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该品种是由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不育系巨风2A与恢复系鄂恢10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4%,整精米率55.9%,垩白粒率21%,垩白度3.9%,  相似文献   

2.
R6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水稻三系恢复系,具有配合力好、品质优等特点。和不育系巨风2A配组的杂交种巨2优60于2017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三系不育系巨风2A是由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早熟中籼型三系不育系。其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株率和花粉不育度高,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可恢复性好,配合力强。2015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三系不育系巨风2A的特征特性及繁殖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三系杂交中稻巨2优6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巨2优6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巨风2A与自有的三系恢复系R60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中稻新品种。本文重点阐述了巨2优60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秧、适时移栽、科学施肥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时收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科糯1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选系EWL2作母本,自选系EWL3作父本选育出来的杂交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中早熟等特性,于201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湖北省及南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晚籼98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优质常规水稻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9011。介绍了晚籼9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德优651是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德66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451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潜力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广适性等优点,2021年通过了四川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德优651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和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鄂麦17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麦17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抗病广适品种济麦19为母本,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早熟优质抗病品种豫麦47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经地点间穿梭育种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湖北省审定,表现综合抗病性、适应性和丰产性较强,在湖北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品种来源: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巨风A与恢复系宜恢72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2。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具有较好开花习性、品质优良和综合抗性好的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性状改良和培育,选育出综合品质优、抗性好和开花习性好的不育系南粳01 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继863A、95122A之后又一突破性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是用迟熟中粳品系C9023与软米A杂交并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花粉败育类型属圆败型,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达100%;可恢复性好,配合力较强;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强.202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11.
江优明62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优明6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采用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99A×明恢62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引进上杭县作双晚种植。经两年试种表明,该组合生育期比汕优46迟熟1 d,产量高,米质较好,株型适中,群体整齐,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后期转色佳;稻瘟病...  相似文献   

12.
II优7号是用不育系II-32A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自育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泸恢17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超高产的产量水平和广适的稳产性能,米质较好,耐寒耐热能力强,熟期适宜。1998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水稻50个主导品种之一和28个重点推广的超级稻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3.
贵州黔南州农科所水稻研究室用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QN281与从四川省绵阳农科院引进的优质不育系绵香7A组配而成.属籼型杂交水稻.优质、秆粗抗倒、叶片直立、株叶型好、耐寒性强.2007~2008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区域试验,于2009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稻2009021号).  相似文献   

14.
优质两系杂交中稻培两优537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两优537是湖北省、衣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自育优质中籼稻鄂中5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区试,表现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7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软米型优质杂交稻百优119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百优1191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软米不育系百A与自育恢复系桂1191配组育成的弱感光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糙米率82.2%、整精米率70.3%、长宽比3.5、垩白粒率12%、垩白度2.1%、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6.5%,整体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适合在中高水肥地区种植。2008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II优0128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II-32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R01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9.416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7.0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55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6.10%。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三级食用稻等级标准。全生育期138d左右,适宜在长江中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早恢R458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桂朝13号为父本,IR58为母本杂交,经过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早稻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千粒重大、品质优、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9年5月通过省技术鉴定;2009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利用该恢复系所配组合通过省审或国审,江Ⅱ优赣17号(江农早IIA/R458)1999年通过江西品种审定,金优458(金23A/R458)2003年3月通过江西品种审定、2008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9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优1458(优IA/R458)2005年11月通过江西品种审定.R458系列组合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金科优66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武汉金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金科1A与自育强恢复系恩恢66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早熟籼稻新组合,表现产量高、抗稻瘟病能力强,抗寒力强等特点,201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两优3108是由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和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N484S和恢复系R3108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经两年区试一年生试,该品种表现优异,2019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0103。该文着重介绍两优3108的选育经过、产量、主要性状及其栽培与制种技术,为该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