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拓展了秸秆利用的新领域,使秸秆变废为宝,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六)保护性耕作是加快我省农机化发展的关键。我省是农机大省,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整个农机化进程。玉米联合收获技术难以推广的主要问题在于对行收获和收获后小麦播种困难两个方面。而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玉米免耕直播技术解决了玉米对行收获的问题,小麦免耕播种解决了玉米联合收获后,耕整地环节多,小麦常规播种难,作业成本高,农民难接受的问题。实践证明,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2.
近日,山东省农业厅和山东省农机管理办公室分别向全省各市县农业局、农机局发出了贯彻实施《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技术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农机农艺结合,积极引导农民选用既能高产又便于机械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小麦收获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一条龙"作业,推进种植模式规范化、机具生产标准化和作业过程机械化。《意见》由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组织农机、农业方面的专家会商制定,对夏收夏种过程中的机具配置、品种选用、种植模式和作业要求等技术要点作出规范。《意见》不仅对山东省而且对其他省(市、区)的两茬平作地区也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现刊登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麦夏玉米两茬平作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王天水李耀光郭海鸿小麦、夏玉米两茬平作是在套作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制度。采用机械化技术,变套作为平作,解决了播种效率低、麦田损失大的缺陷,并能有效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4.
小麦玉米(豆类)机械化两茬平作,是在套作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耕作制度,是通过机械化作业,在一个年度内,在同一地块上,种植小麦和玉米(豆类)两种高产作物,主要是通过小麦的联合收获、玉米(豆类)的硬茬播种,小麦玉米(豆类)的机械深施化肥,玉米的秸秆还田,小麦的半精量播种等机械的强化作业,达到抢农时,压农耗,争秋温,及时收获,适时播种的目的,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综合工程技术。通过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玉米播种面积达258万hm~2,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目前小麦生产全程和玉米播种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农作区特别是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生产发展、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人工收获比机械收获多耗农时5~7天,不利于推广生长期长的优良品种,同时,收种期间遇雨会贻误农时,进度慢的农户来不及秸秆还田或青、黄贮,影响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此外,人工收获需大量劳力,每到“三秋”务工农民返乡秋收,影响了城市建设,减少了农民工收入。农业生产已发展到急需尽快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衔接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农机农艺更有效地结合,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制订了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板茬播种技术规范。1主要技术内容保护性耕作是将切碎的秸秆覆盖在未耕地上,一次完成带状开沟、种肥深施、播种、覆土、镇压、扶垄等作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东省农机部门大力推行"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免耕贴茬播种"保护性耕作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模式,提高了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质量,科学衔接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目前,全省已实施夏季保护性耕作一条  相似文献   

8.
地方动态     
河北省秋季重点推广七项农机化技术河北省农机局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遴选出今年秋季主推7项农机化技术。这7项技术包括: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麦播后镇压技术、农机深松耕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薯类机械  相似文献   

9.
<正>为切实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质量,促进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的推广和小麦产量的提高,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特制订玉米机收、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1.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要点玉米联合收获就是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玉米摘  相似文献   

10.
地方动态     
河北省秋季重点推广七项农机化技术河北省农机局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遴选出今年秋季主推7项农机化技术。这7项技术包括: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麦播后镇压技术、农机深松耕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薯类机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小麦高留茬玉米免耕覆盖技术的普及推广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小麦机械收获高留茬还田与玉米鲜秆机械直接还田已得到普遍应用。2008~2011年,陕西省扶风县农机与农技部门联合,连续3年结合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与实施,进行了有机无机肥料定位示范试验,对作物秸秆机械还田后的增产效应、培肥土壤效果、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小麦、玉米是我市的两大主要农作物。近几年我市小麦的播、收机械化水平已达到很高程度,王米的播种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玉米的机械化收获水平还相当低,成为制约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一个难题。我们遵化市自1997年开始推广玉米机械收获,但至今收效甚微.还处于相当低的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麦茬、麦秸杆的处理已成为影响下茬作物播种的突出问题。为了抢农时,不少农民采用焚烧秸杆播种法,但这种方法对生态环境和土壤有机质破坏很大,也极易引发火灾。而小麦秸茬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将其粉碎还田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据专家测定秸杆还田量达到300—400公斤/亩即可稳定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保持水土。近年来,宿州市各级农机部门对小麦秸茬还田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反复试验、示范、推广,技术上取得了成功,但却一直不能大面积推开。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全国其它小麦、玉米(大豆)两茬平作地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4.
以改促推 科学实施保护性耕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山东省龙口市农机部门根据本区域特殊的生产模式和种植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了以改促推的推广原则,并对本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技术流程进行了调整、规范和完善。即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玉米铁茬免耕播种化肥深施(种下5cm)→农药和生物技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等田间管理→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首次或间隔2.3年深松→小麦免耕播种化肥深施→农药和生物技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等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向前推进,大量高性能的农机装备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基层地区得到有效的推行。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应用,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及时进行免耕播种,能够缩短小麦的播种周期,提高播种效率,确保小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播种作业。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措施,希望对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2015年陕西省凤翔县立足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条件的实际,积极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集成当前农机化高新技术,就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全程机械化模式作了深入细致地探讨研究和试验论证。初步创建出了符合当地生产条件,可复制的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全程机械化模式文本。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北方地区两茬平作夏玉米种植有效积温不足的问题,北京市农机鉴定推广站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在顺义区共同开展了春玉米移栽机械化技术生产性试验,探索京郊玉米移栽机械化种植新模式,为夏玉米种植合理利用有效积温,实现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玉米移栽是在借鉴蔬菜移栽成功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移栽机移栽玉米秧苗的一种新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种植模式规范化和生产作业机械化,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制定的《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  相似文献   

19.
近日,山东省农业厅和山东省农机管理办公室分别向全省各市县农业局、农机局发出了贯彻实施《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技术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农机农艺结合,积极引导农民选用既能高产又便于机械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小麦收获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一条龙”作业,推进种植模式规范化、机具生产标准化和作业过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20.
禁止焚烧秸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是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 ,广大农民群众也盼望有理想的解决方法。为此 ,陕西省渭南市农机研究所经过调查、考察、论证、研究 ,提出了一项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节水工程、生态农业、农业机械化、增产增收诸效应为一体的夏玉米生产模式和应用新技术 ,并进行了示范推广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小麦、玉米两茬平作产业区域的玉米生产及其全程机械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渭南市小麦秸秆处理方法和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三夏期间 ,农民为了抢农时 ,采取了大致三种处理小麦秸秆及玉米播种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