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准施肥是玉米精准作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玉米生产的实际情况,综合信息技术、传统施肥技术和专家的经验知识,利用ASP.NET技术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平台,研制并开发了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该系统的开发为玉米精准作业提供了方便的操作平台;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等多项信息技术,构建了规范的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避免了数据冗余,有利于施肥数据的规范化管理;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推理机制,提高了精准施肥的准确性。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的应用,给传统的玉米生产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降低肥料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玉米产品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测土施肥、品种选择、病虫草害诊治、产量预测和效益分析等精准决策问题,利用"3S"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相关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玉米精准种植决策系统。通过应用该软件系统,得到专家级的指导意见,帮助农民进行精准化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3.
陈霞  陈桂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42-9545
在研究可视化与空间数据挖掘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视化在时空数据挖掘过程中的应用。利用可视化表现形式使历年来测量到的玉米产量数据和精准施肥数据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使人们更加直观、清晰地比较和分析玉米产量和精准施肥二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地分析精准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展现了多年来精准施肥的成果,作到修正现有的精准施肥策略、指导来年的精准施肥策略,从而使得玉米增产并且更加精准地预测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黑土区玉米精准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地统计学、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农机等技术,研究了吉林省黑土区土壤养分变异规律,提出了适于黑土区的玉米精准施肥模型,开发了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并通过变量施肥机进行了精准施肥的应用.与传统施肥方案相比,精准施肥使玉米增产10%以上,节肥率达到15%.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施肥对玉米产量、品质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基于玉米需肥特点对基本的施肥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究平衡施肥技术、氮肥深施技术、氮肥后移技术、精准定量施肥技术等的特性与应用优势,并通过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以及玉米螟等就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进行玉米耕作中也应用了先进技术。以吉林省黑土地区为例,对玉米进行精准的施肥操作,在此过程中,使用了应用地统计学,专家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对黑土区土壤养分变异规律的分析后,提出了玉米精准施肥模型,从而对其操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7.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施肥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肥料对环境不良影响的作用。广东省自2005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成果。利用这些成果建立广东省施肥大数据库,实现精准施肥并在全省推广应用,成为提高精准施肥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与GIS技术的融合为建立精准施肥系统提供了可能,为大数据应用与管理、精准施肥决策、农技推广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根据广东省施肥大数据实际情况,采用大数据和Web GIS等技术,开发一套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及相应的信息服务应用平台,集施肥决策、农技推广、施肥数据可视化等于一体,并在广东省开展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8.
针对玉米种植普遍存在的选种难、盲目施肥等问题,基于多年实测土壤数据,根据示范推广经验,以养分平衡法为理论依据,采用土壤养分有效校正系数方法设计了一套玉米种植技术咨询服务系统,用于指导当地农民如何科学选种、如何精准施肥。系统具有针对性好、实践性强、地域突出等优点,根据地块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为农民推荐高产高效品种,利用目标产量法精准计算施肥量。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降低肥料投入成本,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你能想象吗?仅用一台免耕播种施肥机就能完成玉米的精准播种和变量施肥,而且,玉米点播最大控制误差低于4.48%.每667米z玉米地能节省肥料成本10元,增加收入87元.日前,我国专家研制出了一种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精准作业监控系统,并将此应用在了播种施肥机上.让玉米生产的精准化不再成为梦想.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在农村普及为进一步完善精准施肥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当前主流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为平台,运用GPS定位、Baidu Map API和数据库等相关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手机LBS和移动GIS的玉米精准施肥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网络进行用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信息交互,服务器端运用土壤肥力丰缺指标法、玉米喜肥特性法以及养分平衡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施肥方案并推送给用户。结合测试表明,该系统通过GPS定位,定点定位误差4 m,各模块响应速度在5~15 s。  相似文献   

11.
Seven years‘ field experiments on application of corn stover and/or cattle manure combined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s were carried out in Shouyang Dryland Farming Experimental St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d available N in the plough layer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cattle manure; the available P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the available K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corn stover.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in the soils treated with corn stover or cattle manure were kept in balance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Cor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ere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not only by fertilizer N but also by incorporated corn stover.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highest N uptake,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could be obtained at rates of 105 kg fertilizer N, 6000 kg corn stover, and 1500 kg cattle manure per hectare. The experiments supplied information on nutrient recycling and use of corn stover as sources of fodder and organic fertilizer for balancing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and increasing crop yield with incorporation of corn stover in soil.  相似文献   

12.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9,他引:60  
 研究探讨了玉米秸秆还田方式 (直接或过腹还田 )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 ,秸秆过腹还田对提高耕层土壤速效 N贡献较大 ;耕层土壤速效 P含量主要与化肥施用量有关 ;耕层土壤速效 K含量与秸秆直接还田有关。该试验条件下 ,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过腹还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保持平衡。产量统计分析表明 ,化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有明显影响 ,其次为秸秆直接翻压还田。适宜的秸秆直接还田量、秸秆过腹还田量与化肥 N配比 (试验中每公顷用量分别为 60 0 0、1 50 0和 1 0 5kg) ,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 N的利用效率较高。研究为该区玉米秸秆作为饲源和有机肥源的合理再分配利用 ,秸秆、牛粪与化肥平衡配施 ,以及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对冬小麦季土壤易矿化态氮和微生物态氮的影响。[方法]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秸秆、氮肥和厩肥;单施氮肥;麦秸+氮肥;麦秸加倍+氮肥;麦秸+氮肥+厩肥;玉米秸秆+麦秸+氮肥;玉米秸秆+麦秸+氮肥+厩肥,以此来研究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对冬小麦季土壤易矿化态氮和微生物态氮的影响。[结果]在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下,冬小麦季土壤易矿化态氮和土壤微生物态氮数量均以冬前数量为最高,追施氮肥配施秸秆与厩肥对土壤易矿化态氮和土壤微生物态氮数量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结论]通过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能够增加冬前土壤矿化态氮和微生物态氮的含量,对补充冬小麦返青后土壤无机态氮的不足,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施用不同粪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分析鸡、牛、猪三种粪肥养分和污染物含量基础上,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不同粪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农田配合施用粪肥能够明显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其中试验以施用鸡粪效果最好,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全氮量、速效氮、全磷量、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39.33%、84.8%、27.65%、109.7%、12.9%和11.35%。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12.81%,化肥施用量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不同耕作制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连续2年试验研究表明: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分带轮作水土保持效益优于净作,分带轮作制中洋芋(油菜或小麦)/绿肥/玉米/红薯轮作方式优于油菜(小麦)/绿肥/玉米/大豆;不同作物轮对对产量的影响小季以洋芋>油菜>小麦,大季以红薯>大豆;适宜的分带轮作制为洋芋(或油菜)/绿肥/玉米/红薯,其水土流失量小,作物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绿肥不同施用量进行田间试验鉴定,选择红花大金元和K326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绿肥玉米秸秆压青还田的方式,在不同的施肥水平下,测定烟叶的农艺性状、烟碱含量以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绿肥压青还田可以显著改善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农艺性状,增加总糖、含氮化合物等成分的含量,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和产值,最终提高烤烟的品质。绿肥压青量越大,品质增效越明显,且其增效不随品种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7.
设置了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①不施秸秆、氮肥和厩肥(CK);②单施氮肥;③麦秸+氮肥;④麦秸加倍+氮肥;⑤麦秸+氮肥+厩肥;⑥玉米秸秆+麦秸+氮肥;⑦玉米秸秆+麦秸+氮肥+厩肥),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季土壤NH4+-N和NO3--N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的处理冬小麦季土壤NH4+-N和NO3-N的数量均以冬前最高,施厩肥处理土壤NH4+-N和NO3--N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4个密闭式堆肥仓中对纯蛋鸡粪便、鸡粪 秸秆、鸡粪 锯末的不同配比的堆肥试验,考察密闭式堆肥的可行性,四种处理都能够达到美国EPA无害化(pathogen-free)的要求,三种处理温度上升明显,有机质、总氮、总磷无显著变化,在5d内大肠菌群被杀灭。  相似文献   

19.
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籽实氨基酸含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棕壤长期轮作施肥试验中玉米、大豆籽实的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猪厩肥和化学氮肥,均有改善蛋白质质量,提高玉米、大豆籽实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的作用。猪厩肥施用量与玉米及大豆籽实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呈现2次多项式回归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籽实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含量随化学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呈现线性回归关系,大豆则为抛物线型多项式回归关系。在施用猪厩肥或氮磷化肥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增加玉米籽实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效果显著,对大豆亦有增加趋势。施用猪厩肥、氮肥和在此基础上配施钾肥均可提高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含量的比值,表明增加必需氨基酸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玉米对氮肥的吸收数量,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是不相同的。只有适时、适量地施肥,不断满足植株对肥料的要求,才能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和施肥经济效益。经研究确定,河西灌区春玉米整个生育期施氮可遵循以下原则:种肥15%,拔节肥30%,大喇叭口肥55%,或种肥15%,拔节肥30%,大喇叭口肥40%,吐丝肥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