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朋友对尿素普遍有一种“偏爱”,致使尿素即使在早春低温时,常被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其实,这种不分时节施用尿素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虽然碳铵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挥发损失,但在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却胜过尿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民朋友在生产中偏爱使用尿素,即使在冬季或早春低温时,尿素也常被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其实这种不分季节施用尿素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虽然碳铵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挥发损失,但在冬春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却胜过尿素.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农民普遍存在重化肥轻农家有机肥的倾向,秋冬种作物用肥也是如此。农民嫌农家肥占地面积大、难运输、施用不便,且对麦苗等作物早生、快发作用不如化肥明显,因此,有的农户习惯秋冬作物播种时,每667m2施碳铵80-100kg或尿素60-80kg,这种单一施用氮肥的方法往往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一是降低了化肥的利用率。碳铵、尿素施用过多,土壤难以吸附保存,作物也一时难以吸收完毕,遇雨时就会溶化下渗造成肥料流失浪费。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肥对南板蓝产量和靛玉红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施用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3种氮肥的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探讨了不同品种氮肥对南板蓝的产量和靛玉红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后南板蓝的产量和靛玉红含量都有明显的提高,3种氮肥中,以尿素处理效果最佳;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碳酸氢铵的经济效益指数最高。因此,尿素和碳铵都可作南板蓝的氮肥施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民朋友对尿素普遍有一种"偏爱",致使尿素即使在冬季或早春低温时,也常被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其实这种不分时节施用尿素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虽然,碳铵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挥发损失,但在冬春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却胜过尿素.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农民普遍存在重化肥轻农家有机肥的倾向,秋冬种作物用肥也是如此。农民嫌农家肥占地面积大、难运输、施用不便,且对麦苗等作物早生、快发作用不如化肥明显,因此,有的农户习惯秋冬作物播种时,每667m2施碳铵80~100kg或尿素60~80kg,这种单一施用氮肥的方法往往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一是降低了化肥的利用率。碳铵、尿素施用过多,土壤难以吸附保存,作物也一时难以吸收完毕,遇雨时就会溶化下渗造成肥料流失浪费。  相似文献   

7.
在冬春低温季节给农作物施用氮肥时,最好选 用碳铵。因为碳铵施入农田后,不需要转化就能直 接被作物吸收利用,能及时供氮,增产效果好。而 尿素在低温季节施用的效果则不如碳铵,因为尿素 施入土壤后需经过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低 温下转化速度慢,又容易淋失。试验表明,当气温 为5℃、10℃和20℃时,尿素的转化分别需要15 天、7~10天和4~5天。冬春季由于气温较低, 土壤胶体对碳铵的吸附能力强,是尿素的9~12.50  相似文献   

8.
<正> 据调查,农民朋友对尿素有一种“偏爱”,致使尿素即使在冬季或早春低温时,也常被作为基肥、追肥施用。事实上,这种不分时节地施用尿素的作法是不妥当的。虽然碳铵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挥发损失,如施用不当,利用率只有25%~30%。然而,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却胜过尿素。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来得快。这是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6,(8)
正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是目前我国生产最多,施用最广的一种化肥。近年来,由于尿素产量不断增加,一些地区的农户喜用尿素而不太喜欢碳铵,其实施用碳铵的效益并不比尿素低,只要合理施用,在农业生产中它依然是起着重要增产作用的一种化肥。1.碳铵与尿素优缺点比较据笔者了解,农民不太喜欢使用碳铵,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尿素含氮量高达46%,而碳铵只有17%;二是尿素化学性质稳定,而碳铵在常温下容易挥发  相似文献   

10.
几种长效氮肥对甘蔗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涂层尿素、长交碳铵、长效尿素等3个长效氮肥品种与普通尿素进行对比试验,施氮量相等,施肥次数按氮肥品种特点分2次或4次施用,涂层尿素、长效尿素比普通尿素蔗茎产量分别提高11.7%和5.3%。甘蔗对氮的利用率是:涂层尿素〉长效尿素〉普通尿素〉长效碳铵。  相似文献   

11.
在冬春低温季节给农作物施用氮肥时,最好选用碳铵.碳铵施入农田后,不需要转化就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能及时供氮,增产效果好,尿素则应留在高温季节施用.  相似文献   

12.
<正> 湖南省早稻生产施用的氮肥主要是碳酸氢铵(简称碳铵)与尿素。近10年来,全省供销社农资系统在早稻生产期间年平均供应碳铵140万吨左右和尿素40万吨左右。在早稻生产中施用这两种氮肥的肥效与增产效果之间的差异,我省醴陵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曾与农科部门联合作过三年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积累的资料表明:三年来两种氮肥在土壤、耕作、栽培技术等同一条件下,按等氮量对照,采取一次深施作基肥,碳铵于耕田时施下,尿素于耕田前三天施下。从三年的试验早稻产量来  相似文献   

13.
以‘豫麦49-19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研究多元素长效碳酸氢铵(简称碳铵)颗粒肥以及不同氮肥类型(尿素、普通碳铵、多元素碳铵粉肥、有机肥+普通碳铵)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花后同一时期,几种氮肥处理小麦旗叶的SPAD值,叶绿素荧光指标中的Fv/Fm、ΦPSⅡ、qP均高于对照(CK),并以尿素(T1)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T4)处理数值较高。氮肥施用能有效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从而使叶片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延缓了叶片衰老,也以T1和T4处理效果较好。产量结果分析表明,几种氮肥处理均能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比对照增产达1 436.4~1 992.7 kg.hm-2,以T1和T4处理效果最显著,有机肥+普通碳铵(T5)处理居中,普通碳铵(T2)和多元素长效碳铵粉肥(T3)的增产幅度最小。相对纯收入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最高,每公顷达到2 843.1元,尿素处理次之。综上所述,考虑到提高作物产量,缓解土壤酸化现象以及增加农民相对纯收入等因素,推荐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作为研究区域氮肥品种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小麦生长期间潮土硝态氮垂直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利用渗滤法研究了小麦施用尿素、硝铵、碳铵后硝态氮在潮土土体内的分布和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0~60cm范围内,不同品种氮肥及尿素不同施量处理对不同层次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和分布都有一定影响。且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上层中硝态氮含量增加很快,垂直向下移动明显;等氮量移动规律中,3种氮肥中硝态氮向下移动的快慢顺序为硝铵>尿素>碳铵,施硝铵中的硝态氮主要分布在40~60cm土层中,碳铵中的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中,尿素中的硝态氮分布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5.
尿素含氮46%,是农村使用较多的优质化学氮肥。据笔者了解,有些农民朋友对尿素的性质还不太清楚,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六大误区。误区一:尿素与碳铵混用。因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误区二: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转化过程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铵化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  相似文献   

16.
生理酸性氮肥品种在河南省沿黄稻区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省沿黄稻区石灰性潮土上施用中、酸性氮化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中性氮肥品种尿素相比,生理酸性氮肥品种硫铵和氯化铵可以在施用后1周内降低土壤pH值,改善水稻根际酸碱环境。同时还能促进稻株对氮、磷、钾、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和株体内的这些营养元素向籽粒中运输,提高水稻产量。其中硫铵施用效果最佳,偏碱性氮肥品种碳铵施用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7.
尿素:含氮量46%,是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适用于各类土壤和作物,宜作基肥和追肥。不宜作种肥,作追肥一般要比其他氮肥适当提前。碳铵含氮量17%,作基肥和追肥均可.不能作种肥.施用时应深施覆土,不宜撒施。碳铵易分解挥发,尤其是温度和湿度大时,所以包装打开后不宜久放。  相似文献   

18.
施氮对长沙地区两种水稻土铝及盐基离子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碳酸氢铵和尿素溶液对长沙地区两种水稻土进行连续浸提试验,研究氮肥施用对水稻土中Al及盐基离子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氮浸提液体积或浸提次数增加,土壤中Al的溶出总量,盐基离子的溶出量均随之增加,在红黄泥或紫砂泥中,Al及盐基离子溶出总量随碳铵浓度递增而增加,而随尿素浓度变化规律不很明显,表明碳铵或尿素对红黄泥和紫砂泥中土壤Al及盐基离子的溶出均有促进作用,对土训溶液Al与(Ca Mg)的是比的分析表明,在红黄泥上碳铵或尿素的不合理施用可能诱发轻微的Al中毒。  相似文献   

19.
应用~(15)N 示踪技术,根据作物在石灰性土壤上对不同氮肥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氮素平衡和对磷、钾吸收量的差异所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利用与氮肥形态有关。尿素与硫铵的氮素利用率高于碳铵,肥料氮的损失量碳铵>硫铵>尿素,而在土壤中残留量则尿素>硫铵>碳铵,肥料氮的损失量与土壤中残留量呈显著负相关。施用碳铵的土壤供氮力(A 值)及激发卒高于硫铵与尿素。土壤供氮力与作物对土壤氮的吸收量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碳铵的相伴阴离子有助于冬小麦对土壤氮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施氮方式对川中丘陵区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主要探讨适合川中丘陵区地膜移栽玉米的高产高效施肥方式,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在当地习惯施氮量(300kg N/hm2)的条件下,设置了4种不同施氮方式(SF:复合肥+普通尿素+碳铵一次性底施;DF:复合肥+普通尿素+碳铵分底追肥两次施用;BN:包膜尿素缓释氮肥一次性底施;PN:包膜尿素+普通尿素一次性底施)。结果显示增施氮肥相比不施氮处理有显著的增产效应(14.57%),平均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5.35%、2.75kg/kg N和21.65kg/kg N。普通氮肥分底追两次施用(DF)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明显高于氮肥一次性底施的处理(PN、BN、SF)。而在氮肥一次性底施处理中,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PN处理BN处理SF处理。DF处理的植株干重和氮素积累量(TNAA)明显高于氮肥一次性底施处理(SF、BN、PN),但在干物质与氮素转移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普通氮肥分底追两次施用(DF)方式可获得高产;从节约劳动力和简化施肥角度看,则宜采用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PN)的氮肥一次性底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