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林业产业》2008,(9):68-68
在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和国际竹藤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总部设在荷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商品共同基金日前批准了四川省地震灾区竹预制房示范项目,计划为四川省都江堰市灾区预制和组装20套竹结构示范房屋。该项目由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实施。国际竹藤组织负责监察.旨在推动当地现有竹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满足灾后重建对住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3月25日至26曰,全国林业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在郴州召开。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主持会议。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致辞。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祝列克分别就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林业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副省长徐明华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周密部署,科学实施,努力夺取林业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3.
广西雨雪冰冻灾害对林业的影响及灾后重建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雨雪冰冻灾害重灾区桂林市、来宾市、柳州市和钦州市的灾情进行调研,分析了林业救灾和复产重建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做好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规划、灾后造林更新和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力度、加强对受灾木材价格的调控、防止林业次生灾害的发生、建立森林生态恢复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林业灾害预报预测体系和森林保险制度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据省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通报,经过各援建、自建单位和广大工程建设者的共同努力,截至2011年12月20日,舟曲灾后重建170个项目中的37个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由甘肃省林业厅承担自建的白龙江林管局舟曲林业局“8.8”灾后恢复重建共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5.
3月25日至26日,国家林业局在湖南省郴州市召开全国林业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林业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的一系列批示精神。研究了科学有序进行林业恢复重建的措施,进一步部署了科技救灾和灾后森林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中旬前后,我国南方19个省区市发生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受灾情况之重为历史所罕见。这次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严重影响,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隐患严重,林业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 灾害发生以后,国家林业局党组高度重视,对林业救灾减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春节期间及时派出工作组在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协助当地开展救灾,并针对不同时期的灾情,连续下发多个紧急通知,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部署。2月底3月初,又派出12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33个小组,分赴重点灾区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出台应急政策,开展灾害评估,进行科技救灾,采取一系列及时有力的措施,积极救助林区受困群众,严防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各地也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林业抗击灾害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3月底,国家林业局在湖南省郴州市召开了全国林业灾后重建现场会,认真学习贯彻了中央领导同志对林业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交流了各地抗灾救灾工作,对林业恢复重建进行了全面部署。现将会议主题报告和部分调研报告刊登,供各地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西抚州毛竹林冰雪灾害恢复重建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江西省抚州市遭遇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后毛竹资源的受灾情况,总结了政府在组织毛竹林灾后恢复重建中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增强毛竹林防御灾害能力的技术措施,为推进竹林灾后恢复与竹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1月14日,全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两年多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安排部署了2011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局长郭道忠主持会议,省林业厅阎宏副巡视员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底,在秘鲁利马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竹产业的成功经验被推荐为帮助和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良策之一。会议期间,国际竹藤组织向与会者传播了竹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突出作用、竹子在生态重建与恢复中的独特表现,并向气候变化大会提交了一揽子竹子技术与政策方案。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斯以中国为例,介绍了竹产业在生态系统恢复、山区脱贫致富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过去30年中,中国人工竹林面积增加300多万  相似文献   

10.
《国土绿化》2008,(11):5-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会议就进一步加强支持林业生态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指出,今年年初在我国南方发生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林业遭受严重损失。会议确定,到2010年,基本恢复林区生活条件和基本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08年2月15日)元月中旬以来,江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给全省林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今天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工作暨抗灾救灾灾后重建大会,对2008年的林业工作,特别是林业灾后重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下午,我们紧接着召开这次全省林业工作暨灾后重建动员大会,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全面总结2007年的林业工作,隆重表彰全省林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二是全面部署今年全省林业工作特别是灾后重建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及灾后重建工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达恒亲临会议,并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奖。下面讲3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6月5日,国家林业局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地震灾后林业恢复重建第二次座谈会。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提出,中央要求在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恢复重建工作,目前期限只余下一年零三个月,四川、陕西、甘肃3省林业部门和卧龙、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必须抓好规划落实,确定项目,履行相关手续,严格资金监管与使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地震灾后林业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林业在今年初的冰冻灾害中受损严重,同时凹显出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林业灾后恢复和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郴州市各级林业部门将“定、种、防、争、稳、售”六个字作为促进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雪凝灾害林木损失评估及恢复重建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重点林区黔东南州2008年初雪凝灾害林木损失情况的调查和评估,针对不同林木类型的受损情况,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特大地震及以后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崇州市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尽早修复区内受损生态系统和大熊猫栖息地环境,四川省确定了崇州市“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任务.对崇州市“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监理进行探讨,希望对业内工作人士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公益林雨雪冰冻灾情评估及恢复重建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省公益林小班进行灾情调查.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浙江省200万hm2公益林中的78.15万hm2受灾,其中重度以上(受损木比重≥30%)受灾面积达23.33万hm2,受灾区位以水系源头、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地区为主.经初步测算,本次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8亿元,生物总量减少1 172.61万t,未来10年累计各项生态损失942.71亿元.提出开展雨雪冰冻灾害对区域环境影响的监测与评估、受灾公益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及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了50年来最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给南方林业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这场灾害使几代人几十年林业建设的成果毁于一旦,恢复重建工作十分艰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这样形容“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困难很大。打一个不十分恰当的比方,其他行业受灾就像得了个感冒,吃点药,出一身汗可能就好了。林业这次受灾可是伤筋动骨啊,伤筋动骨一百天,恢复起来就会非常缓慢。也正是因为如此,林业的灾后重建和发展一定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有闪失,再想回头就晚了。” 郴州市各级林业部门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深入调研,根据受灾地区的具体情况,将“六字经”作为促进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郴州作为湖南省四大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曾高达64.28%。然而这场灾害导致郴州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至少倒退20年,局部地区需要30~50年才能恢复。面对严重灾害,郴州没有倒下。 郴州古称“林邑”,意为林中之城。郴州人坚信,只要共同努力,他们一定会再造一个美好的“林邑之城”。郴州人也给全国受灾地区树立了榜样,冰雪无情,但只要我们工作得当、团结一心,一定可以重建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9.
3月7日,河池市林业局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举办农村党员林业知识及林业冰雪灾后恢复技术培训班,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林业系统抗灾救灾、恢复生产自救动员大会及河池市农村工作暨灾后重建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20.
3月7日,河池市林业局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举办农村党员林业知识及林业冰雪灾后恢复技术培训班,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林业系统抗灾救灾、恢复生产自救动员大会及河池市农村工作暨灾后重建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