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体德  张海洋  苗红梅 《种子》2017,(1):117-118
豫芝2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有性聚合杂交结合混合系谱法选择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2013-2014年参加全国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 291.95 kg/hm2,粗脂肪含量55.90%,粗蛋白质含量21.29%.豫芝24号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2015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2.
周芝9号为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芝4号为母本、周9701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高代鉴定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2015年参加安徽省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475.70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5.74%。2016年10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具有高产、稳产、优质、耐渍、抗病广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肖松华 《中国种业》2016,(10):72-73
<正>苏芝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驻芝15号为母本、郑芝13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择培育而成的油用型芝麻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命名,鉴定编号:苏鉴芝麻201501。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早熟、抗病、耐渍、抗倒等优良性状。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每hm~2平均产1059.15kg,比对照中芝16增产11.36%,种子含油  相似文献   

4.
《种业导刊》2012,(10):35-35
在周口市日前召开的芝麻高产稳产新品种现场鉴定会上,河南省农科院培育的“郑芝12号”新品种示范方(千亩)测产结果达每667m2产量179.6公斤,创造了国内芝麻(千亩)连片种植高产新纪录。  相似文献   

5.
漯芝21号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以漯12为母本,郑芝97C0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12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2012001。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耐渍性好,抗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适宜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西中部等芝麻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驻芝14号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芝麻新品种,2005年4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06年被列为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为达到高产高效生产示范目标,促进驻芝14号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实现芝麻增产,农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筛选出更加适合周口砂质土壤区种植的芝麻新品种,对近年来选育和引进的芝麻新品种郑芝12号、商芝1306、漯芝19号、舆芝18号、豫芝4号、皖0222、驻芝22号、周芝16号、豫芝23号、周芝12号共10个品种进行丰产性、抗逆性鉴定筛选试验,以期加快周口砂质土壤区芝麻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步伐,使生产上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周芝16号表现良好,适宜在周口砂质土壤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驻芝22号、郑芝12号、豫芝23号产量、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表现也较好,可作为搭配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周芝5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郑8452作母本、豫芝4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综合性状混合选择、高代鉴定等最大限度保留优良基因型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高效等特性,2015年1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1育种目标及选育经过我国芝麻生产主要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种植,生产上缺乏合理布局,品种多乱杂,而且专用性差,导致芝麻商品一致性差,与市场需求极不相称,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9.
王芳 《中国种业》2017,(5):54-55
舆芝20是河南省平舆县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站以豫芝4号优白系作母本、豫芝11号作父本的杂交1代优株作母本,豫芝8号作父本回交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15年1月经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5001;2015年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舆芝20。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效果显著、抗病、耐渍、抗倒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河南省中南部、安徽省西部、湖北省北部等芝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芝麻新品种驻芝1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驻芝14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86036为母本,驻7801优系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后代在多元病圃连续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芝麻新品种,2002-2004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4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1.
驻芝15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81043为母本、驻92701优系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在多元病圃连续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多抗的芝麻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4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2.
漯芝16号是漯河市农科院从郑89Η142×豫芝四号的后代优良资源漯12中经系统育种法选育出的优质、高产、高油、多抗、高效芝麻新品种,2006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3.
李伟峰 《中国种业》2016,(12):67-67
<正>周10J5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周92163为母本、豫芝6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选育出的稳产、高产、耐渍、抗病性强等诸多特性的芝麻新品种。2015年通过河南省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豫品鉴芝2015008。1选育目标芝麻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优质油料作物和出口创汇产品。芝麻生育期间常遇到渍害和病害,导致  相似文献   

14.
驻芝26 号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以郑97S56-0 为母本、1990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在示范推广中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河南省及黄淮区域种植。2021 年4 月驻芝26 号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鉴定编号:豫品鉴芝麻2021010。  相似文献   

15.
郑杂芝3号是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通过群体改良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强优势芝麻杂交种.2004~2006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6.
<正>漯芝21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以漯12为母本,郑芝97C01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单秆型白芝麻新品种。2009-2011年全国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84.15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5.14%。2011年在全国芝麻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128.00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6.30%,2012年9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证号为2012-1-115。1选育过程漯芝21号是2001年以抗性好、品质优良的亲本  相似文献   

17.
周芝13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芝4号为母本、郑芝13号为父本,利用有性杂交与混合系谱法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1 606.7 kg·hm^-2,比豫芝4号(ck)增产9.3%;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区新品种展示试验,平均产量1 096.1 kg·hm^-2,较ck增产4.2%。粗脂肪含量54.4%,粗蛋白质含量18.1%。2018年11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黄淮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吕树立  任伟  郑东方 《中国种业》2021,(12):133-134
商芝189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商芝2号为母本、豫芝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利用混合定向选择法选育的芝麻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渍、抗旱、抗倒伏能力强和丰产性好等特点。2021年4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鉴定编号:豫品鉴芝 2021013,适宜在河南省及黄淮流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1 库区适用的芝麻良种 近年我们结合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本地生产实际,大力引进筛选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的芝麻新品种,先后引进了中芝7号、中芝9号、中芝10号、豫芝4号、8号、9号、驻9105、漯12、96-137、驻芝9号、J18等新品种(系),并从本地黑芝麻和豫芝8号中,连续定向单株选育出万州黑芝麻和万州白芝麻,很受欢迎。新品种一般产量可达60~70kg/667m2,比本地农家品种增产10~20kg/667m2,增值25~50元/667m2。我们认为万……  相似文献   

20.
芝麻新品种中芝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芝 1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国外引进的芝麻品种 CLSU-9作母本与宜阳白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芝麻新品种, 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年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