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根艺创作和交流中,活鲜根材的创作多以灌木中的质硬、发达、形畸的根应用较广,而高大乔木树干(龙眼木等除外)鲜见应用于根艺创作,采用城市中绿化树木梧桐树干为根材的更为少见。最近我巧妙应用梧桐树干的天然特性,进行根艺创作,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使原本为烧火废材的梧桐树干“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2.
随着根艺的不断发展,根艺爱好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小型根艺与微型根艺的创作悄然兴起。其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是材料来源广泛,其次是加工制作也较为容易,第三是创作的题材也很广泛。小型根艺与微型根艺的兴起笔,廖廖少许根枝,数个疤痕洞结,往往能蕴存更多的内涵,使观赏者玩味无穷。  相似文献   

3.
邹晓流 《花木盆景》2004,(11):46-47
任何一门艺术相对于其它艺术而言都有其独特的鲜明的艺术个性,根的艺术也不例外。根艺创作的重点在于“活化”根材,赋予根材以新的艺术生命,化腐朽为神奇,让枯木再逢春,展示出根艺作品所特有的自然美韵,意韵和神韵。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武汉市江岸区园林局、老干局、文明办、科协、老年委、花卉盆景奇石协会联合举办的“2008年江岸区花卉盆景奇石根艺书画展览”,于4月30日至5月9日在武汉群众艺术馆举行。漆根深、王杰、李清斋等省市老领导同志都亲临展馆,对本次展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李清斋同志还在展览期间以“形、神、意、情、工(功)”为题,作了根艺创作的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5.
根艺是我国一门传统的民族艺术,根艺有两大种类,即观赏型和实用型。根书属观赏型之一,是根艺领域中的一个支流。根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靠拼接或编扭而成的,另一种则是用完整的根材创作出来的(如右图)。本文所指的是后者,前者取材广泛,只要根须像偏旁部首或其形状具书法中运笔技法并富抑扬顿挫之感即可取之,  相似文献   

6.
王石 《花木盆景》2000,(1A):110-111
古今中外的绘画都以线条美来表现作品的艺术魅力。根艺作品也不例外。根艺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主要通过根的线条来表现。研究线条和线条美.对指导根艺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书是根的艺术,书法是笔墨艺术,根书是根艺与书法相结合后所产生的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所以,对一个根书创作者来说,他必须同时具备根艺与书法的基础,否则将无法步入根书之门。举个例子:本人是教师,同时也从事根书创作,平时有不少学生拿着一条很是平常的分叉状根材问:“老师,这条根能做成个“人”字吗?”答:“完全可以,但这样的根太平淡、太无味了,  相似文献   

8.
《中华魂》     
在龙年即将到来之际,为迎接新世纪,我们制作了一件龙形根艺作品,命名《中华魂》,别名《图腾》,根型盘根错落,像一幅画,形为巨龙。  相似文献   

9.
根材的自然纹理及扭曲的变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现象,赋予了它独特的美感,但这种根材的自身还称不上艺术。只有人的慧眼去发现蕴藏在根材内的艺术生命,并通过自己的意识,施以种种艺术手段,才能成为一件根艺作品。浙江新昌县的俞柏青和俞钦梅便是长期从事根艺创作,并获得一定艺术造诣的根艺家,  相似文献   

10.
孙跃 《花木盆景》2003,(4):47-47
根艺源于自然,根艺创作既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也是一种从创作中寻找乐趣、陶冶情操的过程。就根艺创作而论,乐趣在于从原材的选择到制作定型的过程中,感受那些根艺作品自然优美、线条流畅多变、纹理清晰、形象传神、造型古朴典雅的特点,使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从而达到创作艺术与乐趣的共同体现。  相似文献   

11.
藤在一般人们的印象中,无非是一种缠绵松软的植物,与根艺是无缘的。事实上在根艺创作中,藤作为一种独特的材质,以其天生丽质,变化多样的外形而占有一席之地。有些藤本植物类的藤,其木质的硬度大大强于榕树类的根材,因而不失为根艺原材中的上品。云南素称“植物王国“,在滇南的亚热带雨林中,生长着各类千姿百态的藤,经根艺工作者多年的创作实践,现已开发利用于根艺创作的主要有大血藤、金银花藤、羊角藤等。这些藤本植物,以其质地适中,纹理丰  相似文献   

12.
根艺,是一门利用自然界的枯根朽木进行造型的艺术,是一门化腐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也是一门充满活力的艺术。以笔的观点,根艺按表现手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型根艺”,一种是“雕刻型根艺”。  相似文献   

13.
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被称为“国宝“。熊猫性情温和、憨厚、活泼,深受世人喜爱。笔者多年来就有创作根艺熊猫的愿望,但苦于很难找到合适的根材而未能如愿。去年五月的一天,笔者在反复观察一个圆形的、准备做根艺  相似文献   

14.
李冲 《花木盆景》2000,(7):52-53
如何提高根艺创作水平,题材是个基本问题。笔者常常这样思索,为什么根艺创作总是停留在从自然中单纯地寻找对象?为什么根艺创作不能表现重大题材?任何艺术,题材的多样性,题材的厚重感,永远是艺术家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这门艺术兴旺发展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原建始县政协委员、全国根艺协会会员、县林科所退休干部何扬波同志,退休后,心系建始改革,放眼根蔸艺术。十年来他始终把“老有所乐“融入“老有所为“之中,潜身于根艺研究与创作,为丰富建始文化生活、填补建始根艺空白、增添老龄乐趣作出了可喜的贡献,同时也为建始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开辟新路。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大小达200余件),而且质量上乘,在审定根蔸取材上,悟性极高,他能从杂乱无章的根堆里发现珍品,把别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变为有用之材;在艺术上,他注重顺其自然,保持原汁原味,在根的原形原貌上,把  相似文献   

16.
肖文海 《花木盆景》2000,(11):52-53
枯木艺术是根艺创作领域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虽然“枯艺”的称谓尚有异议,但在根艺创作热的今天,“枯艺”的产生,对新世纪根艺发展前途及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有百益而无一弊。“枯艺”呼声越来越高,除枯木艺术的提法对资源环境保护有利外,更因为“枯艺”所用材料——枯木所作的作品较传统的根艺作品材料更奇特,材质更坚硬细腻,色调更亮丽自然,给人的美感更强烈。  相似文献   

17.
何扬波 《花木盆景》2000,(1A):109-109
实用根艺.是根艺中一个重要品类。但现在根艺造型。只供观赏的多.而把观赏和实用融为一体的却很少。近几年来我作了一些实用根艺品.有花几、台灯、笔筒等。现对实用根艺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让实用根艺在根艺天地里进一步开拓发展。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08,(7):52-55
我国著名根艺家、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姜翔玲,经过一次次心灵与树根的碰撞,一回回心灵与根材的交流,在历经中国奥运申办成功后七年多时间的苦苦寻觅,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根艺虽然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由于其创作素材的特殊要求,因而较其它姊妹艺术对环境的影响更为直接一些。作为一名根艺爱好者,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还缘于创作《还我绿洲》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12):58-58
捧根嗅灵感,孕育细品尝,想象展翅膀.奇绝根味长。两年一度的中国根艺大展,2007年11月8日至l2日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举行。与此同时.以著名雕塑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刘开渠名字命名的中国根艺界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在大展期间评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广告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记者周果的纯自然根艺作品《火星脸》摘取金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