值最大,为39.36%。综上,山杏林土壤水分状况最好,其次是山杏×沙棘林,为该区域植被...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几年地下害虫对黑龙江省绥棱地区沙棘苗为害较严重的现象,对地下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进行观测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它的特性是耐旱、抗严寒以及抗风沙等。由于它能够适应盐碱化土地的生存环境,因此沙棘通常被用于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地,在中国的西北部,人们为了绿化沙漠,便大量种植沙棘。此外,沙棘还有繁殖能力强的特点,但是为了提高沙棘的存活率,就需要对沙棘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沙棘种子的采收和贮藏以及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然后探究了沙棘育苗技术,最后对苗期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崔磊 《花卉》2019,(18)
通过对沙棘的研究发现,沙棘拥有的作用较多,在经济和生态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很多学者对沙棘进行了大量研究,目标是将沙棘的作用充分挖掘出来。目前,沙棘研究已经发展到沙棘扦插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提升种植质量,使沙棘的产量不断加大。本文针对沙棘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沙棘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分布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沙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沙棘在洮南市造林进行了探讨、并对沙棘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沙棘中糖、酸、维生素C和SOD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章  齐洁 《果树学报》2006,23(5):763-765
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国沙棘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和SOD以及叶中维生素C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着色前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一直下降,着色后呈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至中期一直呈增加趋势,至果实着色期后迅速下降,但中国沙棘在着色期后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成熟前才迅速下降;维生素C含量变化是中国沙棘在成熟时达到最大,成熟后迅速下降,俄蒙沙棘叶中维生素C则高于中国沙棘;SOD是先升后降,在成熟前达到最大值,成熟时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沙棘属植物分布区,沙棘资源丰富。沙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等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论述了沙棘各个部位的营养价值,以及目前沙棘的开发利用途径,为沙棘的综合利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沙棘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旭  周鸿立 《北方园艺》2018,(6):144-148
沙棘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医用及药用价值,为了更好地开发沙棘黄酮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对沙棘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沙棘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集中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有亚硝酸钠法、三氯化铝法及硝酸铝-醋酸钾法。沙棘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在沙棘的花、根、茎、叶、果中,其主要成分分别是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和杨梅素这4种苷元及其苷类。  相似文献   

9.
沙棘栽培技术讲座马正谭(上接第二期58页)三、种植沙棘的意义沙棘在中国,受到特殊的重视。由于种植沙棘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沙棘面积迅速扩大,现在全国沙棘资源已发展到1700多万亩。(一)生态效益1.改良土壤。沙棘是固氮作用很强的树...  相似文献   

10.
曹建明 《现代园艺》2013,(18):21-21
对沙棘的生物学、生物学特征及分布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沙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对沙棘在洮南市造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沙棘根系结构特点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根系有特殊的结构特点,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沙棘保水保土的效力,也直接影响了其周围土壤的理化性和微生物种类、数量、活性等.现通过分析沙棘根系的特点,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的影响,以期对沙棘保持水土的能力进行分析,为沙棘的推广和研究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基础上,立足干旱区的立地条件和气候特点,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改进,研发出了一种成本低且能适合新疆干旱区大果沙棘良种规模化快速育苗方法,以适应当地沙棘产业规模化种植对沙棘良种种苗数量、质量和时间上的紧迫需求。主要从大果沙棘良种的采穗圃建立、苗床制备、插穗准备及插前处理、扦插时间与方法、插穗后期管护、苗木出圃等方面阐述了长枝扦插快速育苗关键技术,从而为大果沙棘良种在干旱区规模化快速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芳 《花卉》2018,(18)
沙棘是大同乡土树种,不仅有成规模的沙棘种植面积,又有品牌响亮的加工沙棘饮品的大型企业,同时在我市野生沙棘中拥有多个沙棘品质优良品种,目前随着我市林业产业转型发展中提出的,既要林业生态效益又要产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的指导下,我市的沙棘育苗以服务和发展沙棘产业为宗旨,利用现有沙棘优良种质资源,面向沙棘苗木造林需求,定向发展沙棘扦插苗。  相似文献   

14.
高巍 《花卉》2021,(4):29-30
沙棘是一种抗旱耐寒的树种。在我国北方林业生产中是一种优良的树种兼具经济与生态价值,属于落叶性木,它具有巩固沙子,抗严寒等特性,并且它还具有适应盐碱化土地的特性,能在盐碱化环境中生长。所以沙棘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土地改良和巩固沙土的一种植物,在山西西北地区有大量种植沙棘用于绿化。沙棘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强,同时为了增加沙棘的培育存活数目,需要研究沙棘的育苗技术。本文分析沙棘的种子以及采集和保存的技术,再对沙棘的育苗技术和后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主要沙棘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主要沙棘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张举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沙棘是宝贵的多维生素植物,只有野蔷薇和花楸属的几个品种同它的维生素含量接近。在沙棘中积蓄了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和某些能够杀死致命细菌的植物抗菌素。在沙棘果实中含有药用油(在沙棘...  相似文献   

16.
张峰 《花卉》2019,(12)
沙棘作为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十分丰富的植物,如今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高。怎样有效提高沙棘的产量,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在沙棘硬枝扦插能够完全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可获得知其雌雄性别的苗木,为营造高产沙棘园提供了优良沙棘品种的苗木。  相似文献   

17.
结果显示,立地条件对于我国的沙棘和俄罗斯大果沙棘产量影响比较大,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我国沙棘生长棘刺密度、梢生长量以及冠幅相对于某个地区而言,影响不是很大。果用型沙棘,在国外发挥的价值更高。而叶用型沙棘,在我国发挥的实际作用非常高,综合利用效率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以青海省11个地区的中国沙棘以及祁连县的西藏沙棘和肋果沙棘为试材,采用叶绿体基因标记rbcL构建遗传距离矩阵及系统发育树,研究了青海省不同地区中国沙棘的遗传变异,以期为沙棘植物分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沙棘属植物的rbcL区长度均为1 501 bp,不存在长度变异;3种沙棘属植物的rbcL基因序列存在不同的变异位点,不同地区中国沙棘的rbcL基因间也存在少量变异位点;与NCBI上的部分rbcL基因序列共同聚类分析发现形态手段与分子手段对沙棘进行系统分类具有基本一致性。该研究为未来利用rbcL序列进行沙棘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为沙棘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姚彤 《中国果树》2022,(5):104-108
近年来我国沙棘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我国的“三北”地区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沙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沙棘产业正逐步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农民增收等新兴生态经济产业。基于此,从国内外沙棘发展的大背景入手,详细分析了内蒙古沙棘产业在国内的地位及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最后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分析了沙棘应对风沙的生态响应,为内蒙古沙棘产业、治沙、环境改善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沙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以24个大果沙棘品种为材料,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进行沙棘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18个引物用于扩增反应,在24个大果沙棘品种中检测到171个RAPD位点,其中多态性DNA带112条,多态位点百分比为65.5%,表明大果沙棘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RAPD分析的基础上,对大果沙棘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相似系数0.58处作为分界,可将供试的24份大果沙棘种质分为4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