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猪产仔数是重要的经济性状,提高产仔数可以增加猪肉的产量,为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该研究以美系大白猪(633头)和法系大白猪(963头)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对ES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美系和法系大白猪中均检测到ESR基因存在3种基因型(AA、AB和BB基因型);在美系和法系大白猪中,初产和经产母猪ESR基因BB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和AA基因型个体(P0.05)。综合来看,ESR基因变异对美系和法系大白母猪的产仔数和初生窝重具有显著的遗传效应,可以应用于大白母猪产仔数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
猪的产仔数是繁殖性状中重要的经济性状,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经济收益。英国动物育种学家Chris Haley曾估算,如果每头母猪的产活仔数每胎提高I头,英国的养猪业每年就可增加利润7亿英镑,整个欧盟养猪业可多获利20亿英磅。在我国,如果母猪产仔数每胎提高1头,每年也将增收190亿人民币的纯利。因此,通过候选基因法寻找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或遗传标记,以及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猪的产仔性能,是目前猪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通过常规育种技术,猪的许多重要生产性状都在遗传上得到了很好的改良(如瘦肉率,背膘厚),但对产仔数的改变却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产仔数的遗传力很低,同时又是限性表达性状。但不同品系,窝产仔数的变化范围在2~20头,平均为9~10头;其表型标准差在2.5~3头之间;遗传力在0.1~0.15之间。因此,通过猪育种手段(MAS)提高猪产仔数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猪基因组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亓小红  吴克亮 《猪业科学》2006,23(2):16-17,1
猪基因组图谱已得到极大发展,猪基因组计划已启动并在实施之中。利用QTL扫描,候选基因分析、基因阵列分析、生物信息学、比较基因组学等工具,已经发现了很多影响猪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或基因标记。利用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基因标记和常规生产性能信息,可以极大地改进养猪业重要的经济性状。本文对猪的基因组学、生长速度、瘦肉率。饲料吸收,肌肉品质、窝产仔数及疾病抗性等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进展及标记辅助选择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遗传标记在猪育种计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基因组的大部分部分布有高度多态性的遗传标记现在可有效地应用于猪育种业。育种们应用这些标记的可能途径有:(1)组合不同品种的基因;(2)在商用品系内进行选育;(3)控制近交和杂种优势等。目前,尽管已报道了有关皮毛颜色,窝产仔数、肉质、肌肉脂肪的主基因,但可用于渗基因仍相当少。标记辅助渗入与标记辅助选择的效率依赖于 品种和各品系内部或相互间遗传变异的性质。由各品种或各品系间的杂交实验得出诸如基因的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从激素和基因水平探讨提高母猪窝产仔数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由于不同激素水平失调导致胚胎死亡,降低窝产仔数的主要原因;指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测猪DNA标记;分析遗传标记与窝产仔数的遗传连锁关系,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选择的准确性和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6.
孟庆利  刘铁铮 《养猪》2006,(5):49-50
选择52头二花脸猪和41头苏钟猪用来探索骨调素(OPN)和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型合并多态性与猪产仔性能的关系。OPN和ESR基因型合并分析表明,OPN基因的效应独立,不受ESR基因制约,可同时以ESR和OPN基因作为标记来提高猪产仔数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7.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17,34(7):36-38
催乳素受体(PRLR)通过与催乳素结合,介导包括动物泌乳和繁殖在内的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PRLR基因作为猪产仔数候选基因,国内外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该文综述了PRL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重点讨论了PRLR基因多态性对猪产仔数的影响,并对PRLR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阐明其遗传机理,以及为采用候选基因法寻找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标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现代分子标记技术探索了影响猪产仔数的候选基因CATSPER1多态性,并分析了多态性与产仔数间的相关性,为建立产仔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提供依据。试验采用PCR-RFLP(HhaI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分析了264头定远猪母猪的CATSPER1基因exon 1的c.A779G多态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CATSPER1基因多态性对产仔数影响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CATSPER1基因c.A779G位点在定远猪中存在多态性,AA、AG和GG型频率分别为0.030 3、0.272 7和0.697 0,野生型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0.166 7,经检验该位点在定远猪群中处于哈德-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AA型个体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GG型个体最低,AA型总产仔数均极显著高于AG和GG型(P<0.01),AA型个体的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G和GG型(P<0.05),而AG和GG型个体间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遗传效应分析表明,等位基因A为定远猪优良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替代G等位基因的效应均为正值,因此选择AA型个体留种有利于提高群体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基因多态性(SNP)及其与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取400头母猪(大白猪×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利用PCR-PFLP技术检测RBP4基因多态性,计算基因型频率,以及RBP4基因与母猪主要繁殖性状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该群体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AA基因型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B、BB基因型(P0.05;P0.01),各基因型间木乃伊胎数、流产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AA基因型与产死胎数呈显著负效应(P0.05),从而间接增加了窝产仔数。综合结果分析,RBP4基因AA基因型有利于增加母猪窝产仔数,对猪的繁殖性能存在影响,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猪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母猪的繁殖性状包括产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断乳窝重、初产日龄和产仔间隔,其遗传力为0.1左右,属于低遗传力性状.用常规遗传选育方法对低遗传力性状选择难以获得理想遗传进展.将控制经济性状的重要基因或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能够提高低遗传力性状改良的遗传进展.因此,文章对已经鉴定出的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综述,总结了...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意大利大白猪(ITLW)窝产仔数候选基因的多态性。试验选取6个农场120头经产母猪,对10个基因的10个SNPs进行了基因分型,在其他猪中这10个基因的多态性与窝产仔数性状间具有相关性,是功能和/或染色体定位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10个SNPs中的CLGN、pDAZL和RFN4没有发现基因分型,剩余具有多态性的7个标记的小等位基因频率在0.10(AFP)~0.48(RBP4)之间。由于所选位点中存在基因多态性,因此,AFP、BMPR1B、CXCL10、ESR2、GNRHR、MAN2B2、RBP4可作为候选基因用于意大利大白猪窝产仔数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643头母猪为实验材料,利用CRS-RFLP技术对猪ITGB1基因第14外显子C42241T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将基因多态性与猪的产仔数进行关联分析,旨在探讨该多态位点能否作为猪产仔数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结果表明:42241多态位点的基因型效应对长白猪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影响不显著;对于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TNB和NBA差异显著(P<0.05),其效应为TT>TC>CC,且TT型个体具有较高的产仔数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导致的。因此,42241位点TT基因型可作为大白猪和杜洛克猪TNB和NBA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猪FSHβ和GDF9基因中Alu插入序列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辽宁黑猪、长白猪、大约克猪、丹育猪和杜洛克猪的FSHβ亚基基因和GDF9基因的插入片段扩增后进行多态性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产仔数建立GLM模型,探讨2个基因插入序列Alu的多态性与猪产仔数的关系。研究表明:优势基因型BBDD纯合子比AACC型纯合子母猪平均每胎多产仔1.5头(P〈0.01)。研究结果表明,FSHβ亚基基因和GDF9基因与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密切相关,这可能会作为猪产仔数性状的遗传标记,而其优势基因型BBDD可以进一步改良猪的产仔数性状。  相似文献   

14.
<正>繁殖力是影响养猪业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产仔数的提高将大幅增加肉猪的产量,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猪产仔数的遗传力很低(约为0.1),传统选育方法对提高猪产仔数收效甚微。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转向寻找与产仔数关联的基因或分子标记〔1〕,利用建成猪的综合基因组图谱(Rohrer,1996),对4 000多个基因和标记进行了物理定位(Rothschild,200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因具有转录调控蛋白质的功能,能影响雌  相似文献   

15.
综述猪窝产仔数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效果。表明“超多产”选择方案是提高猪窝产仔数的一种有效方法;窝产仔数的两个组分—排卵数和出生前存活率—之间存在大的负遗传相关;直接选择排卵数的反应是每世代产生0.49±0.10个卵子,窝产仔数的相关反应被估计为每世代0.089±0.058头猪,出生前存活率的相关反应大约是每世代(-1.6±0.5)%;对排卵数和出生前存活率的指数选择产生每世代0.78±0.04个卵子、0.11±0.05头总产仔数、(-0.9±0.1)%出生前存活率的反应。最后介绍了基于排卵数、潜在的胚胎存活率和子宫容量建立起来的窝产仔数的一种模型,组分的一个指数应当是选择窝产仔数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繁殖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该环节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传统数量遗传学在指导家畜育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繁殖性状遗传力低、性状表现晚、而且是限性遗传 ,通过常规选择难以有所进展。中国猪 ,尤其是太湖猪 ,以其超高繁殖率闻名于世 ,国内外学者对其高繁殖性能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窝产仔数主效基因假说 ,并通过候选基因法、基因组扫描法等方法进行了研究 ,期望找到控制产仔数的主基因 ,从而为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太湖猪窝产仔数主效基因探索已有成功的报道 ,本文将对猪高繁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检测猪GPR54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产仔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PCR-R FLP和直接测序方法,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和大白猪3个群体218头繁殖母猪进行GPR54基因的多态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616窝小梅山母猪繁殖记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对引物(P1、P4、P8)中检测到3个多态位点,其中1个多态位点(P1)导致氨基酸的改变(Leu35Pro),P4与P8位点的基因遗传为连锁遗传;P1位点上,2胎以上小梅山母猪中,BB型个体的产活仔数(NBA)比AB型和AA型分别高0.69、1.65头(P0.01),所有胎次中,BB型个体的TNB和NBA均高于AA型(P0.01)和AB型(P0.01);P4/P8位点上,杂合型的总产仔数(TNB)和NBA均高于纯合型。结果提示,对于小梅山猪,P1位点的BB基因型可作为小梅山猪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8.
大白猪PTGS2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将其与大白猪的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为猪分子遗传标记提供依据。以美系及法系纯种大白猪基因组DNA为模板,构建DNA混合池,通过克隆测序比对,检测猪PTGS2基因的遗传变异;采用PCR-RFLP技术对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目标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猪PTGS2基因外显子2上存在1个g.86A>G碱基突变,并具有Msp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且在大白猪群体中检测到AA、AG和GG 3种基因型;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法系大白猪群体中,PTGS2基因g.86A>G多态性分布达到遗传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美系大白猪群体中,AA基因型初产母猪弱仔数显著少于AG基因型(P<0.05),AA基因型经产母猪初生窝重显著高于AG基因型(P<0.05);在法系大白猪群体中,GG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高于AA和AG基因型,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PTGS2基因外显子2 g.86A>G多态性位点显著影响初生窝重和弱仔数,可作为猪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潜在位点。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性状尤其是产仔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肥猪数量和猪肉供给量。据世界著名动物数量遗传学家Chris计算,若母猪的每胎产仔数提高1头,英国养猪业就能多获纯利润近7亿英镑,欧共体养猪业就能多获纯利近20亿欧元。按照我国的养猪规模推测,每胎产仔数提高1头,则整个行业增加纯利润190亿元。中国太湖流域聚集着我国优良的地方猪遗传资源,素以繁殖力高著称于世,二花脸猪是全球已知产仔数最高的猪遗传资源,最高窝产仔数记录为42头,平均为15.69头。很  相似文献   

20.
猪的窝产仔数是养猪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许多学者对窝产仔数的遗传方式及改良途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结果不一。本文主要就猪窝产仔数的遗传规律、选种方式及杂交繁育几个方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