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养猪生产正在从农户散养的传统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化,而不良的生产环境已成为制约目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猪育肥生产过程中,轻视环境因素影响的现象很突出。1环境对猪生长的影响1.1温度影响1.1.1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不同日龄的猪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适宜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称为最适宜温度。可用下式计算:T=-0.06W+26。如体重20kg仔猪的适宜温度为T=-0.06×20+26=24.8℃。1.1.2低温的影响猪在低温下会增加体温热量消耗,增加采食量。当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时,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1~22g,饲料多消耗20~30g。如一头…  相似文献   

2.
在商品猪育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猪的品种、饲料饲喂方式及疾病的防治。其实环境因素对猪育肥的影响也是丝毫不可忽视的。 一、温度的影响 不同日龄的猪对温度的应激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即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也称最适宜温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T=-0.06W+26。例如:20公斤的仔猪其  相似文献   

3.
高温对不同体重生长猪采食量影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T(23℃、26℃、29℃、32℃和35℃)对不同体重BW(20~40kg、40~60kg、60~80kg和80~100kg4个体重阶段)生长猪日均采食量(VFI)的影响,供试猪单个饲养于金属代谢笼中,每一体重阶段猪在不同温度下饲喂同一饲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高温对VFI有极显著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与猪的体重和高温的程度有关。20~40kg生长猪以26℃的VFI最高,但在23℃、26℃和29℃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32℃开始,VFI显著下降(P<0.05);40~60kg、60~80kg和80~100kg阶段从26℃开始,VFI就显著或极显著地低于23℃(P<0.05,P<0.01)。温度对全期(20~100kg)VFI的影响在23℃~32℃之间,呈线性下降,当温度由32℃升至35℃时,VFI的下降幅度加大,32℃比23℃、35℃比23℃和35℃比32℃温度每升高1℃时,VFI分别下降50g/d、65g/d和108g/d;VFI随温度的升高呈二次函数关系下降,其回归方程为:VFI(g/d)=1262.2420 89.5679T-2.6572T2(R2=0.98,RSD=29.15);VFI同时受温度和体重的双重影响,随体重和温度变化的回归方程为:VFI(g/d)=-1858.4446 86.6914BW 114.9760T-2.0148T2-0.3346BW2-1.1077T×BW(R2=0.96,RSD=91.72)。  相似文献   

4.
<正>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因此,猪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生长发育需要的适宜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当猪的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1猪热应激对生猪生长发育的影响1.1对育肥猪生长的影响实践证明,育肥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当气温在21℃时,育肥猪采食相等的  相似文献   

5.
1猪热应激发生原因 1.1猪的生物学特性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宜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妊娠和哺乳母猪为16℃~18℃。在最适宜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通过围墙和棚盖结构与外界隔开,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围墙与棚盖结构设计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等设备,可以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1温度 高温与低温对猪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日龄和不同体重的猪对温度都有着不同的适应范围,即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也叫适宜温度.据有关资料显示:仔猪1周龄适宜温度是27~32℃,2周龄是25~27℃,3~4周龄是23~25℃,4~5周龄是21~23℃.体重15~50kg肉猪适宜温度为25~22℃,50~100kg为22~20℃.体重100kg以上成年猪为18~20℃.  相似文献   

7.
1)防冷。适宜猪生长的温度是:初生仔猪32-35℃,保育猪20-26℃,中猪和大猪15-23℃。低温对猪生长增重的影响极为严重,当猪舍温度低于适宜温度的下限时,每降低1℃,猪的日增重可减少17.8g;如果舍温继续下降至4℃以下,猪的增重速度可锐减509/6且增加饲料消耗1倍以上。为此,  相似文献   

8.
由于育肥猪皮下脂肪厚,阻碍育肥猪热量的散发,再加之育肥猪汗腺退化,所以育肥猪非常怕热,对热应激极为敏感.育肥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5~23℃,当气温超过25℃时,育肥猪的食欲和采食量就会降低,需水量增加,生长速度也随之变缓;当气温继续升高时,育肥猪的体温和呼吸频率也随之增高,导致采食量下降,甚至中暑死亡.因此,养猪户夏季必须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确保育肥猪安全过夏.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正>春季,气温回暖,各种病原体开始滋生蔓延,加上日常疏于管理,可能引起疾患传播。因此,春季尤其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养殖,有效提升养殖效益。1猪舍的通风与温度控制猪对养殖环境极为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且,猪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哺乳仔猪适宜温度在26℃~30℃、保育仔猪适宜温度在22℃~26℃、生长育肥猪适宜温度在18℃~22℃、成年猪适宜温  相似文献   

10.
高温和低温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影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环境高温和低温对杜长大三元杂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模式。高温试验研究了持续高温(23℃、26℃、29℃、32℃和35℃)对20~40kg、40~60kg、60~80kg和80~100kg生长育肥猪的影响;低温试验研究了持续低温对20~40kg(10℃、15oC和20℃)和60~80kg(5℃、10℃、15℃和20℃)主长猪的影响。总共2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即4头猪(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头猪。供试猪单个饲养于金属代谢笼中,同一钵重阶段的猪在不同温度下饲喂同一饲粮(典型玉米-豆粕型饲粮,4个体重阶段分别饲喂4种饲粮),常规饲养管理,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1)采食量(VFI)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高温和低温对VFI的影响模式不同,高温下随温度的升高VFI呈二次函数下降,低温下VFI随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增加。(2)高温降低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ADG).并随温度的升高呈二次函数下降,而低温对ADG的影响不显著。(3)高温和低温均增加料重比(F/G),高温下随温度的升高F/G呈二次函数增加,而低温下随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增加。高温对生长育肥猪的负面影响大于低温,生产中应对热应激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1.
1热应激产生的原因猪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猪为不耐热动物。初生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5℃,生长育肥猪为15-24℃,公母猪为16-18℃。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与散热维持着动态平衡,因此猪的饲料利用率高,长生速度快,抗病力强。夏季天气炎热,气温较高,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  相似文献   

12.
按照猪的饲养标准,30-90kg生长育肥猪的温度要求为16℃~23℃,在适宜的温度下,猪只才能发挥最佳生长潜能,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而北方冬季一般气温较低,因此北方各猪场都对保温取暖工作相当重视,我们不仅要重视产房内母猪、乳猪的保暖及保育仔猪的保暖,还要重视30-90kg的生长育肥猪的保暖工作。我场育肥猪含有内圈、外圈。因此我场将育肥猪外圈全部搭建塑料大棚封闭起来。通过该措施对育肥猪生长、发病、采食、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编读互动     
正读者:请问各阶段的猪只适宜温度是多少?冬季猪舍应该如何采暖、保温?本刊:各阶段猪只的适宜温度范围(仅供参考)公母猪14~16℃;哺乳仔猪(0~28d)30~32℃;保育猪(29~60d)24~26℃;育成前期猪(61~100d)16~22℃;育成中后期猪(101~160d)14~20℃。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的向阳处,北方地区的猪舍最好  相似文献   

14.
<正>猪舍环境是猪生长繁殖和健康的基本条件,猪舍内环境包括温热环境、光照噪音、空气质量等。寒冬将至,为保障猪的正常健康生长,各猪场面临猪舍内环境的调节问题,尤其表现在保温和通风的工作上。1保温1.1猪群适宜温度:母猪的适宜温度是13℃~20℃;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33℃~35℃;生长育肥猪的适宜温度为13℃~25℃。1.2低温对猪群的危害:河北地区具有气温低,持续时间长,春冬季风大的特点。这对天气寒冷时,猪的代谢率提高需要增加采食量来维持机体热平衡,从而提高整体的料肉比;如果饲料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养猪场的生产管理中,猪舍的环境和温度是决定猪群健康的两个重要因素。适宜的猪舍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提高猪群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猪舍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把握好猪舍的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成长,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1猪的适宜温度种公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7~21℃,妊娠母猪为18~21℃,哺乳母猪为20~22℃,哺乳仔猪为29~33℃,保育仔猪为22~25℃,育肥猪为19~22℃。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16.
秋季北方地区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要想使猪只健康、快速生长,提高饲料报酬,就必须明白影响猪生长速度的因素,给猪只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才能保证育肥猪食欲旺盛、增重快、耗料少、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猪种相同、饲料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有下列因素影响猪只生长的速度:1.温度。育肥猪生长的适宜气温是:仔猪20~30℃,体重  相似文献   

17.
<正>夏高温季的热应激对养猪产生很大影响。猪的体脂较厚,汗腺不发达,容易造成热量的瘀积。一般来说,育肥猪最适宜温度=26-W(体重kg)×0.06。超过30℃即可认为是高热。种公猪在30℃环境下1d,对生精功能、精子成活率以及配种受孕能力的影响可达4周,35℃环境下其影响力可达到7周以上。主要表现为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母猪不发情或发情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能通过皮肤汗腺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所以育肥猪非常怕热,对热应激比较敏感。育肥猪的最适宜温度为15~23℃,当气温高于25~30℃时,肉猪为了抵抗热应激,活动量及采食量明显减少,导致肉猪极易掉膘并且生长缓慢,甚至中暑死亡。因此,为实现育肥猪安全渡夏,可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1猪舍的防暑降温在炎热的夏季,为防止日光直接照在猪  相似文献   

19.
选择体重35kg左右的杂交猪34头,采用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了育肥结束体重和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育肥结束体重在85~110 kg阶段对试验猪的生长肥育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屠宰体重除对屠宰率形成显著差异外,对试验猪的其它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影响不明显;采用综合选择指数对试验猪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体重在95~100kg阶段结束育肥并屠宰的试验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综合选择指数最大。因此,在该试验日粮水平下杜莱商品猪的适宜育肥结束及屠宰体重为95~100kg。  相似文献   

20.
夏季猪防暑降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怕热,在炎热的夏季,若防暑降温的方法不当猪就会中暑,严重时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防暑降温方法如下: 1.适温:猪因体重大小不一,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对适温不一,体重20千克左右的猪,环境适温为24℃,50千克为23℃,100千克为20℃。一般情况下,猪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28℃,最佳温度是22℃。若气温达到35℃,降温工作跟不上,45千克体重以上的猪都会减重,气温再升高即会危及生命。猪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强,但湿度过大会有害。以相对湿度45%~75%为适宜,以50%~55%为最佳湿度。 2.供水:供干净卫生的饮水。夏季气温高,猪饮水充足,体温会在水的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