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幽默     
安全感 身材矮胖的刘某问身边的女友:“亲爱的,咱俩在一起,你的感觉是什么?”女友说:“安全。”刘某说:“我并不高大,为什么还有这种感觉呢?”女友说:“因为你太胖了,我打你你追不上我,所以安全啊!”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在我家我可是一家之主,只要我喊一声‘拿热水’,立刻就有一盆热水端到我面前。”男人向朋友吹嘘。朋友十分一家之主羡慕:“那热水是干什么用的?”“你不觉得用冷水洗碗很不舒服吗?”4岁的儿子给爷爷盛饭,妈妈教导说:“乖乖,你应该双手端饭给爷爷”。儿子一脸不屑,冲着妈妈说:“我都快5岁了,力气不小了,这饭我一只手就能端起来!”病人:“医生,我最近经常失眠。”医生:“你应该放松。睡前,想象自己是一条自由的鱼。”一周后,病人神情沮丧地对医生说:“我现在已经不能上床了。”“为什么?”“因为我躺在床上就像躺在平底锅里。”“你必须给我…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盆景精品都有一种“遗世独立”之美,它的美甚至让人敬畏,让人有点不敢亲近。因为,“一切完美的事物皆属于超人的境界(张爱玲)”。可能就是这个缘故吧,作为盆景“读者”的我,往往更喜欢盆景爱好者的初成之作,因为不成熟的“手艺”里,包含着苦涩、朴拙、窘迫甚至冒险,然后达到初步的“圆满”,那种“可爱”,那种“可亲”,往往使人动容。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新疆农垦科技》2014,(3):65-65
去医院打针。一个小护士可能是实习的。比较紧张.拿针头扎了我十下都没找到血管。我咬着牙说道:“大姐,你姓李是吧。”她说:“你怎么知道?”我说很简单啊.因为你一看就是传说中的李十针!  相似文献   

5.
前年仲夏,同事送给我一只大理石的千筒盆,纹理清晰、自然,制作精细,叫人爱不释手。栽上何种植物,可与千筒盆“珠联璧合”呢?我想到了六月雪。因为它萌发力强,生长旺盛,管理粗放,只要修剪得法,就能培养出具备“干粗、枝曲、叶细、根露”的树桩盆景。在一个阴雨天,我将一株六  相似文献   

6.
写这篇文章曾有些顾虑,因为担心有人以为我是托儿。后来还是杂志社的编辑鼓励我写,这才拿起了笔。说实话,我是真的受益了,才想介绍给大家的——“济农”养花确实不错。  相似文献   

7.
主席、贵宾、各位盆栽界先进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梁悦美,我来自台湾。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到这儿来参加这个大会。在这儿,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因为在这次大会以前,我们曾经在各国各地的盆栽会及盆栽教学活动中相遇过。老朋友的再度相逢,国内盆景界各位新朋友的相互认识及切磋,使本人感到格外的兴奋与亲切。我们中国有一句话:“以文会友。”为了盆景界的友情,我早已将它应用为“以树会友”。意思是,由于对盆景的喜爱与共鸣,使我们自然地相会在一起,并且很快就成为知己的朋友。更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目标与理念,才使各位由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不同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久仰胡乐国先生的大名,早想登门拜访,因为他不仅是当代“浙派盆景”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我国盆景艺术界的一位著名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两年前我在一次会议上偶遇胡乐国先生,由于时间匆忙未能深入交谈。最近我在温州采访了他,总算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9.
养老院新来一位住院老人,住在我的隔壁,她说就因为看上了屋门前这片花园,才决定住在这里的。一天傍晚在屋前乘凉,她指着墙角处的那墩玉簪问我说:“那是你种的吗?”我肯定地点点头。“那你为什么不把它种在离屋门近的地方,这地方有阳光,能让大家闻花香。”我  相似文献   

10.
事物的名称取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主要特征,离开这一点来给事物命名,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认为“树根艺术”这一名称,尚不能包含它的本质属性或主要特征,不如用“根形艺术”这个概念为好。因为“树根”二字首先限制了这门艺术的取材范围,岂止是树根可以塑造形象,各种滕本植物的根、竹根也可以塑造形象。其二,树根的“根”与“根形艺术”中的“根”,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残疾人,小儿麻痹症患者。原在安阳一家养殖场做门卫工作。因为腿脚不灵,行动不便,多少次都在想:有朝一目我要胜过常人,长上双翅,飞向蓝天,飞向理想,飞向辉煌。可还没等“飞”起来,突然有一天,企业停产,我和职工们一样下岗了。在家待业,一“待”就是一年多。  相似文献   

12.
每逢过年,我都会把自己养的金橘摆放在客厅,不为别的,只图个好看和吉祥:因为金橘的“橘”与“吉”谐音,谁都希望年年吉祥如意。再者,那满树黄橙橙的果实、绿油油的叶子互相掩映,让人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迷路丈夫对妻子养的猫忍无可忍,抓起猫,走进树林扔了。回家一看,猫安逸地趴在门口。丈夫气坏了,把猫塞进麻袋就出了门。他走了10公里,向西走了20公里,然后把猫从麻袋里放出来就自己走了。一小时后,丈夫用手机给妻子打电话:“猫回家了吗?”“对,5公钟前就回来了。亲爱的,你问这干吗?”“你叫这畜生接电话,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永远走在前有位推销员应聘工作,可是没过多久就丢了这份差事,整天天忧人。关心他的朋友问道:“是不是因为你没有宣传?”他哭丧着脸回答道:“不,我都认真做了宣传。”“你是怎么说的?”“我对每个人都说:“我们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乍一见面,我感到十分惊讶:已经是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胡虹教授,竟是那样年轻和充满活力!因为,我见过的许多教授,大都已两鬓斑白。诧异中,我竟脱口而出:“太年轻了!”胡虹淡淡一笑:“人到中年,不年轻了。” 探索缘于使命感 胡虹,1959年出生于云南个旧市的一个干部家庭,1977年高中毕业后顺利考进了云南大学生物系,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该所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蔡希陶  相似文献   

15.
技道两进     
赵庆泉先生的这两幅盆景是我特意从书上剪辑下来的。看那简洁的构图、典雅的色彩、俊逸的风格,端然是一首精致的宋词小令。这与他一贯擅长的表现恬淡自然山野风光的水旱盆景,似有所不同。水旱盆景是赵先生的“绝活”。然而一直以来我颇有兴趣地更注意他零星发表的其他一些作品。因为它常让我想起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初始解牛,“所见无非全牛”;  相似文献   

16.
冯德珍老师离开我们两年了。冯德珍老师当过《中国花卉报》总编辑,也当过《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执行总编。按我国现行的称呼习惯,当称她“冯总”才是。然而,在我国花卉界,几乎所有认识或不认识她的人,都称呼她为“冯老师”。我也称呼她为“冯老师”。我想,人们之所以称呼她为冯老师,完全是出于一种自然的尊重、敬爱和亲切的感情。我也是这样。冯老师去世时,我不在北京,没能向她作最后的告别,我很遗憾,更多的则是痛苦和悲伤!冯老师去世一周年时,我就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然而一想到文章的题目,又陷入了无比的痛苦之中。因为我离开《中国花…  相似文献   

17.
“水眼”     
盆景艺术中没有“水眼”这一术语,这是我“杜撰”的。在制作水旱式盆景时,我喜欢采用极浅的长方盆,盆深仅一至二厘米。选择如此浅的盆是为了使水石部分能充分反映山石盆景的特色,收到水随山转、山依水秀的艺术效果。而用水泥隔开堆土以种植物的另一部分,我主张以不打洞为好。因为这么浅的盆,底上打洞后,洞  相似文献   

18.
刘勇:发言之前先介绍自己,然后开始我们的话题“科技与人才”,我想还是以人才为主,因为科技也是以人为本的,人的问题解决了,科技问题的解决也就顺利了。  相似文献   

19.
看了《中国花卉盆景》2002年第8期刊登的《阴雨天购花要慎之又慎》一文,感到似有不妥之处,我以为造成“叶尽根枯”的原因不在于是否是阴雨天购花。相反,我觉得阴雨天购花倒优于睛天,因为阴雨天植株不会失水过多利于苗木成活。  相似文献   

20.
这一期刊物在编辑中,抗震救灾的消息不断传进我的大脑,我一直感到心慌,直觉告诉我该做些什么。当我对我的同事说出我的感觉时,我们的心产生了共鸣。我们关注震区的同胞,更牵挂那里的种业同仁。因为当时通讯暂时中断,我们一直与四川省种子站、四川国豪种业、中种绵阳水稻所以及我们所有四川的朋友都联系不上,5月14日才得到他们都平安的消息。赵晓宇主编对我说:“当我联系上柴玮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