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内外对虾放流增殖简况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濑户内海在70年代初期,对虾产量仅为466吨,尔后通过每年向海湾投放虾苗1-1.5亿尾,到1975年使对虾产量上升到1230吨.我国渤海湾在80年代进行中国对虾人工增殖,把体长3厘米的虾苗放流入海,经70天左右可以生长到16厘米,回捕率达10%以上,据推算每放流工万尾虾苗,可增产对虾35公斤,  相似文献   

2.
自1985年以来,在广东沿岸十多个港湾、河口海区,已人工放流对虾苗8亿多尾,其中标粗到体长3厘米以上放流的2.5亿多尾。1989年前全省共放流虾苗5亿多尾,其中3厘米以上有7千多尾(见表1).现就广东海区对虾资源增殖的效益怍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掖县防潮堤管理局承担的罗非鱼与东方对虾混养技术研究,于1986年10月5日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这个管理局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在面积各为3亩的4个试验池内,获得平均亩产罗非鱼成鱼106.3公斤,个体重220.5克,鱼种52.9公斤;对虾84.1公斤,个体长13.45厘米的好成绩。较单养对虾的对照地经济效益提高24.16%。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岱山县南峰乡对虾养殖专业户徐玉康1986年4月30日在承包的13亩虾塘里投放虾苗(亩放苗2.6万尾),10月9日起捕,共捕获对虾3399.5公斤,平均亩产达266公斤;实际成活率35.6%;饲料系数为14;虾体合格率达100%;总产值39605.62元,净收入为19534.94元,亩净收入1502.7元,成为岱山县养殖专业户中的佼佼者。该专业户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7月底育成的0.7~0.9厘米罗氏沼虾苗,每平方米放养25尾左右,与鱼混养,经104天的饲养,达到了每公顷产罗氏沼虾1528公斤和鱼种2661公斤。平均每公顷经济效益达31315.5元,投入产出比为1:1.82。罗氏沼虾的成活率为67.9%。平均规格为9.1克/尾,雄虾最大个体重达24克,雌虾达15.8克。85%的虾体长在7~9.7厘米。文章还讨论了进一步提高规格和产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82年在象山港对中国对虾进行放流增殖试验,放流虾苗共2,000余万尾,其中200万尾经暂养后体长达3厘米左右放流,另外,还试放了1.800余尾标志虾。虾苗放流入海后,即进行回捕调查,至1982年底,共收集到中国对虾标本4,000多尾。此外,  相似文献   

7.
1986年冬季,我们把一块废旧盐田改成为一个8亩的精养虾塘,1987年养殖对虾,产量达3283公斤,平均亩产410.4公斤,对虾平均规格为12.95厘米,全部达到12厘米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1970年台湾省引进了生长快、个体大、食杂性的淡水长脚大虾,俗称泰国虾,这是淡水虾类中最大的一种虾,也是我国南方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它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最大个体体长达60厘米、体重1.5公斤;一般的雄虾体长40厘米,体重0.6公斤;雌虾体长25厘米,体重200克左右。  相似文献   

9.
地处冀东渤海湾的唐海县,沿海滩涂开发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去年,全县精养对虾22534亩,总产达2712吨,平均亩产120.2公斤,并创造了8966亩连片平均单产145公斤的高产水平,单产居全国第二位,对虾平均体长12厘米以上,居全国首位;养殖总收入3296万元,企业盈利1125万元,出口创汇达1500多万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型新对虾 Metapenaeus intermedius(Kishinouye)和布氏新对虾 M.burkenroa-di Kubo 为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经济虾类。中型新对虾一般体长10~14厘米、体重25~50克,大个体达16厘米、重60克;布氏新对虾体长5~7厘米,体重3~4克,大者9厘米、重8克左右。上述两种新对虾在海水中生长发育,它们的仔虾能否经过人工过淡处理后达到“海虾淡养”之目的,是我们进行仔虾淡化试验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大连普兰店市国营农场虾场,1996年开发引进长毛对虾试养成功,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9月20日至10月1日起铺上市,总产对虾8吨,平均亩产对虾21公斤,总产值70万元,平均亩产值1842元,创总利税30多万元,平均亩创利润800多元。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清油消毒机肥水该场去年虾池没有清淤,虾苗入池前20天进行生石灰漂白粉消毒杀菌,亩投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12公斤稀释后全他泼洒。经消毒后3~5天排手池水,再进水60cm左右投尿素2公厅进行肥水,7天后再投尿素1.5公斤,使虾苗八地后有足够的生物饵料摄食。二、杨波们并产咨理该场去年6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0.7厘米罗氏沼虾苗经3~21天的网箱暂养,体长达到1.0~2.5厘米,每公顷池塘放养11.35万尾左右,与鱼混养,经120天的饲养,达到了每公顷产罗氏沼虾1532.3公斤和鲢鱼1152.0公斤,平均每公顷经济效益达43059.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9,罗氏沼虾的饲料系数2.12,平均成活率75.3%,平均规格18.4克。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学》2008,27(9)
2008年6月17—18日辽宁省水产苗种管理局在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3个放流点,将暂养18~19 d,平均体长已达28.6 mm的2亿尾中国明对虾放流入海。经测算暂养成活率达67%。中国明对虾虾苗于5月30日—6月2日验收入暂养池后,暂养管护人员按照“2008年中国明对虾放流暂养操作规程”,认真搞  相似文献   

14.
张坤  姬广闻 《河南水产》1996,(3):21-21,29
利用本所自繁自育0.7-0.8厘米罗氏沼虾淡化虾苗.按照不同放养密度.进行培育幼虾试验,经15天饲养,养成1.2—2.2厘米幼虾,平均成活率达81.5%,为养殖商品虾稳产、高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广益乡勤丰水产养殖场的徐齐生,1985年承包一口面积为2.8亩的一龄鱼种池,6月10日放养4.95厘米的早繁草鱼1.7万尾,6月25日又套养2.64厘米的花鲢2万尾,经157天的精心饲养管理,总产1914.25公斤,平均亩产683.55公斤,其中每公斤3尾的草鱼种1248公斤,平均亩产445.7公斤,成活率达88.1%,相当于四亩一龄鱼种池的草鱼种产量。  相似文献   

16.
地下卤水养殖中国对虾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群峰  江涛 《齐鲁渔业》1997,14(4):22-24
地下卤水经盐度及主要离子含量的调节后,用于养地虾,能防止病毒性虾病的发生。用地睛卤水养殖中国对虾2年试验结果表明:0.6cm的虾苗经25天暂养,体长达3.0cm,成活率为63-66.7%,再经4个月养殖,体长增至11.2-13.2cm,每亩产量达到39.7-92.5kg  相似文献   

17.
1池塘条件选择进排水方便的5号、6号、7号地增,池底平坦.坡比1:2.5以上;虾苗放养前一星期干塘、因晒,两天后用漂白粉于法清塘,翌日往人新水,水深80厘米,不施基肥;同时栽种轮叶黑藻,投放用于鲤鱼繁殖的旧同片.供虾栖息、德联和遮荫用。饲养中后期池塘水深保持在1.2米,投放虾苗后及时用塑料薄膜沿场四周围成防选墙。2苗种来浑与放养虾苗分两次引进,5号池放养的虾苗子5月27日引进,软壳虾们多,体质差,运输过程中虾苗死伤多.暂养后过数放入池塘.体长2~4厘米。6号地、7号地放养的虾苗6月3日引入,运输过程中几乎没有损失,体…  相似文献   

18.
河口低盐区罗氏沼虾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虾养成池,在盐度为5.98~9.0的半咸水中,单养罗氏沼虾,平均亩产108.gkg,平均体长7.78cm;罗氏沼虾与梭鱼混养,亩产罗氏沼虾102.3kg,平均体长8.17cm,亩产梭鱼26.3kg,平均体长18.78cm。与当地养殖中国对虾相比,每亩经济效益高68.3%。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技术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日本刺沙王码电脑公司的繁殖时间及同对虾幼体、虾苗的相食关系。体长2-2.5cm的沙蚕能残食对虾幼体;2.5-3.0cm的沙王码电脑公司能残食体长1.2-1.5cm的虾苗。2.5-3.0cm的虾苗能摄食2.5-3.0cm的沙蚕。  相似文献   

20.
<正> 广东省沿海对虾资源增殖工作起步较晚,但自1985年以来在沿岸10多个港湾、河口海区已人工放流对虾苗8亿多尾,其中2.5亿余尾标粗到体长3厘米以上放流(1989年前共放流5亿多尾,其中标粗到体长3厘米以上放流的7847万尾)。下面就广东沿海人工放流虾苗增殖对虾资源的效益进行初步探讨(因1990年虾汛期未结束,分析研究放流的数据用到1989年。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