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蝽是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 ,发生量大 ,为害龙眼的花、果、嫩梢 ,若虫为害较成虫尤重。被害枝条发育缓慢 ,严重的枯死 ,受害的花果容易脱落 ,影响产量。我区是龙眼主产区 ,栽培面积 0 83万hm2 ,为减少荔枝蝽的为害 ,提高龙眼产量和品质 ,1 991年以来连续 1 1年推广应用平腹小蜂进行防治 ,荔枝蝽虫口密度明显下降。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平腹小蜂来源 由福建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以蜂卡形式提供。蜂卡用柞蚕卵做为平腹小蜂的寄生卵 ,纸制蜂卡长×宽为5 5cm× 3 5cm ,单面粘有平腹小蜂寄生的柞蚕卵 30 0粒左右 ,每片蜂…  相似文献   

2.
沙田柚生长期果实套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1997~1998年进行,供试沙田柚为1988年种植,面积3330m2,株行距5m×6m。套袋在每年5月中下旬疏果后进行,并隔行设不套袋作对照。套袋材料为市售普通聚乙烯薄膜袋,规格以25cm×25cm较宜,套后扎好袋口,在采果前20天除袋。常规...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防治荔枝、龙眼蒂蛀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蒂蛀虫是为害荔枝、龙眼的最主要害虫。在嫩梢期 ,从叶脉蛀入为害 ,使新梢枯死 ;在花穗期 ,从花梗蛀入为害 ,使花穗枯死 ;在幼果期 ,从表皮蛀入为害 ,使幼果破裂脱落 ;在果实成熟期 ,从果蒂蛀入为害 ,造成采前大量落果 ,并排粪便其中 ,降低品质。为了寻找防治蒂蛀虫的良好药剂 ,笔者于 1999年、2 0 0 0年连续两年 ,在荔枝、龙眼的新梢期、花穗期、幼果期和果实成熟期 ,用农地乐、乐斯本、百事达、安绿宝、敌杀死、绿色功夫、灭扫利等七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试验果树①荔枝 ,禾荔品种 ,圈…  相似文献   

4.
郑重禄 《西南园艺》2004,32(3):49-49
荔枝蒂蛀虫又名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为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荔枝蒂蛀虫在我区龙眼园普遍发生,部分龙眼园受害十分严重,对我区龙眼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当前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莆田荔枝蛀果害虫逐年加重为害 ,主要有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小灰蝶、龙眼亥麦蛾和卷叶蛾等 ,其中荔枝蒂蛀虫是果蛀虫中的最主要害虫 ,为害荔枝枝梢、花穗及果实 ,但不为害叶。在莆田县梧塘镇年发生 1 0代 ,世代重叠。成年树为害较重 ,虫果率 81 9% ,虫梢率 5 9 0 % ,造成枯枝枯叶 ,落花落果 ,并在果内留有虫粪 ,影响荔枝品质。当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有 40 %乐果EC、 90 %敌百虫晶体、 1 8%杀虫双AS、 2 0 %杀灭菊酯EW、 40 %氧化乐果EC等常规农药 ,由于多年连续使用 ,蒂蛀虫抗药性增强 ,防效明显下降。为了筛选高效…  相似文献   

6.
金水2号梨套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水2号梨在华中及华南地区栽培面积约1.33万hm2,是湖北、江西、四川、福建等省的早熟梨主栽品种。1997~1999年笔者进行了金水2号梨套袋试验。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本所梨中试园。供试金水2号梨17年生,树势中庸。试验选用3种纸袋:海河LB单层袋(河北省石家庄果树所生产,高密度纸制作,黄色,涂蜡);泰山双层袋(山东省果树所生产,高密度纸制作,外袋灰褐色,内衬纸袋红色,涂蜡);自制新闻纸袋(用旧报纸制作, 15cm x 20cm,用细铅丝扎口)。以不套袋为对照。单株小区,重复3次。每株树在东南…  相似文献   

7.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又称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为害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以幼虫钻蛀荔枝、龙眼果实、花穗、新梢和嫩叶。一般年份,荔枝、龙眼虫果率为10%~20%,严重年份达60%~90%。为害嫩梢可造成嫩梢枯萎死亡;幼果期和成熟期受害,造成大量落果;转色成熟期爱害,严重影响食用和商品价值,影响果品出口外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材料与方法试验果园设在黄岩区江口镇唐家岙村和院桥镇沙门店村的山坡地 ,海拔 30~ 5 0m。品种为洛阳青枇杷和安徽大红袍枇杷 ,树龄 14~ 15年生。株行距3 0m× 3 5m ,常规管理。试验套袋自制 ,一种为报纸 ,另一种为牛皮纸 ,规格为 2 5cm× 2 0cm。设① 1998年 4月 16~ 17日和 1999年 4月 13日 ,于江口镇唐家岙村 ,选洛阳青和大红袍进行报纸套袋处理 ;②1999年在院桥镇沙门店村 ,选洛阳青分别于 2月 13日、3月 8日和 4月 12日 3个时期采用报纸和牛皮纸套袋处理。均设相应的未套袋对照树 ,单株小区 ,重复 3次 ,随机排列 ,每株套…  相似文献   

9.
荔枝蒂蛀虫又称荔枝细蛾,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危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我区部分龙眼园荔枝蒂蛀虫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晚熟松风本龙眼,造成大量落果,部分未掉落的受害果因果蒂处附有幼虫及虫粪而影响果实品质。经济价值大大降低。对龙眼生产妨碍很大,已成为当前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南方梨果实套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园设在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凤凰山林果场 ,品种为金花梨、金水一号梨 ,砧木为豆梨 ,树龄为7年生 ,行株距 4m× 1 5m ,管理水平中上等 ,每6 6 6 7m2 产量 2 50 0~ 30 0 0kg。套果袋为山东莱阳瓜果研究所生产的专用套果袋 ,规格为 19 5cm×14cm ,双层 ,外灰内黑。分两次进行套袋 ,第一次在5月 15~ 18日 ,第二次在 5月 2 5~ 2 8日。套袋前先疏果 ,每株留果 10 0个左右 ,并全园喷农抗 12 0一次 ,试验套袋树 2 0株 ,每株在树冠外围、内膛不同部位均匀套 50个果 ,余下 50个果作为对照。套袋时 ,先把幼果装入袋内…  相似文献   

11.
龙眼果穗套袋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龙眼果穗套袋试验为解决龙眼落果、裂果及果实外观质量差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果穗套袋试验。1997年6月20日在揭阳县桂岭镇一个5年生古山2号龙眼园中,分别用黑色塑料遮光网、绿色塑料纱网(70目)和黄色塑料打孔背心袋(打孔4行,孔距4cm,行距4cm,孔径...  相似文献   

12.
密植龙眼园回缩修剪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适当密植是龙眼获得早结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密植龙眼园树体较小,栽培管理方便,但易封行密闭,不利成花结果。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的回缩修剪方法,摸索出适于一般管理条件下密植果园的回缩修剪方法,使其通风透光,确保龙眼开花结果。1 不同回缩时间对龙眼抽梢和成花的影响   试验于 1997年在本所 5~ 6年生、定植株行距为 3m × 4m(每666.7m2约55株)的石硖龙眼园中进行。选取年成花结果差的植株分两个时期(5月下旬、8月中下旬)进行回缩修剪。回缩枝条直径约2cm,回缩后及时疏芽,每个枝条只保留2~3…  相似文献   

13.
攀西地区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攀西地区 (指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州西昌地区 )龙眼种植规模的迅速扩大 ,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工作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根据几年来对龙眼主要害虫的调查研究及防治试验 ,笔者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1 攀西地区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我区未大面积种植龙眼以前 ,为害龙眼的害虫以荔枝蝽、荔枝蒂蛀虫、荔枝小灰蝶、龟背天牛和荔枝瘿螨等 5种为主。其中 ,荔枝蝽和蛀果虫类为普遍发生的主要害虫 ,为害比较严重 ,龟背天牛以为害老树为主 ,荔枝瘿螨为局部或个别年份发生的害虫 ,为害相对较轻。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  相似文献   

14.
冯青 《广西园艺》2002,(2):19-20
龙眼果穗套袋可以预防果实在生长发育期间多种害虫对果实的伤害 ,有效地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 ,减少农药在果品的残留 ,减少环境污染。笔者于 1 998年、 1 999年进行了本试验试验在广西钦州农校果园进行。试材为 7~ 8年生的石硖品种 ,历年发生荔枝蝽象、荔枝小飞蝶、荔枝蒂蛀虫、蝙蝠和鸟等虫害 ,于 1 998年、 1 999年采用白色塑料网纱袋进行果穗套袋 ,规格为 5 0 cm× 45 cm,孔径有 3 0目、 40目、 60目和不套袋作对照 ,共 4个处理 ,选果穗较整齐的4株树 ,按树冠东南西北方位设 4个重复 ,每个重复各随机处理 2穗 ,于龙眼疏果后的 6月 1 8日…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利用冬季修剪剪下的枝段进行扦插繁殖,可以减少砧木培育及嫁接等复杂工作,缩短育苗年限,且苗木生长一致,长势良好。影响猕猴桃扦插成活的因素很多,为了探明不同处理对扦插苗的影响,笔者于1997年进行了本试验,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试材采用6~7年生海沃德冬剪枝条,选取粗度04~0.8cm的枝条,剪成20~30cm长的枝段进行沙藏备用。试验于1997年2月下旬进行,处理有以下三种:A 电热温床加200×106萘乙酸(NAA)浸泡1小时;B 1000×106吲哚丁酸(IBA)速蘸30秒;C …  相似文献   

16.
果树在栽培生产过程中,往往遭受到各种害虫为害,目前已报道的荔枝、龙眼害虫就有116种[1].其中,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害虫有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荔枝瘿螨Eriophyes litchii Keifer,发生较严重的有龙眼蜡蝉(龙眼鸡)Fulgora candelaria L.、白蛾蜡蝉Lawana imitata Melichar、金龟子和木蠹蛾等.  相似文献   

17.
荔枝蒂蛀虫世代划分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种的荔枝、龙眼为试材,在广东省的气候条件下,对荔枝蒂蛀虫的世代划分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每年第一代发生期很难测定,除品种差异外,气候、物候期(包括开花坐果期)和世代交替等因素均影响蒂蛀虫的出现时间.在品种较为单一的荔枝、龙眼园中,没有必要测定蒂蛀虫第一世代出现的时间,可根据发生高峰期直接喷药.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潮汕地区荔枝蒂蛀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蒂蛀虫 ,原名爻纹细蛾 ,是荔枝和龙眼常见的重要害虫。近年来 ,在潮汕地区荔枝园为害较普遍 ,尤以乌叶、妃子笑等中迟熟品种受害较重 ,一般蛀果率 10 %~ 4 0 % ,高的达 5 0 %以上 ,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据 2 0 0 0年调查 ,6~ 7年生的乌叶蛀果率为 2 3 7% ,妃子笑为 4 3 7% ;2 0 0 1年对同片园调查 ,乌叶蛀果率为 2 6 7% ,妃子笑为 5 7 4 % ,2 0多年生的乌叶荔枝蛀果率更高。1 发生原因1 1 蒂蛀虫为害特性决定 蒂蛀虫年发生世代多 ,世代重叠。在潮汕地区 ,年发生 10代左右 ,主要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及早熟品种花穗近顶端的花穗…  相似文献   

19.
《果农之友》2007,(9):50-50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的主要蛀果虫。它不但蛀果,而且也危害嫩叶和花穗。是荔枝的主要害虫。1蒂蛀虫的危害特点  相似文献   

20.
1架式与树形 棚架式栽培的梨园,一般用直径约5cm、长3m以上的钢管竖直安装在土壤中的 30cm × 30cm水泥基座上,钢管间相距约5m。地面上引钢丝绳拉在钢管上端,将各个钢管固定紧,梨园四周的钢管在2m高度拉平行于地面的钢丝绳。在钢丝绳上纵横相距约4cm用铁丝拉成网状架面。同一梨园中架面有水平与倾斜式两种。从梨树主干处拉起的架面一般为倾斜式,低处高1m左右、高处高2m左右。水平式架面高度为2m左右。 盛果期梨园株行距 7.2m× 7.2m,树高 2.5m,冠径约7.2m,树冠投影面积约50m2。树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