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乌鞘岭林场是天祝藏族自治县七大国有林场之一,地处河西走廊门户——乌鞘岭脚下的安远镇,始建于1986年,经营总面积60.47万亩。境内41.0016万亩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孕育的十八里堡和曹家湖水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东起乌鞘岭的松山,西到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林地面积约11.1万公顷,总面积265.3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有一片绿洲,它形如一把绿色的楔子,顽强地阻击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保护着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经济安全,堪称国家西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这里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存亡关系着河西走廊的安危,关系着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这里的防沙治沙、生态保护问题,强烈吸引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亲自批示决不能让这里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相似文献   

4.
干武线植物固沙带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于志勇(兰州铁路局科研所兰州730000)干武线横穿腾格里沙漠西南缘,东临沙坡头,西接干旱的河西走廊东部,南为乌鞘岭的余脉,北为茫茫的腾格里沙漠,平均海拔1760m。这里主要以第四纪风积地貌为主,多为新月型沙丘和新月型...  相似文献   

5.
马金宝  顾振董 《甘肃林业》2007,(4):F0003-F0003
乌鞘岭林场地处冷龙岭北麓,乌鞘岭脚下的安远镇,经营着四十多万亩天然水源涵养林,维护了石羊河流域源头的生态安全,为武威市乃至河西地区的经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森林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的祁连连山是匈奴人的牧场,如今的祁连山承载着河西走廊的希望。祁连山成就了河西走廊的辉煌,但是,今天祁连山的危机却令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7.
高万林 《中国林业》2011,(21):20-21
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有一片绿洲,它形如一把绿色的楔子,顽强地阻击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保护着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经济安全,堪称国家西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这里是全国最干旱、  相似文献   

8.
城镇绿化是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质和量的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城镇的形象,是衡量城镇现代文明积蓄和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我省河西走廊城镇绿化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园林绿化在我省河西走廊城镇整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城镇园林绿化同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如何提高我省河西走廊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水平,使我省河西走廊城镇真正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城镇,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生态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的西北部,包括武威,张掖,酒泉三地区,21县(市) 走廊全长1千余公里,东起乌鞘岭,西抵甘、新省界,南接祁连山,北连马鬃山,龙首山和合黎山。南北之间开阔地段达60公里以上,窄处仅10多公里,是个狭长的封闭式的内陆风沙干旱区。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带种草,是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1978—1984年)期间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建设直接关乎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为了进一步了解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位于河西走廊最东端的武威市为例,从河西走廊气候特征、地理分布、水资源现状、生态经济状况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建设概况和武威生态经济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式,为河西走廊、甘肃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及生态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及信患来源。  相似文献   

11.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绿沙洲外围,它从北、西、南三面护卫着民勤绿洲,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的建立为民勤绿洲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遏制河西走廊腰部生态恶化、阻挡荒漠化扩张、改善和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2.
《甘肃林业》2014,(1):11-12
巍巍祁连山流传着无数美丽动人的故事,悠悠黑河水承载着两岸人民生生不息的脉搏,古老的丝绸之路孕育了河西走廊这块生机盎然的富饶之地,被誉为“塞上江南”的——临泽就座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3.
河西白杨     
在千里河西走廊上,生长着数以万计的白杨。这些白杨,个个像英武的士兵,笔直挺拔,散发出与其它地方白杨不一样的质感和气息。  相似文献   

14.
浅谈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根源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发展现状,根据有关土地沙漠化理论和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表现形式,分析和评价了流动沙丘(地)、固定、半固定沙丘(地)、戈壁、重盐碱地、潜在荒漠化土地等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的特点。提出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主要成因和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祁连山生态系统的主体,古往今来,一直发挥着涵养水源、蓄水供水、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是河西地区的天然绿色水库和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灌溉着河西走廊130万公顷良田,养育着河西近468万人民。一系列重要经济、文化建设都离不开祁连山水源的供给和滋养。因而  相似文献   

16.
河西地区观赏草坪建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西地区观赏草坪建植技术李发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武威733000)我们经过5年的试验,探索出一套适合在河西走廊寒冷地区建植瓦巴斯早熟禾和肯塔基早熟禾观赏草坪的栽培和管理技术。1自然概况试验地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河西堡镇,海拔1690m。本区属温带干旱气...  相似文献   

17.
封山禁牧对保护祁连山生态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东起乌鞘岭的松山,西到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总面积265.3万公顷。一般海拔3000~5000米,主峰海拔5547米。主要保护对象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草原植被。区内有高等植物1044种,水源涵养林主要树种是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以及零星的山杨和桦木,灌木主要有金露梅、箭叶锦鸡儿、吉拉柳等。林地面积约1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较低,但是在整个干  相似文献   

18.
城镇绿化是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城镇现代文明积蓄和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我省河西走廊城镇绿化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园林绿化在我省河西走廊城镇整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城镇园林绿化同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如何提高我省河西走廊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水平,使我省河西走廊城镇真正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城镇,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生态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武威扼守千里河西走廊门户,襟河东而带河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门户之地的形象如何,过境通道绿化的水平高低及开发配套建设如何,既影响着全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也影响着整个河西地区的改革开放。正是基于此,前些年,武威地委、行署就制订了“武威地区沿路形象工程”五年?..  相似文献   

20.
古人吟:“失我祁连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今人说: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如果祁连山雪消冰退,千里河西走廊就会变成荒漠,由此而起的沙尘暴将会席卷大半个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