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程伯瑛 《蔬菜》1989,(2):10-11
植物调节剂白菜灵由山西省夏冯农科所研制。1988年秋,在大白菜上进行了叶面喷施白菜灵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设计 1.试验地点在本所试验地和山西清徐县中高白村试验地(测定了土壤养分含量)。 2.试验设计在晋菜二号、晋菜三号、太原二青、新三包头4个大白菜杂种一代上试验,每一个杂种一代均设喷施白菜灵和不喷施白菜灵(对照)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大白菜品种,试验对引进的22个大白菜品种进行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观察记载,并测定产量与重要品质。结果表明,在引进的22个大白菜品种中,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大白菜品种有:‘强春大白菜’、‘强春2号大白菜’、‘夏菊黄芯白菜’、‘抗热快白菜’。  相似文献   

3.
一、重迎茬对大白菜繁种产量质量的影响。 1.易感霜霉病、软腐病。据调查,1991年七台河市种子公司在山东省昌邑县宋庄乡辛城村繁育80亩牡丹江一号大白菜种子,由于该村连年大白菜繁种,大白菜的霜霉病发病率超过50%,软腐病也达到30%,大白菜种子结实率和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大白菜种子产量平均亩产58公斤,比正常每亩减产42公斤,总减产336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3万多元。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已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而在无锡地区春白菜种植面积较少 ,市民吃的基本上是外地来的白菜。为了探索春白菜在无锡地区栽培的适应性和经济价值 ,为大面积推广春白菜新品种提供依据 ,特开展本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品种 夏新冠、夏白 4 5、93E38、春冠、青夏 1号、青夏 3号 6个品种。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于 1999年春在锡山市种苗中心进行。将 6个品种种植在一个大棚内 ,同等环境条件下 ,同等肥水管理。试验设 3次重复 ,小区面积 17 7m2 (米2 ) ,共 18个小区 ,采取随机排列方法 ,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株…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分枝性强,为复总状花序,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其花数多、花期长,雌蕊属多胚珠型,增产潜力较大。为了探讨北京地区早熟大白菜种子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我们于1982—1985年对部分早熟大白菜的开花与结荚习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指导早熟大白菜繁种及杂种一代的配制,提高种子的产量及质量。材料与方法本试验所用的材料采用经过纯化的北京早熟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小株。试验材料有“双小”、“长小”等5个株系及3个杂种。 1983、1984年两年春季都用同一代的“双小”、“长小”早熟大白菜各4株作试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两茬高产栽培,是指打破北方以往的大白菜栽培模式,在八月末九月初上市一茬白菜,而且不影响冬贮白菜的生产,同时获得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栽培方式。1 品种选择 头茬白菜选择生产期短,耐热耐湿,抗病力强的品种。例如:新改良快菜,小杂56等;二茬白菜选择生育期长,品质好,高产的品种。如吉研二号(758)等。  相似文献   

7.
孙毅 《北方园艺》1997,(3):25-26
“鲁白七号”杂交白菜引进与推广应用孙毅(黑龙江省鸡西市种子公司)经多年引种试验,确定青岛农科所培育的“鲁白七号”大白菜,是符合引种目标和生产需要的品种。鸡西市经6年推广应用,已成为主栽品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鸡西市1992年科技成果推广奖...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播种面积大,用种多,就地母根采种产量低,成本高。至今省内还从山东、河北等地大量调种。为了解决白菜种子自给,牡丹江市自六○年试验白菜育苗采种法成功,经五年的实践,总结出“关于白菜育苗采种法的探讨”一文,发表于一九六四年《黑龙江农业》第三  相似文献   

9.
《中国蔬菜》2013,1(7):32-34
哈菜豆13 号菜豆、京研快菜4 号苗用白菜、京研迷你5 号水果黄瓜、威盛1 号黄瓜专用砧木、农科大10 号西瓜、珍绿80 大白菜、中农18 号黄瓜、周杂2 号茄子品质介绍。  相似文献   

10.
《蔬菜》2005,(1):53-53
为改变我国传统大白菜颜色单一的状况,增加菜农收入,满足人们对新、奇、特蔬菜的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鲁刚研究员经过3年多时间,成功培育出“金冠1号”和“金冠2号”两个彩色大白菜新品种,并于2004年12月14日正式通过陕西省品种鉴定和新品种登记。新选育的两个白菜新品种在在外观上与其它白菜品种别无两样,但剥开外叶后,内球为金黄色和橙黄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注重抓了秋菜(大白菜,大萝卜)良种的繁殖和推广工作,试行用“北选南繁”的方式为生产提供良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北选南繁”程序的建立以前我县秋菜种子的繁制,都在当地进行,从实践的对比中我们感到,“南繁”采种,要比在当地采种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一)可减少“未熟抽苔”在我们高寒地区的大白菜,大萝卜生产上最忌“末熟抽苔”(即“开花”)。很好的  相似文献   

12.
<正>1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大白菜,苗期气温低,结球期气温高,与大白菜本身的栽培特性恰好相反,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生长期短、并且冬性强的早熟品种,在苗期外界气温低的情况下不易通过春化阶段抽薹。春白菜抽薹将影响质量、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2栽培技术2.1怎样防止春化抽薹:大白菜属二年生作物,当年早春播种通过种子处理和苗期处理,使它通过春化阶段,当年开花结籽的为一年生,第一年秋季栽培冬贮后,第二年春天用菜根繁种子的属二年生。因此,栽培春白菜就要避免它通过春化阶段抽薹。大白菜  相似文献   

13.
《蔬菜》2008,(3):45
天津科润农业科技公司通过实施“天津青麻叶大白菜育种技术体系构建及专用型新品种选育”科研项目,使天津大白菜育种从单一满足秋季种植拓展到四季生产、周年供应。据悉,该科研项目创建了天津青麻叶大白菜育种新方法,将常规育种方法8年到10年的育种周期缩短为3年到4年,加快了品种选育速度,降低了成本。目前已育成耐热新品种“津夏3号”、“春绿1号”、“津秋65”及中晚熟青麻叶新品种“津秋1号”、“津秋78”。这些新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生产负担,有益于农业环境保护和安全食品生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这些优良新品种白菜已在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4.
用于白菜和大白菜品种鉴定的EST-SSR复合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丽  郑晓鹰 《园艺学报》2009,36(11):1627-1634
 为了有效和全面鉴定白菜和大白菜品种, 研制了由3个引物对组成的6套EST-SSR复合标记 组合, 并形成了多重SSR的最佳实用试验条件。经由这6套标记组合完全鉴别了43个白菜和大白菜品种差异的检测, 并在3个大白菜杂交种个体之间的表现一致, 比较了单引物标记与复合标记的鉴定效率, 验证了这套技术和组合可以表达白菜和大白菜品种间多态性、品种内一致性及稳定性和重复性, 确认其可以高效准确和全面地鉴别白菜和大白菜品种的真实性和杂交种纯度。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蔬菜种类日趋丰富,城市中白菜消费量虽有所降低,但大白菜在蔬菜中仍保持较大的比重.据农业部统计,2003年我国大白菜的播种面积已达269.9万hm2,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15%[1].多年来白菜育种工作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分别在“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选育“专题、“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专项以及“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专题中对白菜遗传育种研究进行了立项,部分省(市)的科技厅(局)也资助了白菜育种的研究.在广大育种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十五“期间我国在白菜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和高效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通过试验实践,摸索出一整套早春露地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符合有关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无公害苗用型大白菜早春露地栽培技术,为大白菜安全生产提供参考。1品种选择白菜早春露地栽培因播种期正处于低温期,在品种选择上应该多选用抗寒性好、抗病、优质、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如速青、石绿新秀、四季快绿等。  相似文献   

17.
李玲 《中国果菜》2006,(3):11-12
“辐育一号”大姜是莱芜市农科所近年来成功培育出的生姜新品种.它取材于莱芜大姜,是利用常规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Co60放射源辐射处理,诱导其变异,再用组培快繁技术,加速其繁育.从辐射处理的莱芜大姜种植田中选出目标单株进行种植复选,经过5年的连续筛选试验,成功选育出的性状优良而稳定的生姜新品种,取名为“辐育一号”大姜.  相似文献   

18.
市场看台     
《蔬菜》2005,(11)
北京大白菜价格将高于往年传统的冬贮大白菜又临近上市销售了,在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冬贮大白菜生产状况调查后发现,大白菜的生产规模、品种都发生了变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品种不断增加。上市的冬贮大白菜科技含量极高,是全新意义上的优质白菜品种。今年,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冬贮大白菜全部采用了北京新4号、京秋1号、京秋2号、津秋1号等晚熟一代品种,生长期85~90d,净菜率85%,品质好,耐贮藏。在播种上采用缓茬方式,采用了小拱棚、保温地栽保存技术。北方大白菜的生产土地主要是秋粮收获后的撂荒地,有利于大白菜地栽保存冬贮在贮存方式上的突…  相似文献   

19.
张承和  王树忠 《蔬菜》1990,(4):22-23,25
大白菜是北方城乡秋末、冬、春初的主要蔬菜,食用期长达半年之久。为了确保其高产优质,就需弄清它的各生育形态,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受北京市“大白菜系列工程技术协作组”之委托,在1989秋季,我们对北京地区栽培的几种主要白菜——“北京106”、“新一号”、”绿宝”各生育期形态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晋白菜1号     
晋白菜1号(原名运杂1号)用运农1号雄性不育系做母本,忻州早黑叶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一代杂交种。1984—1986年参加全省十二个点大白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毛菜7039.7公斤,比对照(北京 106)增产5.6%;平均亩产净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