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绿绒蒿及其药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志舟 《云南林业》2004,25(5):24-24
绿绒蒿是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的统称。 绿绒蒿全球共有45种,主产亚洲中南部的中国、尼 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印度等国,以我国最为丰富, 占38 种,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四川等省区。云南有 20 种(含2 个变种),集中分布于滇西北海拔3 000 米 以上的雪山草甸、树  相似文献   

2.
徐波 《森林与人类》2016,(4):122-123
正近年来,绿绒蒿属的物种数目不断增加和变化,中国产绿绒蒿"档案"的整理便成为一项无法一劳永逸的工作。本版本的《中国绿绒蒿档案》依据2008年修订的《中国植物志》(罂粟科)英文版整理。该植物志记载了世界共有54种绿绒蒿,其中有43种分布在中国。本《档案》收录了中国分布的43种绿绒蒿,并列举了其中包含的亚种、变种,剔除一些近年来被移出绿绒蒿属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三年多的精心培养,有着"高原美人"之称的珍贵植物绿绒蒿终于在北京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这是绿绒在我国平原地区首次露地栽培开花。"离天最近的花朵""绿绒蒿"是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的统称,是喜马拉雅地区众多高山植物的明星物种,被欧洲人称为"喜马拉雅蓝罂粟"。其花型硕大、色彩艳丽、姿态优美,也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全球已知的绿绒蒿属植物共有49种,1种产自西欧,其余48种均产自我国:目前,我国有38种绿绒蒿集中分布在西南部,从海拔3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到5500米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叶绿体ndhF和rbcL序列对绿绒蒿属藏药植物欧贝:长叶绿绒蒿Meconopsis lancifolia、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尼泊尔绿绒蒿Meconopsis napaulensis;刺儿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进行鉴别,对其序列特征差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PCR直接测序后获得六种绿绒蒿的rbcL和ndhF的部分序列。用Clustal X2.1和MEGA6.06等软件分析得到任意两种间均有变异位点和遗传距离,根据rbcL和ndhF基因部分序列数据分别建立系统树。rbcL序列分析显示,任意两种间有变异位点;ndhF序列分析显示,除总状绿绒蒿(居群1)和多刺绿绒蒿序列无明显差异外,其他任意两种间均有位点变异。根据叶绿体ndhF和rbcL基因序列数据可以很好的鉴别6种绿绒蒿属藏药植物。  相似文献   

5.
正我最初接触到绿绒蒿,是在外国的园艺植物图鉴上,首先见到了栽培状态下的藿香叶绿绒蒿和大花绿绒蒿。那时本土的高原植物图鉴还屈指可数,很少有专门介绍到野生绿绒蒿种类的书籍或资料,更不用说彩色图谱了。其实绿绒蒿属是中国-喜马拉雅区系特有的类群,很多种类都分布在中国,甚至一半以上的种类是中国特有  相似文献   

6.
介绍作者历时5a寻找、调查、记载的临夏州分布的5种绿绒蒿种质资源,即全缘绿绒蒿、川西绿绒蒿、红花绿绒蒿、五脉绿绒蒿、总状绿绒蒿的分布范围、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为驯化利用绿绒蒿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绿绒蒿属植物是著名的高山花卉,其中大部分也是传统藏药。本研究对4种绿绒蒿(美丽绿绒蒿、滇西绿绒蒿、全缘叶绿绒蒿及总状绿绒蒿)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运用Sequencher软件对所获序列进行拼接,应用Geneious软件比对序列,计算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构建UPGMA系统聚类树等方法进行鉴定分析,探索鉴定这4种绿绒蒿的新方法,以保证绿绒蒿的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条形码4个片段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rbc L的多样性较低,ITS的多样性最好;绿绒蒿属种间存在相当高的遗传分化;构建绿绒蒿属4个种的UPGMA系统分类树显示,4个种的分辨率很高,分种的支持率亦很高;4个条形码片段都可以找到特异性鉴定位点,从而快速区分4个种;植物类通用条形码rbc L、mat K、trn H-psb A及ITS适用于鉴定中药材绿绒蒿。  相似文献   

8.
正最初接触到绿绒蒿这个名字,是在植物分类学课上。彼时绿绒蒿与报春、龙胆和杜鹃花一道,并称为四大高山花卉。而相比后三者,绿绒蒿却多了一份神秘感。究其原因,也许是报春、龙胆和杜鹃花中总有亲善之类,放下自己高傲的身段,从山巅涉足凡尘,能让芸芸众生一睹芳容。而绿绒蒿却始终不愿入世,隐匿于云雾之间。绿绒蒿在爱花之人中人气有多旺,从  相似文献   

9.
正范围包括整个喜马拉雅山脉及横断山区的青藏高原,是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这个跨在3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地球第三极",在植物的种类、形态、适应性及生境等各方面都显示出惊人的多样性,同时特有物种比例也非常高。这里生长着一类令西方人如痴如醉的特殊植物——绿绒蒿。它是罂粟科第二大属,为青藏高原所特有,只有五脉绿绒蒿这一物种的分布由高原向东延伸至湖北神农架。绿绒蒿造型优美,花色艳丽,是喜马拉雅高  相似文献   

10.
正罂粟科绿绒蒿属是一个包含数十种美丽植物的属,集中分布在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海拔3000米-5500米的亚高山带至高山带地区。这里天晴时,紫外线照射强烈。降雨时,云雾缭绕,短时间内气候变化万千。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赋予了绿绒蒿特殊的生境与习性。  相似文献   

11.
杂志点评     
正印开蒲(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初览《绿绒蒿》专辑,感到内容十分丰富,图片色彩漂亮,整体超过《中国植物志》绿绒蒿属的研究水平,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都会受益匪浅。能参与本期制作,十分荣幸。魏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我并不常写科普文章,但绿绒蒿实在是一个无法推脱的主题。相信所有的作者跟我一样,都是怀着一种神圣的仪式感在写作。这是植物分类人的一种自豪情怀。  相似文献   

12.
正"绿绒蒿",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它花型硕大、色彩艳丽、姿态优美,是喜马拉雅地区众多高山植物的明星物种,也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在西方园艺界,它被称为"喜马拉雅蓝罂粟",家喻户晓。在中国,了解它的人不多,仅限于部分植物学者及往来于西南山地或者青藏高原地区的观花爱好者。是的,绿绒蒿是一个美丽多样,甚至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云龙县林业局漕涧林场技术人员在野外巡护过程中,发现一个约200株左右的绿绒蒿种群。绿绒蒿为"云南八大名花"之一,是著名的观赏草本植物,一年或多年生,以花大、色泽艳丽、姿态优美而著称。花色有蓝、紫、红、黄、白等多种,是高山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之一。全世界共有绿绒蒿49种,主  相似文献   

14.
以盆栽半年的总状绿绒蒿幼苗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氮素处理对总状绿绒蒿幼苗表型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确定总状绿绒蒿施肥的最佳形态和浓度,提高其苗期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种氮素形态2种浓度,在20d、40d、60d之后分析了总状绿绒蒿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P0.05)促进总状绿绒蒿幼苗的生长,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降低胞间CO_2浓度(Ci)。NH_4~+-N对总状绿绒蒿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大于NO_3~--N,4种氮素形态效果比较:硝铵态氮铵态氮硝态氮甘氨酸,最适合总状绿绒蒿幼苗生长的氮素形态和浓度是NO_3~--N/NH_4~+-N=10/10mmol/L。  相似文献   

15.
正初识在海拔4200米的流石滩上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云南大学生物系学习植物学,知道云南有"八大名花"之说,其中杜鹃、报春、龙胆、玉兰、百合、兰花、山茶为当地人熟知,唯有绿绒蒿不为大家认识。出于好奇,我翻阅了生物系图书阅览室的植物志、中草药图谱等书籍,却未见得绿绒蒿真容。不象现在,由于摄  相似文献   

16.
正我关注绿绒蒿,除了它美丽的花姿和它所处的独特高寒环境,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我遗失了1995年在海拔5200米处拍到的多刺绿绒蒿底片,遗憾、心痛,想拍摄更多、更美的绿绒蒿影像。二是看到日本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教授大场秀章先生2006年出版的专著《喜马拉雅的绿绒蒿》,"在中国以及喜马拉雅深山里,一定还存在着我们还未认识的绿绒蒿种类。我年轻  相似文献   

17.
绿绒蒿是著名珍稀高山花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在传统藏医药中亦有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对绿绒蒿的研究和利用多集中于医药领域,对其园林应用价值缺乏认识,故从观赏价值、应用策略等方面论述了绿绒蒿的园林应用价值,同时整理了目前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绿绒蒿属后续研究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8月8日讯: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管理分局近日在高黎贡山腾冲辖区监测发现威氏绿绒蒿。7月21日,保护区腾冲管理分局界头管理站科研人员在巡护监测中,发现了疑似绿绒蒿植株。24日,经专家鉴定确认,该植株属威氏绿绒蒿。绿绒蒿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整株高大粗壮,高  相似文献   

19.
正7月末的普金浪巴,绿绒蒿已相继凋谢,而海拔5000米的高山悬崖上,羽裂雪兔子正悄悄绽放。奔赴普金浪巴一开始这几株雪兔子的拍摄过程完全是无心而为。2017年7月中旬我外出学习,学习结束已经是7月底,算是错过了香格里拉最好的绿绒蒿季节。回来后听朋友说普金浪巴的宽叶绿绒蒿和长叶绿绒蒿开得还好,便急匆匆和朋友计划去拍这两种绿绒蒿。  相似文献   

20.
正邱园:绿绒蒿文化传播大本营绿绒蒿的分布中心虽然在中国,可我初识它,却是在英国。2013年5月,应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邀请,我随中国花卉考察团赴伦敦参加英国切尔西花展100周年纪念展。切尔西花展是园艺与花卉界的"奥斯卡",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近700名园艺师都会在这里亮出自己的"绝活",展园里挤满络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