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张书芹  王俊杰  刘焰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58-59,62,封2
采用压片法对水飞蓟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体细胞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飞蓟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正常,终变期可形成17个二价体,佐证其染色体数目为34条,且为二倍体;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水飞蓟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34,核型公式为K(2n)=2x=34=34m(4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8S+12M1+6M2+8L,其核型为"1A"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压片法,对萝蓝(Raphanobrassica,2n=38,RRAA)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体细胞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萝蓝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后可形成18个二价体;在少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等异常行为;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其花粉粒育性为91.8%。萝蓝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36,核型公式为K(2n)=2X=36=30m+6sm,其核型为"2B"型。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芹品种铁杆芹花蕾为材料,选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其与根尖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了获得终变期分裂相的最佳制片方法。结果表明:二者核型公式均为K(2n)=2x=22=6m+2sm+8st+6t,其中第5、7、9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6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3、8、11对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4、10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S+2M1+6M2+1L,染色体核型为3B型。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茴香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压片法,对生长在武汉地区的药用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Miller)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茴香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形成11个二价体,为染色体计数的最佳时期;茴香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2,核型公式为K(2n)=22=20m 2sm,其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s 8M1 10M2 2L,属于“1A”对称型核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压片法,对武汉地区野生毛车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体细胞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车前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正常,终变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后可形成12个二价体;仅在2.93%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观察到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等异常行为,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花粉粒育性为96.88%。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毛车前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24=22m+2sm,其核型为"1B"型。  相似文献   

6.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上海青’的花蕾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并与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20=10m+8sm(2SAT)+2st,其中第1、2、3、4、6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5、7、8、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第10对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第3对具有随体;核型类型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型。长度为1.1~1.5 mm的花蕾,容易获得减数分裂终变期的分裂相。  相似文献   

7.
普通核桃和河北核桃的小孢子发生及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和河北核桃(J.regia×J.mandshuricaMaxim.)花粉母细胞(PMC)的减数分裂过程并检测了其花粉生活力、研究分析了两种核桃的核型。结果表明,普通核桃 PMC 减数分裂基本正常,河北核桃 PMC 的减数分裂过程大都极不正常,发现有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和 MNLB 现象。普通核桃的核型为2n=2x=32=20m+10sm+2T;河北核桃的核型为2n=2x=32=18m+12sm+2T。作者对核桃科的系统发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对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峡紫皮大蒜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16=12m+4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2L+6M2+6M1+2S,属于"2A"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04%;百合大蒜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K(2n)=16=14m+2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6M1+6M2+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88%。通过这2种植物核型分析比较,表明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原始的物种,百合大蒜的进化程度稍高于三峡紫皮大蒜,两者核型相似表明亲缘关系比较近,可能两者基因交流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三种豆类植物———蚕豆、豌豆、大豆、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不同类型的染色体 ,研究了其核型 ,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蚕豆属于大型染色体 ,6对染色体平均长度为 11 33μm ,核型分类为2A ,核型公式为 2n =2x =12 =4m + 4Sm (2SAT) + 2ST + 2T ,豌豆属于中等大小染色体 ,7对染色体平均长度为 5 5 0μm ,核型分类为 2A ,核型公式 2n =2x =14=2M + 4m + 8sm ;大豆属于小染色体 ,2 0对染色体的平均长度为 1 93μm ,核型属于 2B类型 ,核型公式为 2n =2x =40 =2M + 30m + 8sm (2SAT)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鲁棉研15号及其父本——转基因抗虫棉选系613、母本——常规陆地棉选系R55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棉研15号及其父母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6。鲁棉研15号的核型公式为:k(2n)=26=10m+12sm+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10M2+4L+4S。其父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6m+2sm(SAT)+16sm+2st,属于"3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8M2+4L+6S。其母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20m+6sm,属于"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6M1+18M2+2S。通过比较发现,鲁棉研15号倾向于父本,三者中属母本最原始。  相似文献   

11.
芦笋性染色体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去壁低渗法,对芦笋的茎尖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笋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雄株为XY,其核型公式为2n=2x=20=13m(2SAT)+7sm(SAT);雌株为XX,其核型公式2n=2x=20=12m(2SAT)+8sm;核型类型为2B型,属于较原始的类型。对芦笋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存在1对不能完全配对的二价体,并且染色体在由前Ⅰ期向中Ⅰ期转变过程中,可以看到1对提前分离的染色体。确定了芦笋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异型XY型性别决定方式。  相似文献   

12.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芒草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芒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染色体基数为x=24,核型公式为:2n=2x=48=26m+16Sm+6St,属于“2C”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茴茴蒜(Ranunculuschinensis)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结果表明,2n=16.核型分析表明,8对染色体中,1对为正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对为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3对为近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1对为近端部着丝点区染色体,1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6=2M+4m+6sm+2st+2T.核型属3A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三色堇(garden pansy)Viola tricolor var. hortensis体细胞染色体数2n=2x=26,核型公式是2n=26=14m(4SAT) 6sm 2st 4T,按Stebbins核型分类原则,三色堇核型属于2C型,在进化上属于进化程度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与肉质花盘亚组间的远缘杂交是现代牡丹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亚组间杂种普遍高度不育,很难继续用于杂交育种。‘正午’牡丹是一个观赏性好、适应性强的亚组间杂交品种,虽然其通常高度不育,但仍被用作亲本培育出一些优异的杂交后代,表现出一定的育性。研究其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可为揭示其极低育性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信息。方法本研究以‘正午’幼嫩花蕾中的雌蕊为材料,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以花药为材料进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结果‘正午’牡丹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 = 2x = 10 = 7m + 1sm + 2st(1SAT)。其花粉母细胞可通过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及小孢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约有70%的花粉母细胞发生染色体行为异常,包括单价体及多价体、染色体桥、断片、落后染色体、不等分裂等,其中染色体桥出现频率最高;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异常率同样高达70%,常见的异常类型包括纺锤体定位异常、不同步分裂、染色体桥、断片、落后染色体等,最后形成二分体、三分体、微核或特小的额外小孢子。结论‘正午’减数分裂存在大量异常可能与其高度杂合的核型有关。普遍存在的单价体及多价体引起的不等分裂和染色体桥及断片造成的染色体片段缺失等染色体行为异常可能是导致‘正午’牡丹高度不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仍有一小部分花粉母细胞能够顺利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其中一部分通过二分体或三分体形成未减数小孢子,表明其具有用于培育多倍体牡丹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