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文佑 《广西植保》2011,24(2):29-31
兴安县葡萄种植面积0.6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溶江镇、兴安镇、严关镇、湘漓镇、界首镇、高尚镇、漠川乡和崔家乡等乡镇。种植品种以巨峰、维多利亚、夏黑、红地球、美人指等为主。葡萄病虫害特别是病害是制约兴安县葡萄优质丰产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兴安县葡萄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根据兴安县葡萄病虫害发生的特点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示范,现将这一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范承彪 《广西植保》1999,12(1):29-30
兴安县种植巨峰葡萄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引种试种的头几年,葡萄病害发生非常严重,许多果农因此而失去了信心,特别是葡萄黑痘病的发生和危害,使枝叶、果粒到处斑斑点点,造成减产并严重影响果品质量,有的整园果实失去商品价值,而造成失收。通过当地果树专业...  相似文献   

3.
2001年兴安县葡萄霜霉病严重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婕 《广西植保》2002,15(1):26-27
兴安县是南方葡萄生产大县 ,有“南方吐鲁番”之称 ,葡萄是该县实现农民、财政双增收的一个拳头产品。目前 ,全县种植面积将近 0 .33万 hm2 。 2 0 0 1年 5~ 6月 ,该县葡萄霜霉病大流行 ,发生面积 0 .2 8万 hm2 ,占总种植面积 84.0 % ,发生程度为大发生 ,局部特大发生 ,为历年所罕见。1 历年发生概况  葡萄霜霉病是当地一种常见病害 ,历年来自 5月初开始发生 ,6月底至 7月进入发病盛期 ,发生程度中等偏轻 ,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 40 %左右 ,采用一些常规药剂如代森锰锌、瑞毒霉等防治 ,可控制病情发展 ,对产量及树势影响不大。2 当年发…  相似文献   

4.
天峨县葡萄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峨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50hm^2,主要分布在六排镇、岜暮乡、老鹏乡、向阳镇、坡结乡等乡镇,以巨峰、京亚、水晶等葡萄为主。病虫害是制约天峨县葡萄实现优质丰产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几年来对云榜生态村葡萄园的种植试验及全县其他乡镇葡萄生产情况的调查,对天峨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5.
葡萄是遵义市红花岗区的主要果品,现有挂果面积433.4hm2,主要品种有水晶、白香蕉、巨峰等,水晶葡萄占85%。近年来,随着葡萄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葡萄病虫害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葡萄叶片灰霉病是青岛地区一种新病害,全市巨峰葡萄均有发生。经过4年的观察,该病侵染葡萄叶片,染病叶片变黄枯死,造成大批落果,一般减产约50%,重者减产80%,对葡萄生产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栽培模式的改变和葡萄新品种的引进,广西兴安县葡萄病害发生情况及为害程度发生变化。基于对当地葡萄病害发生种类及为害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病害为害程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农药防治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葡萄是一种历史悠久、种植广泛、品种繁多的园艺果树,又是一种用途极广、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堪称果树之王,葡萄生产在世界果树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植物组织培养这一种神奇的生物技术手段与葡萄常规育种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综合育种目标所必需,它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的葡萄生产,从而使葡萄这一古老的植物进一步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9.
正兴安县葡萄种植面积达0.9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溶江镇、严关镇、兴安镇、湘漓镇和漠川乡。主栽品种为巨峰、夏黑、温克等。目前该县葡萄病害发生严重,有十几种之多,其中葡萄白腐病、穗轴褐腐病、房枯病是最常见的病害,这3种病害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后期田间症状十分相似,很多果农把它们相互混淆,为此笔者对这些病害的田间症状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果农开展葡萄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兴安县葡萄病害发生概况,分析了该县葡萄病害药剂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近年来在葡萄上的发生面积和种群数量不断扩大,为明确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发育与繁殖潜力,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对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棉花相比,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存活率低、幼虫生长周期长、龄期增多、繁殖能力低,幼虫期取食棉花、‘巨峰’和‘红地球’葡萄叶片的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量分别为786.80粒±41.88粒、581.27粒±20.03粒、619粒±17.99粒。以‘巨峰’和‘红地球’为寄主的斜纹夜蛾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39 2和0.114 1,低于其在棉花上的内禀增长率0.149 7。斜纹夜蛾在葡萄上能够正常完成生活史,种群可顺利繁衍,但其在葡萄上发育与繁殖适合度低于棉花。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毛葡萄为母本,欧洲酿酒葡萄为父本,通过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优良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NWl96),适应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栽培,是南方葡萄酿酒产业原料基地建设人选的优良品种之一。该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为了加快新品种的繁殖和推广,采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短期内生产了大量的试管苗,由于试管苗较弱小,须经过假植培育后才能定植于大田。本试验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是葡萄试管苗育苗的一项技术革新,克服了传统的沙床、营养杯育苗成苗率较低、苗病难控制,运输困难等弊端^[1]。现将“凌丰”葡萄试管苗穴盘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葡萄黑痘病是南方多雨地区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预防好葡萄黑痘病是南方葡萄成败的关键! 发生规律:黑痘病主要以菌丝(病原菌)在受害的残留物的溃疡中越冬,生命力很强,病菌可存活3~5年,每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到  相似文献   

14.
《植物医生》2004,17(1)
葡萄品种繁多 ,营养丰富 ,酸甜可口 ,深受人们的喜爱。20世纪80年代以来 ,葡萄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 ,到1999年 ,我国的葡萄种植总面积已达22万hm2,总产量270万t。但人均葡萄占有量每年仅有0.9~1.1kg,与世界人均葡萄消费量11kg的差距还很大。如果全国人均消费增加1kg,那么全国的生产量就要翻一番。因此 ,葡萄业发展的潜力很大。20世纪80年代“巨峰热”以来 ,巨峰及巨峰系列品种因其抗病、丰产、适应性强而得到了大面积发展 ,这在丰富了我国鲜食葡萄市场的同时 ,也造成了市场的单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鲜食葡萄的单一越来越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15.
葡萄是新疆农业生产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葡萄种植面积将越来越大;仅石河子垦区2005年葡萄面积将增加4 000 hm2.新疆葡萄种植时间长、面积大,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呈日趋增长态势,随着葡萄新品种的引进及苗木、种条的调运,许多新的病虫害随之进入新疆葡萄种植区,严重威胁着新疆葡萄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炭疽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 避雨栽培措施对葡萄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然而2020年, 在广西地区避雨栽培的葡萄上也发生了较严重的炭疽病, 田间调查发现, 炭疽病病穗率高达70%~80%, 造成产量损失50%?本研究于2020年从广西南宁市的‘阳光玫瑰’葡萄炭疽病病果中分离得到4株炭疽病菌?根据形态特征和多基因(ITS? ACT? TUB2? GAPDH 和CAL)系统发育分析, 将4个菌株鉴定为Colletotrichum viniferum?这是在广西首次发现C.viniferum引起葡萄炭疽病?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为害葡萄的主要蓟马种类与发生规律,为今后葡萄生产中防治该虫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广西桂林、柳州、罗城和南宁等主要葡萄种植区代表点,于2013-2014年对葡萄上蓟马发生种类和规律进行了连续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广西葡萄上共有7种蓟马,隶属于锯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2属6种和管尾亚目(Tubulifera)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1属1种。其中在桂林,柳州和南宁鲜食葡萄上优势种为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Morgan)]和杜鹃蓟马(Thrips andrewsi Bagnall),罗城毛葡萄上为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 Priesner)。在这7种蓟马中,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在葡萄嫩梢叶上终年可见,其他种类蓟马仅在葡萄花期为害,花期过后很难见到。葡萄上蓟马种类和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为今后该类害虫研究和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杨再琼 《植物医生》2001,14(4):19-19
葡萄白粉病(Vucinulanecatov(Isch)burv)是高温、时旱时雨地区葡萄种植中常见病害 ,在镇远县葡萄生产上连年发生。因此 ,抓好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是保证葡萄丰产的关键。一、危害症状白粉病菌在叶、嫩茎、卷须、果梗及果实上形成白色霉粉斑 ,病斑多时融合成片 ,叶片病斑主要发生于叶面 ,背面较少 ,病叶早落 ,重病株叶片在果实未成熟前全部落光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果梗、幼果罹病 ,常致早期落果 ,较大果实局部受害 ,病部生长受抑制 ,导致果实开裂 ,病果常因受细菌侵染而发臭。二、发生规律该病在镇远县发生早 ,发…  相似文献   

19.
以湖北常见葡萄品种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施用浓度为200 a.i. mg/kg~294 a.i. mg/kg时,5%S-诱抗素能有效促进葡萄着色,加速葡萄成熟,提高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青岛地区栽培的巨峰系葡萄幼穗期出现了一种新病害,其特征是幼穗轴发生腐烂。据调查,其发病率一般为26%左右,严重地块病穗率可达6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