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王坤 《吉林蔬菜》2006,(4):33-33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婆婆丁菜、黄花地丁,属菊科,蒲公英属,食、药兼用,又开发价值。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等山区的山野、杂草地、林缘、河岸、沙质地、山沟、路旁、田地、生荒地、阳山坡均有野生。目前,蒲公英已在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浙江、内蒙古等省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野生婆婆丁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伟 《吉林蔬菜》1996,(2):25-26
长白山野生婆婆丁人工栽培技术金伟(吉林市丰满区良种场)婆婆丁,又名黄花地丁,学名蒲公英,是长白山地区普遍生长的一种野菜。由于它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无公害,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一直走俏。价格坚挺不衰,每500克价格7~10元。是一种新的名优特蔬菜...  相似文献   

3.
药食观赏兼用巨大型蒲公英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婆婆丁、黄花苗、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三七等.原产于欧洲,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除华南外,全国均有野生分布.目前蒲公英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和山西等地有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4.
天然野生蔬菜是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的蔬菜。在我的家乡集安,盛产好多天然野生蔬菜,简称为野菜。如蕨菜、刺嫩芽、薇菜、大叶芹、猫爪子、燕尾菜、黄瓜香、枪头菜、龙须菜、黄花菜、婆婆丁、小叶芹、小根蒜、小刺五加、山芹菜、刺果棒等,品种多,分布广。在现代消费生活中,人们寻求安全、营养、保健食品已成为一种时尚。天然野生蔬菜即成为人们追寻的真正的绿色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5.
家住长岭县东六号乡马莲村二社村民齐发.2000年在自家院里的中棚种120平方米的野生婆婆丁(蒲公英),提早上市,卖了好价钱.收入5 000余元.而且不误培育西瓜苗。(1)2000年齐发到野外采集了婆婆丁籽400克.于8月初在中棚里打成畦子并播种120平方米。上冻前长至10厘米左右,(2)2001年2月初把婆婆丁扣上了大棚。小苗4~5天就钻出来,不追肥,撒上一层发好的黄粪,每10天浇水1次,30天就采收。(3)3月10日开始到市场出售。价格在100~60元/公斤不等。主要是供给大宾馆饭店65公斤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南通市野生草本植物资源种类及园林应用前景,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整理的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12月,对南通市军山野生草本植物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筛选出27科62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草本植物,对其性状、景观价值和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描述,为更好地发掘南通市野生草本植物种质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0年3月至1991年10月,作者在宁波天童专、育王寺、东钱湖一带进行了野生食(药)用菌资源调查。在这次菌类采集实习中,采集并鉴定出野生食(药)用菌103种,现将其中15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美味齿菌是一种优良的野生食用菌,味道十分鲜美,一般夏秋季生长在混交林地中,与栎、栗、榛等阔叶树形成外生菌根。在2018年3月对千岛湖野生菌类调查中首次于湖边林中发现了美味齿菌群落(图1),浙江省内尚未见报道。干巴革菌是一种独特的野生  相似文献   

9.
徐金兰 《中国蔬菜》2001,1(3):47-47
蒲公英 ,又名婆婆丁 ,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强 ,可耐 - 30℃的严寒 ,10℃以上可正常生长 ,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 15~ 2 0℃。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山野、田间、河岸、林区、山沟路旁均有野生。蒲公英原只作为草药收入药典 ,它具有活血消痛 ,清热解毒、消积化痰的作用。近几年来 ,日本、美国和我国部分大中城市 ,已把蒲公英作为名贵野生蔬菜搬上餐桌 ,凉拌、汤菜、馅菜及配菜均可。目前它已成为我国亟待开发的保健蔬菜。笔者于 1998年春至 2 0 0 0年冬进行了蒲公英保护地高产栽培试验 ,使其可在春节前后上市 ,取得良好收益。其栽培要…  相似文献   

10.
巢强 《北方园艺》2010,(3):43-44
<正>蒲公英(Taraxacum mongorlicum)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既可以全草入药,也可食用。其嫩叶质脆、味清香、微甘微苦,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医疗保健型蔬菜,近年来人们对蒲公英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蒲公英由于采收时间短,产  相似文献   

11.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菜,属菊科,蒲公英属,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含有极具药用价值的皂甙成分及蒲公英素,还含有13种氨基酸,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等药用功效。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开始进行蒲公英人工种植,市场前景看好,现将蒲公英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郑丽丽 《食用菌》2017,(5):67-68
<正>羊肚菌是一种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野生羊肚菌数量稀少,人工栽培成为必然。由于技术、气候、水源和土壤的限制,甘肃省人工大面积栽培羊肚菌尚属空白。笔者从2013年开始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黄坪乡钟李村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2016年3月出菇试验获得成功,亩(667 m~2)产鲜菇200 kg,产值达2.4万元。2016年11月武都区科技局与武都区欣源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创办  相似文献   

13.
特菜蒲公英黄化绿化交替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婆婆丁、黄花苗、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三七等.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等各省区均有野生.长期以来蒲公英一直是人们普遍食用的野菜.近年来,随着对蒲公英医疗保健功能的深入研究,蒲公英被视为药食两用营养全面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蒲公英由度荒野菜变为美味佳肴,并且蒲公英最近还以芽菜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餐桌.  相似文献   

14.
以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re)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铅浓度胁迫对婆婆纳生长和富集情况的影响,探索婆婆纳在铅污染区修复方面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5、15、30g/L铅浓度处理对婆婆纳的生长起促进作用,45g/L铅浓度处理对婆婆纳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器官组织对铅的吸收存在差异性,根系对铅的积累最强,在60g/L处理下根系铅积累量最高,其值为470.82mg/kg;不同浓度处理下,婆婆纳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  相似文献   

15.
蒲公英,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野生蒲公英分布广泛,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蒲公英的食疗价值较高。据《食物成分表》记载:蒲公英叶的可食部分达80%,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4.8g,脂肪1.1g,碳水化合物5g,粗纤维2.1g,灰分3.1g,钙216mg,磷93mg,铁10.2mg, 胡萝卜素35mg,硫胺素0.03mg,核黄素0.39mg,尼克酸1.9mg,抗坏血酸47mg。此外,还含有10多种氨基酸。蒲公英是早春一种很好的野生蔬菜,食用方法很多,叶片可生…  相似文献   

16.
蒲公英 (ParaxacummongolicumHand . Mazz.)又名黄花地丁、公英、婆婆丁 ,在北方各地均有野生。近几年 ,已进行人工栽植 ,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为满足冬季市场的需求 ,笔者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 ,总结出蒲公英苗钵冻贮温室栽培技术。1 采种6月下旬大庆地区野生蒲公英种子陆续成熟 ,采回后晾干 ,搓去白毛即可种植。2 露地育苗蒲公英对土壤要求不严 ,以肥沃的沙壤土育苗为好。整地时每 6 6 7m2施农家肥 5 0 0 0kg、磷酸氢二铵 30kg、硫酸钾2 0kg作基肥 ,深翻 2 5cm ,翻后耙细做畦 ,畦宽 1m(含畦梗 ) ,长 10m。当地于 6月中旬至 7月下…  相似文献   

17.
《花卉》2015,(10)
<正>我住在县城,周围就是农村,野外有许多美丽的野花,既可食用保健养生又有防病治病作用,这类花卉很多,分述如下:1.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蒲公草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株高10~25厘米,含白色乳汁,叶基生,排列成莲座状。早春至晚秋开花,花冠金黄色。瘦果,顶端着生白色冠毛。野生于山坡、草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属菊科,食药兼用。近几年来日本、美国和我国已将蒲公英作为名贵野生蔬菜列为席间上品。目前,在山东聊城、临清市区域内已有小面积的人工露地或温室栽培,产量每667 m2产量667kg左右。被视为一种资源丰富,营养全面,药用多效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其栽培要点如下。1 品种来源 蒲公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30℃)。10℃以上可正常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22-28℃。有栽培蒲公英历史的地区可自行留种,无栽培历史的地区,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于山沟路旁、田间地头、生荒地、山坡阳面,收集野生蒲公英的成熟果实,晾干留种备用。或7月上旬一9月上旬采挖野生蒲公英母根,保留其主根与顶芽。开沟种植,作为种源。  相似文献   

19.
保康野生牡丹人工繁育获得实质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月17日,历时10年的湖北省保康野生牡丹人工驯化与繁育工作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一批2万株人工繁育苗开始正式挂牌销售。  相似文献   

20.
潘虹 《北方园艺》2015,(8):51-52
<正>蒲公英(Herba taraxaci)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婆婆丁、黄花地丁、地丁、蒲蒲苗等,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除药用外,蒲公英嫩苗及嫩叶可生食、凉拌、炒食、做汤、盐渍咸菜等,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医疗保健型蔬菜。近年来人们对蒲公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蒲公英由于采收时间短,产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发展人工栽培势在必行。尤其在北方冬季食用新鲜蒲公英,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