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东部管网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东部管网部分管道实施国内原油与进口原油混合输送的优越性.以鲁宁输油管道和沧临输油管道为例,对原油混合输送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指出国内原油与进口原油混合输送不仅节能降耗效益显著,而且随着国内市场对进口原油需求的增加,混合输送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不同性质原油混合输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鲁宁输油管道和中洛输油管道进行不同原油混合输送的两种混合方式和现场测试概况。国产原油和进口原油在油品性质上具有较大差别 ,原油混合均匀是一项重要指标 ,否则管道的运行安全将受到影响。研究了不同性质油品混合输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法并进行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3.
黄启玉  苗青  杨占品  范全宝 《油气储运》2002,21(1):32-33,36
系统研究了鲁宁管道所输胜利油,进口油按不同比例,不同温度混合时的粘度,提出了根据混合油粘度求混合油比例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首先测量不同比例,不同温度混合原油粘度,回归混合原油比例与混合原油粘度,温度的关系式,利用回归公式对混合油比例进行计算,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进口原油和胜利原油不同比例混合输送问题,分析了罐内混合和泵后混合输送工艺的特点,提出采用泵后混合及综合调节技术相配合,可以实现进口油和胜利油的多方向不同比例混合输送。实践证明,该精密配输工艺可行性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尚凤山 《油气储运》2004,23(5):6-7,12
不同原油的混合输送是解决我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长的技术问题之一.结合国内原油管道的现状,研究并分析了原油混合输送的特点,给出了原油混合输送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常用操作方法,对混油的运行管理和配制方式进行了说明,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莉 《油气储运》2008,27(5):34
俄罗斯原油属于含硫中间基原油,其进口将通过新建中俄管道和东北管网输送,因此必须考虑到原油中的硫化物可能对管道和设备的腐蚀问题。根据硫化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特性,结合国内输送含硫胜利原油管道及炼厂的相关经验,对输送俄罗斯含硫原油可能对管道和运营设备造成的影响加以探讨,认为采用常温输送工艺输送俄罗斯含硫原油对管道及运营设备的腐蚀程度较轻,通过控制进口原油含水、含盐量和加注缓蚀剂,可避免管道腐蚀。  相似文献   

7.
王可中 《油气储运》2004,23(1):15-17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混合原油温度对流变性的影响,提出了混合原油凝点、粘度、稠度系数、流变指数等参数与混合原油温度的关系式,通过对鲁宁输油管道现场实测证明,该关系式的计算结果能够满足管道运行的需要,为鲁宁输油管道的生产决策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鲁宁管道输送胜利原油与进口原油的混合油,其具有高黏易凝的特点。2022年2月,该管道因焊缝破裂泄漏停输近30 h,启输后,站间距147.1 km的宁阳—滕州段出现在最高允许出站压力下流量和出站温度持续下降的初凝趋势,通过在其沿线注入热柴油,成功处置了此次初凝事件,约6天后管道流量恢复正常。鲁宁管道初凝事件及应急处置为大口径、长站间距加热输送管道安全积累了宝贵经验:(1)管道出现初凝趋势而出站压力趋近允许高限时,及时提升管道流量是关键;(2)优先向后半段及“瓶颈”段注入热稀油,疏通关键段及节点;(3)初期热稀油注入比例适当高于理论值,随运行工况趋稳适当调减比例;(4)通过站内热油循环保证加热设施正常运行,以便提高管输原油出站温度。最后提出建议:(1)热输原油管道设置站内循环流程是极其必要的;(2)深入研究鲁宁管道管输油品性质、管输运行规律及流动保障技术;(3)基于运行数据挖掘明确、细化管道初凝应急预案。(图11,表2,参21)  相似文献   

9.
原油顺序输送的混油界面跟踪与切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的流程和所输油品的特点,原油在管道顺序输送时产生混油段的机理、以及降低混油量的方法和几种混油界面的跟踪方法,给出了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在顺序输送不同原油时跟踪混油界面的技术和适用于该管道在顺序输送过程中计算混油长度的经验公式,指出了适合该管道所输油品特点的混油段切割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0.
罗会玖  李静  王义  孙志军  段亚青 《油气储运》2011,30(2):141-143,159,79
针对由于原油流向调整,中原油田-洛阳炼油厂输油管道(中洛管道)输送混合原油安全经济运行的需要,测试了进口原油与中原原油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流变参数,表明即使将混合比例调至4:1,混合原油的凝点仍高达14℃,不能实现全年常温输送。基于不同比例混合原油的物性,优选了混合原油凝点和粘度计算模型,与线性模型和刘天佑模型I、II相比,李闯文混合原油凝点预测模型的计算误差最小,其最大预测偏差仅1.5℃;在14种混合原油粘度预测模型中,Bingham修正模型Ⅱ的计算误差最小,其绝对平均预测偏差为6.6%,最大绝对预测偏差为22.1%。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月7日庆铁老线实现了庆俄原油(大庆原油与俄罗斯原油)等温顺序输送工艺。大庆原油属石蜡基高凝、高粘原油,通常采用加热输送工艺。俄罗斯原油属中间基含硫低凝、低粘原油,通常采用常温输送。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庆俄原油混油量计算与监测、混油浓度及流变性的变化规律、混油对差温顺序输送庆俄原油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得到了俄油混兑比例与混兑温度、站间混油长度、混油中俄油的浓度、夏季的输油温差等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分析了东临复线原油管道因孤岛原油和胜利原油的混输比例发生变化而引起东营首站与滨县站压力波动的工况.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确定两种原油的混输比例,可以保证全线运行压力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李永强 《油气储运》2005,24(12):64-66
针对东黄老线因局部反输进口油改造为全线正输胜利油产生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管道改造投产方案,并根据计算和现场实测得到的相关工艺参数,介绍了东黄老线改造投产过程,分析了东黄老线在投产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华  孟宪海 《油气储运》2014,(8):873-877
临邑输油站2008年建成的原油精密配输系统采用超声波流量计UFM3030,计量精确度极高,给临邑站的精密配输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对大管径、高输量的胜利油的计量精度较低。根据原油精密配输系统的工艺流程,介绍了超声波流量计的组成与测量原理,分析了在原油精密配输系统使用中超声波流量计UFM3030出现计量误差的原因。结果表明:UFM3030超声波流量计的精度与管输油品雷诺数有关,即超声波流量计的误差主要是油品、温度和输量(或管径)不同引起的。建议将胜利油给油泵出口汇管和鲁宁管道外输支管上换成完全不受雷诺数影响的五声道超声波流量计,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当前的计量误差。(图3,表7,参8)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库鄯管输原油粘度、密度逐年增大和重质油含量不断上升而导致管输设备效率降低、主泵机组工艺参数发生变化、输油成本增加和运行维护难度增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采取增加轻质油的掺入比或将稠油单独处理、添加GY-3降凝剂和增设中间加热站等相应措施,可有效改进原油物性,提高输油效率、降低输油成本.  相似文献   

16.
描述含蜡原油触变性的新型三参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含蜡原油的触变性研究对管输含蜡原油的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尤其对原油管道的停输再启动过程的意义。以华北原油为例,采用τ-.γ-t曲线法测定了触变性原油剪切应力裂降过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和相关文献试验数据的验证,建立了一种能定量描述含蜡原油剪切应力裂降过程的新型三参数触变模式。该模型具有精度高、参数少、试验简便,而且适用性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高含水原油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大利 《油气储运》2005,24(8):25-30
大庆油田在连续开采40多年后,已经进入高含水后期,含水量在80%以上,由于高含水原油的流变特性发生了变化,应用原有流变特性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需要,通过对高含水原油的流变特性和原油流变特性与含水率和温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给出了高含水原油流变参数的回归计算公式,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含水原油输送的连续相应该尽量采用连续相为水的水包油型的原油输送,对高含水原油管道输送、设计和改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