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胡亚芬 《中国农垦》2004,(11):36-36
新洋农场今年6000亩早稻喜获丰收,总产达350万公斤,亩平单产达520公斤,比上年提高100公斤,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早稻产量的最高纪录。由于品质好,从各地蜂拥而来的客商在水稻含水量18%时,就以2.1元/公斤的高价进行抢购。目前,该6000亩早稻已全部销售一空。在田粳稻测产单产600~650公斤,机插秧田块产量超历史,亩平单产达650~700公斤。农户们深有体会地说: “这是科学种田取得的丰收硕果。”  相似文献   

2.
科技博览     
中国超级再生稻单产再创最高纪录上海旱稻研究又出新品种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邮编:201106,电话:021-52230526-福建省农科院(邮编:350013,电话:0591-7883658)谢华安院长培育的航天育种超级再生稻“Ⅱ优航一号”,前不久在福建尤溪种植的6.73公顷示范片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干谷928.3公斤,最高干谷产量达971.9公斤,湿谷产量达1191.9公斤,创超级再生稻问世以来最高纪录。(福建杨金发)油菜新品种通过国审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邮编:621002,电话:0816-2622106)选育的丰产优质油菜杂交种“绵油12号”,前不久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系甘蓝型弱冬…  相似文献   

3.
通过超级早稻新品种两优6号、两优287与常规稻品种的对比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超级早稻品种的生育期基本相同,植株生长健壮,上部3片功能叶面积较大,穗大粒多,稻谷产量高,单产达540 kg/亩,比常规稻鄂早18增产13%以上,适合在早稻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长泰县历来有利用早稻田种秋花生的习惯,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改进,单产有了突破,亩产早稻较大面积突破450公斤、秋花生突破250公斤,小面积早稻突破500公斤、秋花生突破350公斤。两熟合计产值达3500元以上,比栽培单季稻亩产值提高2倍,  相似文献   

5.
基于1980—2009年潮州市农业气象站、气象观测站的资料,采用距平百分率、累积距平、滑动t统计值等对近30 a潮州市早稻单产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潮州市早稻单产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高,2000年以后单产出现了明显的波动。突变检验表明:早稻单产在1992年出现了突变,从增加向减少的趋势转变;早稻单产的减少与抽穗成熟期(6—7月)降水量的增加关系密切,特别是1992年以后,单产向减少转变与抽穗成熟期降水量增幅的加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早稻单产影响因子的分析表明,早稻空壳率与早稻单产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前,广东省早稻收获基本结束。从各地收获情况看,今年早稻单产水平将创近年新高,总产量保持稳定增加。预计早稻平均每667m2产可达368kg,同比增加6kg,高于近6年来早稻单产最高年份2009年366kg的水平,在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深圳市除外,下同)中,预计单产提高5kg以上的有13个市,提高8kg以上的有  相似文献   

7.
桃源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2.5万公顷以上,居湖南省之首,也是双季稻的适宜区域.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超高产,2005年~2011年,桃源县每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定为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开展双季稻高产创建.随着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早稻单产、总产不断提高,并为提高区域面积产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县早稻由2004年的种植面积2.96万公顷、总产稻谷13.7万吨、单产310公斤/亩,上升到2011年的种植面积4.9万公顷、总产稻谷26.39万吨、单产444.80公斤/亩,分别增加了1.94万公顷、12.63万吨、138.80公斤/亩.七年来,全县每年设立农业部、省农业厅双季早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个,形成了"稻稻油"优势产业带,示范片平均产量425.95公斤/亩,较示范片外平均产量351公斤/亩增产74.95公斤/亩,增产率达21.4%,现将桃源县双季稻高产创建早稻栽培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省超级杂交早稻示范"种三产四"(即种植3公顷超级杂交早稻,产出种植4公顷普通水稻的产量)工程,展示出超级稻巨大的增产潜力.据湖南省超级稻办公室综合各地测产情况,每667平方米超级稻产量将普遍超500公斤.  相似文献   

9.
<正> 1978年以来,我省特早熟棉区晋中、吕梁的棉花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折,摆脱了多年来的低产面貌,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年。如晋中地区1984年22万多亩棉田,单产达43.5公斤,总产940多万公斤。当年平遥县10余万亩棉田,单产突破50公斤,总产达500多万公斤。但近年来,由于棉价偏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66%2010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拨付进度。截至5月12日,已经累计拨付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26.22亿元,占年初预算(190亿元)的66%。1000从在醴陵召开的2010年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早稻现场会议传来捷报:湖南双季超级杂交稻示范种植已突破亩产1000公斤大关,其中,醴陵泗汾镇示范种植的逾万亩双季超级杂交稻,最新亩产已高达1203.3公斤。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我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搞好小麦生产,不仅对全省粮食生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安定均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总产连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全省小麦单产仅为267公斤,总产166.1亿公斤。1991年小麦单产达300公斤,以后几年均保持在300公斤以上。1993年全省小麦总产首次跨过200亿公斤大关,达202.5亿公斤。1994年,全省6074.9万亩小麦,单产达335公  相似文献   

12.
桂林市早造超级稻品种试验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经农业部确认、可在桂林市作早稻种植的超级稻株两优819、两优287、中早22等5个品种进行抛秧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株两优819产量、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单产达515.9kg/667m2、增产5.4%,日产量达5.01kg/667m2、增产14.6%;其次是中早22,单产达499.2kg/667m2、增产1.9%,日产量达4.62kg/667m2、增产5.7%;其他组合作早造综合性状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秘鲁咖啡预期增产9%,达430万袋(60公斤/袋),平均单产约为750公斤/公顷,单产水平最高达到2300公斤/公顷。咖啡是秘鲁最大的出口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是德国和美国,预计2009年的出口量达418万袋。  相似文献   

14.
一、水稻产量期待第三次突破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而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0%。稻米是我国50%以上人口的主食。在我国人口每年增加约1500万,而耕地不断减少的形势下,要保证粮食自给,就必须大力提高水稻单产。   在提高水稻单产的诸措施中,选育和推广良种最为经济有效。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利用矮秆基因率先育成高产抗倒品种,形成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在70年代初,又在世界上首次将杂交籼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单产的这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后跃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250公斤和300公斤的平台。其后,随着主要是良种更新和良法的推广应用,到90年代初期,我国水稻以播种面积计,单产又进一步提高到接近400公斤的水平,从而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当前水稻高产更高产的难度越来越大,90年代以来单产处于徘徊局面,迫切需要实现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二、超级稻的由来   “中国超级稻研究”是农业部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开展新的技术革命的指示,站在开创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高度,筹划未来,期望最终以科技来解决下世纪初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业部重大科技项目。1998年和1999年又被列入总理基金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   超级稻,包括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从广义上说,所谓超级稻,应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的品种(组合)水平;从狭义上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现阶段的超级稻是指狭义的概念,它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在矮化基础上寻求产量的突破,需要构建理想的株型并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这是超级稻现阶段的特定含义。农业部于1996年制订了超级稻产量、米质和抗性标准,如长江流域的超级杂交稻,至2000年,要求连续两年在两个地点66700平方米(百亩)片上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开展超级稻研究,就是要促成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飞跃,力争为2010年达到全国水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60公斤左右,并为在2030年育成广义概念的超级稻,使水稻产量跃上500公斤的新台阶做好技术储备。   三、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   我国的超级稻育种由于技术路线先进,育种与栽培技术到位,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自开展超级稻研究后,已育成10多个超级稻苗头品种和组合,累计推广100万公顷左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水稻年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如每年种植200万公顷超级稻,每667平方米增产100公斤,则每年可增稻谷100亿公斤,这对我国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如下:   1.两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   两优培九是江苏农科院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协作育成。在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和9.2%。作一季中稻大面积每667平方米产650~750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15%。1998年江苏建湖113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34公斤,比汕优63增产15%~20%。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9月在湖南郴州66700平方米(百亩)片经专家实割和测产验收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78公斤,最高田块667平方米产达808公斤。   两优培九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结实率85%左右,充实度良好,抗性和株型等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上佳,所测9项指标中6项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通过现场鉴定和品尝,米质被评为江苏省1999年11个审定品种之首。其缺点是在某些地区后期有早衰现象。两优培九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2.三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   协优9308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区试和生产试验667平方米产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和12.8%。1999年春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999年10月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浙江省新昌县66700平方米示范片考察验收,66700平方米片平均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其中的高产田块1141平方米(1.71亩)667平方米产高达812.54公斤,单产创浙江省历史最高纪录。2000年10月,农业部科教司组织有关专家在相同地点66700平方米示范片进行实割和测产验收,66700平方米示范片平均产量达789公斤,最高田块达818公斤。协优9308集超高产、优质和高抗于一体,但由于弱感光,生态适应性欠广。同样,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3.北方直立穗型超级粳稻沈农系列品系   沈农606由沈阳农业大学稻作室育成,为沈农265的衍生品系。沈农265于1997年13340平方米(20亩)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734公斤,获辽宁省水稻小面积高产竞赛第一名,但该品系米质略逊。沈农606在保持沈农265的超高产特性的基础上,米质和抗性有了重大改进。1999年9月辽宁省科委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沈阳市胡台镇种植的沈农606进行测产验收,折每667平方米产达815.4公斤;2000年由辽宁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沈农606-3、新民市胡台镇沈农606-14和盘锦市东风农场沈农265三个66700平方米片进行测产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达809.6公斤。沈农606适于北方粳稻区种植,引种南方,生长量变小,产量下降。因是常规稻,可自行提纯留种。  相似文献   

15.
一、水稻产量期待第三次突破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而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0%。稻米是我国50%以上人口的主食。在我国人口每年增加约1500万,而耕地不断减少的形势下,要保证粮食自给,就必须大力提高水稻单产。   在提高水稻单产的诸措施中,选育和推广良种最为经济有效。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利用矮秆基因率先育成高产抗倒品种,形成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在70年代初,又在世界上首次将杂交籼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单产的这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后跃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250公斤和300公斤的平台。其后,随着主要是良种更新和良法的推广应用,到90年代初期,我国水稻以播种面积计,单产又进一步提高到接近400公斤的水平,从而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当前水稻高产更高产的难度越来越大,90年代以来单产处于徘徊局面,迫切需要实现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二、超级稻的由来 “中国超级稻研究”是农业部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开展新的技术革命的指示,站在开创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高度,筹划未来,期望最终以科技来解决下世纪初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业部重大科技项目。1998年和1999年又被列入总理基金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   超级稻,包括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从广义上说,所谓超级稻,应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的品种(组合)水平;从狭义上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现阶段的超级稻是指狭义的概念,它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在矮化基础上寻求产量的突破,需要构建理想的株型并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这是超级稻现阶段的特定含义。农业部于1996年制订了超级稻产量、米质和抗性标准,如长江流域的超级杂交稻,至2000年,要求连续两年在两个地点66700平方米(百亩)片上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开展超级稻研究,就是要促成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飞跃,力争为2010年达到全国水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60公斤左右,并为在2030年育成广义概念的超级稻,使水稻产量跃上500公斤的新台阶做好技术储备。 三、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   我国的超级稻育种由于技术路线先进,育种与栽培技术到位,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自开展超级稻研究后,已育成10多个超级稻苗头品种和组合,累计推广100万公顷左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水稻年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如每年种植200万公顷超级稻,每667平方米增产100公斤,则每年可增稻谷100亿公斤,这对我国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如下:   1.两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   两优培九是江苏农科院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协作育成。在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和9.2%。作一季中稻大面积每667平方米产650~750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15%。1998年江苏建湖113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34公斤,比汕优63增产15%~20%。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9月在湖南郴州66700平方米(百亩)片经专家实割和测产验收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78公斤,最高田块667平方米产达808公斤。 两优培九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结实率85%左右,充实度良好,抗性和株型等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上佳,所测9项指标中6项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通过现场鉴定和品尝,米质被评为江苏省1999年11个审定品种之首。其缺点是在某些地区后期有早衰现象。两优培九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2.三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   协优9308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区试和生产试验667平方米产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和12.8%。1999年春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999年10月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浙江省新昌县66700平方米示范片考察验收,66700平方米片平均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其中的高产田块1141平方米(1.71亩)667平方米产高达812.54公斤,单产创浙江省历史最高纪录。2000年10月,农业部科教司组织有关专家在相同地点66700平方米示范片进行实割和测产验收,66700平方米示范片平均产量达789公斤,最高田块达818公斤。协优9308集超高产、优质和高抗于一体,但由于弱感光,生态适应性欠广。同样,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3.北方直立穗型超级粳稻沈农系列品系   沈农606由沈阳农业大学稻作室育成,为沈农265的衍生品系。沈农265于1997年13340平方米(20亩)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734公斤,获辽宁省水稻小面积高产竞赛第一名,但该品系米质略逊。沈农606在保持沈农265的超高产特性的基础上,米质和抗性有了重大改进。1999年9月辽宁省科委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沈阳市胡台镇种植的沈农606进行测产验收,折每667平方米产达815.4公斤;2000年由辽宁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沈农606-3、新民市胡台镇沈农606-14和盘锦市东风农场沈农265三个66700平方米片进行测产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达809.6公斤。沈农606适于北方粳稻区种植,引种南方,生长量变小,产量下降。因是常规稻,可自行提纯留种。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我县总播种面积为306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18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0%,平均单产525.6kg,玉米总产达99601.2万公斤,单产和总产都是历史以来最高水平。1项目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早稻总产量3401万吨,比2013年减产12.5万吨,下降0.4%。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说,尽管全国早稻产量相比2013年出现减产,但单产保持在667平方米(1亩)390公斤以上,仍是丰收年景。  相似文献   

18.
三农大数据     
正5450项自2010年以来,农业部组织制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农产品中5450项残留限量标准,使我国农药残留标准数量比之前的870项增加了4580项,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强力支撑。2.7%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早稻总产量3277.7万吨(655.5亿斤),比2015年减产91.1万吨(18.2亿斤),下降2.7%。从单产情况看,2016年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832.4公斤/公顷(388.8公斤/亩),比2015年减少62.4公斤/公顷(4.2公斤/亩),减少1.1%。145.57万亩  相似文献   

19.
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下放农场师生和农工,今年经过四个多月的苦战,认真的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夺取了早稻丰收,繁植区67.78亩双季早稻,实收稻谷49841斤,平均单产735.3斤,(有芒早粳平均751斤,南特号726斤,莲塘早600斤。)比去年平均单产650斤增产13%,其中4.98亩有芒早粳平均亩产1102斤,比去年最高单产890斤增产23.8%。今年早稻的栽培措施,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张成武  黄伟 《现代农业》2006,(11):75-75
一、内蒙古谷子生产现状内蒙古谷子种植占全国第三位,谷子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公顷左右,最高年份达87.8万公顷,近些年来仍保持在20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1514公斤/公顷。其中:2001~2005年平均种植面积为14.9万公顷,年平均总产24.1万吨,平均单产1617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