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蚕茧价格与蚕茧产量波动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分析了 1979~ 1995年蚕茧可比价格环比指数和蚕茧产量环比指数的变化趋势、蚕茧可比价格和蚕茧产量对蚕茧可比产值增加的贡献度以及蚕茧产量的价格弹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 ,蚕茧产量对茧价反应的理论滞后期为 4年 ,茧价仍是制约蚕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它对蚕业生产的刺激作用并未弱化 ,蚕茧价格对蚕业生产的弱波趋势尚未表现。  相似文献   

2.
胡建 《江苏蚕业》2006,28(4):22-22
<正>据江苏省茧丝办统计,2006年江苏全省年饲养蚕318.97万张,生产蚕茧11.76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7.2%和17%。其中春蚕145.6万张,产茧5.9万吨;夏秋蚕173.38万张,产量5.88万吨。全省全年平均收购茧价1520元/50公斤,同比增长了29.4%,全省蚕茧生产收益达到35.75亿元,与去年相比蚕农增收总值增加了50%以上。今年江苏蚕茧生产收购的特点有:一是重点产区发种增加幅度大,南通、盐城两集中产区蚕茧分别增产18.6%和20.5%,全省蚕茧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产茧总量达到“十五期间”最高年份2002年的水平;二是蚕茧生产事故损失少,单产和质量提高。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生产的  相似文献   

3.
我县是1989年初引进小蚕片叶立体育新技术的,1990年在273户试验、示范,养蚕种1633张,占县总养蚕量16.78%,产鲜蚕茧37.93吨,平均单张蚕种产茧23.23公斤,比当年平面育的单张产茧增产 16%左右,1991年全县计划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8000张占总养蚕量的60%,平均单张蚕产茧比平面育要求提高1.5kg, 总增加蚕茧量1.2万kg.蚕茧总产值要求增加10.8万元(每kg蚕茧按9.00元均价计).经过一年的努力,实际推广10623张,占当年总养蚕量的65.43%;超计划32.8%.平均单张蚕产茧24.12公斤,比  相似文献   

4.
仙居县种桑养蚕已有很长的历史,年产茧曾超过1209吨,年产值达2527万元.但是,家蚕上簇几乎都是采用传统的蜈蚣蔟,茧色黄,双宫、柴印茧多,解舒差,尤其是“蚕茧大战”,收统茧,目测估价,好茧次茧一个价,导致茧质更差.如1995年春茧上茧率只有76.8%,解舒率46.2%.可见,茧质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仙居县蚕桑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蚕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 1994年桑蚕茧价格上涨,一季高过一季。如西充县的秋茧最高每公斤19.50元,比1988年“蚕茧大战”最高茧价15元高30%,比93年最高茧价10元高95%,比当年国家规定中准级茧价11.30元高72%。而茧质低劣只符合次茧每公斤8.20元水平。从而危及茧丝绸企业及蚕桑业发展和我国茧丝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需要分析原因和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6.
德清县春蚕生产克服了2003年和2008年的丝绸市场疲软、蚕茧价格偏低,2005年工厂废气污染,2006年的稻草农药污染影响,春茧产量连续第九年保持高产。9年全县共饲养蚕种492422张,平均张产49.8kg,总产蚕茧24524.1t,蚕茧产值56545.6万元,平均茧价1152.85元/50kg(见表1)。  相似文献   

7.
<正> 在1987年前后“蚕茧大战”期间,我县由于放松了对蚕茧收烘质量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蚕茧内在质量。其后,我们加强了蚕茧收烘管理,对保护蚕茧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坊前茧站1990年春期与1988年春期干茧试样成绩比较,解舒率由67.52%提高到73.66%,上车茧率由90.07%提高到96.49%,干毛茧出丝率由37.42%提高到40.25%。中秋茧的干茧试样成绩也有相同倾向。我们在几年来蚕茧收烘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正确执行茧价,引导蚕农提高茧质首先摸清蚕讯,适时开秤。一般蚕上山后到开秤的时间春蚕约7天,夏秋约5天,中晚秋蚕约8天,并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自1984年创建第一个农口茧站以来,至今已发展到45个,收购鲜茧50多万公斤。由于农口茧站是服务于蚕衣,根据市场需要,用价格法则组织生产,用科学技术指导育苗、栽桑、养蚕、售茧,因而,凡是有农林口茧站的地区,单产、茧质和茧价都有较大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略阳县徐家坪乡蚕协会办的茧站,由于指导蚕农分级售茧,春季上茧平均每公斤在4元以上,一个乡的收购站,收购了4个区的蚕茧。安康地区蚕研所在安康县  相似文献   

9.
嘉兴市过去秋季只养一期蚕,为了提高效益,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推行早、中、晚三秋布局.早秋饲养量全市曾达到30余万张,占全年发种量的六分之一以上.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养蚕布局受到挑战,早秋蚕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早秋期间气温高,桑树病虫害多,叶质差,造成茧质差,丝绸部门对早秋茧逐渐失去兴趣,压级压价严重,从近10年的蚕茧收购价格看,早秋茧价仅1年高于中秋茧价,有8年的茧价与中秋茧价相比,减幅在10%以上,其中2002年和2003年的减幅分别达到34.77%和44.36%,而蚕农饲养早秋蚕中毒增多,风险也大,产量较低,效益更差.一年三期秋蚕,头尾相连,蚕病难防,蚕农辛苦,效率不高.通过对江苏省的考察取经,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于1992年开始提出调整秋蚕布局,实行三秋改二秋,不养早秋.  相似文献   

10.
<正> 81年我们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户养,我养大蚕四张,其中春蚕一张产茧102斤,产值223元,上茧率97%,斤茧价平均2.2元。夏蚕一张产茧107斤,张产值182.7元。早秋一张产茧79斤,产值132元。中秋蚕一张产茧80斤,产值146元。共产茧370斤,平均张产92.6斤;产值684元,平均张产值179元,除按合同交队340元,获得超产奖344元。出售良桑苗3300株收入158元,蚕桑两项共收入842元,人均增收达到141元。党的政策落实得好,兴桑养蚕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好门路,深深感到有劲头。81年我  相似文献   

11.
蚕茧质量不高一直是制约海盐县蚕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瓶颈.茧质差不仅使收购部门难以提高茧价,也使工业部门和外贸出口利润大幅下降.如2008年春茧由于质量差,解舒不好,使大部分茧子不能生产5A级以上生丝.2009年的晚秋茧也因茧质不佳而只能作丝棉之用.为迅速扭转蚕茧质量不高的问题,2010年海盐县抓住蚕桑生产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及时提出把提高蚕茧质量作为蚕业生产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从多方面着手推进优质蚕茧的生产.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蚕农的努力,全县的蚕茧质量开始稳步提升,蚕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县潘溪公社双基堡大队,拥有河滩桑园80亩.其中有1966年栽植老桑园5亩外,其余均是1980年新栽二年生桑园.1981年,该队由于科学养蚕和经营管理工作跟不上,全年养蚕21张,产茧404.5斤,张产茧为15斤,蚕茧收入587.29元,张产值仅有21.7元.今年该队在公社的支持下,对本队的蚕桑生产实行了"集体管桑,出售桑叶,小蚕共育,大蚕分户,蚕茧收入归己"的办法,使今年该队的蚕茧产量和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  相似文献   

13.
湖州作为传统蚕茧产区,近10多年来由于蚕茧代收代烘、统收统价带来蚕茧质量逐年下降,严重阻碍了新蔟具和新蚕品种推广,造成蚕桑产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的局面。为了寻求一条“优质优价”产业健康发展之路,我们利用练市镇朱家兜蚕桑专业合作社组织机制,从2014年春蚕期开始到2016年春蚕期的3年时间里开展了7期优质优价的蚕茧收购,探索在现行收购体制下提高蚕茧质量,实现提高茧质的基础上增加张种收入和经济效益的途径,为老蚕区优质优价收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李要君 《四川蚕业》2012,40(4):37-38
<正>2012年,珙县发放蚕种144685盒,超额完成任务的121.6%,比上年增发蚕种26170盒,增发20.1%;生产蚕茧578.74万kg(11574.8担),超任务的131%,比上年增加增产30.2%;蚕农茧款收入19812.33万元,比上年增加收入4955.63万元,全县49800个蚕农,人均增收995.1元,增收48.5%;全县平均单产达到40.1kg;孝儿镇全年发种51465盒,增发110%,产茧2161.5 t,同比增产15%,蚕业综合产值8773万元,同比增收26.5%,继续保持了四川省蚕业第一大镇的光环;沐滩乡、底洞镇的蚕茧产量都超过了750 t,综合产值都达到3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全省蚕茧获得了丰收,比1984年增产12.27%,就湖州市而言,总产茧27624吨,比1984年增长20%,达到亩产茧84.5公斤.但是,也有的地方蚕茧减产,甚至期期减收;当然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蚕病而损失的蚕茧有所增加.剖析蚕病多发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 今年夏秋季节,正当蚕区人民热烈响应党中央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蚕区人正在贯彻稳步发展蚕桑生产的方针时,却有人自上而下刮起阵阵冷风说什么“夏茧、早秋茧质次价高质价不符”采取了下达文件,降价收购措施,影响所及严重挫伤了蚕农生产夏茧,早秋茧的积极性。据了解全国二十多个省蚕茧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年全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质量也有所提高。而今年据有关方面预计全国  相似文献   

17.
蚕事传真     
《蚕桑通报》2005,36(3):72-72
●浙江省春茧喜获丰收夏秋蚕态势良好浙江省春蚕发种86万张,同比增长2.4%;产茧4.2万t,同比增长5.8%。春蚕生产的特点:一是蚕讯好。由于茧丝行情看好和气候件总体适宜,桑叶蚕茧均增产,平均张种产茧50kg左右。二是茧质优。,据浙江省第三茧质检定所对湖州77个庄口的样茧测定,平均上车率83.34%,同比提高4.85个百分点;平均解舒丝长782m,同比长101.8m;平均解舒率71.7%,同比提高9.45个百分点;平均清洁、净度分别达到98.94和94.82分,同比分别提高0.27和0.18分。三是增收幅度大。由于茧价和张产较高,蚕农收益显著增加,全省养蚕收入达8.8亿元左右,同比…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家6口人,都是大劳力,一九八三年承包大队林蚕场桑园15.6亩。全年养蚕51.5张,产茧3998.5斤,蚕茧收入7410.90元;亩产茧256.3斤,亩产值475.05元,人平交售蚕茧666.4斤,人平蚕茧收入1235.15元,另有3亩隙地,收黄豆1000斤,培养实生桑苗1.5万株,两项价值450元。全年合计毛收入7860.90元,扣除上交1700元,蚕桑开支  相似文献   

19.
<正> 蚕茧收购是季节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鲜茧收购实行仪评定级,按质计价是国家茧价政策的核心,坚持选茧收购,仪评定级,按质计价既有利于促进蚕农关心,提高蚕茧质量,又有利于“三高”蚕业的发展。几年来,我司在茧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仍坚持蚕农选茧出售,经过多年的工作,蚕农逐渐接受了选茧出售。仪评验级,按质计价也从92年起先在张家河坝、沙坝茧站试点,94年由点到  相似文献   

20.
<正> 蚕桑生产是南通县农村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1980年蚕茧首次突破了万担关,以后又连续六年以年均18.8%的幅度递增。到1986年,全县桑园已发展到39121亩,年产茧2195.6吨,且蚕茧质量不断提高,饲养水平不断上升。公斤茧价从1980年的3.35元上升到1986年的4.18元。张产茧从1980年的29公斤上升到1986年的31.4公斤。但是1987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