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苷肽注射液对家兔的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家兔注射不同剂量的苷肽注射液,通过其对家兔的行为、体重、饮食状况和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学变化的影响,研究苷肽注射液对家兔的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苷肽注射液在一定使用剂量范围内,对家兔的行为、体重、饮食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家兔是节粮型草食小动物,其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已成为中国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等方面对国内外2019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方面均作了较多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是针对选择和环境及添加物对家兔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是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产仔数及精液蛋白方面的研究较多,其次是生长、肉质、毛色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繁殖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公兔精液的保存方法及添加物对家兔精液品质、产仔数和受胎率的影响。国内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也主要包括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但国内的研究重点在分子育种研究,其中品种与遗传多样性及皮毛性状功能基因的研究较多,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常规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的方法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而传统育种性状评定和家兔繁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综述可为家兔的育种和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并分析脱毛家兔与正常家兔皮肤结构及毛囊形态学的差异,初步分析家兔脱毛对皮肤结构损伤的意义。笔者通过外科解剖法获取脱毛家兔与正常家兔背部皮肤制作石蜡切片及Sacpic染色,观察脱毛家兔与正常家兔皮肤结构及毛囊形态学的差异。结果表明,脱毛家兔皮肤层结构不完整,毛囊结构受损,皮肤毛囊与皮肤组织之间连接松散,正常家兔毛囊密度均匀,皮肤结构层完整,毛囊结构无损伤。说明脱毛家兔皮肤毛囊结构破坏,毛囊稀疏,脱毛后毛囊对皮肤的保护作用下降,脱毛家兔的皮肤层结构不完整。  相似文献   

4.
家兔是消化系统非常脆弱的动物,众多因素都会对家兔肠道健康造成威胁,其中饲料因素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饲料对家兔肠道健康的影响。首先,定义肠道、肠道健康及标准;其次,列析了影响家兔肠道健康的饲料因素:饲料配方、玉米及比例、饲料霉变、抗营养因子、饲料形态、粉碎粒度、颗粒饲料硬度和韧性、水分含量等,因此,重视家兔肠道健康,务必重视饲料因素,细节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云南松松塔水提物对正常家兔及心衰家兔在体心脏的影响。用30g/L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制备家兔在体心衰模型,观察云南松松塔水提物对正常家兔及心衰家兔的心肌收缩张力和收缩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松松塔水提物3个剂量对正常家兔心肌收缩张力和收缩频率无影响,但对心衰家兔的心肌收缩张力和收缩频率均有增强作用。因此,一定剂量的云南松松塔水提物可加强心衰家兔的心肌收缩张力和收缩频率。  相似文献   

6.
饲料颗粒化对家兔摄食行为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峰 《家畜生态》1995,16(1):33-34
饲料颗粒化对家兔摄食行为及增重的影响张明峰〔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744000)饲料颗粒化有利于饲料的储存、运输和饲喂。家兔饲用颗粒饲料对其生产性能及生长发育有影响,尤其是对家兔的摄食行为及增重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家兔饲用颗粒饲料的效果研究报道较...  相似文献   

7.
家兔种业是家兔产业发展基础的核心、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促进兔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综述了国外家兔品种资源、种业实体类型、品种选育及对我国家兔种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家兔养殖形势时有波动,但总体向好,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就饲料供应而言,优质饲料供应不足,日粮搭配不尽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蛋白质饲料是家兔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家兔饲料原料研究较少,少见关于家兔氨基酸及蛋白质饲料对家兔影响的研究。本文就氨基酸及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对家兔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家兔在饲养过程中氨基酸需要量及蛋白质饲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家兔热原检测是保证生物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笔者主要针对热原试验中家兔的试验次数、基础体温及体质量对试验结果有无影响进行分析。将家兔试验次数、基础体温以及体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通则1142热原检查法中的规定进行分组,并分别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经统计学分析,家兔的试验次数及基础体温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家兔的体质量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家兔是中国传统的畜禽品种,同时也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家兔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较多研究,在传统育种上主要针对选择和环境因素对家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子育种上对生长及肉质相关基因、繁殖性能相关基因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研究重点集中于分子育种,包括对皮毛性状、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家兔腹泻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家兔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肠炎性复合症状",其发病的原因主要分为应激、气候改变、饲料及饲养方法不当、病毒、衣原体、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其中较为常见的家兔腹泻病主要为:大肠杆菌病(粘液性肠炎)、沙门氏杆菌病(鼠伤寒沙门氏菌及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链球菌病(溶血性链球菌病)、肠球虫病(艾美耳球虫)等P[1-2]P.本文将从常见的家兔腹泻类型中,对历年来防治家兔腹泻的中药方剂进行总结,为今后家兔的饲养及实验中家兔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报告四川省雅安市家兔养殖过程中致病性细菌的检测及生物学特征。通过对发病及死亡的家兔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及分离,对分离到的优势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理化性质和16S r RNA序列的分子鉴定,病理学观察及药敏试验,判定为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该菌对家兔有致病性,对供试的氟苯尼考等高度敏感,对氯洁霉素及四环素等多种抗生素耐药,并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blaTEM、tet A、tet M)的存在。推断此株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家兔死亡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舒泰50麻醉对家兔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影响及家兔血流动力学变化机制,试验取12只健康家兔,按体重肌肉注射0.1 mL/kg舒泰50,建立舒泰50麻醉模型,并记录家兔麻醉相关时间(诱导、维持、苏醒和总麻醉时间).对舒泰50麻醉前(0分钟)、麻醉后5,10,15,20分钟及苏醒后10分钟的收缩压(SAP)、舒张压(DA...  相似文献   

14.
光照是影响家兔生长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与家兔的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变化密切相关,适宜的光照制度是家兔正常养殖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本文总结概括了在家兔的生产过程中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光色(波长)和光照周期等不同光照条件的变化对家兔生理机能及繁殖机能的调控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光照控制制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家兔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家兔胴体和肉品质测量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更准确的定义家兔胴体和肉质特性,并提供家兔胴体和肉质常用专业术语,为育种等研究工作及家兔生产者提供方便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营养对家兔的生长发育、健康和高产有直接作用,不在于饲料中有效能量的浓度,而是有效能量的采食量。任何高产的家兔品种,都具有较高采食量的特点。因此,研究家兔的采食量,对提高家兔的生产性能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采食量的研究,对猪和奶牛的报道较多,家兔则很少见。我们于1987年2月至6月对家兔采食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测定,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7.
面对逐年增加的家兔呼吸道疾病,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家兔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原因,列出了家兔呼吸道疾病的基本特点,指出了家兔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因素及鉴别要点,最后提出有效控制家兔呼吸道疾病的技术措施。对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安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对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豚鼠和家兔分别进行本品的全身用药过敏性、血管和肌肉局部刺激性及家兔红细胞体外溶血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本品对豚鼠无明显全身过敏性、静脉注射对家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局部刺激性、对家兔肌肉注射给药无明显局部刺激性、对家兔红细胞无明显体外溶血性。表明本品的各项安全性均良好,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环境温度是影响家兔生产的重要因素,而高温则产生严重的危害。它不仅使家兔的生理生化指标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机体的代谢机能,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甚者还会出现衰竭、死亡。只有正确认识家兔的热应激反应,掌握热应激时出现的某些变化及对家兔生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家兔的适应性,才能增加  相似文献   

20.
兔业是节粮、环保、低耗草食畜牧业中的代表性产业,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的相关研究是推进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不断进步,为家兔育种提供了更加先进全面的技术手段。作者从家兔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国内外2021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一定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与环境效应的影响。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主要以分子育种为主,包括品种与遗传多样性、皮毛性状功能基因、脂肪和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生产性能测定等。本综述旨在为家兔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