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SAVDC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搞好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降低供电损耗,提高供电质量,一直是供电企业重点解决的问题。滦县电力局对李兴庄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改造,采用了SAVDC自动跟踪补偿装置。SAVDC自动跟踪补偿装置是一种动态补偿装置,根据感性无功变化,及时调节补偿电容器发出的无功容量。  相似文献   

2.
在我县的配电网中,35 kV变电站全部安装了10kV母线集中补偿装置,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合格率在99%以上,平均功率因数达0.98.10 kV线路在城乡电网改造中都投入了电容补偿装置,电压合格率在98%以上,功率因数在0.95以上.但在农村低压电网中,一些综合配电变压器随器补偿容量不足,且有一些动力负荷在线路末端,随器补偿作用很小,对提高用户端功率因数作用不大;另一方面农村低压用电户无功补偿意识差,一些低压动力用户没有安装随机无功补偿装置,造成低压线路线损高、电压合格率低、功率因数低,有些台区低压线路线损率高达14%~16%,功率因数最低在0.5左右,所以对农村低压线路实施无功补偿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农村供电多以35kV变电站为主,以10kV电网辐射式配电,通过在变电站10kV母线并联电容器组的静止补偿方式实现无功补偿,补偿容量一般为主变容量的10%~15%,这种传统的无功补偿方式在电网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但是由于农村电网负荷波动较大,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亦不稳定,而投入补偿电容器的容量又没有办法分级控制,过补偿及欠补偿的情况经常发生,给县级电网的调度运行管理及无功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造成一定的威胁。为此西华县电业局在35kV栗村变电站增容改造中,选用DS2002无功补偿综合自动控制装置,实现了该站无功平衡及电压调整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网35 kV变电站10 kV侧集中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原有固定补偿设备上增加调压和控制装置,改造成动态无功补偿的方案,提高无功补偿设备科学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5.
郭锐 《农村电气化》2003,(12):30-30
1 设备现状及存在问题(1) 邳州市电网 110kV变电所用电季节性较强 ,供电可靠性要求高 ,110kV变电所两台主变都投入运行 ,主变无自动投切回路 ,而部分主变在调压范围方面受到限制 ,满足不了供电可靠性及电压质量方面的要求 ,因此其中有 4台 31 5MVA主变压器长期处于空载运行状态 ,空载损耗较大。(2 ) 电网中有 19座变电所装有母线电容器装置 ,但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 ,很好利用和发挥 ,使电网的电量损失比例大大增加。(3)  10kV线路和低压无功补偿工作未能有效抓好 ,一些 10kV线路功率因数偏低 ,电容器大多被一期改造拆除甚至毁坏。(4 )…  相似文献   

6.
调查发现灵璧县十余条10kV线路存在无功补偿不到位、线损较高的情况,QC小组针对日平均负荷较高、功率因数较低、线损率过高的渔沟变电站105梁集线路为例,改善设备利用率,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通过对近两年功率因数及现场接线等情况分析,制订了解决方案,即进行智能型无功补偿电容器选定及安装工作,选定安装位置、安装容量,通过效果检查,功率因数及线损均已达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无功补偿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怎样进行无功补偿应采取就地平衡的原则 ,使电网任一时刻无功总出力 (含无功补偿 )与无功总负荷 (含无功总损耗 )保持平衡。望奎局已实现了变电所的集中补偿 ,本文不再涉及 ,仅就 10 k V线路 ,配变与电动机的补偿加以讨论。(1)  10 k 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 :望奎局在每条 10 k V配电线路上安装 1~ 2处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补偿容量按线路配变总容量的 10 %掌握。望奎局公用配变容量为4 0 5 0 0 k VA,需补偿无功容量约为4 0 0 0 kvar,约需资金 5 5万元。经计算 ,安装一处时 ,宜将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 2 / 3线路长度处…  相似文献   

8.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功率因数 ,减少电能损耗 ,增强供电能力 ,在农网改造中 ,应对 1 0 0 k VA及以上配电变压器在低压侧安装容量为配变额定容量 8%左右的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但许多人认为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 8%配置补偿容量太小 ,不足以补偿低压侧所有的无功负荷 ,配变高压侧功率因数提高不大。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 ,因为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 ,作用仅限于减少变压器本身及以上配电网的功率损耗 ,凡是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 ,由于仍然要经过低压线路的电阻和电抗 ,配电线路上产生的功率损耗并未减少。所以 ,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选择过大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9.
35~110 kV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装置以补偿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并适当兼顾负荷侧的无功补偿.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按主变压器容量的10%~30%配置,并满足35~110 kV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的要求.现以山东省成武县供电公司110 kV东城变电站增设无功补偿电容器为例进行探讨.根据有关要求,从不同考虑点计算得出不同的容量要求,求其最大值作为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判据.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在电力网中,无功电源容量不足,将造成电网功率因数降低和电压质量低劣,并引起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增加,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我区电网普遍存在着无功电源容量不足,缺额较大的状况。经测试,农村10kV线路的自然功率因数仅在0.7左右,究其原因有:(1) 由于农村电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1配电线路供电半径长,分支线多;2负荷密度低,负荷点多而分散,分布不均匀;3负荷的时段性和季节性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少。(2) 无功规划长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无功电源与无功的占用不平衡。因此,在农网改造中,抓好无功电力的合理补偿是我区电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刚 《农村电气化》2003,(11):21-21
1 无功补偿的经济分析(1) 以一家普通工业用电户为例 ,配变容量 :S=10 0kVA ;有功功率 :P =70kW ;功率因数 :cosφ =0 7;每日 (按 10小时 )用电量为 :A =70 0kW·h(2 ) 该用户未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时 ,根据电价手册规定 ,普通工业用电的功率因数为 0 7时 ,应增收7 5 %的功率因数调节电费。如果电能电费按年平均值 0 5 4元 /kW·h ,则该用户每天增加的功率因数调节电费为 :0 5 4× 70 0× 7 5 % =2 8 35 (元 ) ;即供电部门对该用户加收的功率因数调节电费为2 8 35元。(3) 如果该用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功率损耗将明显减少。有功或…  相似文献   

12.
无功补偿是提高电力变压器的利用效率,减少线损,改善供电的电压质量的重要方式。针对目前无功补偿投切容量不精确的问题,研制一种便携式可插拔低压无功精细化补偿应急装置,可以精确测量功率因数、精准计算投切电容容量,补偿精度高,有效提高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输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主要目的是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终端变电所的电压和补偿主变的无功损耗。这些补偿装置一般连接在变电站的10kV母线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案对配电网的降损起不到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气化》2007,(12):15-16
1长乐市电网无功运行管理水平及其存在问题长乐供电公司在电力体制改革前,电网无功运行管理工作近乎处于空白状况,早年建成的变电站,如洞头变、长乐变等无功补偿容量严重不足,其中长乐变无功补偿装置使用年限长达19年,接近报废。长乐地区所有110kV变  相似文献   

15.
配电网中的电压水平和有功功率损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产生和流向。因此 ,高低压线路中的无功补偿装置如何配置对提高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线损至关重要。1 无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的配置地点配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地点有 3种类型 ,一是在变电所母线上 ;二是在 10 k V线路中 ;三是在用户低压端。因配置地点不同 ,无功补偿效果是有区别的。(1) 变电所母线上的无功补偿容量较大 ,一般是人工手动分级投切 ,该种无功补偿容量是按平衡整个变电所供电范围内无功负荷来确定 ,以保证上一级供电线路的功率因数达到规定要求 ,并…  相似文献   

16.
邢台配网137条公用出线中,除2条备用空载线路外,无功率因数低于0.50以下线路,功率因数在0.90~1.00的131条,占95.6%,功率因数在0.50~0.85之间的3条,占2.19%,功率因数在0.85~0.90之间的1条。配变台区2210台,安装台区集中无功补偿693套,补偿容量124.15 Mvar,占变压器总容量的10.35%。对电能量采集系统中能正常回数的2125台公变进行分析,功率因数在0.95~1.0之间的台区1970台,占92.75%,低于0.90的台区仅占3.86%。10 kV高压用户1770户,对电能量采集系统中能正  相似文献   

17.
1 35/10kV变电站集中补偿 变电站集中补偿在配电网中多以35 kV变电站为主,通常在10 kV母线并联电力电容器组实现变电站无功集中补偿.该种方式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的空载无功损耗,适当考虑线路的漏补无功功率,可有效改善输电线路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8.
无功补偿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无功电力远距离输送带来的弊端,以及占用系统部分输送有功电力的容量。为了取得最大效益,配电系统无功最优补偿模式是使传输过程的功率因数cosj尽可能达到1,补偿装置作为无功电源,  相似文献   

19.
赵虹 《农村电工》2003,11(11):21-21
1影响电压质量的原因1.1农村有些地区只考虑了增加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和配电变压器容量,缩短供电半径,更新设备,而忽略了对无功补偿装置的改造,使得一些变电所无功补偿容量不够,补偿设备配置不合理,设备陈旧落后。1.2由于农网改造资金不足,部分变电所主变压器仍是无载调压变压器,调压时必须停电,在负荷变化较大的季节,很难满足电压偏差要求。1.3设备运行管理不当,没有根据负荷变化规律和电压状况,及时调节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对电容器补偿容量也没有及时进行调整。比如,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的电容器都是靠人工操作跌落式熔断器进行投退,有些长…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10 kV线路的无功补偿,无论是招标方还是制造商,都是以无功补偿产品的形式来对待,对于无功负荷缺少必要的规划和初期的潮流计算,缺少对于负荷性质的了解和基本的测试,这必然会造成补偿容量及补偿位置的不合理,导致过补偿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造成由于负荷性质的不同而采取相同的保护方式,导致无功补偿装置发生损坏.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就10 kV线路无功补偿容量及补偿位置的确定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