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种菜收益,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西瓜、辣椒套种栽培模式。辣椒与西瓜套种对西瓜产量及品质影响不大,但每667m2能多收青椒4000~5000kg(或红辣椒3500kg),667m2增收2000~2500元,667m2效益可达5000多元。  相似文献   

2.
湖北洪湖指南村农民实施油菜—西瓜—荸荠套种模式,既改善农田种植结构,提高田地利用率,又增加收入,每667 m2产油菜190 kg、西瓜2 500 kg、荸荠2 300 kg,667 m2产值达6 400元左右,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3.
大棚西瓜与玉米连作栽培,能调整大棚西瓜后茬的种植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整体效益。根据我们多年的栽培实践,每667m2可产西瓜2500kg左右、糯玉米1800kg左右,除去农膜、种子、化肥等成本,667m2纯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市场行情,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结合安徽本地消费习惯,采用特早熟毛豆-西瓜-秋玉米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每667 m2可产鲜毛豆500 kg左右、中熟西瓜4 000 kg左右、秋玉米2 000 kg左右,年纯收入近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酒泉市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非常有利于瓜果蔬菜积累充分的养分、糖分,特别是在水沙田里 种植的瓜果蔬菜产量高、颜色天然、口感纯正、品量优良。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黄系列大豆高产创建合作项目的有利条件,开展了以沙田微棚西瓜套种大豆为主要形式的耕作改制,经过3 a(年)的试验示范,平均每667 m2 西瓜产量4 000~4 500kg,产值6 400~7 200 元;大豆产量230~260 kg,产值1 150~1 300 元。两茬总产值可达7 550~8 500 元,同时套种大豆可以起到固氮养田肥地的作用,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设施西瓜栽培作为一项高效农业产业已在南京市形成较大的规模,西瓜收获后种植什么?传统栽培模式是种植一茬水稻或闲置,一年只有一茬稍好些的种植收益。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几年的研究探索,摸索出早春礼品西瓜—秋超甜玉米—冬青花菜一年三茬的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采用西瓜嫁接育苗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栽培技术,使西瓜的上市期较常规栽培提早1 个月左右,生长期延长25~30 d(天),产量提高近一倍;且早上市的西瓜价格高、销路畅,每667 m2 产值超过15 000 元。西瓜收获后种植一茬超甜水果玉米,供应国庆节日市场,每667 m2 收益可达6 000~7 000 元。甜玉米收获后种植冬青花菜,元旦或春节前上市,每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收入4 000~5 000 元。  相似文献   

7.
黄冲  王发胜  邵洪升 《蔬菜》2003,(12):13-14
沂沭河山东段,流经沂蒙山区,平原地少,农民收入低。近年来,我们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试验摸索出一种以西瓜为主体作物,间作花生,套种蔬菜,一年4种4收的立体种植技术,并形成配套栽培技术,该模式一般每667 m2产西瓜3 500 kg、花生400 kg、秋菜1 500 kg、越冬菜500 kg,一年收入可达3 000元。具体技术措施是:一、茬口安排及模式特点越冬菜收获后于3月中下旬定植西瓜,6月上中旬收获;花生于4月上中旬定植,9月下旬收获;秋菜(菜花)6月下旬定植,10月上中旬收获。该模式兼顾各作物的性状特点,科学利用了西瓜和花生同喜沙土,西瓜蔓匍匐,花生植株矮小…  相似文献   

8.
<正>大棚西瓜套种豇豆是陕西户县探索总结出的蔬菜新型高效生产模式。通过科学间套栽培,实现了西瓜与豇豆生长优势互补,平均每667m2早熟西瓜产量可达3000kg、早熟豇豆产量通常在1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瓦房店市瓦窝镇农技站在瓦窝、陈店两个村大力推广温室草莓套种甜瓜栽培新模式,获得了较高的产量,效益也非常可观。平均每666.7m2产草莓3300kg、甜瓜2500kg,总收入7~8万元,扣除生产成本,纯收入超过6万元。  相似文献   

10.
宝花西瓜系合肥绿宝种苗有限责任公司于1997年育成的早中熟花皮圆形西瓜。全生育期88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0天左右;单果重6~8kg,爬地栽培每667m2产量4000kg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弱,易坐果;果实圆球形,花皮红瓤,瓤质酥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果皮中硬(38kg/cm2),耐运输。在山东、安徽北部、吉林有较大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甘肃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金塔县采用沙田拱棚西瓜套种辣椒高效栽培模式,配套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平均每667 m2西瓜产量4 000~4 500 kg,产值6 400~7 200元;辣椒667 m2产量为2 000~2 500 kg,产值1 600~2 000元.两茬总产值可达8 000~9 200元.该种植模式既考虑到作物的合理搭配,改善了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生态环境,又充分利用了后茬耕地资源,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出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柯习海  陶昌文 《蔬菜》2003,(1):9-10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为大蒜提供了较适宜的生长环境,可获得较高产量,并提高大蒜的商品性和提前上市。一般每667 m2可产青蒜2 000~3 000 kg,或可采收蒜薹400~500 kg、蒜头1 500 kg左右。一、精细整地大蒜宜在中性偏酸的沙壤土中生长,应选择排灌方便,实行3年以上轮作的田块。前茬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垡,耕翻前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播种前耙细整平作畦,畦宽应视地膜宽度而定。结合作畦,每667 m2施氮肥(硫酸铵)50 kg、磷肥(磷酸二氢钾)30 kg和钾肥(氯化钾)60 kg。二、选用良种作青蒜栽培的应选择苗期长势旺、生长…  相似文献   

13.
麦田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栽培方式及消费季节摸索出一套麦田套种西瓜露地高产栽培新技术,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模式特点(1)茬口合理,经济效益高:禾谷类作物是栽培套种西瓜的理想前茬,能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加抗病能力打下基础。一般667m~2产商品瓜4500kg左右,平均售价0.50元/kg,667m~2产值2250元,纯收入2000元左右。(2)投资少,周期短,风险小:西瓜  相似文献   

14.
孙士祥 《落叶果树》2014,46(5):66-66
传统桃树栽培每666.7 m2 40 ~70株,多用开心形树形,桃园易郁闭,机械设备无法进入,人工管理成本高.山东省平邑县大兴果品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桃树宽窄行栽培,操作方便,早期丰产.建园按大行距3m,小行距2m,株距1m栽植,666.7m2栽植270株左右.秋季土壤封冻前栽植,选用优质壮苗,成活率高,春季发芽长势旺.树形采用主干纺锤形,株高3m,冠径1m左右,通风透光好,机器和车辆进入大行内操作,节省人工.定植第2和第3年,平均株产分别7.5kg和15kg,666.7m2产量2000kg和4000kg,丰产期可达5000kg,一般控制在3000kg左右.树体不用每年用支架顶侧枝.冬季修剪简单省工.  相似文献   

15.
兴桂5号是利用GY3-a作母本,用SF1-e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西瓜一代杂种。早熟,全生育期春茬85~90 d(天),秋茬60~70 d(天),果实发育期28~30 d(天),植株生长势中强,分枝强,极易坐果,不畸形,商品率高。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02,果皮深绿色覆墨绿色隐条带,皮厚1.0~1.2 cm,皮质坚韧,极耐贮运,果肉大红色,汁多,清甜爽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 %~11.5 %,单瓜质量3.5~4.5 kg,一般每667 m2产量2 250~2 500 kg,适合全国各地西瓜种植区栽培,也适宜与甘蔗、木薯、玉米和初植果树间套种,重茬瓜地需要嫁接栽培。  相似文献   

16.
周永香  崔永恒 《蔬菜》2014,(3):38-39
应用一绳双蔓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种植密度,提高日光温室光热资源利用率。在行距70 cm情况下,一绳双蔓栽培较双绳双蔓栽培株距由50 cm降至30 cm,667 m2种植密度由2 380株提高到3 170株。每667 m2可多定植790株,单瓜质量在1.6 kg左右,667 m2可增加西瓜产量1 200 kg以上,增收6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大棚西瓜与玉米连作栽培,能调整大棚西瓜后茬的种植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整体效益。根据我们多年的栽培实践,每667m^2可产西瓜2500kg左右、糯玉米1800kg左右,除去农膜、种子、化肥等成本,667m^2纯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实践证明,小麦—花生—西瓜—豆角套种模式,是适合麦茬花生产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套有效增产增收途径。该模式在基本不影响小麦花生产量的基础上,每667m~2常年可增收西瓜2000kg、豆角500kg以上,增效益1000元以上。其种植方式为小麦收获后种夏花生,夏花生田套西瓜,西瓜收获前种豆角,实现了一年四种四收的增收目的。现将其主要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从荷兰引进米切嘎拉苹果品种,在日照市河山镇栽培观察。结果看出,该品种花多、坐果率高,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7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14.7%,8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10天左右,比其他嘎拉系品种早3~5天。栽培时宜选肥沃的砂壤土,株行距3m×3m,秋季每666.7m2施4000~5000kg有机肥,花后1周按间距法疏果,每15~20cm留1个果。花后30天前后套袋。3年生树每666.7m2产量1500~1800kg。  相似文献   

20.
《长江蔬菜》2003,(7):25-25
误区一:单瓜重和产量越高越好。单瓜重及产量与品种的熟性、环境、栽培条件有关。一般栽培条件下,早熟西瓜品种单瓜重4~6kg,每667m2产量2500~3500kg;中晚熟西瓜品种单瓜重4.6~7.5kg,每667m2产量3000~4000kg。无籽西瓜一般果大,产量高,也较晚熟。的确也有些喜欢大水大肥的“傻大个”西瓜品种,这些品种产量虽很高,但果实品质往往欠佳,市场前景不好。因此,瓜农对那些把单瓜重和产量宣传得极高的西瓜品种,一定要谨慎购买。误区二:果实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越好。一般栽培条件下,成熟的西瓜果实含糖量10%已比较甜,11%~12%时感觉已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