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枝江市的油菜花期场地是全国各地蜂友春繁的好去处。由于没有规划,无人管理,有的蜜源场地因道路不熟或治安状况不好,外来蜂友不愿去。出现一方面争蜜源,一方面浪费蜜源。外来蜂友还经常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骚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川西北的草地蜜源(花期7~9月)就地秋繁、坚持冻蜂的蜂场不断减少。根据笔者在崇州市、都江堰市的蜂场调查来看,这与养蜂员未重视草地蜜源后期的管理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要保证来年春天强群春繁,油菜花期的高产稳产,就必须重视草地蜜源后期的蜂群管理。1 留足蜂群越冬蜜草地主要蜜源于8月中旬结束,辅助蜜源于9月下旬结束。应以储蜜为主,要求继箱群储蜜20 kg以上,积极进行早秋繁,早冻蜂工作,以减轻蜂群在返回盆地周围山上秋繁时拥挤,造成蜂群春衰,投产迟的不良后果。2 及时调整蜂群草地大蜜源生产末期,采集蜂骤减,应及时调整蜂…  相似文献   

3.
利用柳孟头花期培育越冬蜂,效果很即,春繁定群时,群均7.5脾蜂。用春繁形式奖饲繁蜂效果最佳,春繁定群时,群均8脾蜂。利用芝麻花期培育越冬蜂效果最差,春繁定群时,群均只有4.5脾蜂。秋末有大量菊花开放地区,只有巧用菊花蜜源培育越冬蜂,春繁时才能得到群的5脾蜂。  相似文献   

4.
许多蜂场习惯在南方越冬、春繁,然后沿着油菜花期一路北上追花夺蜜.2006年,从江苏沿海一带由南向北的"过境"蜂不少.当地油菜花期结束后蜂农们有一个短暂的休整期.我在这段时间,看望了熟悉的老朋友和刚结交的新蜂友.  相似文献   

5.
李福洲 《蜜蜂杂志》2006,26(1):15-16
元月元月份在汉水流域是全年最冷的一个月,也是蜂群开始春繁的首月。2005年元月至3月初是近十年来在春繁期低温时间最长最多的一年,也是春繁最难的一年,导致许多蜂场垮场后在第一个主要蜜源——油菜花期无蜂采集而歉收。我场利用“多功能保蜂罩”控飞,虽然比往年推迟了10天加继箱,但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春繁效果,达到了强群进入油菜花期,80箱越冬蜂春繁后在油菜花期共取蜜6050kg,群产蜜75.6kg(注:进入油菜流蜜高峰期因连续下4天大雨而减产);共取浆74kg,群产0.93kg(人力不足,浆未抓好);共产花粉45kg,群产0.56kg(粉脱少了的原因:长期低温后,油菜…  相似文献   

6.
1987年秋末冬初,我利用当地最后一个桉花蜜源组织中蜂活框双群的越冬管理,克服了往年单群春繁保温不好,繁殖慢,难得在油菜花期养成壮群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8年油菜花期低温阴雨的情况下,许多单王越冬的蜂友未收到油菜花蜜,而我的蜂群收油菜花蜜箱平均30斤左右。并且在油菜花后期分了蜂又换了王,为下一个柑桔花期采蜜创造了条件。我的做法是:在最后一个桉花流蜜期,将两个总共不到5框的小弱群放在一个蜂箱内,巢门开在中间,在蜂箱中隔板分为两个巢门。最初,发现有部份工蜂偏集现象。通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3场无情大雪不仅给江南几省带来灾害,我省豫南地区也受到侵袭。所幸油菜尚未出苔,花期推迟,蜜源不会受到影响。但是,春节后,蜂群逐渐解冻急待春繁,我地蜂农按往年经验  相似文献   

8.
意蜂繁殖力强,很难节约饲料,需要有连续不断的大宗蜜源,所以转场是常事.蜂友杨师傅饲养200群意蜂,正常年份呆在老家一个月,从春繁地的皖南山区采完春桂花,3月初返回老家采油菜,油菜花一结束,4月初蜂场便开始转地.第一站是扬州晚油菜,老家的油菜是白菜型,而晚油菜为甘蓝型,开花时间迟3周左右.晚油菜谢花,转运至河南商丘采刺槐...  相似文献   

9.
春繁之我见     
春繁是一年的开始,尤为重要.抓好春繁,夺取油菜花期好收成,为下一个花期奠定良好的蜂群基础.下面谈谈对春繁的浅薄认识,仅供参考. 一、春繁的原则 蜂群春繁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延长越冬蜂的寿命,减少越冬蜂的损失,利用越冬蜂哺育和采集至关重要.二是保证第一代子的健康,新出的第一代子在油菜中、后期取蜜.  相似文献   

10.
黄坚 《中国蜂业》1998,49(1):9-9
蜂群提早春繁配套措施我地油菜是全年的主要蜜源,而且历年来基本上是稳产高产的。然而前些年,由于繁殖赶不上花期,产量和收入大大减少了。这是因为近些年来,冬季气候变暖、油菜品种的更新和耕作技术的改进,促进油菜花期大大提早。那些按传统模式“大寒前后开始春繁,...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何时开繁正当时我国地域广大,各地蜜源和气候存在差异,且养蜂人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放王没有统一的时间表。沿江江南一般在小寒至大寒之间(1月初)放王开繁,为什么选择在全年最寒冷时放王?一是考虑在第一个蜜源到来前完成新老交替,培育出大量采集蜂。选择油菜开花前40~50天放王产卵,油菜一开花,已是满箱蜂,一般是准备加继箱或已经加继箱,呈下8上4态势,不低于七八脾足蜂,由新蜂担任采集重任。放王迟了,不会有足够的采集蜂;二是春繁和秋繁不同,秋繁是气温从高向低,蜜源从有到无,而春繁气温由低向高,蜜源由无到有。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部,交通便利,并且冬暖春早,蜜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蜂产品生产地。另外,从四川周边来看,向北的宁夏、陕西、甘肃和山西有油菜、洋槐、枣花、荆条、枸杞、荞麦、草木樨等蜜源;向东的河南、湖北、江西有槐花、枣花、油菜等蜜源;向西的青海、新疆有油菜、棉花蜜源;向南的贵州、云南、广西、海南有龙眼、荔枝、油菜、桉树、野坝子等蜜源,一年四季花期更替不穷。这些都是最佳越冬春繁的放蜂场地,因此,四川省当地农户有着悠久的养蜂传统,专职蜂  相似文献   

13.
养中蜂的蜂友在一年中总会遇到几个大蜜源:油菜、荔枝、柑橘、五倍子等。大蜜源花期短,大流蜜也就几天时间。中蜂在管理中一般要求蜂多于脾,这样蜂群才能抗病、抗虫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正>蜂群经过漫长的越冬期,进入春繁,只有健壮的蜂存活下来。早春天气变化无常,气温也不稳定,在蜂群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蜂群负增长,像见子不见蜂,各种疾病趁虚而入。蜂群迟迟繁殖不起来,是造成春衰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春衰我采用以下举措:一、适时开繁早春开繁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要视天气和蜜源情况而定。天气冷,蜜源植物生长缓慢,这时开繁得不偿失;如果天气晴好,气温升高,蜜源植物生长快,甚至提早显现花蕾,遇到这种情况可提早春繁。例如,  相似文献   

15.
杨先美 《中国蜂业》2006,57(1):17-17
油菜是我地的主要蜜源,蜂群春繁的好坏决定油菜蜜的丰产,但春繁时节我地正是一年之中最冷恶劣天气最多的季节,加之油菜品种的不断改良,花期不断提前,给早春繁蜂带来很大的困难.我地区油菜一般予2月中旬始花,4月上甸谢花,蜂农要适时培养强群获取油菜蜜的丰收,就必须在“小寒”前后放王,“大寒”时节培育出第1代工蜂。我地“小寒”气温在8℃左右,并且比较平稳,这对放王产卵有一定好处。“大寒”以后气温会降到0℃左右,变化无常,正好是第一代工蜂出房,低温和气候多变的时机。  相似文献   

16.
皖北地区春繁群势较弱,易造成春衰。其主要是适龄越冬蜂培育少,春繁时,又不合并弱群造成的。本人和几位蜂友交流,总结了秋繁的经验和培育越冬强群的措施,供参考。一、培育新王本地区培育越冬蜂的最佳期是9月5日至10月1日,共25天。此时,群内的蜂王都是去年秋或本年春的蜂王。这些蜂王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和繁殖,产卵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上培育越冬蜂期间的昼夜温差大,老王对气候变化的敏感,产卵力不强,需更换新王培育越冬蜂。培育新王最佳时间是在芝麻花期。一般芝麻花期从7月20日始,至8月20日止。育王在7月20…  相似文献   

17.
李贵良 《蜜蜂杂志》2006,26(3):41-41
严冬已过,暖春到来,一年一度的春繁开始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把蜂养得又壮又强。所以个个使尽技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而,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尽管有的蜂友采取了各种繁蜂措施,如提前繁蜂、紧缩巢脾、治螨等,蜂群还是繁不好,到洋槐花期时只有6框左右的群势,一个很有把握取蜜的蜜源期白白浪费。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往往被一部分人所忽略的良种良王良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我的4次引种经历谈谈体会。1993年6月15日我到安阳乡霍家庄采荆条蜜。当地有位蜂友因蜂群进蜜不好而请我帮其查看蜂群。该蜂友蜂群的工蜂体…  相似文献   

18.
正在春繁期间越冬蜂承载着第一代蜂子的哺育和采集第一个蜜源油菜花期的双重任务。利用越冬蜂采集春季第一个油菜花期,一个老蜂可顶三个幼蜂的采集,可以多摇蜜,丰收有保证,越冬蜂寿命相对延长,下面谈一下具体做法。一、培育越冬蜂前期工作我们这里培育越冬蜂的最佳时间在9月15~20日,在这20天前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1.育王通常在8月1日至8日分几批对大群换王,双王群放3个王台;单王  相似文献   

19.
王小平 《蜜蜂杂志》1994,(12):22-23
学习“数控”养蜂技术改变传统的春繁管理我区位于豫北平原,定地养蜂户较多。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刺槐、枣树等。花期都在上半年。春繁期短、气温低、天气多变。因此加强春繁管理十分重要。学习杨多福师傅的“数控春繁”管理后,发现以往管理方法多处违背生物学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春季的主要蜜源植物油菜、紫云英、泡桐、刺槐等,由2月底至5月相继开花流蜜,花期长达百余天之久.前期定地蜂群正值繁蜂阶段,没有能力投入油菜、紫云英的采集工作.若刺槐花期再受灾不流蜜或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