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将HRP溶液注入北京鸭食管的腹侧壁内,追踪其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结果表明,标记的神经元在脑干仅位于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DMX)。DMX 的前区单一亚核中央及双亚核段的背侧亚核和前中区背侧亚核发出纤维支配颈部食管和胸部食管。DMX 的闭合区尚发出纤维支配颈部食管的后段。因而注射颈部食管后段在 DMX 内出现的是前后两个分离且相距甚远的标记区。食管的传入几乎全由副交感途径入脑,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神经元十分少见。标记神经元以颈静脉节最多,部分出现于结状节和岩神经节。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将CB—HRP注入鸡一侧胸腺内,通过逆行和跨神经节追踪支配鸡胸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位置。其结果如下:1.在延髓双侧迷背核内发现标记细胞,标记细胞出现在闩后0.82~0.10mm,和闩前1.55~2.46mm两个区域内,主要应于闩后的尾背侧大细胞亚核和尾腹侧中细胞亚核,闩前的前背侧中细胞亚核、前背侧小细胞亚核、前腹侧小细胞亚核。标记细胞大多为中小型的圆形、椭圆形和梭形细胞。2.双侧舌咽神经背运动核出现标记细胞。3.双侧舌咽神经腹运劝核出现标记细胞,际记细胞为中等多极神经元,树突明显,交织成网。4.在双侧疑后核,中间带和中介核内都出现少量标记细胞。研究证明:支配鸡胸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迷背核、舌咽神经背运动核、舌咽神经腹运动核,亦位于疑后核、中间带及中介核。一侧胸腺受双侧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3.
将CB一HRP注入鸡一侧胸腺内,通过逆行和跨神经节追踪鸡胸腺交感传入神经元的定位及其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其结果如下:1.13例双侧C2一T2脊神经节内出现标记细胞,C1,节,高峰位于C8节,标记细胞以小型细胞为主,细胞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椭圆形的假单极和双极神经元,散布分布于脊神经节内。2.在C6~C13节颈髓的背角有标记的初级传入纤维和终末区。在背角内可见2~4个明显的标记终末区,在Ⅱ层和Ⅳ层的内侧有两个较大的标记终未区,在Ⅰ层和Ⅳ层的外侧亦有两个际记终末区。3.标记纤维和标记终未的密度与相应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数量成正比,在C8~C10.节段标记最稠密,向前向后标记纤维及终未逐渐稀疏,变淡。  相似文献   

4.
用HRP法研究证明,支配山羊胸腺的初级传入神经来源于双侧C1~C5脊神经节,以同侧为主;其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呈双峰型;在双侧结状节也出现少量标记细胞,册羊胸腺的感觉经两侧神经传入,以交感途径占优势;交感节后纤维来自双侧颈前节、颈中节、星状节及T2~T5椎旁节,其中颈中节和星状节的标记细胞最多;在双侧C1~2节脊髓腹角和延髓疑核出现标记细胞较多,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面后核和脊上核出现较少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5.
用HRP法研究证明,支配山羊胸腺的初级传入神经来源于双侧C1~T5 脊神经节,以同侧为主;其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呈双峰型;在双侧结状节也出现少量标记细胞,山羊胸腺的感觉经两侧神经传入,以交感途径占优势;交感节后纤维来自双侧颈前节、颈中节、星状节及T2~T5 椎旁节,其中颈中节和星状节的标记细胞最多;在双侧C1~2节脊髓腹角和延髓疑核出现标记细胞较多,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面后核和脊上核出现较少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6.
 用跨神经节技术追踪了鸡桡神经和腺胃初级传入向楔外核和孤束核的投射。将CB-HRP分别注入鸡一侧桡神经和腺胃腹侧壁。结果表明,桡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向楔外核几乎全长都有投射,以闩前0.32~0.72mm靠近迷走神经髓内根丝腹侧的标记终末最为密集;在孤束内侧核内也有一定量的投射;腺胃初级传入纤维经迷走神经进入脑干,丰富地投射于孤束核。标记终末密集区位于闩前0.80~1.60mm范围的孤束内侧核,在楔外核也有较为丰富的投射,浓密的标记终末出现在闩前0.40~0.80mm范围的该核内。另外,桡神经和腺胃初级传入纤维在三叉神经脊束内也见有少量投射。  相似文献   

7.
将 CB—HRP 注入鸡腺胃腹侧壁,通过跨神经节追踪证明,1.被标记的腺胃迷走传入神经元位于颈静脉神经节和结状节。2.腺胃的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大部分投射于孤束核内侧亚核,部分投射于楔外侧核,少量纤维尚投射于孤束核的背内侧亚核、脉络带亚核、孤束连合核和三叉神经脊束。  相似文献   

8.
将CB-HRP注入鸡一侧胸腺内,通过逆行和跨神经节追踪鸡胸腺交感传入神经元的及其纤维有脊髓内的分布,其如果如下:1.13例双侧C2-T2脊神经节内出现标记细胞,C11节,高峰位于C8节,标记细胞以小型细胞为主,细胞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李鹏圆形的假单极和双极神经元,散布分布于脊神经节内。  相似文献   

9.
在光镜下观察北京鸭脑的连续切片。并将 HRP 注入食管、胃、心脏和脊髓,逆向追踪迷走神经背核传出神经元在核内的定位。北京鸭迷走神经背核位于延髓呈纵向细胞柱,可明显地分为背侧部和腹侧部。腹侧部含淡染小细胞,多为梭形,细胞直径18~20 μm。背侧部内含中小型细胞,混合排列,直径20~35 μm;在闩前的后段还出现大细胞,直径35~40 μm。在二部的外侧有一小部为外侧部。本文提出按部位划分亚核的原则以利应用。共分为尾侧亚核、吻侧亚核、闩前背侧后核、闩前腹侧后核、闩前外侧后核、闩前背侧前核、闩前腹侧前核、闩前外侧前核共8个亚核。用 HRP 法追踪投射到食管各段、腺胃和肌胃薄肌与厚肌、心脏以及脊髓的神经元,肯定了北京鸭迷走神经背核投射至以上各外周器官的神经元在核内有一定的定位区域。  相似文献   

10.
将CB-HRP分别注入鸡跗关节骨外侧皮肤、膝关节外侧皮肤和髋关节侧的皮肤内,逆行其追踪其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及初级传入纤维向脊髓的投射。结果:1。跗关节皮肤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同侧T6-S5脊神经节内,以S2节为最高峰,L2节为1较低的峰,两峰间为1低谷。2膝关节外侧皮肤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T4-S5脊神经节内,集中在T4-L4节内,高峰位于L3节。3.髋关节背侧皮肤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同  相似文献   

11.
鸡食管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奶山羊颈迷走神经传出神经元胞体的定位和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HRP注入颈迷走神经干后,在迷走神经背核的全长出现标记细胞,但该核的尾部以特征性的巨、大或中型梭形标记细胞为主而区别于核的前和中部。在孤束内侧核有散在的类似于背核的标记细胞。在疑核可见大、中、小三型标记细胞,但在疑核嘴侧部的腹侧群即面后核无标记物。在疑后核、上颈髓中间带区有类似于胸髓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中型标记细胞和分布特征。在脊上核的背侧群和上颈髓的腹角背内侧核和副神经脊髓核有一些大多极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3.
鸡腔上囊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用CB—HRP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CB—HRP注入鸡腔上囊壁内,支配腔上囊的神经元被标记。支配腔上囊的长轴突型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胸7—腰荐3(简称T_7—LS_3)髓节的Terni氏柱内,主要位于LS_1—LS_2髓节。在LS_8—LS_(11)髓节中央管背侧和背外侧区有大量标记细胞,主要集中于LS_8髓节,这些标记细胞是支配腔上囊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其轴突大部分行经同侧盆神经到达腔上囊,少数行经对侧的盆神经到达腔上囊。腔上囊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_6—L_(13)交感干神经节和肾上腺神经节,交感干的标记细胞集中位于LS_9—LS_(11)和LS_2—LS_3。副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盆神经和泄殖腔神经节内。在肠神经内有大量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4.
Function of the 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 was destroyed in cats. After periods of survival ranging from 9 to 44 days the response of heart, bronchi, esophagus, and duodenum to stimulation of the distal end of the cut cervical vagus was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or slightly depre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orsal motor nucleus is not a major source of visceromotor fibers.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10只青紫蓝兔脑内开胃素(Orexin) A免疫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显示,Orexin A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背内侧核、穹隆周核、外侧区、前区和后区以及底丘脑的未定带。Orexin A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在端脑分布于大脑皮质、尾状核、隔核和杏仁核;在间脑分布于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和垂体;在中脑分布于中央灰质、前丘、后丘、黑质、网状结构和中缝核;在脑桥分布于蓝斑、网状结构和中缝核;在延髓分布于极后区、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在小脑和脊髓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6.
Blockade of 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function by direct microinjection of bicuculline into the nucleus ambiguous in cats produced a marked increase in gastric motility which was mediated by the vagus nerve. This effect was reversed by muscimol.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nucleus ambiguous may be an important brain site influencing gastric function and that the neurotransmitter controlling parasympathetic overflow from this nucleus to the stomach is gamma-aminobutyric acid.  相似文献   

17.
18.
将 HRP 注入颈部食管壁后,在延髓的两侧面神经后核出现大量密集的中、小型标记细胞,在疑核的全长可见散在的大型细胞,在迷走神经背核可见少量小型细胞,以核的前区腹外侧缘标记细胞较多。在闩以上的孤束内侧核和第一颈髓的中间外侧核(疑后核)也看到零星标记细胞。颈前神经节和星状神经节出现大量标记细胞,而以颈前节标记细胞较多,还多次发现小标记细胞紧偎着大标记细胞配对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